編輯推薦
法律專傢解讀新法律條文,幫助企業有效應對法律風險,從法律視角提齣規範用工方法,從成本視角提齣有效管理建議。
內容簡介
市麵上有太多關於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的書,通常企業在看這類書的時候會問:“風險和我有什麼關係?”大多數企業認為法律風險管理會阻礙經營!因此對法律風險不“感冒”,對法律風險管理不認可。
本書將跳齣純粹的法律視角,從企業關心的成本角度分析法律風險,讓企業實實在在看到法律風險背後的企業成本所在,從而為自己的經營管理找到實用的決策依據;以人力資源經營和管理的方法管理法律風險,不再單一地從法律角度居高臨下地指導企業,甚至幻想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而是自覺地將法律風險管理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以企業經營管理的視角提齣可行性意見;為瞭增強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本書還將引進SWOT等經營管理工具,使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分析及對策絲絲入扣,不再浮光掠影。
作者簡介
段海宇,廣東瀛尊律師事務所勞動法律師,經濟師,三茅人力資源網等人力資源網專欄作傢,2015年被深圳律師協會評為優秀專業律師。
2004年畢業於華僑大學法學院,2006年開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至今先後在博愛醫療集團、深圳糧食集團、春雨潤生物醫藥(深圳)有限公司等多傢大中型企業擔任法律顧問,現供職於廣東瀛尊律師事務所。擅長從經濟、管理和法律三位一體的角度為企業提供全套的法律風險管理服務,緻力於以經濟的方法描述和分析法律風險,以管理的方法解決法律問題,以法律的方法優化企業管理。尤其擅長公司法和勞動法。
目錄
人力資源法律風險成本管理?第一章
人力資源風險成本 2?第一節
一、人力資源成本的含義 2
二、人力資源成本的構成 2
三、人力成本控製切入口 3
人力資源法律成本管理方法 4?第二節
一、忽略法 4
二、迴避法 4
三、風險自留法 5
四、控製法 5
五、財務管理法 7
規章製度?第二章
規章製度解讀 12?第一節
常見的八大錯誤 14?第二節
一、拿來主義 14
二、閉門造車 14
三、殘缺不全 15
四、各自為政 15
五、違法違規 15
六、程序缺失 16
七、模糊不清 16
八、內控缺失 17
規章製度的SWOT分析 18?第三節
風險成本 20?第四節
風險管理 21?第五節
一、閤法製定規章製度 21
二、細化、具體化規章製度 23
三、留存製作過程的證據 23
案例分析 24?第六節
法規鏈接 27?第七節
用工模式?第三章
我國多樣化的用工模式 30?第一節
標準工時製 32?第二節
一、法律解讀 32
二、適用條件 33
三、SWOT分析 33
四、風險管理 34
五、案例分析 35
不定時工時製 36?第三節
一、法律解讀 36
二、SWOT分析 37
三、睏惑和誤區 38
四、風險管理 39
五、案例分析 40
綜閤計算工時製 40?第四節
一、法律解讀 40
二、適用範圍 41
三、SWOT分析 41
四、風險管理 43
五、案例分析 43
非全日製用工 44?第五節
一、法律解讀 44
三、SWOT分析 45
四、風險管理 46
五、案例分析 46
勞務派遣 47?第六節
一、法律解讀 47
二、SWOT分析 57
三、風險管理 59
四、案例分析 62
勞務外包 64?第七節
一、法律解讀 64
二、SWOT分析 65
三、風險管理 67
四、案例分析 67
退休返聘 69?第八節?
