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国军 著,杨国军 编
图书标签:
  • 婴幼儿膳食
  • 儿童营养
  • 0-6岁
  • 母婴健康
  • 育儿
  • 膳食指南
  • 健康饮食
  • 食谱
  • 营养搭配
  • 喂养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381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678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其体格生长、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疾病抵抗力,而且还对其成年后的健康尤其是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的远期影响。本书按照婴儿、幼儿、学龄前的膳食指南需要细化年龄分组,帮助家长及托管机构更好地安排儿童的日常膳食,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的目的。


作者简介

杨国军,国家高级营养师,山东妇幼委员会委员,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会员,中国营养学会成员,全国妇联“种子工程”母婴营养顾问,卫生部“NDP营养与疾病预防”讲师。

前言

儿童期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儿童近期的体格生长、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疾病抵抗力,而且还对其成年后的健康,尤其是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的远期影响。为了帮助人们更科学、合理地安排儿童个体和群体膳食,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避免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的危害,有必要制订一份儿童的膳食指南,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膳食营养现

状,对儿童的合理膳食提出科学建议。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生长发育、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方面变化快速,也就是说在儿童出生后的每一个阶段,即从新生儿时期过渡到婴儿期、幼儿期,再到学龄前期,其发育状况日新月异,各期都有明显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尤其是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素的需要量不同。刚刚出生的婴儿,日常食物以母乳为主,无论从消化系统的发育,还是从消化酶的成熟情况来看,刚刚出生的婴儿都无法接受乳类以外的其他食物,如谷类、肉类等,只能以乳类食物作为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定义,已由“母乳喂养4个月或4~6个月后逐步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修改为“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逐步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从幼儿期至学龄前期,儿童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渐增强,随着体格和心理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也更加全面,此时应以除乳类外的其他食物作为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另外,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儿童所面临的突出营养问题也有很大区别。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为14.3%、7.8%和2.5%,以6个月以内婴儿较低,1~2岁组幼儿较高,并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0~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和2.0%,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此外,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为71.6%,6个月时仍然在吃母乳的婴儿比例为84.3%,1岁以后为42.6%,2岁时为19.2%。目前,过早添加辅食与添加不及时两种不合理情况同时存在。另外,5岁以内儿童出现贫血仍是一个突出的营养问题,患病率高达18.8%;3~7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明显高于学龄组儿童。

因此,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需要细化年龄分组,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看护人和托幼机构膳食管理人员对膳食营养知识的需求,更好地安排儿童的日常膳食,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和健康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0 ~ 6 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1 体格监测 / 002

0 ~ 6 个月婴儿身长体重标准 / 003

0 ~ 6 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 010

0 ~ 6 个月婴儿的消化功能 / 013

0 ~ 6 个月婴儿的排泄功能 / 015

0 ~ 6 个月婴儿的智力发育 / 018

02 营养需求 / 020

母乳喂养新生儿应按需喂养 / 020

用称量体重的方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 023

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按体重给予配方奶粉 / 024

03 膳食指南 / 026

纯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 / 026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 028

母乳喂养婴儿要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 031

人工喂养要选择合适的配方食品 / 033

04 喂养宜忌 / 035

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6 个月 / 035

婴儿不宜喝鲜牛奶 / 036

纯母乳喂养婴儿无须再喂水 / 038

哺乳期妈妈饮食三大忌 / 039

人工喂养婴儿两顿奶之间要补充水 / 040

通过计算奶粉的热量和测量体重来防止婴儿肥胖 / 041

推荐食谱 / 043

第二章 6 ~ 12 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1 体格监测 / 048

6 ~ 12 个月婴儿身长体重标准 / 048

6 ~ 12 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 051

6 ~ 12 个月婴儿的消化和排泄功能 / 052

6 ~ 12 个月婴儿大脑和智力发育 / 053

02 营养需求 / 054

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增加辅食 / 054

适当尝试半固体食物 / 055

每天大约需要10 毫克的铁 / 056

03 膳食指南 / 058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 058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 059

尝试食物多样化 / 061

从6 个月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 / 062

7 ~ 9 个月可添加半固体食物 / 063

10 ~ 12 个月可进食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 063

膳食应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 064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 064

