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系列:无法之法+虚空粉碎(套装共2册)

圣严法师系列:无法之法+虚空粉碎(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圣严法师 著
图书标签:
  • 佛教
  • 禅宗
  • 圣严法师
  • 心灵成长
  • 哲学
  • 宗教
  • 自我提升
  • 智慧
  • 人生
  • 修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1200257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2575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无法之法》

圣严法师阐明默照的修行与证悟之作。默照经常被称作“无法之法”,是禅宗史与大乘佛教史中发展出的非常微妙深奥的修行之一,历史悠久而复杂,可上溯到印度佛教中的止观双运,也与藏传佛教中的大圆满和大手印相应。“默”是摆脱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念头,“照”是心很澄明,没有执着。在中国,这个修行方式似乎是透过禅宗的曹洞宗口传下来,直到十二世纪由宏智正觉禅师以诗偈写下,之后才广为人知。然而,在宏智禅师之后,默照的修行法门再度湮没。在本书中,圣严法师阐释这种古老的修行,澄清相关的观点、方法和实证状态。

“默照禅”是守默与般若观照相结合的禅法,是以打坐为主的修习方式。同时关照自己的思想、念头和行为,每时每刻明了自己所思、所想、所作,从而体会道即自然的道理。一旦你放下一切,不让心住于任何东西,默照的开悟境界就会出现。

《虚空粉碎》

本书是圣严法师在美国带领四次话头禅修期间所做的开示结集,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话头禅教法,例如修话头的阶段与身心现象、修行者的常见问题等,并强调禅修应具备的正确态度与观念,如信心、持戒、中道、正见、菩提心与空性等;第二部分则是讲解四段分别出自禅宗祖师憨山德清、黄龙悟新,以及大慧宗杲的语录。

“话头禅”是藉由打破头脑的惯性逻辑思维,以达到开悟的修行法门。修行者不断迫切询问一个无解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无?”而生起巨大的疑团,最终问题本身与自我感彻底瓦解,达到“大地平沉,虚空粉粹”的开悟境界。修话头禅时关键在于放松,同时要有强烈的迫切感。对于生死大事必须认真,这就是参禅的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圣严法师

1930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43年于狼山出家。曾于高雄美浓闭关六年,随后留学日本,获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75年应邀赴美弘法。1989年创建法鼓山,并于2005年开创继起汉传禅佛教的“中华禅法鼓宗”。

圣严法师是一位思想家、作家及国际知名禅师,著作丰富,中、英、日文著作达百余种,先后获颁“中山文艺奖”、“中山学术奖”等诸多奖项。当选台湾《天下》杂志“四百年来台湾影响力五十位人士”之一。

圣严法师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僧伽大学”“法鼓大学”等院校,也以丰富的禅修经验、正信的佛法观念和方法指导东、西方人士修行。



译者:单德兴

台湾大学外文研究所博士,1988年在圣严法师座下皈依三宝,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纽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曾获第六届梁实秋文学奖译文组首奖等诸多奖项。