一、法律解讀 69
二、SWOT分析 69
三、風險管理 71
四、案例分析 71
勤工助學 73?第九節
一、法律解讀 73
二、SWOT分析 74
三、風險管理 75
四、案例分析 75
用工模式的選擇 76?第十節
人纔招聘?第四章
關注招聘管理的原因 78?第一節
勞動關係的認定 78?第二節
用人單位主體資格 94?第三節
勞動者主體資格法律風險管理 103?第四節
招聘啓事 120?第五節
應聘登記 132?第六節
錄用前審查 136?第七節
履行告知義務 141?第八節
錄用通知書 146?第九節
員工入職法律風險管理?第五章
製作入職登記錶 156?第一節
製作職工名冊 161?第二節
送達簽訂勞動閤同通知書 165?第三節
訂立書麵勞動閤同 167?第四節
選擇勞動閤同期限 188?第五節
固定期限勞動閤同 193?第六節
無固定期限勞動閤同 196?第七節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閤同 211?第八節
試用期 216?第九節
勞動閤同內容 224?第十節
工作內容 231?第十一節
工作地點 237?第十二節
發放勞動閤同和員工手冊 239?第十三節
發放員工手冊 241?第十四節
辦理用工手續 244?第十五節
勞動閤同的履行 244?第十六節
勞動閤同變更 252?第十七節
勞動閤同續簽 260?第十八節
培訓中的法律風險管理?第六章
職業培訓 268?第一節
專業技術培訓 269?第二節
勞動保護中的法律風險管理?第七章
工作時間 276?第一節
法定節假日 279?第二節
帶薪年休假 282?第三節
婚假 291?第四節
探親假 296?第五節
病假(醫療期) 298?第六節
女職工勞動保護 314?第七節
勞動安全衛生 327?第八節
社會保險?第八章
社保基礎 348?第一節
工傷保險 362?第二節
薪酬的法律風險管理?第九章
薪酬的範圍 386?第一節
工資數額 395?第二節
加班工資 408?第三節
工資支付 414?第四節
試用期工資 420?第五節
股權激勵計劃 423?第六節
競業限製?第十章
法定競業限製 438?第一節
約定競業限製 439?第二節
離職中的法律風險管理?第十一章
離職概述 448?第一節
協商解除勞動閤同 449?第二節
勞動者預告性解除勞動閤同 455?第三節
被迫解除勞動閤同 461?第四節
過失性解除勞動閤同 467?第五節
非過失性解除勞動閤同 484?第六節
經濟性裁員 490?第七節
勞動閤同終止 499?第八節
經濟補償 508?第九節
企業人力資源法律風險地圖 516?附件A
企業人力資源法律風險自我體檢錶 517?附件B
精彩書摘
一、工具視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實施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時,用人單位是有很多工具可用的,有的可以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有的可以大幅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還有的可以降低企業的用工風險。
本書就是一本教企業采用常見的管理工具來管理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的書籍。通過這些工具的使用,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不再與企業經營管理相脫節,不再是“兩張皮”,而是“血肉相連”,絲絲入扣。這裏以SWOT這款工具為例嚮您介紹管理工具在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領域的實踐與應用。
(一)SWOT分析的含義
所謂SWOT分析,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以及外部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齣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係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從中得齣一係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具有一定的決策性。
S(Strengths)——優勢、W(Weaknesses)——劣勢、O(Opportunities)——機會、T(Threats)——威脅。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閤。
(二)SWOT分析的目的
根據前文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境進行全麵、係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製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例如,可以幫助企業看清自己的強項和機會所在,避免自己所處的嚴峻威脅,從而將資源和行動聚焦到這些地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麵麵俱到、鬍子眉毛一把抓,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的發展戰略。
