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著名劇作傢、雜文作傢孟超,藉古典名著《水滸傳》以古喻今的曠世奇文!
內容簡介
本書擷取《水滸傳》中三十多位英雄人物,予以“故事新編”式的肖像素描。作者於20世紀40年代,“藉古喻今”,以迥異於金聖嘆的視角和犀利的文風,一吐心中塊壘,其分析睿智而深刻,其行文凝練而雋永。而漫畫傢的插圖,既寓寫實主義,又含浪漫主義,藝術的概括與誇張,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孟超(1902-1976),原名憲啓,又名公韜,字勵吾,筆名有東郭迪吉、林青、林默、迦陵等。山東諸城人。1926年畢業於上海大學中文係。1927年,在武漢全國總工會工作。1928年,參與組織太陽社,創辦《太陽月刊》。參加左聯,參與創辦藝術劇社。1947年赴中國香港,任《大公報》《新民報》文藝副刊編輯。1949年後,任人民美術齣版社創作室主任、人民文學齣版社副總編輯兼戲劇編輯室主任。一生從事文藝活動,創辦報刊並為之撰文。20世紀60年代創作曆史劇《李慧娘》。
目錄
懷孟超
—作為《水泊梁山英雄譜》的序
《水泊梁山英雄譜》序
呼保義及時雨宋江
玉麒麟盧俊義
白日鼠白勝
阮氏三雄: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
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
大刀關勝
浪子燕青
花和尚魯智深
聖手書生蕭讓
鼓上蚤時遷
赤發鬼劉唐
一丈青扈三娘
豹子頭林衝
雙鞭呼延灼
小鏇風柴進
小李廣花榮
黑鏇風李逵
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
玉臂匠金大堅
青麵獸楊誌
智多星吳用
金眼彪施恩
美髯公硃仝、插翅虎雷橫
母夜叉孫二娘
金毛犬段景住、險道神鬱保四
入雲龍公孫勝
撲天雕李應
鐵叫子樂和
拼命三郎石秀
行者武鬆
精彩書摘
論梁山泊的英雄,提綱挈領,自應從及時雨宋公明說起。可是梁山泊的創立基業,並不是從他開始,在他之前早有王倫、杜遷、宋萬、硃貴等建柵立寨,作瞭斬荊披棘的前導;而作為《水滸傳》裏第一個大關鍵的義劫生辰綱,這樣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的開端,是由赤發鬼劉唐起意報信,晁蓋等七條好漢撞籌聚義,也沒有他的份;那時候他還在鄆城縣裏,司押公文,替著官傢當差做事,也許他希望的隻是平平穩穩做一個吃衙門飯的公役而已,決不曾想到自己以後會走嚮瞭山
寨,入瞭大盤吃肉、大塊分金的群夥的,這原因固然由於當時的趙官傢的天下上上下下都橫暴殘酷,逼得不反的人也作瞭反;而他本身也實在是有瞭一個“作亂”“造反”的胚苗,慢慢地發展下去,便與山泊的弟兄們的胸襟得到瞭契閤。這胚苗不是彆的,就是他的作為和彆人稱贊的那個“義”字!什麼叫做“義”,正統的奴纔道德傢們自然也拿瞭這個法寶作為愚民的工具,但如果從宋江身上看,他心目中的“義”確是有尺寸有分量的。按說一個吃衙門飯的人,很便當的是沿著這根綫兒嚮上爬,婢膝奴顔地侍候上司,做著作惡害民的官傢幫凶,在《水滸傳》中也有不少的實例,如董超、薛霸、何濤、陸謙都是這類的人;但宋江卻大大的不同,說他好交結江湖好漢,不曾說他好巴結豪傢闊人!說他好賙人之急,扶人之睏,也更不是對有財有力的趨炎附勢。這也就是說他的心裏和窮者弱者打成瞭一片,從這個齣發點上,進一步纔能歸到誰該幫助,誰該反對,活不下去應該走什麼路,害民殃民的官府勢傢應該怎樣擺布,行的是光明磊落的殺官劫庫,走的是堂堂正正的鋤暴濟貧,這不就是梁山泊的偉大的精神嗎?由這方麵去理解宋江,就知道他之私放晁蓋,並不是簡單因為和他有什麼交情,而是因為晁蓋劫瞭梁中書從人民身上劫奪剝削來的生辰禮物,做齣瞭這反抗貪官汙吏的義舉的,書上分明地說“晁蓋是他心腹弟兄”,就是大書特書地指齣他們是心意相通的,不過他當時還因為官身不得自由,沒曾逼到那一步,而未曾撞籌聚義罷瞭。
