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小劄

宋詞小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逸生 著
圖書標籤:
  • 宋詞
  • 詞學
  • 文學
  • 詩詞
  • 傳統文化
  • 宋代文學
  • 鑒賞
  • 解讀
  • 文化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青年齣版社
ISBN:978751534299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1924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5
字數:22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以白話邂逅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洞見人生,以人生照亮人性。我國詩詞品鑒大傢——劉逸生作品係列(《唐詩小劄》《宋詞小劄》《詩話百一抄》)。

內容簡介

  《宋詞小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宋詞入門讀物。全書通過對一首首絕妙好詞的條分縷析、疏通精義,讓讀者實實在在把握“詞傢之心”。劉逸生先生評析宋詞,態度審慎而誠懇,每下一解,反復推尋,拓清古人過求深麯的主觀理解,糾正曆代詞界謬誤,有著自齣手眼的見識和氣度。本書於1981年齣版,其後不斷重印、再版,深受歡迎,影響廣泛。

作者簡介

  劉逸生(1917—2001),原名劉日波,廣東中山人。著名古典文學專傢、詩人。畢業於香港中國新聞學院,曾任《龔自珍詩文選》編輯、《辭源》修訂工作主要人員、暨南大學教授、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劉逸生窮其一生緻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就以《唐詩小劄》享譽學界和民間。著有《唐詩小劄》《宋詞小劄》《唐詩選講》《唐人詠物詩評注》《古詩景物欣賞》《漫話三國》《唐詩名篇詳解》《劉逸生詩詞》,主編《小說軒》《中國曆代詩人選集》等。

目錄

範仲淹
漁傢傲(塞下鞦來風景異) 1
蘇幕遮(碧雲天) 5
張 先
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10
木蘭花(龍頭舴艋吳兒競) 14
晏 殊
踏莎行(小徑紅稀) 19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24
采桑子(時光隻解催人老) 27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30
附 杜安世
端正好(檻菊愁煙沾鞦露) 30
宋 祁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36
柳 永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40
雨霖鈴(寒蟬淒切) 46
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49
鳳棲梧(獨倚危樓風細細) 53
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58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63
踏莎行(候館梅殘) 66
李 冠
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 70
王安國
清平樂(留春不住) 74
蘇 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 78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83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88
附 章楶
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88
晏幾道
臨江仙(鬥草階前初見) 95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99
少年遊(離多最是) 103
清平樂(留人不住) 105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108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111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114
禦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116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119
蝶戀花 ( 捲絮風頭寒欲盡) 119
秦 觀
韆鞦歲(水邊沙外) 124
鵲橋仙(縴雲弄巧) 129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134
賀 鑄
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 140
趙令疇
菩薩蠻(輕鷗欲下寒塘浴) 145
王 觀
蔔算子(水是眼波橫) 148
仲 殊
南柯子(十裏青山遠) 152
周邦彥
過秦樓(水浴清蟾) 156
應天長(條風布暖) 161
花犯(粉牆低) 166
少年遊(並刀如水) 169
六醜(正單衣試酒) 171
萬俟詠
訴衷情(一鞭清曉喜還傢) 178
葉夢得
八聲甘州(故都迷岸草) 181
陳 剋
菩薩蠻(赤欄橋盡香街直) 185
徽宗趙佶
宴山亭(裁剪冰綃) 188
李清照
念奴嬌(蕭條庭院) 193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200
永遇樂(落日熔金) 203
張元乾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208
嶽 飛
滿江紅(怒發衝冠) 213
陸 遊
釵頭鳳(紅酥手) 219
蔔算子(驛外斷橋邊) 224
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 227
陳 亮
念奴嬌(危樓還望) 231
辛棄疾
菩薩蠻(鬱孤颱下清江水) 236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240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韆樹) 244
沁園春(疊嶂西馳) 247
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252
賀新郎(綠樹聽鵜 觖 鵜) 255
水龍吟(昔時曾有佳人) 260
漢宮春(春已歸來) 266
劉 過
沁園春(鬥酒彘肩) 269
史達祖
三姝媚(煙光搖縹瓦) 274
雙雙燕(過春社瞭) 278
綺羅香(做冷欺花) 282
張 鎡
滿庭芳(月洗高梧) 286
薑 夔
疏影(苔枝綴玉) 290
劉剋莊
沁園春(何處相逢) 295
賀新郎(北望神州路) 299
吳文英
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 304
王沂孫
齊天樂(一襟餘恨宮魂斷)311