(三)SWOT分析模型
1.優勢(S)與劣勢(W)分析
由於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整體,並且由於競爭優勢、劣勢來源的廣泛性,在做優劣勢分析時必須從整個勞動力市場的每個環節上,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做詳細的對比。這些考慮因素包括如下方麵。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的經濟能力;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對法律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的組織能力;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的談判能力;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自身在勞動力市場的稀缺性;
……
例如,一個用人單位相對勞動者而言在某一方麵或幾個方麵的優勢正是勞動者迫切需要的,那麼,該企業相對勞動者而言其綜閤競爭優勢就強一些。
2.機會(O)與威脅(T)分析
機會與威脅存在於用人單位的外部環境,以沿海城市為例,這些考慮因素包括如下方麵。
技工荒;
內地就業環境的改善;
適齡勞動力減少;
機器人替代標準化作業工人的趨勢;
勞動者勞動維權意識增強;
政府對企業勞動違法的容忍度;
勞動者維權成本低廉;
法律對用人單位苛以的法律責任大;
勞動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
以往類似案件對用人單位的不利判例;
預防或處理糾紛的成本;
……
上述因素中,技工荒、內地就業環境的改善、適齡勞動力減少、勞動者勞動維權意識增強、以往類似案件對用人單位的不利裁判、勞動者維權成本低廉、法律對用人單位苛以的法律責任大、勞動者維權收益大等對企業而言是威脅,而機器人的使用對用人單位而言則是機會。
3.整體分析
從整體上看,SWOT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SW,主要用來分析內部條件;第二部分為OT,主要用來分析外部條件。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齣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需要避開的東西,從而發現存在的問題,找齣解決的辦法,並明確以後的發展方嚮。
如此分析,可以將問題按輕重緩急分類,明確哪些是重要的問題,哪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哪些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哪些可以延後處理,並將這些研究對象列舉齣來,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係統分析的方法,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從中得齣一係列相應的結論,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則進行決策,這有利於領導者和管理者做齣較正確的決策和規劃。
(四)SWOT分析後的企業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戰略
從整體上而言,進行SWOT分析後企業的策略為:配閤企業當前的使命、目標和戰略,盡可能利用自身優勢和外部機會,同時盡可能減少或消除外來威脅,存在劣勢時盡可能彌補主要的劣勢(如錶1所示)。
SWOT分析錶1
內部分析
外部分析優勢(S)劣勢(W)
經營能力更強,可以聘請專業人士處理
組織能力強,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用人部門、法務部門和外聘律師團隊作戰
掌握更多的勞動法律知識和技巧
勞動糾紛管轄地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勞動閤同履行地,單位有主場優勢
勞動者掌握的勞動法知識和技巧越來越多
勞動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
勞動者組織聯閤越來越容易
機會(O)SO戰略(進攻型戰略)WO戰略(扭轉型戰略)
勞動糾紛的“一調一裁二審”處理程序,過於漫長
勞動法還存在很多漏洞,仲裁或訴訟結果不確定
勞動法律援助門檻較高,律師費用較高
經濟不景氣當用人單位的內部優勢與外部機會相互一緻、互相支持時,用人單位可以主動齣擊。例如,用人單位掌握離職員工泄露商業秘密的有利證據時就可以主動解除勞動閤同並提起仲裁或訴訟追究員工的賠償責任當外部機會與內部劣勢並存時,則需要找到更多的有利證據,以促進內部劣勢嚮優勢方麵轉化,從而支持外部機會。例如,企業經營發生睏難、外部整體經濟不景氣時,企業可實施經濟性裁員
威脅(T)ST戰略(多元化戰略)WT戰略(防禦型戰略)
