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正处在自然资源高度利用的发展阶段,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正在显现,急需以科学的自然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采取各种先进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本书基于自然保护、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态恢复和人口控制,全面介绍了资源保护的各个方面,涵盖局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全书通过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不同学科,系统地阐述了自然资源利用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可持续性,并给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方案。
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转型的阵痛中,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和民众目前关注的焦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保护自然是重中之重。本书主要介绍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资源与环境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增长、温地、野生动植物管理、可持续农业及全球空气污染等,重在生态和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解决方案又从法律、技术和方法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黄永梅,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地理学专业植物地理方向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生态学方向博士。主持和参与项目7项,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3部,完成咨询报告3份,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丹尼尔 D. 查尔斯,1976年获堪萨斯医学院博士学位,后成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性领域的专家,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中心奠基人和主任,出版图书25种,发表文章250多篇。
前 言
本书全面介绍资源保护的各个方面,涵盖局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涉及人口增长、水资源、野生动物管理、可持续农业和全球大气污染等诸多内容。
本书第1版于1971年出版,它是在第一个地球日之后的一年,由我们尊敬的同事、已故的奥利弗?欧文编写出版。许多观察者认为,世界地球日标志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正式开始。从那时起,大气和水污染控制、物种保护、森林管理和草地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尽管有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存在许多环境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变得更糟。例如,1970年世界人口在30亿人左右徘徊,今天已经超过了65亿人,并以每年8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饥饿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据估计,每年由于饥荒和营养不良而饿死与病死的有1200万人。物种灭绝同样在发生,据估计每天有100个物种灭绝。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仍在继续。
同时,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严重性方面排前列的有地下水污染、臭氧层空洞、酸沉降、全球变暖、城市垃圾及电子垃圾等。当然,随着新问题出现的是新的和令人振奋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大有希望。许多专家认为,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会使地球资源枯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家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将使人类与地球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我们将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和贸易系统,创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社会。这需要全新的资源管理模式,基于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对复杂系统的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实现资源的保护甚至增加。这需要在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包括农业、森林管理和能源生产等。
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更节约地利用各种资源,即只利用我们必需的资源,并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利用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需要大力推广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这不仅包括在市场上出售可回收的商品,还包括鼓励生产厂商使用再生原料,并鼓励大众购买用再生原料生产的商品。
可持续社会也需要转向利用清洁、经济和可再生的能源供应,如太阳能和风能。可持续社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是生态恢复——重建森林、草地和湿地,确保对未来人类充分的资源供应,同时也为那些与我们在这个星球作伴的众多物种提供庇护所。
成功创建可持续社会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放慢甚至停止世界人口的增长。这需要所有国家都控制人口增长,而不仅仅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伴随着高资源利用的生活方式,对当今全球危机的贡献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贡献相当,甚至还更大。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好地规划城镇的分布与扩张。坚持适度的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好重要的农田、森林、草地、荒野和渔场等自然资源,同时也对那些和我们共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无数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书介绍如何基于自然保护、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态恢复和人口控制来实现人类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将提出可持续社会应该遵循的准则。我们相信如果社会的每个部门都遵守这些准则,包括农业、工业和交通部门等,我们就能够与地球建立更持久的关系。
然而,准则的实施首先需要态度的转变。我们不能再认为地球上可为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无穷的。地球上很多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地球对资源的供给也是有限的。如果忽略这一点,我们将自食其果。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必须寻求与大自然的合作而不是控制。我们试图支配和控制大自然的努力通常是徒劳的,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我们取得长期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合作。合作意味着我们要融入大自然的循环中来建立生产系统,例如农场的生产要与大自然的循环紧密联系。
最后,我们相信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了。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脱离大自然。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都完全依赖于环境。地球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来源,也是我们产生的所有废弃物的回收库。我们对环境所做的,也是对我们自己所做的。这个简单道理的逻辑推论是,我们关爱地球归根结底也是关爱我们自己。
尽管人类社会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许多观察者认为是时候承认和尊重与我们人类共存的其他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权利了。他们认为自然资源应该是地球对所有物种而非仅仅是人类的馈赠和服务。这一观点意味着我们应该克制我们的需求,并探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新方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改变会对我们自身有利。
本书重点:原理、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书讲述生态学和资源管理中的许多重要原理,它们可能让读者受用终生。本书还概述许多局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并给出各种解决方法。这些解决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三类:立法(新的法律和法规)、技术(应用现有的、新的及改进的技术)和行为(改变我们做事的方式)。采用这些方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能单靠政府,市民、商人和政府官员都将在解决环境危机和建立可持续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个人角度看,我们能做或不能做的都将对未来产生影响。我们鼓励每个人采取行动来减少个人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帮助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关键术语和概念,我们在每章后增加了关键词汇与短语及重要概念小结,以及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具体的问题并拓展知识面,我们在正文中插入了一些专题窗口,包括资源保护中的伦理学、案例研究、深入研究,以及GIS和遥感应用案例等,并在每章的最后推荐了一些阅读材料。为了促进个人行动,我们还增加了“绿色行动”小提示。
关键词汇与短语
在每章的最后都会列出本章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建议学生在阅读本章前,先阅读关键词汇与术语,然后在学完本章后花几分钟给出这些词汇与术语的定义。
