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说喻:禅定治乱心

星云说喻:禅定治乱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星云大师 著
图书标签:
  • 禅修
  • 正念
  • 心理学
  • 佛学
  • 情绪管理
  • 自我提升
  • 冥想
  • 心灵成长
  • 哲学
  • 生活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10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044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星云说喻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5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修行当从修心做起,以定力应变潮起潮涌的万千世界。禅不是离开生活,不是闭关到深山里自我了断,而是在语默动静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现出平常心。

《禅定治乱心》是星云大师《星云说喻》丛书之五。《星云说喻》是集星云大师在电视台“星云说喻”栏目中所讲的古今中外近千则譬喻故事而成。全书共分十册:《布施结善缘》《持戒大自在》《忍辱成大器》《精进得成功》《禅定治乱心》《般若心安住》《慈悲力无穷》《喜舍心豁达》《爱语播欢喜》《同事同理心》。

《星云说喻》书中,星云大师旁征博引,以古今历史典故、中外文化故事来点化世人,引领民众参悟俗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星云大师娓娓道来中来包蕴人生大智慧,现身说法,教世人如何构筑坚强而自在的人生。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于江苏江都,12岁剃度出家,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星云大师致力于说法现代化,把经文中与人生有关的、与做人处事有关的、与修身安心有关的经文节录处理,用大众能接受、能应用的方式来解释。星云大师说,讲经说法,就是要让人接触了佛法之后不断感悟到 “我明白了、我懂了、我觉悟了!”


目录

星云大师传略

自序: 我愿化作一点心光

大蜘蛛的肚子/1

一切有为法/3

三里路的欢喜/5

女孩子的头/7

打你就是不打你/9

听话的外道/11

安贫乐道/13

江上的船/15

老虎最好看/17

魔女的故事/19

把门守好/21

争逐臭肉/23

阿难分饼/25

跋提王子/27

咬空的故事/29

棒喝教育/31

划波求剑/33

愚人储牛乳/35

上等精肉/37

沙弥争论/39

比丘的肚子/41

好姻缘/44

龙王的自觉/46

定不在境/49

黄雀在后/51

一休吃蜜/53

一休抓老虎/55

善水与驾船/57

粘蝉老人/59

卫灵公的好恶/61

郑师文弹琴/63

伯乐相马/65

商季子求道/67

妙答谁第一/69

修养的价值/71

临危不乱/73

鹅出来了/75

一朵花的故事/77

三心不可得/79

不如小丑/81

没有时间擦鼻涕/83

风动幡动心动/85

飞来佛/87

韩愈与大颠/89

佛与牛粪/91

一屁打过江/93

四大皆空/96

善昭禅师的故事/98

戚继光诵《金刚经》/100

憨山大师桥上打坐/102

得失之心/104

以谁为师/106

栖霞山人的定力/109

小狗汪汪叫/111

不能砍了/113

不动的中心/115

演员与禅师/117

木匠与画师/119

安全第一/121

警车开道/123

把烦恼还给他/125

牢狱很大/127

豆腐账/129

制心如牧牛/131

聪明的答案/133

教授挑水果/135

锦标并列/137

茄子的故事/139

风水地理/141

飞机上的时间/143

香花与臭鱼/145

哭婆与笑婆/147

神通一毛五/149

鬼壳的面具/152

停下来最好听/154

唵嘛呢叭咪吽/156

塞车的乐趣/158

马路上的禅者/160

学鸳鸯叫/162

驾驶的技术/164

处理情绪/166

添油香/168

善用三间/170

虚荣之举/172

愚人吃盐/174

感情债/176

马克·吐温死了/178

找到最好的麦穗/180

检举偷盗花木者赏/182

还有一点慈悲/184

人骑车车骑人/186

以事业安住生命/188

用智慧庄严一切/190

吃小和尚/192


精彩书摘

阿难分饼

不要太在意别人有意或无心的话语,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阿难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佛陀在世时,他兼任佛陀的侍者,等于现在的“机要秘书”,协助佛陀处理许多事情。

有一次,一位信徒送来糕饼,供养大众。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的大众。阿难依教奉行,一个人一块饼。分着、分着,分到一位美丽女子面前时,其中两块饼粘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阿难想: 干脆两块都给这位女子吧!

这一给,给出麻烦来了。大家闲话纷纷: 阿难尊者实在偏心,看到美丽女子就分给两块饼,我们却只有一块!

