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晚年重要学术著作。焦氏认为《孟子》一书阐发易学的“通变神化之道”及易学“感而遂通之性”,遂以疏解赵岐“章句”为主,博采经史传注,参考清初顾炎武、毛奇龄、王引之等有关《孟子》六十余家,稽考编撰而成。阮元称该书“多下己意,合孔孟相传之正指”。
焦循(1763~1820),清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扬州黄珏镇人,嘉庆举乡试,与阮元齐名。阮元督学山东、浙江,俱招往游。后应礼部试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构一楼名“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等。(据1999年版《辞海》“焦循”条)。
孟子正义(套装共3册) 这套《孟子正义》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儒家思想,尤其是孟子的“性善论”颇感兴趣,但总觉得原著晦涩难懂,常常被各种注释和解读弄得一头雾水。收到这套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装帧吸引了,古朴典雅,非常有质感,摆在书架上就是一道风景。打开第一卷,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让我惊喜的是,这套书的文字疏解和注释部分写得极其详尽,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还深入剖析了句子背后的逻辑和思想渊源。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概念,比如“仁”、“义”、“礼”、“智”,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民本思想,作者的解读非常有条理,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孟子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精妙之处。我尤其喜欢作者在阐释“仁”的时候,将其与当下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同理心”和“利他精神”相结合,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系,让古老的智慧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读一本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而这套《孟子正义》让我感觉,我正在与孟子本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深刻交流。它不仅仅是一套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引导人思考人生、涵养德行的指南。
评分这套《孟子正义》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认为,理解经典的最好方式,是去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体悟他字里行间的情感。《孟子正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注解并非简单的字面解释,而是深入到了孟子思想的“骨髓”。例如,在解读“浩然之气”时,作者没有停留在其字面意思,而是旁征博引,从孟子的人生经历、政治抱负,以及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出发,阐释了“浩然之气”是如何在孟子心中孕育、生长,并最终成为他坚持道义、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这种解读方式,让我感觉孟子不再是书本上那个遥远的人物,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个体。读到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壮志,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澎湃的勇气;读到他对民生疾苦的忧虑,我仿佛能听到他充满悲悯的叹息。这套书的语言也颇有讲究,既有文言的典雅,又不失白话的流畅,使得阅读过程非常顺畅,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耐心地向你讲述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故事。它让我看到了“义”在孟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他如何将“义”融入到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这种对“义”的深刻理解,对当下社会而言,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特别着迷,而孟子的“性善论”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套《孟子正义》以一种非常清晰且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将孟子的心性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解释“性善”时,没有流于空泛的理论,而是结合孟子关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端”的论述,详细阐述了人类天生就具备向善的可能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四端”的逐一分析,他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案例,说明了这些“善端”是如何在人们心中自然流露,并解释了为何这些“善端”需要后天的“扩充”和“养护”,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行。这套书让我明白了,孟子所说的“性善”,并非是一种已经完全成型的善,而是一种潜藏的、需要被激发和培养的向善的潜力。这种对人性的乐观主义态度,以及对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视,深深地打动了我。它告诉我,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可能藏着一座善的宝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和守护它。这套书对我理解个人成长和道德完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评分读完这套《孟子正义》,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大地拓展了我对“道”的理解。我一直以为“道”是虚无缥缈的,是难以捉摸的。然而,这套书却让我看到了孟子是如何将“道”融入到日常生活,融入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作者在解释孟子的“道”时,并非将其抽象化,而是将其具象化为一系列可行的原则和方法。例如,在谈及“权谋”与“道义”时,作者强调了孟子“为政者当以道义为先”的理念,并详细分析了为何不择手段的权谋终将走向失败。这种对“道”的务实解读,让我看到了古代圣贤们的智慧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探讨“道”的普遍性时,将其与现代社会中的“契约精神”、“公平正义”等概念进行了有趣的对比和联系,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内核却是相通的。这套书让我明白,“道”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之中,存在于我们对公平、正义、良善的追求之中。它鼓励我不仅要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一个“道”的践行者。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套《孟子正义》之前,是对“正义”这个词抱有一定怀疑的。我总觉得,历史上的“正义”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或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然而,当我深入阅读这套书后,我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这套书所阐释的“孟子正义”,并非狭隘的个人恩怨或政治斗争中的所谓“正义”,而是上升到了关乎天下苍生、关乎道德准则的普遍性原则。作者通过对《孟子》文本的细致梳理,揭示了孟子“仁政”思想的真正内涵——以民为本,强调君主的责任在于使民众安居乐业,而不是掠夺和压迫。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民贵君轻”时,那种辩证的视角。他指出,这并非否定君主的权威,而是强调君主的权威必须建立在为民服务的基础上,否则其合法性将不复存在。这种对君权与民权的深刻探讨,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何等的超前和可贵!它让我看到了孟子思想中蕴含的民主意识和对个体价值的尊重。这套书不仅仅是对《孟子》原文的解读,更是对一种超越时代的“正义”的深刻阐释,让我对“正义”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