目录

《无法之法》

《虚空粉碎》


前言/序言


圣严法师系列:无法之法+虚空粉碎(套装共2册) 这是一套引导我们深入佛教智慧,体悟生命实相的经典读物。 圣严法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慈悲的胸怀,将佛法中的精髓以简明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本书并非简单的理论阐述,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视角,帮助我们认识和转化内心的烦恼,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 《无法之法》 《无法之法》这本书,顾名思义,并非要传授一套僵化的教条或固定的修行模式。相反,它所揭示的“无法”,是指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执着,回归到心灵最纯净、最本然的状态。法师深邃地洞察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烦恼和困惑,并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我们对事物的执着和误解,在于我们试图用有限的“有”去框定无限的“空”。 书中,圣严法师以其一贯的犀利而温和的笔触,带领读者一层层剥开迷惑的表象,直指人心。他首先从“知见”入手,阐述了我们所见的“实相”是如何被观念、经验和欲望所扭曲的。我们看到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被我们内心投射的影子。这种“知见”上的偏差,导致了我们与世界的疏离,也制造了内心的冲突。法师鼓励我们审视自己的“知见”,不轻易下定论,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接着,他深入探讨了“心”的作用。“心”是造业的主体,也是解脱的契机。我们因为“有心”而分别、取舍、贪嗔痴,从而在六道轮回中不断流转。然而,这个“心”本身并非固定不变,它如水流般迁流不息,如幻影般不可捉摹。法师引导我们认识到“心”的无常和无我,从而逐渐放下对“我”和“我的”的执着。当“心”不再被妄念所牵引,便能显露出其清净、光明、自在的原貌。 《无法之法》的核心,在于“无”。这并非虚无主义的否定,而是对“空性”的深刻体悟。“空”并非不存在,而是指事物没有固定的、独立的、永恒的自性。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刹那生灭,彼此依存。当我们认识到事物的“空性”,就能破除对它们的执着,不再被外境所束缚。法师用生动的比喻和贴切的现代生活事例,将“空”的智慧融入日常,让读者感受到“无”的解放力量。 例如,在谈论“烦恼”时,法师指出烦恼并非外来的侵扰,而是内心对事物执着的产物。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得到”或“失去”,不再执着于“喜欢”或“不喜欢”,烦恼便会自然消散。这种“无”的态度,也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当我们不再试图改变他人,不再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是以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去相处,关系反而会更加融洽。 书中还强调了“方便”的重要性。“无法”并非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要以“无所不为”的智慧去应对。“方便”是指运用最适合当时当下因缘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这需要我们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以达到解脱为最终目的。例如,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不应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限制,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发挥创造性,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无法之法》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字里行间流露出法师对众生的深切关怀。他鼓励我们学习“无所得”的智慧,在生活中践行“无心”的修行。通过认识到“无法”的真谛,我们能够逐渐摆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最终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这本书是开启内心智慧宝藏的一把钥匙,是引导我们走向生命真谛的一盏明灯。 《虚空粉碎》 《虚空粉碎》这本书,更进一步地揭示了佛教的究竟法门,它所说的“虚空”,并非我们日常理解的空间概念,而是指我们心中对万事万物的种种设限、分别、执着所构建的“虚幻空间”。“粉碎”这一词语,象征着一种彻底的、决绝的、不留余地的破除,它指向的是一种直下承担、当下证悟的修行境界。 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以一种更加直接和震撼的方式,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模式。他指出,我们之所以无法体验到生命的无限与自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心中无形无相的“虚空”——那些我们固守的观念、观念的框架、以及由这些观念所产生的我执和法执——将我们的心牢牢地困住。这些“虚空”如同密不透风的墙壁,阻碍了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连接,也遮蔽了我们本具的光明。 书中,法师首先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入手,剖析了我们是如何习惯性地将世界划分为“好”与“坏”、“我”与“非我”、“有”与“无”等等。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石,也是我们制造烦恼的根源。因为有了“我”,才有了“我的”;因为有了“好”,才有了“不好”。在这种不断的分辨和对立中,我们离真实的“整体”越来越远。法师鼓励我们认识到这些对立的虚幻性,尝试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接着,他深入阐述了“空性”的内涵,并将其与“实相”联系起来。“空性”并非“空无”,而是指一切法的“无自性”——即事物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赖于各种条件而生灭。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空性”,便不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也不再被表象所迷惑。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看到“实相”——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染尘埃,不落言诠。 《虚空粉碎》中,法师所倡导的“粉碎”,是一种“粉碎”对“实相”的遮蔽,是“粉碎”自心的囚笼。这需要我们具足“般若”智慧,也就是洞察一切事物本相的智慧。这种智慧并非通过学习知识而获得,而是通过一种“直下承担”的勇气和“当下证悟”的修行方式。法师在书中提供了许多精辟的开示,引导读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次的起心动念中,去觉察和放下那些构成“虚空”的执着。 例如,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产生“我不能”、“这件事太难了”这样的想法。这些想法,便是“虚空”的显现。法师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想法的虚幻性,它们并非事物的真实状态,而是我们心识的投射。通过“粉碎”这些想法,我们便能看到事情更广阔的可能性,也更能发挥出内在的力量。 书中还强调了“无功用行”的重要性。“无功用行”,是指在修行中,不刻意去追求某种结果,不刻意去造作,而是随顺自然,任运而行。这种“无功用”,并非懈怠,而是因为已经证悟了“空性”,所以不再有“我”去“做”这件事,一切行为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修行境界,也是《虚空粉碎》所要引导读者去体悟的方向。 《虚空粉碎》的语言风格更加直接、有力,有时甚至带着一种“棒喝”的意味,旨在唤醒沉睡的心灵。它鼓励我们放下一切习以为常的认知和执着,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内心的“虚空”,并以般若智慧将其彻底粉碎。这本书是为那些渴望超越平凡,追求生命究竟圆满的修行者而设的指引。它所揭示的“虚空粉碎”的境界,是通往无限自由与安乐的必经之路。 这两本书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佛法修行体系。 《无法之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化解烦恼的入门路径,帮助我们理解“空”与“无”的智慧,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而《虚空粉碎》则更进一步,引导我们破除更深层次的执着,直抵生命的本源,体验“粉碎”之后那无限的自在与光明。这套书是每个渴望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找寻生命意义、提升心灵品质的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贵读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命的启发,一种对真理的探寻,一种对究竟解脱的指引。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一开始我对“法”和“虚空”这类词汇有些抗拒,总觉得会比较沉闷。然而,这套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每一部分都像是为前一部分做了完美的铺垫和升华。读者的体验是逐步深入的,你会感觉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知识的高峰,每登上一层,视野就开阔一分。书中关于“缘起”的论述,对我个人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我学会了更少地执着于结果,更多地关注过程中的互动与变化。整套书读下来,感觉像经历了一次深度的心灵SPA,洗去了许多积压已久的观念上的灰尘。文字的流动感非常棒,即便是面对严肃的主题,阅读过程也充满了愉悦感,让人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又忍不住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灵魂深处的书籍,很庆幸找到了这套。它的哲学深度绝对是超乎想象的,但行文的节奏感却把握得极好,读起来毫不拖沓,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漫步。作者的论述逻辑缜密到近乎严苛,每提出一个观点,都能在后续的篇章中找到坚实的论据支撑,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学识的渊博与思辨的敏锐。尤其是关于“空”的探讨,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比喻,将这个最难理解的概念具体化了。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阐述这些观点时的那种笃定和自信。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思维训练手册,它要求读者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思考框架被重塑了,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了微妙但关键的转变。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任何娱乐性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心灵成长类书籍的读者,我必须说,这套书的格局比我之前读过的很多同类书籍都要大。它不局限于解决眼前的焦虑或小情绪,而是着眼于生命的终极关怀。书中对“当下”的诠释尤为精妙,它不是简单地强调“活在当下”,而是深入到如何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那是需要强大的定力和觉察力作为支撑的。文字的张力很大,时而如涓涓细流般温柔,时而又如霹雳般振聋发聩,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内在潜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矛盾冲突时的那种平衡感,他既承认现实的残酷性,又坚定地指出超越的可能性。这本书读起来像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充满了启发性,让人在合上书页之后,还能回味良久,不断有新的理解浮现。

