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傳·修訂本

袁崇煥傳·修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閻崇年 著
圖書標籤:
  • 袁崇煥
  • 明史
  • 曆史人物
  • 軍事傢
  • 傳記
  • 曆史
  • 軍事
  • 抗清
  • 民族英雄
  • 修訂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5390
版次:2
商品編碼:11961294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9
字數:2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 清史大傢閻崇年先生,積30多年研究之功,詮釋軍事天纔袁崇煥的豐功偉績與人生悲劇;

  ☆ 充實內容,更新資料,修正訛誤,彩色插頁,推齣全新修訂本。

內容簡介

  明朝後期為遼東邊事,有兩個人被錯殺:一個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剋世,另一個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萬曆朝誤殺瞭塔剋世,崇禎朝錯殺瞭袁崇煥,從而引發齣一連串的曆史事變:前者,努爾哈赤含恨起兵,成為明亡清興的關節點;後者,硃由檢自毀長城,加速瞭明朝的滅亡——“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本書全麵記述瞭袁崇煥的一生事跡、詩文著述、後世影響,以及寶貴的精神遺産。重點是寫袁崇煥登上曆史舞颱的最後十年,在遼東抵禦著八旗鐵蹄,取得寜遠大捷和寜錦大捷,成為明王朝大廈的救火者。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齣瞭在主昏政暗、大廈將傾的局麵之下,袁崇煥明知艱險,而敢於任事、不避不畏,最終慘遭冤殺的曆史悲劇。


作者簡介

  閻崇年,1934年4月,山東蓬萊人。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研究清史、滿洲史,兼及北京史。主要著作有論文集《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滿學論集》、《清史論集》,專著《努爾哈赤傳》、《清朝開國史》(上下捲)、《中國古都北京》(中、英、德文版)等。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主講人,根據講稿齣版《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宮》。2014年齣版二十五捲本《閻崇年集》,2016年齣版《閻崇年自選集》。


目錄

序/1

第一章 青年時代

一 讀書科考 /2

二 滿洲興起 /11

第二章 投筆從戎

一 邵武清官 /24

二 察視邊防 /30

第三章 營築寜遠

一 奏告首輔 /43

二 營築寜遠 /49

第四章 寜遠大捷

一 獨臥孤城 /58

二 寜遠告捷 /65

第五章 寜錦大捷

一 吊喪修城 /78

二 寜錦大捷 /88

第六章 因功遭嫉

一 勝敗申說 /102

二 遭讒去職 /109

第七章 督師薊遼

一 赴遼餞彆 /118

二 平颱奏對 /120

附錄:《袁崇煥督遼餞彆圖詠捲》作者與詩 /125

第八章 平息兵變

一 官逼兵反 /134

二 平息兵變 /142

第九章 議和受冤

一 天啓議和 /150

二 崇禎議和 /161

第十章 斬毛文龍

一 毛帥跋扈 /170

二 計斬毛帥 /176

附錄:薊遼督師袁崇煥題本 /183

第十一章 保衛京師

一 北京危急 /188

二 兩戰告捷 /191

第十二章 含冤磔死

一 反間毒計 /202

二 慘遭殺害 /210

第十三章 詩文著述

一 重要詩文 /221

二 不同流傳 /226

第十四章 後人追念

一 豐功偉績 /231

二 韆古憑吊 /233

第十五章 崇煥精神

一 愛國精神 /244

二 清廉為官 /248

袁崇煥年譜 /251

附錄:參考書目 /286

後記 /291

精彩書摘

  序

  明朝曆史上有三位軍事天纔:早期的徐天德(徐達),中期的戚繼光,晚期的袁崇煥。他們都能做到為官、為將、為帥的高修養、高境界:仁、智、勇、新、廉。徐天德和戚繼光都算是善終,袁崇煥卻吞下惡果。

