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影響孩子一生的正能量關鍵詞,為孩子送上一份豐盛的能量大餐,讓孩子不僅“吃飽”,更要“吃好”,讓孩子從中汲取到更多成長所需的營養,身心健康成長!
☆好傢庭就是一所好學校,給孩子正麵的教養,讓孩子帶著滿滿的正能量幸福一生。
☆文末的名人語錄,不僅幫助讀者加深對能量關鍵詞的理解,還能讓孩子們積纍更多的知識!
☆多給孩子“播撒”一些正能量的“陽光”,孩子纔能像陽光下的小樹一樣,茁壯成長。
本書精選在孩子成長中需要的正能量關鍵詞,讓孩子從小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麵對學習;長大成人,步入社會以後,麵對工作和生活,都可以樂觀積極,內心強大,一身正氣,同時帶給他周圍的人滿滿的正能量。
馬蘭,女,杭州人。心理學專業,畢業後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的研究工作。為多所中小學校做過相關演講,深受學生和傢長的喜歡。她認為好傢庭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給孩子正麵的教養,孩子就能帶著滿滿的正能量身心健康地成長。
第一章 正能量不是“身外物”
積蓄正能量 認識自己比讀懂彆人更重要 / 003
釋放正能量 活在當下,敢想敢做 / 007
傳遞正能量 世界會發光,隻因有我 / 011
第二章 正能量樹上的“錶情符號”
微笑 微笑是一種信號 / 017
真實 真人品源於真實自然地做人 / 021
勇氣 等上帝給你運氣,不如給自己勇氣 / 025
真愛 愛讓我們在一起 / 029
滿意 追求完美,肯定當下 / 032
正義 維護全社會的共同利益,超級英雄就是你 / 036
分享 分享的過程是一次裂變 / 041
趣味 給生活一點刺激 / 045
第三章 培養正能量,童年是一片無拘無束的原野
遊戲 生活中遊戲,遊戲中學習 / 053
想象 想飛就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 057
好奇 永遠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 061
快樂 釋放個性,在童年的“田野裏”撒歡 / 066
擔當 勇於承認錯誤,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070
專注 沒有風的池塘,纔不會掀起波瀾 / 073
同情 “同情”的種子能開齣最美的花朵 / 077
錶達 不要害怕,勇敢錶達 / 081
第四章 校園正能量,培養未來領袖素質
秩序 在孩子心中種下文明之根 / 087
責任 在學習中學會付齣與責任 / 091
自律 培養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 095
效率 在有限的時間裏做更多的事 / 099
交友 朋友是一生的財富 / 103
競爭 在競爭中發現自己的力量 / 106
領導 善於領導,也要善於“被領導” / 110
誠實 有原則、守信用、敢擔當 / 114
閱讀 讓心靈比腳步走得更遠 / 117
第五章 學會處理負能量,誰的青春不迷茫
諒己 學習原諒,永遠都不晚 / 123
欣賞 欣賞彆人是一種提升自己的本領 / 127
信念 有信念的人經得起任何風暴 / 131
興趣 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 / 135
自賞 彆自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 139
建設 拒絕無理由的叛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143
分寸 適可而止的人際關係最能健康長久 / 147
夢想 勇於實踐,不要讓夢想淪為空談 / 151
榮譽 成績是起點,榮譽是動力 / 155
希望 嚮著希望前行,陰影便被拋在身後 / 159
第六章 與人交往,做個正能量的傳遞者
寬容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165
平等 平等待人是人生的必修課 / 168
尊重 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 171
主見 不盲從,不沉溺於小團體 / 175
自信 用自我的力量感染他人 / 179
幽默 與人溝通的巧妙智慧 / 183
守信 一言九鼎,一諾韆金 / 186
助人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 189
樂觀 以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 / 192
第七章 成長路上,積蓄成功的力量
洞察力 由一滴水可以推論齣一片大西洋 / 199
遠見 機會隻留給有遠見的人 / 203
謙虛 成長的路上要保持謙虛的態度 / 207
意誌力 百摺不迴,勇於承受挫摺 / 211
金錢觀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 215
閤作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 219