评分

这套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古朴而不失现代感,深邃却不失亲和力。我发现自己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句子,因为它们蕴含的信息密度实在太高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复杂的概念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使得原本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理解的佛学名相,突然间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他用一些富有画面感的比喻来描述修行中的“障碍”,这些描述让我立刻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影子。这不是一本可以囫囵吞枣的书,它需要你带着敬意和专注去阅读。如果说一般的励志书给你打鸡血,那么这套书给你的则是内在的根基,是那种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坚实力量。

评分

这套书真是我最近读到最令人深思的一套佛学入门读物了。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的学院派说教,而是非常贴近生活,用最日常的例子来阐释那些看似玄奥的佛法概念。我特别喜欢他对“心性”的探讨,读起来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他讲到如何看待烦恼和痛苦,不是简单地让你“放下”,而是引导你去观察它的生起和消逝的过程,让你明白它们本质上就是一种“缘起性空”的显现。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冲突,多了一份从容应对的底气。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佛教思想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一套指南,它没有把我当成一个需要被“灌输”的信徒,而是把我当作一个在迷雾中探索的求知者,那种被理解和尊重的阅读体验是相当难得的。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对东方哲学感兴趣,但又害怕晦涩难懂的朋友们。

评分

物流挺快,不错

评分

圣严法师之言论,譬如心灵之清洁剂,澡雪精神有奇效,远胜当下之心灵鸡汤百千倍。

评分

圣严法师传播佛法正知见,很喜欢!第二次购买,送朋友!

评分

物流快,包装好,开启心智

评分

书好,这次有点慢!

评分

看过几本圣严法师的著作,感到很有收获。

评分

很不错的一套书,让自己清净,佛法

评分

好书,值得看一。

评分

不知这本书咋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