  袁崇煥既是一位悲劇的天纔,也是一位天纔的悲劇。

  明朝後期為遼東邊事,有兩個人被錯殺:一個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剋世,另一個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萬曆朝誤殺瞭塔剋世,崇禎朝錯殺瞭袁崇煥,從而引發齣一連串的曆史事變:前者,努爾哈赤含恨起兵,成為明亡清興的曆史關節點;後者,硃由檢自毀長城,加速瞭明朝的滅亡——“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通俗地說,萬曆帝誤殺瞭塔剋世,大明皇朝自己製造瞭焚燒硃傢皇朝大廈的縱火者;崇禎帝錯殺瞭袁崇煥,大明皇朝又自己殺死瞭保護硃傢皇朝大廈的救火者。

  曆史邏輯,值得深思:前因後果,因緣相報——袁崇煥是努爾哈赤的剋星,皇太極又是袁崇煥的剋星。

  本書主要敘述袁崇煥的一生,寫他如何打敗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和天聰汗皇太極;又寫崇禎帝如何中反間計、錯殺袁崇煥而使皇太極成為袁崇煥的剋星。本書重點敘述明朝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登上曆史舞颱的最後十年——袁崇煥為遼事而投筆從戎,為遼事而忘傢衛國,為遼事而施展纔華,也為遼事而建樹功勛;因遼事而得罪同僚,因遼事而召喚仇神,因遼事而慘遭冤殺,也因遼事而名垂韆古。

  袁崇煥留下瞭滴滴血、聲聲淚、字字金、句句玉的至理名言:

  顧勇猛圖敵,敵必仇;奮迅立功,眾必忌。任勞則必召怨,濛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則勞不著,罪不大則功不成。謗書盈篋,毀言日至,從古已然。

  撰寫袁崇煥的生平傳記,使我想起《石灰吟》詩雲:

    韆錘萬擊齣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瞭英雄豪傑生命曆程的四種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括瞭袁崇煥生命曆程的四種精神境界。

  袁崇煥平生第一大曆史功績,就是奪取寜遠大捷。袁崇煥奪取寜遠大捷的原因,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憑堅城以用大炮”。這個曆史經驗概括得貼切,也很精闢。我認為,袁崇煥獲得寜遠大捷,自然有其政治的、軍事的、思想的、策略的、經濟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指揮的、武器的原因;然而,袁崇煥取得寜遠大捷的直接經驗,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八個字,這就是“指揮正確”和“武器先進”。

  袁崇煥奪取寜遠大捷之後,又相繼奪取瞭寜錦大捷和京師大捷。寜遠、寜錦、京師三次大捷,奠定瞭袁崇煥的曆史地位。袁崇煥感人之處,既是他的豐功偉績,更是他的品格精神。

  袁崇煥的性格,凸顯一個“敢”字——敢走險路,敢擔責任,敢犯上司,敢違聖顔。他為大明江山社稷,披荊斬棘,跋涉前進,竭盡所能,身心踐行。袁崇煥的這種性格,既成就瞭他的豐功偉績,也鑄成瞭他的人生悲劇。

  袁崇煥的精神,主要體現在愛國、智慧、勇敢、求新、清廉,簡言之,就是仁、智、勇、新、廉。為官清廉,很不容易。《宋史 ·嶽飛傳》記載:“或問天下何時太平,嶽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袁崇煥的確做到瞭——當文官不愛錢,做武官既不愛錢又不惜死。他能夠愛國親民,任勞任怨,知難而上,敢於創新。他居官十年,熱血沸騰,智勇超群,勤懇敬業,儉樸清廉,坦坦蕩蕩,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不得以為夫,手足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袁崇煥留給後人的座右銘是:

杖策隻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袁崇煥的德言與功業、勤政與清廉、無私與無畏、冤死與風骨,動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貫古今。袁崇煥之死,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不僅是大明朝的悲劇,不僅是漢文化的一幕悲劇,而且是中華文明的一場悲劇。這場曆史悲劇,袁崇煥以隕星的光亮,劃破君主專製黑暗的天庭,震撼世人的愚昧與心靈,激發人們的智慧與覺醒。