自然,在他的義念之下,不止是對於晁蓋一人,江湖上稱他做“及時雨”絕不是偶然的;所以他也幫助過流落喪父、無錢為葬的閻婆惜。對於他之殺閻婆惜一事,我們不能單從婦女觀點上去理解,由於幫助而成瞭外室,說在當時社會所限,宋公明亦未能免俗則可;但絕不是乘人之危,藉圖奸騙。閻婆惜愛上瞭年輕後生張文遠,宋江已有自知之明,再不踏到烏龍院去,已是實證,誰叫師徒之間,在閻婆惜眼裏張三郎的地位不如宋三郎,便死拖活拉拉瞭傢去;我想如果不是閻婆惜死抓瞭晁蓋書信,做瞭把柄,我想他也不會輕易置之於死地;彆管各人有各人的打算,老實說,閻婆惜口口聲聲要報官,事實上腳步是已經站在瞭官府一麵,那又如何地在心急與梁山溝通的宋江刀下相容呢,殺閻婆惜的主要關鍵自然還在這裏,而不單是殺害一個弱女子的問題而已!
他因為閻婆惜一案,纔東走西奔,輾轉地寄身在柴進府上,寄身在孔太公莊,寄身在清平寨花榮處,一直到迴傢省親,一直到刺配江州。這中間,不但認識瞭不少的江湖英雄,更認識瞭劉高、劉高婆娘、蔡九知府、黃文炳之流的陰險凶狠的麵孔,使他一步一步地愈和梁山泊精神接閤起來。可是,他雖然丟瞭衙門飯碗,雖然已是飄泊無傢,到底還沒有走上最後的絕境,所以他不肯留在清風山,也還沒有決然地上梁山的心意。我們知道從一個公役人的地位轉到一個落草為“寇”的地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宋江不是一個天生的水泊寨主,這些層次與波摺是免不瞭的;也正因為這樣,使他更清楚更明白地慢慢地知道瞭不做趙官傢的幫凶奴纔,便隻有一條路好走,潯陽樓題反詩,即使不在醉中,舉世茫茫,又怎能使他壓得住潛藏在心底的不平之感呢?“血染潯陽江口”,因為那裏—自然不隻那裏,是有他看不上眼的世態醜惡,使他遏止不下胸中的鬱積。在趙官傢還窮極凶狠的時候,他敢於以黃巢為做人的標準,且尚以為未足,不是說明他的狂妄大膽,而是他心目中另有一種想法,足以掀起瞭更大反抗的狂流,這時,他身雖不在梁山,而誌已早到山頂瞭。玄女廟受三捲天書,這不免是神話,然而,陳涉起義,狐鳴篝火,拿今天的眼光去看,自然是騙人,但對落後的老百姓,這種迷信的利用,足以振奮人心,足以齊一步調;自古帝王應世,官史上總少不瞭幾筆祥瑞異兆的點染,如果說隻準帝王騙人,不許反抗者造謊,這怕還是正統思想作祟;而況,這樣的手段,對反抗者是有利而無害的,又何足深責呢?
宋江為什麼能坐瞭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我們不能忽略瞭他的義行之外,還是梁山泊好漢的組織者,固然沒有宋公明也會有人起來造反,但因為他而梁山上的人纔愈加興盛,是一個事實,並且多是由於他的義氣,所感召而來的。同時,攻守
戰陣,調度有方;水泊大寨,各有司守,各盡其能,各取所需,在他的治功之下,無怪乎後世目之為理想的社會製度,亦並非過分吧。至於“替天行道”,在愚昧者固不妨從字麵上理解,而書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早有注腳於前,又何必機械地去看呢?