重要概念小结
每章后面都有重要内容和概念的小结,它们有助于学生的考前复习。在阅读每章前,建议先阅读这些小结,或先简单浏览一下各节的标题,以便总体把握内容。
批判性思考和讨论问题
每章最后列出的讨论问题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重要内容上,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了解概念和关键事实。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学生组织相关信息并结合个人认识作出解答,并批判性地思考其中的一些问题。
资源保护中的伦理学
本书包括了7篇关于伦理学和资源管理的短文,讲述了在资源管理和个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重要伦理问题。我们专门设计了这个专题窗口,引导读者思考自身的价值观和这种价值观对自身观念的影响,当然,这也有助于读者对他人的理解。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要技能,在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尤其重要。在第2章中,我们列出了批判性思维的一些重要原则,它们将有助于读者分析本书的内容。
案例研究和深入研究窗口
案例研究和深入研究窗口会深入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为那些有兴趣从事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学生提供一些详细信息。
GIS和遥感
本版新增了有关GIS和遥感的内容,例如在第1章概述了这两种资源管理的工具。GIS和遥感的案例研究部分由塞勒姆州立大学的约翰?海耶斯和切拉斯博士撰写,介绍了这些工具的某些应用。
推荐读物
每章的推荐读物部分列出了值得学生深入阅读的文章和书籍,特别是那些想深入认识环境的学生。
第10版的新内容
因为本领域变化很快,所以我们仔细地更新了相关内容,包括最近的统计数据、实例和照片。谢谢审稿人的建议,我们增加了很多在前面版本中没有的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关键话题的篇幅,包括山顶采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峰值、死亡带、电子废物、氢、生物柴油、乙醇和潮汐能等。我们还对基础经济学的讨论部分进行了整体修改和扩充。
l 全球变暖章节。我们为全球变暖和全球气候变化新增了一章。该章给出了有关这一重要话题的最新科学证据,它们表明地球确实在变暖,而且人类是主要原因。该章还概述了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以及其他引起气候变化的行动。
l 绿色行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每章增加了新的元素:有关绿色行动的小提示。这些提示包括减少交通和家庭能源利用、节水、废物再利用、减少消费以及购买有机食物等的建议。
l 深入研究窗口。本版中增加了深入研究窗口,介绍一些令人兴奋的案例,高度关注目前有助于建立可持续未来的商业和政府行为,例如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生产绿色产品。
就像在之前的版本中所做的那样,我们继续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并尽力保持客观,针对许多问题提供对立双方的观点。读者在新网站http://www.prenhall.com/chiras上也会找到有用的信息。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已尽最大努力来扩大本书的知识面,试图包括更多的有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实例,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解决方法等。
致 谢
感谢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编辑沙隆?布里奇斯,在整个项目中与沙隆共事愉快,为此我们将永远感谢。还要感谢沙隆的项目经理克丽斯?杜多尼斯,她有超强的能力,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感谢伊冯?热兰,她完成了处理照片的繁重工作。感谢榆树街出版服务公司的阿曼达?扎戈诺丽,感谢她对本书制作的跟进与标题的制作。
感谢琳达?斯图尔特,她在更新统计数据时尽心尽力。感谢约翰?海耶斯教授为本书提供了GIS和遥感的案例研究。
最后,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家庭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爱与支持。
审阅人
Donald F. Anthrop,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Gary J. Atchinson,Iowa State University
Thomas B. Begley,Murray State University
Ronald E. Beiswenger,University of Wyoming
Mikhail Blinnikov,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Michael Brody,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Peter T. Bromley,North Carolina S
这是一本充满启迪的书,它让我看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复杂性,也让我看到了其中的无限可能。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生态足迹”这一概念的深入阐释,它通过量化的方式,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的消耗程度。书中用生动的案例,解释了什么是“过度消耗”,以及这种过度消耗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态足迹上的巨大差异,并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它让我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层面的问题。书中关于可持续农业的讨论,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信息。它介绍了有机农业、轮作、间作等种植技术,以及如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如何保护土壤健康。它让我明白,农业不仅是食物的生产者,更是土地的守护者。我还被书中关于城市生态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的章节所吸引。它探讨了如何在日益城市化的环境中,融入更多的绿色空间,如何利用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它让我看到,即使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也能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它用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自然资源保护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我尤其欣赏它对“环境伦理”的深入探讨,它让我开始反思人类在地球上的角色,以及我们对其他生命和后代的责任。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了不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及他们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分析了政策法规在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它让我明白,有效的环境保护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书中关于湿地保护的章节,更是让我对这些“地球之肾”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详细介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例如净化水源、调节洪水、提供栖息地等,以及湿地退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它让我意识到,保护湿地,就是在保护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
评分这是一本超越学科界限的著作,它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全新视角。我被书中对“环境公平”和“代际公平”的深刻阐释所吸引,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有权过度消耗资源,而将环境恶化的后果留给子孙后代?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揭示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对不同人群造成的不平等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它让我意识到,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社会公平和代际正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以及如何为这些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和付费。它让我明白,自然资源并非免费的午餐,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福祉,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保护。书中关于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章节,更是让我对这个紧迫的全球性挑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不同自然资源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减缓和适应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信息量所震撼,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一个关于地球肌体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仅是关于“保护”这个动作本身,更深入地剖析了“为什么”需要保护,以及“如何”去保护。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科学原理的深入浅出地讲解,例如在讨论水资源时,它不仅仅讲到水循环,还会深入到水质的化学构成,以及人类活动如何改变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这种科学的严谨性,让这本书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而书中关于土地利用的章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土地退化,如土壤侵蚀、盐碱化、荒漠化等,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从不合理的农业实践到城市扩张对耕地的挤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探讨了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例如,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是如何导致生态系统变得单调和脆弱的。此外,书中对于森林资源的管理,更是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策略,从可持续采伐到森林修复,再到防火措施的制定,无不体现了科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它让我意识到,保护森林并非易事,需要长远的规划和精细的管理。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为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大量的地图、图表和精美的照片,将文字中描述的场景形象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生态过程和环境问题。