  袁崇煥也有疏失——失言(如五年復遼)、失友(如同滿桂關係)、失禮(如先斬毛文龍而後奏)。疏失之原,或則有三:其一,閱曆:袁崇煥由七品知縣在五年之間升為巡撫,不到一年又升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曆練短,見識淺,未能把握明朝、後金、濛古、朝鮮四方關係之大局與走勢,智慧不周,謀慮有隙,顧此失彼,留下後患;其二,性格:性情狷躁,急於求成,袁崇煥“復遼”的話說得過滿,斬帥的事做得過莽;其三,修養:格局貴大,器量忌小,袁崇煥在處理高層人事關係上,缺乏胸懷、機謀、沉穩和氣度。

  然而,瑕不掩瑜,這些都不能掩蓋袁崇煥的英雄光輝。

  曆史錶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傢和民族,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天纔和英雄。他們是國傢和民族的偉岸脊梁、精神化身,是曆史和人民的傳承者、引路人。人們可以生動而通俗地講述他們的故事,卻不可以低俗、庸俗、媚俗、粗俗地扭麯曆史事實,更不能玷汙他們的纔華、人格、貢獻和犧牲。天纔和英雄是人、不是神,他們身上也有欠缺和灰塵。不滿的汙水可以倒掉,但不能潑在他們身上以發泄憤情,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光榮,玷汙他們就是在玷汙自己;而講述他們的英雄故事,也就是講述我們國傢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輝煌曆史。

  曆史人物,不勝枚舉。研究袁崇煥個案曆史,重要價值與意義在於:

  第一,從曆史觀來說,有助於探討英雄與群眾在曆史體係、曆史事件中的相互作用,沒有群眾的英雄是好漢,沒有英雄的群眾是眾生,英雄與群眾結閤,纔會産生巨大的曆史能量,翻江倒海,驚天動地,剋敵製勝,天下守正。

  第二,從國傢觀來說,有助於研究並認識明清交替曆史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明朝“治也封藩、亂也封藩”,清朝“興也八旗、亡也八旗”,前人創設典憲,後人率祖舊章,其興其亡,血之教訓,殷鑒不遠,勿覆前轍。

  第三,從方法論來說,有助於透過明清之際的十字路口,打開三個視窗:既從明亡看清興,看到清朝崛起之文化專橫;又從清興看明亡,看到明末衰朽之吏治腐敗;更從大曆史走嚮,看到中華民族之融閤強盛。

  第四,從人生觀來說,有助於從袁崇煥性格長短,考察曆史人物性格的正負影響。《三國誌》記述關羽和張飛言:“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之後論道:“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曆史是一麵鏡子——以長取勝,以短取敗,人當自警,揚長製短。

  第五,從世界觀來說,有助於從袁崇煥一生軌跡,來看人生四閤即天閤、地閤、人閤、己閤;袁崇煥個案提供一個典型史例:人生的成敗、得失、進退、榮辱——天、地、人、己,四閤則泰;天、地、人、己,四不閤則否。

  早在1981年,我就打算寫一本《袁崇煥傳》。齣版社為此發布瞭新書預告。文債久未償還,心中甚為愧歉。其後,我研究袁崇煥寫瞭五本書:一是《袁崇煥資料集錄》(閤作,廣西民族齣版社,1984年),二是《袁崇煥研究論集》(颱灣文史哲齣版社,1994年);三是《袁崇煥》(吉林文史齣版社,2003年);四是《袁崇煥傳》(中華書局,2005年);五是《明亡清興六十年》(其原名是《袁崇煥》),在中央電視颱10頻道《百傢講壇》播齣,講稿由中華書局於2006年齣版。30多年來,我對袁崇煥的學習與研究,不斷發現新資料,不斷探索新問題,不斷縱橫新思考,不斷取得新收獲,值《袁崇煥傳》齣版10周年之際,再加修訂,並做補充,戰戰兢兢,獻給讀者。

前言/序言

  明朝曆史上有三位軍事天纔:早期的徐天德(徐達),中期的戚繼光,晚期的袁崇煥。他們都能做到為官、為將、為帥的高修養、高境界:仁、智、勇、新、廉。徐天德和戚繼光都算是善終,袁崇煥卻吞下惡果。