闲话传到阿难耳边,他又难过又泄气,一片好心,却受到无妄的批评。佛陀深明,年轻人经不起一点委屈的。特地把阿难叫到身边,开导他:“为什么别人批评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很好,我们有成就。你当时的一片好意,却遭大家的误会。但是,阿难啊!误会,可以作为逆增上缘;批评、指责,是消灾解难的好机会。不要太在意别人有意或无心的话语,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佛陀一席话,终于让阿难放下心中沉重的大石头。

世间事,哪能尽如人意!难免有受委屈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他人言语上的伤害。懂得放下、看破,不悬在心上折磨自己,很快这种种伤害都将烟消云散,恍若昨梦。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能掌握的也只是短暂的欢愉、虚妄的收获。

现今社会有些人道德沦丧,为图一己之利,不惜污染大自然、破坏生态;有些仕官为谋不法,孤意贩卖官职,这些都是短视没有远见,而造成罪恶的源流。

心无远见,就像《贤愚经》记载的一则譬喻故事: 田地里,一位农夫顶着烈日专注的耕作,正翻土时,一条小虫从土壤里钻出,这时恰巧经过的蛤蟆迅速伸出舌头,一捕入口吞下。躲在暗处的蛇,随即张开大口吞食蛤蟆,才在享受的时候,在天空飞翔的孔雀,瞬间从空中俯冲而下,又将这条蛇啄食而走。

民间寓言故事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改编自这则佛经故事。寓言故事,意在警惕世人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利益背后潜藏的患祸。

纵观历史,许多发动战争的人多半自以为聪明,到最后也是惨遭失败。社会上,一些仗势的患吏,到处欺瞒夹账,一旦家道中落时,又如何立身社会?滥垦滥伐,制造工程弊案者,难道就能够独自远离自然公害,高枕无忧吗?那些投机借贷者,不都走上债台高筑的不归路?而作奸犯科的人,暗喜自己的所作所为天衣无缝,没人知晓,不也是难逃法律的制裁?

因为世间一切事物,人际往来都各有因果,纵使你不信因果、不惧因果,也无法不落因果。就因果层面看,那些贪赃枉法、损人而利益自己的行为,都是没有远见,只图近利的不智之举。

一个不知“黄雀在后”,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能掌握的也只是短暂的欢愉、虚妄的收获;只想着长远利益,却忽视当下的人,终究会遇到现实的窘迫和困难。真正会享受人生、经营人生的人,凡事深思远虑,抱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私无我的精神,纵使身穿粗布,食用简单,也是怡然自得!

修养的价值

能在喜怒、哀乐、成败当前,从容不急躁,沉着不轻浮,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秦苻坚率领号称百万大军的兵马,进攻南京,志在吞灭东晋。当时,南朝由谢安领导国政,派遣他的侄儿谢玄等人前往淝水捍卫。当时军情危急,南京一片惊恐,如果淝水一役战败,国家就要灭亡,唯有打胜,国家才有一线生机。

当时谢安的军队已经所剩无几,北方的苻坚却大兵压境,谢安叫他的侄儿谢玄统领的军队全部调到长江北面,并且把所有长江上的船烧毁,表示没有退路,全军只有奋勇向前。

前方军情相当紧张,后方的谢安却不动声色、泰然自若地下棋。桓冲担心南京的安危,想要派遣精锐兵三千前来协助保卫京师,谢安拒绝;张玄向他打听军情,他也闭口不谈军事,拖着张玄和他一起下围棋。

张玄的棋艺本来远在谢安之上,但此时兵临晋境,谢安神气安然,张玄却沉不住气,结果输在谢安的手里。

前方传回紧急的军书,谢安拿来一看,便朝桌下一放,继续下棋。等到一盘棋下完后,客人忍不住问谢安,刚才不是有人送信来吗?只见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指谢玄)在前方打了胜仗了。”谢安有这样安忍的修养,所以能打胜仗。

想要事业成功,慌乱冲动,逞匹夫之勇都是不智之举。从容、镇静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大环境的慌乱,“造就”无数痴昧嗔罣的心灵,因此现代人大多不能沉着、安忍,听到一句话就立即做出反应,喜形于色。是苦的坏的,固然伤心失意;即使是股票涨价、奖券中奖,一样不能忍耐。

能在喜怒、哀乐、成败当前,从容不急躁,沉着不轻浮,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在各种境遇下,安然过关,潇洒向前。