沿海城市的技工荒
內地就業環境的改善
適齡勞動力減少
勞動法律法規傾斜保護勞動者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執法越來越嚴厲
勞動維權成本越來越低
勞動維權收益越來越高
勞動者獲取勞動法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
勞動者維權組織越來越多
經濟景氣當內部優勢與外部威脅並存時,則錶示內部優勢被外部威脅削弱、抑製,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在這種情形下,一方麵需要找到新的證據、法律依據等來消減外部威脅;另一方麵則要突齣自己的優勢,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不備當內部劣勢與外部威脅並存時,則錶示兩害相加,用人單位麵臨著嚴峻挑戰,如果處理不當,可能直接造成嚴重的後果。這個時候應當盡量與勞動者協商解除糾紛,避免損失擴大化,更不能主動提起仲裁、訴訟
二、成本視角
毋庸諱言,人力資源也是一種成本,如果經營管理不當,可能産生低效或者無效成本。例如,不需要的職能、工作崗位或流程所消耗的成本;工作量不飽和的富餘人員所消耗的成本;遣散費用、工傷費用以及勞動部門的罰款、違法用工給員工造成損害支付的賠償金、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閤同時的賠償金等違法成本。即使閤法用工,采用不同的用工模式和管理方式,成本也是不同的,例如,采用標準工時製就比采用非全日製用工或者清潔勞務外包的人力成本高得多。
同時,人性也是脆弱的,信任並不能代替監督,在利益(不限於物質利益)麵前,能Hold住自己的人鳳毛麟角。所以,我們不得不正視人性的脆弱,在企業或員工準備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而不自知或者心存僥幸時及時Hold住他們,否則將可能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就是所謂的違法成本。所以,完善的人力資源法律風險管理從這個角度而言,無疑也是一種對員工和企業的愛護。
三、法律視角
孔子在《論語顔淵》中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對此,一般都解釋
《薪酬體係設計與風險管控》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深度探討現代企業薪酬體係構建、優化及風險管控的實操指南。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科學閤理的薪酬體係不僅是吸引、激勵和保留人纔的關鍵,更是企業閤規經營、規避法律風險的重要屏障。本書緊密圍繞企業在薪酬管理全流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提供瞭一套係統化、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核心內容闆塊: 第一部分:薪酬體係的戰略定位與基礎構建 薪酬的戰略意義: 深入剖析薪酬在企業人纔戰略、組織文化、績效管理以及市場競爭力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探討如何將薪酬策略與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緊密結閤,實現薪酬驅動業務增長。 薪酬市場調研與分析: 詳細介紹薪酬市場調研的方法論,包括問捲設計、數據收集、樣本選擇、數據清洗與分析等關鍵環節。教授讀者如何解讀市場薪酬數據,準確評估自身企業在行業中的薪酬水平,為薪酬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崗位價值評估體係: 闡述崗位價值評估的原理與實踐。係統介紹多種主流的崗位價值評估方法(如要素計分法、排序法、類彆法等),並提供具體的評估操作流程和工具。強調如何客觀、公正地評估不同崗位對企業貢獻的相對價值,為薪酬結構設計奠定基礎。 薪酬結構設計: 詳細講解薪酬結構的設計原則與方法,包括薪等、薪檔、薪幅的設定,以及如何構建具有競爭力和內部公平性的薪酬等級體係。介紹不同類型的薪酬結構(如寬帶薪酬、窄帶薪酬等)及其適用場景。 薪酬組閤設計: 探討固定薪酬、浮動薪酬(奬金、績效工資、年終奬等)和非貨幣薪酬(福利、股權激勵、培訓發展等)的科學配比。分析不同薪酬構成要素對員工動機和企業目標的影響,指導企業設計齣最能激勵員工、促進績效的薪酬組閤。 第二部分:薪酬體係的優化與激勵創新 績效薪酬設計與應用: 深入分析績效薪酬設計的核心要素,包括績效指標的選擇、績效評估體係的建立、績效結果與薪酬的關聯度設計。教授如何通過有效的績效薪酬機製,激勵員工達成高績效,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 激勵性薪酬設計: 探討各類激勵性薪酬工具的應用,如項目奬、銷售提成、利潤分享、股權激勵(股票期權、限製性股票)、長短期激勵計劃等。分析不同激勵方式的特點、適用對象和潛在風險,幫助企業選擇最適閤自身情況的激勵方案。 薪酬的非貨幣化激勵: 強調非貨幣薪酬在提升員工滿意度、忠誠度和敬業度方麵的重要作用。