……
前言/序言
這本小冊子共收錄十五篇文章。其中《唐代傳奇簡介》《從關羽禰衡的問題談到對曆史人物的分析和評價》《吳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說〈三俠五義〉》《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說〈孽海花〉》六篇,曾分彆收在《中國小說講話及其他》和《讀人所常見書日劄》兩書內。這兩本小書久已絕版,現在把上述幾篇重新修訂,收入本書,作為我治古典小說曆程中幾個腳印。
其餘的文章,有的曾在報刊上發錶過,有的則是從這一次收集子纔開始同讀者見麵。書的最後附有兩篇不屬於古典小說研究範圍的文章,但或與當前文壇所討論的題目有關,或為個人大半生文字生涯的簡單寫照,所以也一並收入,供讀者參考。
近來頗聽到關於我的一些議論,比如說我並無一技專長,隻是個小小的“雜傢”,是“萬金油”乾部雲雲。這些意見我都樂於承受。我認為,在今日學術領域中,專門傢固不可少,小小“雜傢”似乎也還需要。隻是從“十傢九流”的傳統來看,我為學術界所作的貢獻比起《呂覽》《淮南》,卻未免相形見絀,望塵莫及。故我僅能算是“雜”,或曰“打雜”,而這本小冊子就是我幾十年來“打雜”的“成果”之一。至於“傢”則唯有敬謝不敏。
風雲聚義,俠骨生輝——《水泊梁山英雄譜》 一、 墨染江湖,史詩巨捲 《水泊梁山英雄譜》(精裝本)並非僅僅是一冊書,它是一扇門,一扇通往中國古典文學瑰寶《水滸傳》波瀾壯闊世界的大門。在這部厚重的精裝巨著中,我們不僅能觸摸到古老紙張的溫度,更能感受到那股蕩氣迴腸的江湖氣息,以及那些鮮活生動、義薄雲天的英雄群像。這本書,是曆史的迴響,是藝術的凝結,是無數讀者心中那片永不熄滅的梁山火種。 它所承載的,是一段濃墨重彩的曆史傳奇。在那個風雨飄搖、朝代更迭的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呐喊聲響徹雲霄,一群被社會逼上絕路的各路好漢,懷揣著各自的冤屈與抱負,在水泊梁山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匯聚,點燃瞭反抗的烈焰。他們或是身懷絕技的綠林豪傑,或是被奸臣陷害的朝廷棟梁,抑或是身懷絕學的江湖隱士,形形色色,卻又目標一緻——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水泊梁山英雄譜》以其精美的裝幀,預示著它內容的珍貴與莊重。封麵設計,或許是大氣磅礴的山水畫,勾勒齣梁山泊的壯麗景象;抑或是人物群像的寫意,將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氣質刻畫得入木三分。打開它,每一頁都可能散發著油墨的清香,每一字都凝聚著作者的匠心,每一幅插圖都可能還原瞭那個時代的風貌,充滿瞭力量與美感。 二、 群雄逐鹿,人物星辰 書中描繪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無疑是《水滸傳》最璀璨的明珠。他們並非模糊的符號,而是擁有血肉之軀、七情六欲的獨立個體。從“及時雨”宋江的仁義與權謀,到“豹子頭”林衝的忍辱負重與爆發;從“花和尚”魯智深的嫉惡如仇與粗中有細,到“行者”武鬆的血性剛烈與快意恩仇;從“浪子”燕青的機智敏捷與多纔多藝,到“黑鏇風”李逵的粗獷魯莽與忠誠耿直……每一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自己的性格烙印,以及自己的悲歡離閤。 《水泊梁山英雄譜》不僅僅是羅列這些英雄的名字,更在於深入挖掘他們身上蘊含的復雜人性。作者筆下的梁山好漢,並非臉譜化的英雄,他們有優點,也有缺點;有光明的一麵,也有陰影的角落。宋江的“忠義”與“招安”,林衝的“被逼上梁山”的無奈,武鬆為兄報仇的“血債血償”,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義舉,都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掙紮。這些人物的塑造,是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塑造的巔峰,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忠誠、義氣、勇敢、智慧,以及在命運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至今仍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書中對於人物的描繪,往往細緻入微。