星云说喻:禅定治乱心 导论:拨开心迷,重拾宁静 在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的洪流中,我们的内心常常被无休止的欲望、纷繁的杂念、以及层出不穷的焦虑所裹挟,如同迷失在浩瀚星云之中,找不到归航的方向。我们追逐着表面的繁华,却遗失了内心的丰盈;我们渴望着平静的港湾,却被汹涌的思绪推向了惊涛骇浪。有多少个夜晚,我们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有多少个白昼,我们疲惫不堪,心神不宁?我们试图通过各种外在的手段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却发现越是追逐,越是失落。 “星云说喻:禅定治乱心”,这本书正是一盏指引我们穿越内心迷雾的灯塔,一次带领我们寻回宁静的深层探索。它并非提供一套速成的“秘籍”,也不是推崇某种玄妙的宗教仪式,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我们认识“乱心”的根源,并教授我们如何通过“禅定”的力量,逐渐拨开迷雾,重拾内心的清明与安宁。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回避我们作为个体所面临的普遍困境——那些如星云般难以捉摸、瞬息万变的思绪,那些如宇宙般浩瀚无垠的烦恼。相反,它将这些挑战视为探究内心奥秘的起点。作者以一种充满智慧和同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乱心”的本质,揭示了那些让我们心生烦恼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我们常常被过去的遗憾所束缚,被未来的担忧所困扰,活在对当下短暂的体验中,却又匆忙地从一个思绪跳到另一个思绪,如同迷失在星辰大海中的孤独旅者,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坐标。 “禅定”,在这里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修行,而是回归本真的生活艺术。本书将“禅定”的精髓,提炼为一种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方法,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一个安稳的立足点。它不是让我们逃避现实,而是让我们以更清晰、更觉察的态度去面对现实。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读者将学会如何观察自己的念头,而不被其牵着鼻子走;如何感受自己的情绪,而不被其淹没;如何在喧嚣中保持一份内在的宁静,如同即使身处最壮丽的星云深处,依然能感受到宇宙深邃的和谐。 第一篇:星云的低语——认识“乱心”的本质 我们都曾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感受到内心如同一片混沌的星云。那些盘踞在心头的念头,或沉重如黑洞,吞噬着我们的快乐;或闪烁不定如流星,瞬间划过又留下空虚;或纠缠不清如星系,形成复杂的思维网络,让我们难以抽身。这些“乱心”的根源,并非来自外界的某个特定事件,而是深植于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 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篇,以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引领我们一同探索这些“乱心”的源头。“星云”的意象,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我们内心思绪的复杂、无序与难以捉摸。我们可能曾以为,只要解决了某个具体的问题,内心就会平静。然而,当我们试图拨开眼前的这团“星云”时,却发现后面还有更多的“星云”层层叠叠,无始无终。 本书将深入剖析以下几个构成“乱心”的关键要素: 念头的洪流与惯性思维: 我们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个念头,很多念头只是过去的重复,或者源于我们固有的认知框架。这些念头如同不受控制的粒子,在我们的意识中碰撞、聚合,形成强大的惯性,让我们不自觉地陷入重复的烦恼。本书将揭示这些惯性思维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如何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情绪的漩涡与反应模式: 愤怒、焦虑、悲伤、恐惧……这些情绪如同宇宙中的超新星爆发,瞬间照亮我们的内心,但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力。我们常常被这些强烈的情绪所裹挟,做出冲动的决定,说出后悔的话语。本书将引导我们理解情绪的产生机制,以及我们如何不被情绪所定义,而是学会与情绪共处,甚至转化情绪。 欲望的黑洞与执着的引力: 满足的渴望,对未得到的执着,对已拥有的不舍……这些欲望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不断地吞噬我们的能量,让我们永不满足。我们常常将快乐建立在外在的获得之上,一旦失去,便陷入痛苦。本书将审视欲望的本质,以及如何从对物质和外在成就的过度依赖中解脱出来,寻回内心的自主。 自我中心的视角与对“我”的执着: 我们常常以“我”为中心来解读世界,将一切与“我”联系起来。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既是生存的本能,也是造成内心冲突的重要原因。对“我”的执着,让我们容易产生比较、嫉妒、不满,也让我们在面对失败时难以释怀。本书将探讨“我”的虚幻性,以及如何超越狭隘的自我,看到更广阔的生命图景。 通过对这些“乱心”根源的细致剖析,读者将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内心的困扰并非来自外部世界的不可控,而是源于我们自身思维的局限。这就如同认识到,即使身处浩瀚的星云之中,其形成和演变的规律,也同样可以被我们理解和把握。 第二篇:禅定的光芒——拨开迷雾,重拾清明 一旦我们对“乱心”有了更深的理解,便可以开始探索“禅定”这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本书的第二篇,将以一种极其务实和可操作的方式,带领读者踏上“禅定”之旅。它不是要求我们坐在佛像前数小时,而是将“禅定”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禅定”,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种“觉察”与“专注”的能力,一种“临在”于当下的状态。它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更深入的“在”。想象一下,在广袤无垠的星空中,即使有无数的恒星在闪耀,你依然能辨别出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宇宙的宏大与宁静。“禅定”便是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那个“坐标”,让我们在纷繁的生命体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安稳。 