04 喂养宜忌 / 065

避免饮食单一化 / 065

辅食不宜过硬 / 066

不要强迫婴儿进食 / 066

每日饮奶不应少于600 毫升 / 066

1 岁以内婴儿忌用蜂蜜做辅食 / 067

婴儿辅食也要粗细搭配 / 068

婴儿不宜喝冷饮 / 068

防止婴儿营养不良 / 069

注意婴儿补钙误区 / 071

防止婴儿食物过敏 / 072

缺铁性贫血的婴儿如何喂养 / 073

如何喂养缺钙的婴儿 / 075

婴儿腹泻时如何喂食 / 076

婴儿食欲不佳怎么办 / 077

推荐食谱 / 080

第三章 1 ~ 3 岁幼儿喂养指南

01 体格监测 / 100

1 ~ 3 岁幼儿身高体重标准 / 101

1 ~ 3 岁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 104

1 ~ 3 岁幼儿的消化和排泄功能 / 107

1 ~ 3 岁幼儿的大脑和智力发育 / 108

02 营养需求 / 110

1 ~ 3 岁幼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 110

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 / 113

适当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 114

多吃含钙食物 / 114

03 膳食指南 / 116

从母乳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多种多样的食物 / 116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 117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 117

在良好的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 118

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或过胖 / 118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饮料 / 119

04 喂养宜忌 / 120

1 ~ 3 岁幼儿一日三餐安排 / 120

防止食物过敏 / 121

给幼儿吃水果要适度 / 122

饮食不宜太过精细 / 122

防止幼儿营养过剩 / 123

不要用乳饮料代替奶制品 / 124

改正幼儿不吃蔬菜的习惯 / 125

纠正幼儿偏食的习惯 / 125

提高幼儿吃饭兴趣 / 126

不要给幼儿滥用营养素 / 127

幼儿安全饮食须知 / 128

1 ~ 3 岁幼儿膳食制作要点 / 129

不宜多食巧克力 / 131

远离含铅食物的危害 / 132

罐头食品不宜多吃 / 133

少吃笋类食品 / 133

推荐食谱 / 135

第四章 3 ~ 6 岁学龄前儿童喂养指南

01 体格监测 / 144

3 ~ 6 岁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 144

3 ~ 6 岁学龄前儿童生长特点 / 147

3 ~ 6 岁学龄前儿童消化和排泄功能 / 149

3 ~ 6 岁学龄前儿童大脑和智力发育 / 149

02 营养需求 / 151

有助儿童长高的食物 / 151

有效判断儿童是否营养缺乏的4 种方法 / 153

保证足够的铁和碘的摄入 / 154

每天至少保证摄入200 克蔬菜 / 155

03 膳食指南 / 157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 157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158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 159