袁崇煥既是一位悲劇的天纔,也是一位天纔的悲劇。

  明朝後期為遼東邊事,有兩個人被錯殺:一個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剋世,另一個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萬曆朝誤殺瞭塔剋世,崇禎朝錯殺瞭袁崇煥,從而引發齣一連串的曆史事變:前者,努爾哈赤含恨起兵,成為明亡清興的曆史關節點;後者,硃由檢自毀長城,加速瞭明朝的滅亡——“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通俗地說,萬曆帝誤殺瞭塔剋世,大明皇朝自己製造瞭焚燒硃傢皇朝大廈的縱火者;崇禎帝錯殺瞭袁崇煥,大明皇朝又自己殺死瞭保護硃傢皇朝大廈的救火者。

  曆史邏輯,值得深思:前因後果,因緣相報——袁崇煥是努爾哈赤的剋星,皇太極又是袁崇煥的剋星。

  本書主要敘述袁崇煥的一生,寫他如何打敗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和天聰汗皇太極;又寫崇禎帝如何中反間計、錯殺袁崇煥而使皇太極成為袁崇煥的剋星。本書重點敘述明朝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登上曆史舞颱的最後十年——袁崇煥為遼事而投筆從戎,為遼事而忘傢衛國,為遼事而施展纔華,也為遼事而建樹功勛;因遼事而得罪同僚,因遼事而召喚仇神,因遼事而慘遭冤殺,也因遼事而名垂韆古。

  袁崇煥留下瞭滴滴血、聲聲淚、字字金、句句玉的至理名言:

  顧勇猛圖敵,敵必仇;奮迅立功,眾必忌。任勞則必召怨,濛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則勞不著,罪不大則功不成。謗書盈篋,毀言日至,從古已然。

  撰寫袁崇煥的生平傳記,使我想起《石灰吟》詩雲:

  韆錘萬擊齣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瞭英雄豪傑生命曆程的四種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括瞭袁崇煥生命曆程的四種精神境界。

  袁崇煥平生第一大曆史功績,就是奪取寜遠大捷。袁崇煥奪取寜遠大捷的原因,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憑堅城以用大炮”。這個曆史經驗概括得貼切,也很精闢。我認為,袁崇煥獲得寜遠大捷,自然有其政治的、軍事的、思想的、策略的、經濟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指揮的、武器的原因;然而,袁崇煥取得寜遠大捷的直接經驗,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八個字,這就是“指揮正確”和“武器先進”。

  袁崇煥奪取寜遠大捷之後,又相繼奪取瞭寜錦大捷和京師大捷。寜遠、寜錦、京師三次大捷,奠定瞭袁崇煥的曆史地位。袁崇煥感人之處,既是他的豐功偉績,更是他的品格精神。

  袁崇煥的性格,凸顯一個“敢”字——敢走險路,敢擔責任,敢犯上司,敢違聖顔。他為大明江山社稷,披荊斬棘,跋涉前進,竭盡所能,身心踐行。袁崇煥的這種性格,既成就瞭他的豐功偉績,也鑄成瞭他的人生悲劇。

  袁崇煥的精神,主要體現在愛國、智慧、勇敢、求新、清廉,簡言之,就是仁、智、勇、新、廉。為官清廉,很不容易。《宋史 ·嶽飛傳》記載:“或問天下何時太平,嶽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袁崇煥的確做到瞭——當文官不愛錢,做武官既不愛錢又不惜死。他能夠愛國親民,任勞任怨,知難而上,敢於創新。他居官十年,熱血沸騰,智勇超群,勤懇敬業,儉樸清廉,坦坦蕩蕩,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不得以為夫,手足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袁崇煥留給後人的座右銘是:

  杖策隻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袁崇煥的德言與功業、勤政與清廉、無私與無畏、冤死與風骨,動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貫古今。袁崇煥之死,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不僅是大明朝的悲劇,不僅是漢文化的一幕悲劇,而且是中華文明的一場悲劇。這場曆史悲劇,袁崇煥以隕星的光亮,劃破君主專製黑暗的天庭,震撼世人的愚昧與心靈,激發人們的智慧與覺醒。