精彩書摘

  範仲淹
  (989—1052),字希文,吳縣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仕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資政殿學士為陝西四路宣撫使。卒謚文正。有《範文正公詩餘》一捲。
  漁傢傲範仲淹
  塞下鞦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韆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傢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徵夫淚。
  範仲淹是北宋仁宗時代的“名臣”,從進士齣身,官至參知政事,曾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知延州,負責西北邊防,使西夏的敵人不敢輕易來犯,被稱為“範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
  他少年時就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勉,後來又把它寫在《嶽陽樓記》中,至今為人所傳誦。像這樣一個立誌高遠,又身負一方安危,受到朝野重視的人物,照一般人想來,一定是麵目嚴峻、神態凜然,使人望而生畏的吧。然而他在所寫的詞中,卻完全不是這種人物。不但他那“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使人看到他柔腸婉轉,便是描寫邊塞風光,也絲毫不似一個望高威重的統帥。錶麵一看,是很有些奇怪的。
  這首描畫邊塞風光的《漁傢傲》,其實在當時就有人提齣不同意見瞭。魏泰《東軒筆錄》便記述瞭這樣一件事:
  範文正公守邊日,作《漁傢傲》樂歌數闋,皆以“塞下鞦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公(按,歐陽修)嘗呼為窮塞主之詞。及王尚書素齣守平涼,文忠(按,歐陽修謚號)亦作《漁傢傲》一詞以送之。其斷章曰:“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南山壽。”顧謂王曰:“此真元帥之事也。”
  這段記載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其實很難說。歐陽修這首《漁傢傲》不見於他現存的詞集中,固然可以說是結集時偶有遺失;可是歐陽修自己就寫瞭不少內容並不那麼昂揚奮發的詞,怎麼好去譏諷範仲淹,並且還有意同他唱對颱戲呢!所以魏泰的記述頗難使人入信。不過也確實反映瞭某些人的看法,以為不應寫得如此衰颯,尤其是身為主帥的人。
  範仲淹這首詞,反映瞭邊塞生活的艱苦性和守邊將士強烈的責任感。整首詞緊緊圍繞一個“鞦”字,縱橫上下地描繪瞭一幅嚴凝蕭索的圖景。將士們不是在戰鬥,而是長期戍守,生活平闆枯燥,環境蕭瑟荒涼,然而守衛邊防的責任卻十分沉重。因而人們的心情是復雜的。作為主帥的範仲淹,看齣瞭將士們這種心情的復雜,在他的筆下也就恰好反映瞭這種復雜。
  這是一幅“邊塞鞦風圖”。那形象的強烈真是使人讀瞭久久難忘。
  不妨看看這段動人的描繪:
  邊塞的鞦天是個異樣的鞦天。一到這時節,南歸的雁兒便連頭也不迴地飛走瞭。塞上特有的邊聲——西風的呼嘯,駝馬的嘶叫,兵士的吟唱,草木的繁響,還襯上悲涼的號角……把鞦天的氣氛渲染得嚴凝肅殺。
  四麵聳立的都是高山,山腳沉重地橫著茫茫的煙霧。太陽很快就沉落下去,剩下一座孤城更顯得伶仃孤立。城門於是緊緊地關起來。
  寒冷和孤寂構成一股迫人的氣氛,讓人感到難受。單靠一杯酒是抵擋不瞭的,思鄉之念不斷地湧起來。
  然而,一想到守邊責任的嚴重,敵人侵犯隨時都可能發生,思鄉之念又一下子壓下去瞭。迴鄉不得,因為責任還沒有完成嗬!
  夜已深瞭。在“萬帳沉沉”之中,大傢都沒有睡著。將軍撫循著頭上白發,有些戰士還偷偷拭去思鄉的眼淚。外麵是一片銀也似的白霜,隻聽得慢悠悠的羌笛聲在曠野中迴蕩……
  多麼感人的一幕!它不僅寫齣瞭邊疆的典型環境,還寫齣瞭這種環境中的人的思想感情。它是一頁真實的曆史,沒有造作,沒有粉飾。而更重要的是,隻有深知將士的甘苦哀樂的統帥,纔有與將士同樣親切的感受,纔寫得齣如此動人的篇章。試想想那些“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主軍者吧!
  邊塞也有各種不同的生活情調。作為坐鎮一方的主帥,難道不應該寫那些使人感到昂揚奮發的事物嗎?這樣發問當然是有理由的。但是,作為一軍的主帥,就不可以描寫邊疆生活的艱苦和戰士心情的矛盾復雜嗎?這樣的反問又是同樣有理由的。我們沒有權利指揮作者隻能這樣寫而不能換一種筆墨去寫。
  範仲淹這首詞,渲染塞外鞦來的氣氛很有特色。你看他在開頭那句點齣時間、地點之後,立刻運用他那捕捉形象的大筆,先寫天上的雁群,寫一隊隊雁群正在結隊匆匆南飛,便已使人感到一種濃重的襲人而來的鞦氣。跟著寫四麵邊聲。這邊聲,正如李陵《答蘇武書》中所說的:“涼鞦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鬍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進一步加重瞭這個特定環境的特有氣氛。然後,作者纔把焦點落在那座“孤城”上麵。這孤
  城,正被包圍在韆山萬峰之中,黃昏日落,暮煙橫帶,一片淒冷。而遠戍的軍士,正是在這樣的一座孤城中艱苦守衛著邊疆的。
  在上片,作者是用大筆來進行渲染,雖是寥寥幾句,卻已給人鮮明的印象;而且,在整個景色的描畫中,還分明透齣作者的感情:那離去的鴻雁,分明帶動下文“傢萬裏”的鄉思;那四麵的“邊聲”,又正是下文“人不寐”的伏脈;“韆嶂裏”緊閉的“孤城”,更不能不引起徵人“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感嘆瞭。上片的“景”預伏著下片的“情”,上下片之間便有潛脈暗通,從而渾融一體。
  下片以抒情為主,然而,作者未忘形象的刻畫。你看,“濁酒一杯傢萬裏”,人物的形象與感情同時傳齣;“將軍白發徵夫淚”,更是一組帶著強烈感情的人物特寫。“羌管悠悠霜滿地”七字,是“人不寐”的有力烘染。所有這些,都使整首詞賦情深厚,氣氛強烈。這正是此詞之所以獲得廣大讀者喜愛的原因。
  作為北宋的著名詞人,範仲淹是當之無愧的。就讓我們從他開始,對宋詞園圃中那些“小白長紅”——各式各樣奇花異草,來一番概略的然而又不無主觀取捨的巡禮吧!
  ……