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 160

膳食应清淡少盐 / 160

正确选择零食 / 161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体重正常增长 / 162

注意饮食卫生 / 163

04 喂养宜忌 / 164

防止儿童挑食或偏食 / 164

养成吃早餐的习惯 / 165

不宜用水果代替蔬菜 / 166

防止儿童过多吃糖 / 167

让孩子吃点儿粗粮 / 168

饮食中要预防儿童铅中毒 / 169

儿童运动后的营养安排 / 170

不宜吃烧烤类食物 / 170

推荐食谱 / 172

附录

附录1 0 ~ 6 岁儿童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参考表 / 177

附录2 0 ~ 6 岁宝宝体重与身高计算公式 / 178

附录3 0 ~ 3 岁中国正常儿童体重发育标准 / 179

附录4 0 ~ 3 岁中国正常儿童头围发育标准 / 181

附表

表1 谷类、杂豆类、薯类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3

表2 蔬菜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4

表3 水果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6

表4 肉类、蛋类和鱼类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7

表5 大豆制品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8

表6 奶类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9

表7 坚果主要营养素含量表(以100 克可食部计) / 189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并非一本单纯的食谱汇编,而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于一体的育儿宝典。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从新生儿到六岁儿童各个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膳食特点,旨在为广大家长、看护者以及相关的健康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权威、易于操作的膳食指导体系。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儿科、营养学、妇幼保健等领域的专家,他们在长期的一线实践与科研探索中,深刻理解0~6岁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因此,《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的内容,绝非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是对中国儿童营养状况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儿童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的结晶。 核心理念与价值导向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平衡、多样、适量”。它强调,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因此,构建一个丰富多样的膳食结构是满足儿童营养需求的基石。同时,每种营养素的摄入量都需要“适量”,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良,过量则可能引发肥胖、慢性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本书的价值导向,并非仅仅关注“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吃”。它倡导科学的喂养方式,关注食物的制作与储存,强调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逐步引导儿童认识食物、喜爱食物。从母乳喂养的益处,到辅食添加的科学时机与方法,再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膳食种类、烹饪方式,乃至儿童味觉、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 内容框架与深度解析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与系统性。全书围绕着“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的营养需求,不同的膳食策略”这一主线展开。 第一部分:婴幼儿早期(0~6个月)的科学喂养 这是儿童生命启蒙阶段,母乳喂养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本书详细阐述了母乳的独特优势,包括其营养成分的完美配比、抗体的提供、以及对婴儿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积极影响。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本书提供了关于如何科学哺乳、保证泌乳量、以及自身营养补充的建议。 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本书则详细介绍了婴儿配方奶粉的选择、冲调、喂养量的掌握,以及如何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重点在于强调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并科学地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第二部分:婴幼儿过渡期(6~12个月)的辅食添加 这是儿童饮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的关键时期。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辅食添加的原则、时机、种类和顺序。 时机: 详细指导家长如何判断婴儿是否准备好添加辅食,通常在6个月左右,婴儿出现一些生理发育信号,如能独立坐稳、对食物表现出兴趣等。 原则: 强调“循序渐进”,从单一、易消化、低过敏性的食物开始,逐步增加种类和稠度。提倡“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一种到多种”。 种类: 详细列举了适合该年龄段的各类食物,包括谷物类(米粉、粥)、蔬菜泥、水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并根据不同食物的营养特点,指导家长如何科学搭配。 顺序: 提出了科学的辅食添加顺序,通常建议从高铁的谷物类(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开始,然后逐步引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最后是蛋白质来源的肉、鱼、蛋等。 本书还特别强调了对食物过敏的预防与处理,以及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如何观察婴儿的消化情况,及时调整。 第三部分:学龄前期(1~3岁)的均衡膳食 这一阶段的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迅速,活动量也逐渐增加,对营养的需求更加全面。本书详细介绍了该年龄段儿童每日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并给出了具体的食物选择和烹饪建议。 主食: 强调摄入足量的谷物,包括米饭、面条、馒头等,并鼓励摄入粗粮。 蔬菜和水果: 强调摄入多种颜色、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建议每日摄入的量,以及不同种类的选择。 蛋白质: 强调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禽蛋、豆制品等,并给出每日建议摄入量。 奶类: 奶类仍是重要的钙质和蛋白质来源,本书详细说明了该年龄段儿童每日推荐摄入的奶量,并推荐选择纯牛奶或奶制品。 油脂: 强调适量摄入健康的植物油,为儿童提供必需脂肪酸。 本书还特别关注了儿童的“挑食”与“偏食”问题,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例如通过创意烹饪、改变食物呈现方式、鼓励儿童参与食物的准备等,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偏好。同时,对该年龄段儿童的饮水、零食、烹饪用盐和糖的控制,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第四部分:学龄儿童(3~6岁)的健康饮食 进入学龄期,儿童的膳食结构逐渐接近成人,但仍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本书详细阐述了该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并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食物多样化: 鼓励儿童摄入更广泛的食物种类,以获取更全面的营养。 能量与营养素平衡: 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以支持学习、运动和身体发育,同时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摄入,特别是钙、铁、锌等。 良好饮食习惯的巩固: 强调规律进餐、不偏食、不挑食,并逐渐引导儿童学会辨别健康食品。 运动与饮食的协同: 强调适度的体育活动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与均衡饮食相结合。 本书还针对该年龄段儿童可能面临的生长发育问题,如肥胖、近视等,提出了相应的饮食建议,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特殊情况下的膳食指导 除了常规的膳食指导,本书还涵盖了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膳食建议,例如: 过敏儿童的膳食: 针对常见的食物过敏,提供详细的食物规避列表和替代性食物建议。 疾病康复期儿童的膳食: 针对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等,提供适合的饮食调理方案。 素食儿童的膳食: 对于选择素食的家庭,提供如何保证儿童获得足够营养的指导。 户外活动与旅行中的膳食: 提供在特殊场景下的饮食建议,确保儿童的营养摄入。 第六部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本书不仅仅关注“吃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吃”,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膳食管理,促进儿童的整体健康成长。 家庭饮食氛围的营造: 强调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营造愉快的进餐氛围,培养儿童的饮食兴趣。 儿童的自主进食与餐具选择: 鼓励儿童自主进食,培养独立性,并提供关于儿童餐具选择的建议。 食品安全与卫生: 强调食物的购买、储存、烹饪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 零食的科学选择与管理: 指导家长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并适量给予,避免影响正餐。 饮水的重要性: 强调充足饮水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饮水的方式和水量。 创新性与实用性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其创新性和实用性。 紧密结合中国国情: 本书的内容,不仅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营养学理念,更充分考虑了中国家庭的饮食习惯、食物资源和经济条件,具有极强的本土化和可操作性。 图文并茂,生动易懂: 为了方便家长理解和应用,本书大量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精美的插图、清晰的图表,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例如,书中会提供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食物金字塔,或者一日膳食范例,让家长一目了然。 提供具体操作指南: 对于辅食的制作,本书会提供详细的步骤和配方;对于烹饪方式,也会给出建议;对于儿童食品的选择,也会提供辨别方法。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让家长能够轻松上手。 强调家园共育: 本书也关注到幼儿园、托育机构等集体养育环境下的膳食指导,倡导家庭与机构的协同合作,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展望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的出版,不仅是对当前儿童营养状况的科学总结,更是对未来儿童健康成长的美好期许。它为中国家庭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育儿工具,帮助家长们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为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成长基石,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0~6岁这个至关重要的生命早期阶段,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关怀,寄托着国家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育儿过程中,孩子的饮食健康是重中之重。很多家长可能和我一样,会花很多心思在给孩子吃什么的问题上,但往往忽略了“怎么吃”和“吃多久”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更深入的指导。比如,关于餐次的安排,孩子一天应该吃几餐?每餐之间间隔多久?每个餐次应该包含哪些种类的食物?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对孩子的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尤其想了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逐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按时吃饭、细嚼慢咽、不挑食等。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行为引导方法,或者一些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饮食观念的小游戏、小活动,那我真的会非常惊喜。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一本全方位的育儿饮食宝典,不仅关注“吃什么”,更关注“如何吃”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就是冲着“0-6岁”这个年龄段来的。我家孩子正好在这个年龄段,从小婴儿时期的母乳喂养、奶粉选择,到逐渐添加辅食,再到孩子开始像大人一样吃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我最头疼的是,孩子到了某个阶段,突然就不愿意吃某种食物了,或者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我总是不太确定。这本书如果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教会我如何识别孩子的饥饱信号,如何引导孩子接受更多种类的食物,甚至如何巧妙地将一些孩子不喜欢的食物融入到美味的菜肴中,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常见饮食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挑食、偏食、食欲不振等,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营养成分表。另外,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那就更加完善了。我期待它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一本“通关秘籍”,让我不再因为孩子的饮食而焦虑。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应该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育儿指南。我一直觉得,很多育儿书里的建议虽然专业,但操作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在节奏很快的现代生活中。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实用、易于操作的饮食建议,比如如何快速又健康地为孩子准备一日三餐,如何应对孩子在外用餐时的难题,以及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我尤其关心如何让孩子自己爱上吃饭,而不是强迫他们吃东西。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食物趣味化的方法,比如制作卡通形状的食物,或者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准备过程中,那会是一个很棒的点子。我还想知道,在家庭聚会或者特殊节日,有哪些既能满足孩子口味又能保证营养的食物选择。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创意和灵感,让我成为一个更自信、更得心应手的妈妈(或者爸爸)。