他們的外貌特徵,語言風格,行為舉止,甚至微小的錶情變化,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你可以想象林衝揮刀的英姿,聽到李逵闆斧的呼嘯,感受到武鬆醉酒的豪邁。這些生動的細節,使得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三、 義薄雲天,忠魂鑄就 梁山好漢之間的情誼,是《水泊梁山英雄譜》中最動人的篇章之一。他們因為共同的理想,因為相似的命運,因為對壓迫的反抗,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強大的集體。這份情誼,是“有酒有肉有兄弟”的豪邁,是“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承諾。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這種超越階層、超越齣身的兄弟情誼,顯得尤為珍貴。 “義”是梁山好漢的精神內核。這種“義”,既包括瞭對朋友的忠誠,也包括瞭對弱者的同情,更包括瞭對不公的反抗。當官府的腐敗、土豪的欺壓、人性的扭麯成為常態時,梁山好漢們用自己的方式,踐行著心中的“義”。他們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成為瞭那個時代普通民眾的英雄和精神寄托。 然而,書中也深刻地揭示瞭“義”在亂世中的復雜性。梁山好漢們的“義”,有時也伴隨著血腥與暴力,他們的行為準則,也與傳統社會的道德規範産生瞭衝突。這種多層次的“義”,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也引發瞭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 四、 刀光劍影,史詩畫捲 《水泊梁山英雄譜》所展現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捲。從梁山泊的崛起,到與官軍的多次交鋒,再到徵討方臘的壯烈徵程,書中描繪瞭無數場驚心動魄的戰鬥。這些戰鬥場麵,被刻畫得宏偉壯觀,充滿瞭力量感與視覺衝擊力。 刀光劍影,箭矢如雨,鼓角爭鳴,旌旗獵獵……作者通過精妙的筆觸,將戰爭的殘酷與英雄的勇猛相結閤,展現瞭戰爭的真實麵貌。讀者仿佛置身於古戰場,感受著馬蹄的震動,聽著兵器的碰撞聲,目睹著英雄們的衝鋒陷陣,英勇無畏。 書中對各種戰術、兵器、陣法也進行瞭細緻的描繪,這不僅增加瞭故事的趣味性,也展現瞭作者對軍事知識的瞭解。每一次戰役的謀劃與執行,都充滿瞭智慧與策略,展現瞭梁山好漢們的軍事纔能。 五、 曆史迴響,現實鏡鑒 《水泊梁山英雄譜》所講述的故事,早已超越瞭其誕生的時代,成為瞭一部具有永恒價值的文學經典。它所揭示的社會矛盾,官逼民反的根源,以及在壓迫下人性的爆發,在任何時代都具有現實意義。 梁山好漢們的命運,是那個時代無數底層人民悲慘遭遇的縮影。他們的反抗,是對不公的呐喊;他們的聚義,是對理想的追求;他們的悲劇,則是那個時代無法迴避的傷痛。《水泊梁山英雄譜》以其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讓我們反思曆史,審視當下,思考何為正義,何為理想,以及在睏境中,我們該如何選擇。 精裝本的《水泊梁山英雄譜》更是將這種經典傳承以最鄭重的方式呈現。它不僅僅是一件閱讀品,更是一件收藏品,一件可以代代相傳的文化瑰寶。它承載著的是一個民族的記憶,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進的力量源泉。 六、 匠心之作,流傳韆古 《水泊梁山英雄譜》(精裝本)的誕生,本身就是一次對經典的緻敬。精美的紙張、考究的印刷、細緻的裝幀,都體現瞭齣版方對這部傳世之作的尊重與熱愛。它讓這部偉大的小說,以更加莊重、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形態展現在讀者麵前。 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的一份厚禮。它是走進《水滸傳》世界的最美入口,是重溫經典、品味英雄的最佳載體。翻開它,你將被帶入那個波瀾壯闊的江湖,與一百零八位英雄一同經曆他們的悲歡離閤,感受他們的豪情壯誌,體味那份蕩氣迴腸的俠骨柔情。 《水泊梁山英雄譜》(精裝本),它不僅僅是講述一個關於好漢們的故事,更是關於人性、關於命運、關於理想、關於反抗的永恒詠嘆。它將以其獨特的魅力,繼續在中華文化的寶庫中閃耀,激勵著後人,不斷探索與追尋心中的那片“替天行道”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