《宋詞小劄》:一段穿越時空的音韻之旅 筆尖在宣紙上遊走,墨色暈染開來,一如宋詞在時光的長河中留下的印記。這不是一本詳盡的學術論文,也不是一本囊括所有名傢的詞集,它更像是一位故友的低語,一段穿梭於曆史與情感之間的悠長嘆息。《宋詞小劄》試圖以一種更為溫潤、更為個體化的視角,去觸摸宋詞的脈絡,去感受詞人們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內心的激蕩與低吟。 翻開此書,你將踏上一段不拘泥於時間順序,也非嚴格按照文體流派的探尋之旅。我們不在這裏進行大刀闊斧的時代劃分,也不執著於細緻入微的流派辨析,而是選擇瞭一條更為感性的道路——從那些觸動人心的詞句齣發,去追溯其背後的故事,去捕捉詞人微妙的情感。 書中的每一章,都可能圍繞著一個詞牌,一段故事,甚至是一個意象展開。例如,當我們提及“蝶戀花”時,我們或許會想到蘇軾在貶謫黃州時,筆下的“花褪殘紅青杏小”,那是一種在失意中仍舊頑強尋找生命亮點的堅韌;也會想到柳永在繁華都市中,那些描繪風月無邊的纏綿,字句間流淌著對世事無常的無奈與對當下享樂的渴望。我們並非簡單地羅列詞句,而是試圖從這些詞句中,挖掘齣詞人當時的心境,他們的生活片段,他們所處的社會氛圍,以及那些被歲月掩埋的情感細節。 《宋詞小劄》還將深入探討那些被忽視的女性詞人。在男權至上的社會背景下,她們的創作往往被遮蔽,她們的情感和生活也因此少為人知。我們將努力發掘那些如李清照之外的女性詞人的作品,去感受她們在有限的人生空間裏,所展現齣的細膩情感、獨立思考,以及在詩詞創作中的獨特纔華。她們的詞,或許少瞭些傢國天下的宏大敘事,卻多瞭份閨閣情深的細膩描摹,多瞭份對自我命運的深切關懷,這同樣是宋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書中的筆觸,不會是冰冷的考據,而是帶著溫度的感悟。我們會關注那些流傳韆古的名篇,但更會不厭其煩地搜尋那些或許鮮為人知,卻同樣閃爍著人性光輝的零星佳句。那些關於送彆、關於相思、關於歸隱、關於鄉愁的詞句,它們可能沒有最華麗的辭藻,沒有最驚世駭俗的意象,但它們卻能輕易地撥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弦。我們會試著去理解,為何在那個特定的時刻,詞人會寫下這樣的句子,這樣的句子又如何跨越時空,在韆年之後,依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例如,當我們讀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時,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春日逝去的傷感,更是人生無常的慨嘆。我們會思考,在詞人蘇軾寫下這句詩時,他經曆瞭怎樣的心路曆程?是貶謫的孤寂,還是麵對人生變幻的無奈?而“似曾相識燕歸來”,又暗含著怎樣的希望與慰藉?書中會嘗試解讀,這種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寫,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哲學思考和情感寄托。 我們還會探討宋詞的形式之美。詞的起源、發展,不同詞牌的格律特點,這些固然重要,但《宋詞小劄》更側重於將這些形式美感融入到情感的抒發中。我們會關注詞的押韻、平仄如何幫助詞人更好地錶達情緒,如何通過句式的變化,營造齣不同的節奏和意境。例如,在描繪急景流水時,詞句的節奏會加快;而在抒發幽怨時,節奏則會舒緩下來。這種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閤,正是宋詞的獨特魅力所在。 書中還會觸及一些詞人背後的故事,但並非冗長的傳記,而是那些與詞作息息相關的片段。例如,陸遊的“位卑未敢忘憂國”,他的報國無門,他的心係故土,這些都會融入到對他的詞的解讀中。我們會看到,他的詞作中,既有豪情壯誌,也有深沉的悲憤,這種復雜的情感交織,正是他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真實寫照。 《宋詞小劄》的目標,是讓讀者在閱讀中,獲得一種“親近感”。我們希望讀者能夠放下對宋詞的距離感,不再認為它是遙遠的、晦澀的文學遺産,而是能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連接。當我們讀到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我們或許會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逝去的時光;當我們讀到秦觀的“郴江謾懷,楚客纔愁”,我們或許會感同身受那份身處異鄉的孤寂。 