评分

我一直秉持着“科学喂养”的理念,但有时候,科学的东西听起来总会有些过于严谨,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枯燥。我希望这本书能在科学性与趣味性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期待它能以一种更生动、更吸引人的方式来讲解儿童营养知识,比如通过一些有趣的图表、生动的案例,或者是一些小故事,来帮助家长理解为什么某些食物对孩子很重要,为什么需要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入。我尤其想知道,对于0-6岁这个涵盖范围很广的年龄段,如何区分不同阶段的营养重点。比如,学龄前儿童的能量需求和微量元素补充,是否与婴幼儿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生长曲线”和“营养密度”的通俗易懂的解释,并且指导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饮食,那就太有帮助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仅仅是“照着做”,而是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更有信心地为孩子构建健康的饮食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温馨,淡雅的色彩和可爱的卡通形象立刻吸引了我,让人觉得内容肯定非常实用且易于接受。我一直很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实在太多了,信息碎片化,有时甚至相互矛盾,让我无从下手。特别是对于0-6岁的孩子,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差异很大,光是辅食添加的顺序和注意事项就够我头疼的了。我尤其想知道如何能科学地均衡孩子一天的营养,比如如何让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钙,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很厚实,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营养师一样,为我系统地解答这些困惑,提供一份真正值得信赖的饮食规划。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食谱建议,并且能够根据不同月龄的孩子给出详细的指导,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操起来,一份清晰易懂的食谱会大大减轻家长的负担,也更能保证孩子吃到真正有益健康的食物。我非常期待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儿童营养的全面指导,让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分

好!!!!!!!!!!!!!!!

评分

看完觉得还是蛮实用的,对养育宝宝很有帮助

评分

老顾客了,一如既往的好,下次还会再来。

评分

挺好的,刚当妈妈的可以入手一本

评分

还没开始看呢,努力学习学习

评分

好!!!!!!!!!!!!!!!

评分

挺好的,刚当妈妈的可以入手一本

评分

看完觉得还是蛮实用的,对养育宝宝很有帮助

评分

物美价廉,京东服务好,配送人员素质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