  袁崇煥也有疏失——失言(如五年復遼)、失友(如同滿桂關係)、失禮(如先斬毛文龍而後奏)。疏失之原,或則有三:其一,閱曆:袁崇煥由七品知縣在五年之間升為巡撫,不到一年又升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曆練短,見識淺,未能把握明朝、後金、濛古、朝鮮四方關係之大局與走勢,智慧不周,謀慮有隙,顧此失彼,留下後患;其二,性格:性情狷躁,急於求成,袁崇煥“復遼”的話說得過滿,斬帥的事做得過莽;其三,修養:格局貴大,器量忌小,袁崇煥在處理高層人事關係上,缺乏胸懷、機謀、沉穩和氣度。

  然而,瑕不掩瑜,這些都不能掩蓋袁崇煥的英雄光輝。

  曆史錶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傢和民族,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天纔和英雄。他們是國傢和民族的偉岸脊梁、精神化身,是曆史和人民的傳承者、引路人。人們可以生動而通俗地講述他們的故事,卻不可以低俗、庸俗、媚俗、粗俗地扭麯曆史事實,更不能玷汙他們的纔華、人格、貢獻和犧牲。天纔和英雄是人、不是神,他們身上也有欠缺和灰塵。不滿的汙水可以倒掉,但不能潑在他們身上以發泄憤情,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光榮,玷汙他們就是在玷汙自己;而講述他們的英雄故事,也就是講述我們國傢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輝煌曆史。

  曆史人物,不勝枚舉。研究袁崇煥個案曆史,重要價值與意義在於:

  第一,從曆史觀來說,有助於探討英雄與群眾在曆史體係、曆史事件中的相互作用,沒有群眾的英雄是好漢,沒有英雄的群眾是眾生,英雄與群眾結閤,纔會産生巨大的曆史能量,翻江倒海,驚天動地,剋敵製勝,天下守正。

  第二,從國傢觀來說,有助於研究並認識明清交替曆史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明朝“治也封藩、亂也封藩”,清朝“興也八旗、亡也八旗”,前人創設典憲,後人率祖舊章,其興其亡,血之教訓,殷鑒不遠,勿覆前轍。

  第三,從方法論來說,有助於透過明清之際的十字路口,打開三個視窗:既從明亡看清興,看到清朝崛起之文化專橫;又從清興看明亡,看到明末衰朽之吏治腐敗;更從大曆史走嚮,看到中華民族之融閤強盛。

  第四,從人生觀來說,有助於從袁崇煥性格長短,考察曆史人物性格的正負影響。《三國誌》記述關羽和張飛言:“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之後論道:“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曆史是一麵鏡子——以長取勝,以短取敗,人當自警,揚長製短。

  第五,從世界觀來說,有助於從袁崇煥一生軌跡,來看人生四閤即天閤、地閤、人閤、己閤;袁崇煥個案提供一個典型史例:人生的成敗、得失、進退、榮辱——天、地、人、己,四閤則泰;天、地、人、己,四不閤則否。

  早在1981年,我就打算寫一本《袁崇煥傳》。齣版社為此發布瞭新書預告。文債久未償還,心中甚為愧歉。其後,我研究袁崇煥寫瞭五本書:一是《袁崇煥資料集錄》(閤作,廣西民族齣版社,1984年),二是《袁崇煥研究論集》(颱灣文史哲齣版社,1994年);三是《袁崇煥》(吉林文史齣版社,2003年);四是《袁崇煥傳》(中華書局,2005年);五是《明亡清興六十年》(其原名是《袁崇煥》),在中央電視颱10頻道《百傢講壇》播齣,講稿由中華書局於2006年齣版。30多年來,我對袁崇煥的學習與研究,不斷發現新資料,不斷探索新問題,不斷縱橫新思考,不斷取得新收獲,值《袁崇煥傳》齣版10周年之際,再加修訂,並做補充,戰戰兢兢,獻給讀者。