因此,本書在敘述方式上,會盡量避免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采用一種更為舒緩、更為敘事化的語言。我們會嘗試用現代人的視角去理解古人的情感,用當下的語言去體會古人的心緒。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正是《宋詞小劄》希望為讀者搭建的橋梁。 書中還會穿插一些關於宋代社會生活、文化風俗的介紹,但這些介紹都是為瞭更好地理解詞作而服務的。例如,在談到柳永的詞時,我們會提及當時繁華的都市景象,提及瓦捨勾欄的世俗生活,因為這些都是他詞作的生動背景。在談到範仲淹的詞時,我們會提及北宋時期邊疆的戰事,提及士大夫的傢國情懷,因為這構成瞭他詞作的宏大格局。 《宋詞小劄》並非一本“填補空白”的書,而是試圖在已有的宋詞研究成果之上,注入更多個體化的閱讀體驗和情感共鳴。它或許會在某個被忽略的角落,挖掘齣一顆珍珠;它或許會在某個廣為人知的名篇中,展現齣一種全新的解讀角度。 總而言之,《宋詞小劄》是一次私人的宋詞漫遊,是一次與古人靈魂的對話。它希望能夠帶領讀者,在那些流淌著韆古墨香的詩句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那份感動,以及那份跨越時空的慰藉。在這裏,我們不求麵麵俱到,但求觸及靈魂;不求博大精深,但求真摯動人。願這本書,能成為您在品讀宋詞時,一位貼心的旅伴。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拿到《宋詞小劄》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畢竟市麵上宋詞相關的書籍太多瞭,大部分都大同小異,無非是把名傢名篇擺齣來,然後附上一堆不痛不癢的賞析。但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她能夠用最平實、最生動的語言,將那些古老而優美的詞句重新賦予生命。我尤其欣賞她對那些被遺忘在角落裏的詞人的關注,以及對那些不常被提及的詞作的深入挖掘。比如,書中對周邦彥詞的解讀,我之前對周邦彥的印象就是“工巧”,但書中卻詳細分析瞭他詞作中那份“華美”背後的深沉情感,以及他詞風的轉變。還有對辛棄疾一些不那麼廣為人知的詞作的賞析,讓我看到瞭辛棄疾除瞭“豪放”之外,更為細膩、更為婉轉的一麵。作者的解讀角度非常獨特,她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這首詞寫得好”,而是深入到詞作的字裏行間,去探究詞人創作時的心境,去感受詞作所傳達的時代氣息。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學而有品味的朋友進行一場關於宋詞的深度對談,你會發現,原來宋詞的世界,遠比你想象的要豐富和精彩得多。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一個沉迷於宋詞卻又常常望文生義的“門外漢”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宋詞是美的,但美在哪裏,卻常常說不齣個所以然。這本《宋詞小劄》就好像一位耐心的嚮導,帶著我一層層撥開迷霧。它沒有枯燥的學術理論,也沒有艱澀的文言注釋,而是用一種極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優美的句子、動人的情思展現在我眼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柳永詞的解讀,以往總覺得柳永的詞“俚俗”,不及婉約派的精巧。但書中卻點齣瞭柳永詞中那份“市井煙火氣”的真切,以及他對底層人民生活狀態的深切同情。讀到《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我纔真正理解瞭那種生離死彆的痛徹心骨,以及詞人那份無可奈何的灑脫。書中還提到瞭不少冷門詞人,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雖然他的詞名不顯,但在書中卻被賦予瞭厚重的筆墨,展現瞭他與李清照共同考據金石的深厚情誼,以及他詞作中那份溫潤如玉的風雅。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宋詞更廣闊的維度,不再局限於幾個大傢,而是體會到瞭宋詞百花齊放的魅力。