评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宏观的视角,审视着人类文明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宏大叙事。它让我看到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动等因素紧密相连。我被书中对“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的分析所吸引,它让我明白,对资源的竞争,如何成为引发冲突和不稳定因素的根源。书中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案例,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因资源问题而引发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它让我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离不开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有效的国际合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资源流动和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它让我明白,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都可能对其他地区产生连锁反应。书中关于海洋资源保护的章节,更是让我看到了这片蓝色星球的广阔与脆弱。它介绍了海洋的生态系统,以及渔业、航运、旅游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它让我意识到,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地球生命的摇篮。
评分这本厚重的著作,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带领我踏上了一段关于地球资源的探索之旅。我被它对“生态承载力”的精妙解释所吸引,它让我明白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在不超出地球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书中用清晰的图表和数据,展示了不同资源类型的消耗趋势,以及预测了未来的可能情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分析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它让我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书中关于再生能源的章节,更是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它详细介绍了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不同类型的再生能源,以及它们的技术原理、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它让我明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节能措施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减少能源消耗同样是实现可持续能源目标的重要途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一种兼具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的独特融合。它让我不仅仅从理性的角度理解自然资源保护,更从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环境教育”的章节,它强调了教育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书中列举了许多成功的环境教育案例,以及各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它让我明白,要实现真正的自然资源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全社会抓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探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它让我看到,环保并非经济发展的阻碍,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书中关于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的讨论,更是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建议,例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环保产品、节约用水用电等。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它没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引导我一步步深入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奥秘。我尤其喜欢它对“人地关系”的哲学思考,它让我明白,我们并非独立于自然而存在,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系统。书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章节,让我对地球上生命的丰富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列举了各种濒危物种,更深入地探讨了物种灭绝的原因,从栖息地破坏到外来物种入侵,再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它还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重要性,比如授粉昆虫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方式,这让我意识到,保护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而是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它还提到了许多创新的保护实践,例如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式保护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我被书中关于生态补偿和环境正义的讨论所吸引,它让我们思考,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如何才能让那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人获得应有的回报,如何才能避免环境污染对弱势群体造成不成比例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深沉的思考和行动的召唤。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公众参与”和“公民科学”的倡导,它让我看到,普通人也能在自然资源保护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书中列举了许多由公民组织发起的环保行动,以及普通人参与科学监测和研究的案例。它让我明白,环境保护并非政府和专家的专利,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探讨了“环境韧性”和“生态恢复”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和活力。它让我看到,即使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也有希望通过努力实现生态系统的再生。书中关于“绿色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的讨论,更是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前景。它介绍了许多前沿的环保技术,例如碳捕获和储存、生物修复、智能电网等。它让我相信,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力量感,正如其名“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活”,它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我们肩负的保护使命。我翻开它,首先被吸引的是那充满智慧的开篇语,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枯燥的定义,而是以一种深邃的哲学视角,引导读者思考“自然资源”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土地、水、森林、矿产,更是一种无形的馈赠,是孕育生命、支撑文明的基石。作者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之间的复杂博弈,从古老的农业社会到如今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资源的需求如何层层递进,又如何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环境挑战。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可持续性”概念的探讨,它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被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层面,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书中对于不同自然资源的分类介绍,也做得十分细致,从最基础的水资源,到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再到不可再生但至关重要的能源,每一项都配以详实的背景信息、历史变迁以及当前的保护困境。我被书中对于某个具体案例的描述深深打动,比如关于亚马逊雨林砍伐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当地社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挣扎。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共情和思考。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同时也燃起了改变的希望。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内容给力,图文并茂,数据专业。
评分很好,下次还会继续购买,推荐!
评分内容给力,图文并茂,数据专业。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很好,下次还会继续购买,推荐!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不错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