                    閻崇年

                    2015年2月19日


好的,下麵是一份為您準備的圖書簡介,內容不涉及《袁崇煥傳·修訂本》: --- 《江山破碎:明末的烽火與人心的抉擇》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剖析明朝末年劇烈社會動蕩與權力更迭的史學著作。它以宏大的敘事視角,聚焦於一個國傢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如何從盛極一時走嚮崩潰的復雜進程。我們不再僅僅關注帝王將相的功過,而是將筆觸伸嚮瞭那個時代普通民眾、士紳階層、以及地方武裝的生存圖景與精神麵貌。 明末,一個充滿矛盾與張力的時代。一方麵,是根深蒂固的宗法製度與文官政治的僵化;另一方麵,是空前白熱化的農民起義浪潮,以及東北邊疆永無寜日的戰事。本書試圖通過對數十年間重大曆史節點的精微勾勒,展現“天命”轉移的內在邏輯。 第一部分:腐朽的根係與初現的裂痕 開篇追溯至萬曆朝後期,詳細描摹瞭帝國晚期的財政枯竭與政治失衡。我們審視瞭宦官專權對朝政的侵蝕,以及黨爭的白熱化如何耗盡瞭帝國最後的中樞力量。通過對礦監稅使製度的剖析,揭示瞭中央對地方財富的過度汲取,如何直接點燃瞭社會底層的怒火。本書特彆關注瞭江南士紳階層的“不作為”與“消極抵抗”,探討瞭他們如何在保持自身既得利益與國傢存亡之間進行艱難的權衡與選擇。這不是簡單的道德批判,而是對特定曆史環境下,精英階層理性選擇的冷靜敘事。 第二部分:燎原之火:農民起義的復雜圖景 本書著重辨析瞭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一係列農民起義領袖的崛起路徑。我們摒棄瞭將起義簡單等同於“流寇”的傳統敘事,而是試圖理解這些運動的組織結構、意識形態基礎(無論是樸素的平等訴求還是宗教性的狂熱色彩),以及他們與地方武裝、散落的明朝衛所之間的動態關係。對李自成“均田免糧”口號的社會根源分析,以及對張獻忠在四川地區建立“大西政權”的社會實驗的詳細考察,構成瞭本部分的核心。我們關注每一次起義的“生命周期”——從爆發、發展到最終被剿滅或分化,每一次挫摺與勝利背後,都隱藏著復雜的社會經濟學解釋。 第三部分:北疆的泥潭:邊事的連鎖反應 在討論內部動蕩的同時,本書毫不偏廢地分析瞭女真部族的崛起及其對明朝的戰略壓力。重點梳理瞭薩爾滸之戰前後的戰略失誤,以及邊軍體製的係統性崩潰。我們詳細呈現瞭遼東明軍的募兵製度如何演變成一個吞噬國庫的黑洞,以及地方衛所如何被私有化和“軍頭化”。與傳統僅關注特定將領的敘述不同,本書將視角投嚮瞭軍戶階層的世襲睏境與逃亡潮,這直接導緻瞭邊防力量的空虛,迫使朝廷不斷增加餉銀徵收,進一步加劇瞭內地民變。這種內外互動的惡性循環,是理解明朝覆亡的關鍵。 第四部分:南方的帷幕:福王政權的掙紮與終結 隨著北京的陷落,南明政權的建立與分裂構成瞭本書的後半部分。我們細緻描繪瞭弘光、隆武、永曆等政權在南京、福州、肇慶等地建立的短命政府。本書深入探討瞭南明政治的內在分裂:是以馬士英、阮大铖為代錶的“復社”文官集團,與以史可法、黃道周為代錶的“清流”派之間的權力傾軋,以及以擁立明宗室為號召的各路“勤王”力量之間的互不統屬。對“藉兵於闖,卻被李自成所滅”的諷刺性曆史事件,我們進行瞭細緻的史料辨析,力求還原決策層的焦慮與無力。 第五部分:新秩序的降臨與舊世界的消散 本書的收官部分,探討瞭清軍入關這一曆史轉摺點。我們分析瞭清朝如何利用明朝內部的矛盾,特彆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的復雜動機,並評估瞭其在占領區推行“剃發易服”政策在文化與社會層麵的深遠影響。最後,本書以對江南士人階層在“順治元年”後的集體性心態變遷作為結束。他們如何從最初的“堅貞不屈”走嚮“變節”,或轉嚮“遺民”的堅守,這種思想上的斷裂與重構,是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劇變時期適應性的重要窗口。 《江山破碎:明末的烽火與人心的抉擇》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去神聖化的明末畫捲。它不僅是一部曆史敘事,更是一麵映照任何時代權力結構脆弱性的鏡子。通過對細節的打磨和對宏觀趨勢的把握,本書邀請讀者重新審視那個“韆古幽情”的時代,思考在命運的洪流麵前,個體與集體所能做齣的真正抉擇。 ---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史料的整理與呈現。它更像是一麵棱鏡,摺射齣那個時代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態和人情冷暖。作者的敘事視角十分巧妙,總能在宏大的曆史背景下,捕捉到那些微小的、卻足以影響全局的人性瞬間。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個體命運的悲憫,深深打動瞭我。讀完之後,不僅對那段曆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更對如何麵對睏境、堅守原則有瞭一些新的思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珍藏的精品。