忍耐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 223
踏實 腳踏實地,眺望前方 / 227
前言
畢淑敏說:“能量有正負,應用需智慧。葡萄糖和汽油是能量,炸藥和海嘯也是能量。大腦和心靈,需要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濡養,否則人生將變得灰暗無序……當正能量被持久穩定地製造、儲備起來,並能得到有效使用的時候,你就能驅散負能量的黑暗,你的人生就會不斷走嚮精彩。”
充滿象徵意義的“正能量”一詞已經引起瞭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正能量是人各種正麵情緒的集閤,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這樣的人能將自身的正能量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大傢都變得樂觀、積極、美好。
孩子天性中就攜帶著各種正能量,傢長要善於保護、珍惜這些能量,並引導孩子將正能量發揮齣來,傳遞給周圍的人們。
在傢庭教育中,注重對孩子正能量的培養,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價值觀、人生觀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父母要教會孩子及時將心理垃圾粉碎,轉化為積極嚮上的動力,開啓正能量的神奇之門。
當下,有許多父母都有一個睏惑——我們給孩子提供瞭充足的物質條件,但孩子似乎並不領情,而且心思越來越復雜,不願與父母交流,做事拖拖拉拉,學習漫不經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沒有責任感,甚至還齣現各種叛逆行為等,這讓父母們頭疼不已,他們實在是弄不清現在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到底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讓孩子變得陽光、積極,充滿正能量。
孩子的問題看似多種多樣,其實,歸根到底是由兩個方麵決定的:一是孩子的天性;二是傢庭教育,而傢庭教育又占據著決定性的作用。
本書提取瞭五十多個孩子成長需要的正能量關鍵詞,如,正義、分享、樂觀、責任、勇氣、真誠、幽默、自信、遠見、夢想,等等,這些品質是孩子成長中的營養元素,是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素質。本書通過對這些關鍵詞的生動解讀,再輔以生活案例,為傢長指齣具體的培養細則,用溫和而實際的指導,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書中還設計瞭“名人語錄”模塊,藉名人之口讓傢長和孩子們對這些正能量關鍵詞有一個更深刻的體會。
希望本書能引導傢長培養齣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孩子,也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帶著這份正能量,揚帆起航,駛嚮美好的未來。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啓發是關於“榜樣力量”的深刻反思。它沒有停留在老生常談的“為人父母要做好榜樣”,而是深入挖掘瞭榜樣行為是如何通過微小的、無意識的日常行為對孩子産生持續影響的。作者特彆指齣瞭“壓力下的反應模式”是孩子模仿的重災區。比如,當我在麵對工作郵件的催促或生活中的突發狀況時,是否錶現齣過度的焦慮和抱怨,孩子都看在眼裏,並內化成瞭他們應對壓力的方式。書中建議父母要進行定期的“自我覺察”,就像是為自己的育兒行為做“定期體檢”。為瞭踐行這一點,我開始嘗試在感到沮喪或疲憊時,先給自己五分鍾的“暫停時間”,深呼吸,明確地告訴自己:“我正在處理壓力,我不需要把這種負麵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這種自我約束和情緒隔離的訓練,不僅讓我在孩子麵前錶現得更穩定,也讓我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瞭極大的放鬆。這本書就像一麵高清的鏡子,照齣瞭我作為個體在成為父母後,依然需要持續成長的部分,非常真誠和勇敢。
評分最近讀瞭一本關於兒童教育的書,感觸頗深,雖然名字沒法提及,但它對於我理解如何與孩子建立積極的親子關係,提供瞭非常實用的視角。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似乎在於,我們不能僅僅把孩子看作是等待填滿知識的容器,而是要關注他們內在的能量和情感世界。它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日常的互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和應對挫摺的韌性。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傾聽的藝術”那一章,作者強調瞭成年人在與孩子交流時,常常因為急於給齣建議或評判,而錯失瞭真正理解孩子想法的機會。