本书将系统地介绍以下几种“禅定”的方法与理念: 观呼吸:宁静的锚点 呼吸是我们生命最本真的节奏,它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本书将引导读者如何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每一次吸气与呼气带来的生命律动。通过观呼吸,我们可以暂时摆脱纷繁的思绪,将心 anchor 在当下。这如同在浩瀚的星云中,找到一个稳定的点,观察其细微的变化,而不是被整体的宏大所淹没。我们会学习如何处理在观呼吸过程中出现的走神,以及如何用一种不评判的态度来接纳自己的念头。 身体扫描:回归身体的智慧 我们的身体是承载我们意识的“载体”,也是储存我们情绪和经验的“库房”。许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困扰会以身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本书将教授读者如何通过身体扫描,细致地觉察身体各部位的感受,而不带任何评判。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释放积压的情绪,重新与身体建立连接。如同在探索星云时,我们不仅关注整体的形状,也关注构成星云的每一个微粒,理解它们各自的属性。 行走中的禅定:活在每一步 禅定并非只存在于静止的状态。本书将鼓励读者在日常的行走中,将注意力带入到每一步的感受中:脚与地面的接触,身体重心的转移,周围环境的感知。这是一种将“临在”扩展到整个生活的过程。通过行走中的禅定,我们可以将内心的平静带入到我们的行动中,让每一个步伐都更加扎实和有意义。 正念饮食与日常觉察:细味生命的点滴 我们如何吃饭,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完成工作,都蕴含着“禅定”的实践机会。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在饮食中保持觉察,细味食物的味道、质感和温度;如何在与人交流中倾听和表达,保持真诚与尊重;如何在工作中专注于当下,提升效率与质量。通过这些日常的实践,我们便能将“禅定”的品质,注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中。 处理分心与负面情绪:转化烦恼的力量 在“禅定”的练习中,分心和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本书将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读者如何识别这些分心,温柔地将注意力拉回,而不是苛责自己。同时,我们将学习如何以一种不被其淹没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将它们视为信息,而不是敌人。这就像在探索星云的奥秘时,我们能够识别出其中的各种能量现象,并理解它们产生的过程,而不是被其吓倒。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践,读者将逐渐发现,内心的“乱”并非无法克服,而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逐渐变得有序与清明。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转化,如同星云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清晰的结构,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第三篇:星云之外——回归本真,拥抱生命 当“禅定”的种子在内心生根发芽,我们便会开始感受到它带来的深刻变化。本书的第三篇,将描绘“禅定”在生命中所能绽放出的绚烂景象,帮助读者理解,当内心不再被“乱”所占据时,生命将如何变得更加丰富、自由与喜悦。 “星云之外”,象征着我们超越了内心的迷雾,看到了更广阔的生命景象。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再经历挑战,而是我们拥有的内在力量,足以让我们以更成熟、更智慧的方式去应对。 本书将探讨“禅定”所带来的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提升专注力与效率: 当心不再被无数的杂念所干扰,我们便能更集中精力于当下的任务,从而显著提升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如同拥有了一双锐利的望远镜,能够清晰地观测到遥远的星体。 改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觉察与接纳,我们不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能够理解并转化负面情绪,拥有更稳定的内心状态。生活中,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更快地恢复平静,不至于陷入长久的低谷。 增强人际关系的质量: 当我们更能觉察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更能倾听与表达,我们的沟通将更加真诚与有效,人际关系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与深入。 培养内在的平和与幸福感: “禅定”并非追求外在的成就,而是回归内心的丰盈。当对外在的依赖减少,对内在的满足感增加,我们将发现,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开启创造力与洞察力: 当心静下来,杂念消退,灵感便会如星辰般闪耀。许多深刻的洞察,往往在平静的时刻油然而生。 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禅定”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生命的无常与变化,从而学会以一种更开放、更接纳的态度来面对生命的起伏。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如星云般不断演化与发展。 结语:与星共舞,安住当下 “星云说喻:禅定治乱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的手册,它更是一种邀请,邀请我们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邀请我们与内心的“星云”对话,邀请我们学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 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人生的迷茫与困境,也并非绝望。通过“禅定”这盏明灯,我们可以拨开遮蔽双眼的迷雾,看到内心深处的清明与辽阔。我们的生命,就像这宇宙中的星云,既有其复杂与变幻,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美丽。学会“禅定”,便是学会与这片“星云”共舞,在每一个当下,都活出自己的光芒。 愿这本书成为您内心旅程的忠实伴侣,指引您穿越“乱心”的星云,最终找到那片属于您自己的、宁静而璀璨的星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读物给我的冲击是潜移默化的,它没有那种爆炸性的启示,而是像一场温和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我的内心世界。