評分

翻開此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行雲流水般的敘事風格,每一個段落都充滿瞭畫麵感,仿佛置身於那個刀光劍影的年代,親眼目睹著曆史事件的發生。作者的筆法老練,對曆史事件的梳理清晰有序,邏輯嚴密,使得原本復雜紛繁的曆史脈絡變得清晰易懂。讀到一些關鍵的轉摺點時,那種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交織,讓人不禁為之扼腕嘆息。書中對當時政治、軍事、社會各方麵的剖析,角度新穎獨到,展現瞭作者深厚的曆史功底和批判性思維,讓人在閱讀中不斷獲得新的認知。

評分

這本書讀完,感覺像經曆瞭一場跌宕起伏的時光旅行。作者對曆史細節的考據之嚴謹,簡直令人嘆為觀止。書中對明末清初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背景的描繪,入木三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能感受到那種傢國存亡之際的沉重與悲壯。尤其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更是匠心獨運,寥寥數語,就能勾勒齣一個鮮活、復雜、有血有肉的形象,讓人在掩捲之後,仍久久不能忘懷。這本書不僅僅是史實的堆砌,更是一種對曆史人物命運的深度關懷與審視,讀來令人深思,受益匪淺。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相當震撼。它打破瞭我對某些曆史人物的刻闆印象,提供瞭一種更加立體和多維度的視角來看待曆史。作者在平衡史實與故事性的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既保證瞭曆史的準確性,又使得閱讀過程引人入勝,絲毫沒有枯燥感。我特彆欣賞書中那種深入骨髓的傢國情懷,那種在亂世之中堅守信念的執著,讀來讓人熱血沸騰,又扼腕嘆息。它不僅僅是記錄過去,更像是在同我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探討著永恒的價值與抉擇。

評分

這是一部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佳作。作者的文字功底紮實,用詞考究,既有史書的莊重典雅,又不失文學作品的感染力。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被一種強大的氣場所吸引,難以自拔。書中對一些關鍵人物的心理活動的細膩描摹,更是精彩絕倫,讓人在理解其行為動機的同時,也對人性的復雜有瞭更深的體會。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曆史讀物,而是需要沉浸其中,去感受、去體味曆史的厚重與滄桑,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

評分

好書先購入,有空再品讀!

評分

送貨挺快的,是正版。

評分

質量很好,性價比很高,快遞速度也很快,以後會繼續購買.

評分

袁崇煥,遠在廣東,心係遼事,令人欽佩。我也地處西北心係颱灣呀~

評分

書挺好,印刷也挺好,快遞服務好,包裝好!

評分

喜歡,送給迷茫的我,點亮生活的明燈

評分

很好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 活動促銷更實惠

評分

對於袁崇煥需要很好的瞭解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