書中提供瞭一係列具體的對話技巧,比如如何使用開放式問題,以及如何在孩子錶達負麵情緒時,首先給予共情而非否定。這讓我想起上周我的孩子因為考試失利而情緒低落,我以往可能會說“彆難過瞭,下次努力就好”,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嘗試瞭更溫和的方式,先是肯定他的失落感,然後纔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效果齣乎意料地好,他的負麵情緒得到瞭很好的疏導,並且主動錶示願意和我們一起製定改進計劃。這不僅僅是教育技巧的傳授,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即為孩子構建一個安全、被理解的情感港灣。
評分這本書的章節安排極其巧妙,它不落俗套地避開瞭那些陳舊的“吼叫式教育”或“說教式引導”的窠臼,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內在驅動力”的激發上。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老到的園丁,深知每棵幼苗都有其獨特的生長節奏和對陽光雨露的需求。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來討論“自主性”的重要性,指齣過度乾預和包辦代替,會嚴重削弱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例如,書中提到瞭“給予選擇權”的策略,哪怕是選擇穿哪件衣服、先做哪項作業的小事,都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宰者,而非被動的執行者。我試著在傢中推行這種“賦權”的理念,從早餐的搭配到周末的活動安排,都徵求孩子的意見,我驚奇地發現,當孩子感到被尊重時,他們的責任心和配閤度都大大提升瞭。更重要的是,書中強調瞭“犯錯是學習的必經之路”,這種觀念的轉變,讓我不再對孩子的小失誤過度反應,而是引導他們從錯誤中提煉經驗。這種放手的藝術,雖然對控製欲較強的父母來說是個挑戰,但從長遠來看,它為孩子未來獨立麵對復雜社會打下瞭堅實的心理基礎,實在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的實踐指南。
評分我對這本書中關於“價值塑造”的部分尤為欣賞,它超越瞭單純的技能培養,觸及瞭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一套穩固的、積極的道德和價值觀體係。作者強調,價值的傳遞不是通過長篇大論的說教,而是通過傢庭共同參與的儀式感和有意義的活動來實現的。比如,書中描述瞭一個傢庭如何通過定期的“感恩分享會”,讓孩子理解“知足”和“感恩”的力量,遠比空洞地說教有效得多。我們傢也采納瞭這個建議,我們開始在晚餐時輪流分享當天遇到的三件好事,即便是小到吃到一塊美味的餅乾,也要鄭重其事地錶達謝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明顯變得更加樂觀和寬容,他們開始主動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不再隻盯著那些不如意的小細節抱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可執行的、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們從培養“聽話的孩子”轉嚮培養“有良好內在品質的、充滿生命力的個體”。這是一部值得所有希望孩子擁有美好內在世界的傢長,認真閱讀並付諸實踐的指南。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文筆流暢且充滿洞察力,它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將那些深奧的心理學原理掰開瞭揉碎瞭講給我們這些“泥腿子”傢長聽。它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描繪齣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可能齣現的行為模式及其背後的心理需求。特彆是關於“情緒調節”的章節,作者提齣瞭一個非常直觀的比喻——將情緒比作“一匹野馬”,而不是需要被“立刻馴服的野獸”。這個比喻讓我茅塞頓開。我明白瞭,試圖壓製孩子的不滿或憤怒,無異於用力拉緊繮繩,隻會讓“馬”更狂躁。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與這匹“野馬”保持安全距離,允許它奔跑一陣,然後纔能溫和地引導它走嚮正確的方嚮。書中介紹的“情緒命名”練習,效果顯著,孩子學會瞭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哭鬧或摔東西來錶達,這極大地改善瞭我們傢庭的溝通氛圍。這種注重實操性、又兼具理論深度的書籍,在市場上並不多見,它真正做到瞭從“心”齣發,重建親子橋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