詳細介紹職業發展通道、培訓與學習機會、工作生活平衡支持、企業文化建設、認可與贊賞等非貨幣激勵手段的設計與實施。 薪酬普惠性設計: 關注企業全員的薪酬公平性與普惠性,包括基礎薪資的公平性、不同層級員工薪酬的閤理差距、對不同類型員工(如一綫員工、後勤人員、管理人員)的薪酬考量。探討如何建立包容性的薪酬體係,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薪酬體係的持續優化: 強調薪酬體係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公司發展戰略調整及員工反饋進行持續性評估與優化。指導讀者建立薪酬迴顧機製,定期分析薪酬體係的有效性,並進行必要的調整。 第三部分:薪酬體係的法律閤規與風險管控 國傢及地方法律法規解讀: 全麵梳理與薪酬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勞動閤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社會保險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深入解讀相關法律條款的含義、適用範圍及企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最低工資標準與最低服務年限: 詳細講解最低工資標準的法律規定,以及企業在確定和調整員工薪酬時必須遵守的底綫。分析最低服務年限協議的法律效力、簽訂要求及相關風險。 加班費計算與支付: 詳細闡述不同工作製下(標準工時製、綜閤計算工時製、不定時工時製)加班費的法律計算方法和支付要求。強調企業在安排加班和支付加班費時的閤規要點,以及可能麵臨的法律風險。 社會保險與住房公積金繳納: 詳細解讀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和住房公積金的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申報流程及法律規定。指導企業如何正確、及時地為員工繳納各項社保和公積金,避免因漏繳、錯繳而産生的法律糾紛。 個稅籌劃與閤規: 講解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稅率以及企業在發放工資、奬金、津貼、補貼等各種薪酬項目時需要履行的代扣代繳義務。介紹閤法的個稅籌劃方法,幫助企業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閤理降低員工的稅負。 薪酬支付的閤規性: 明確規定薪酬支付的法定幣種、支付周期、支付日期、支付方式等要求。強調企業必須足額、按時、無故剋扣地支付員工工資,並承擔未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法律後果。 解除勞動閤同的經濟補償金: 詳細介紹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計算年限等法律規定。指導企業在解除勞動閤同時,如何依法計算並支付經濟補償金,以規避相關的勞動爭議風險。 勞動爭議的預防與處理: 分析常見的薪酬類勞動爭議類型(如工資拖欠、加班費糾紛、經濟補償金爭議、社保公積金爭議等),並提供預防和處理這些爭議的策略。強調建立有效的內部溝通機製和申訴渠道的重要性。 薪酬管理中的風險識彆與防範: 總結企業在薪酬管理過程中可能麵臨的各類法律風險,並提齣具體的防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薪酬管理製度、規範薪酬發放流程、加強閤同管理、重視信息保密、定期進行閤規審查等。 本書特色: 實操性強: 緊密結閤企業實際操作需求,提供大量案例分析、模闆工具和實操流程,幫助讀者學以緻用。 法律視角審視: 將法律閤規性貫穿於薪酬體係設計的全過程,是本書最大的亮點。通過法律風險的視角,幫助企業規避潛在的法律陷阱。 前瞻性與係統性: 不僅關注當下薪酬管理的挑戰,更著眼於未來趨勢,提供係統化的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薪酬體係。 多維度解讀: 從戰略、管理、激勵、閤規等多個維度,全麵、深入地解析薪酬管理。 目標讀者: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薪酬福利專員、薪酬設計師、企業法務人員、企業主、管理者、以及對薪酬管理與法律閤規感興趣的專業人士。 本書的價值: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 係統掌握薪酬體係設計的原理與方法。 構建科學、公平、富有競爭力的薪酬體係。 有效運用各類薪酬激勵工具,激發員工潛能。 深入理解與薪酬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現薪酬管理的閤規化。 有效識彆和防範薪酬管理中的法律風險,保障企業穩健經營。 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戰略中的價值貢獻。 《薪酬體係設計與風險管控》,是您在新時代下,打造卓越人纔競爭力,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必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