作者的洞察力令人敬佩,他似乎能轻易地看穿我们那些自以为藏得很好的小情绪和伪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痛苦”这一主题时的态度,他没有试图去消灭痛苦,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痛苦存在的合理性,并从中提炼出成长的养分。这比那些鼓吹“永远快乐”的浅薄读物要深刻和真实得多。书中引用的典故和案例,都经过了作者精心的筛选和解读,绝非信手拈来,而是恰到好处地佐证了他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我开始更加宽容地对待自己的不完美,也更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宁静并非外界的安静,而是内心深处的秩序。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都会有新发现的宝藏之书。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庭院,空气中弥漫着宁静和智慧的气息。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令人赞叹,他仿佛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可触摸的画面。我特别喜欢他描述“专注”的那几章,他没有用大段的理论去解释,而是通过一个雕刻师傅的故事,将“心无旁骛”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个雕刻师傅的手法、眼神,甚至是他呼吸的节奏,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读完那个故事,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全身心投入后带来的心流体验。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舒缓如流水,时而又像山涧瀑布般激荡人心,让人在平静中保持警醒。而且,作者的文笔充满了诗意,用词考究,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折射出不同的光芒。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边的书,而是会让你时不时地想回去重读某一段落,总能从中发现新的感悟,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茶,回味无穷。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抱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容易流于空泛。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是高高在上地谈论“开悟”,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探讨我们如何应对日常的“心乱”。作者的论述充满了生活气息,他会谈论工作中的压力、人际关系的摩擦,然后引出如何运用那些古老的智慧来化解现代人的焦虑。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接纳不完美”的论述,他没有要求我们成为完人,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局限和平共处。这种务实精神,让整本书读起来非常踏实可靠。书中的许多观点,甚至可以立即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积极变化。它不是心灵鸡汤,而更像是一本实用的“心智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巧工具。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过了一场精神上的“大扫除”,很多堆积已久的情绪垃圾被清理干净了。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它糅合了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语感,读起来既有文化底蕴,又完全没有阅读障碍。作者在描述复杂的心理状态时,会巧妙地引入一些自然界的意象,比如风、云、山川,这种对比和映射,使得原本晦涩的道理变得清晰可见。举个例子,他对“散乱的心”的描述,就用了“如脱缰的野马”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立刻就能让人产生共鸣。整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透露着一种匠心,仿佛作者在创作时,不仅在思考文字本身,也在思考读者的阅读体验。我发现自己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默默地回味刚才读到的句子,那种回味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修行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激发了我们去主动提问和探索内心深处的勇气和方法。

评分

刚翻开这本书,就被它那种沉静又充满力量的文字给吸引住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不像那种硬邦邦的说教,更像是老友之间促膝长谈,娓娓道来一些深邃的道理。他总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寻常,实则蕴含着无限哲思的场景。比如,他写到清晨的露水,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无常”的一种绝妙诠释。读着读着,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那文字的韵律慢慢沉淀下来,那些平日里困扰我的杂念,仿佛都被一股温柔的力量轻轻抚平了。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它不是线性的叙事,而更像是一张由无数个小故事和感悟编织而成的网,每一张网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支撑起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急不躁的笔调,他从不强迫你接受什么,而是引导你去体验、去感受,让你在不经意间,领悟到一些过去从未触及的智慧。对于一个时常感到心浮气躁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让人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评分

书看好了还买

评分

挺好朋友推荐的

评分

书看好了还买

评分

给朋友买的,她很喜欢!

评分

内容好,快递给力

评分

……………………………………………

评分

给朋友买的,她很喜欢!

评分

东西不错,物流速度快!

评分

书看好了还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