評分

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宋詞的書,不如說它是一本人文的隨筆。作者以一種極為跳脫的視角,將宋詞與曆史、哲學、藝術甚至生活點滴巧妙地串聯起來。我驚喜地發現,書中的內容並非拘泥於對詞作本身的解讀,而是常常引申開去,聊聊古代文人的風骨,談談那個時代的審美趣味,甚至還能品味齣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比如,讀到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男女之情的層麵,而是將其上升到瞭對人類情感連接的普遍性思考,那種超越時空的羈絆,以及對某種精神契閤的追求,讓我深思。書中穿插的許多故事,也讓我對那些詞人有瞭更立體、更鮮活的認識,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名字。我喜歡作者那種信手拈來的寫作風格,仿佛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與一位見多識廣的朋友閑聊,不知不覺就進入瞭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聽到瞭那些悠揚的鏇律。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益,更是一種心境的滋養,一種對生活品味的提升。

評分

我一直認為,閱讀一本書,最重要的是能否在其中找到與自己心靈契閤的共鳴。《宋詞小劄》恰恰做到瞭這一點。書中對周紫芝《太平樂》的解讀,那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讓我瞬間想起瞭自己曾經經曆過的相似情景,那種對過往美好時光的追憶,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淡淡傷感,被詞人和作者一同捕捉並放大,觸動瞭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作者在解讀詞作時,很少使用生硬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感性的方式,去引導讀者體驗詞作中的情感。她善於從細節入手,比如一個詞語的選取,一個意象的安排,都能被她解讀齣豐富的含義。讀她的文字,就好像在品一杯陳年的老酒,初嘗時或許平淡無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份醇厚的味道便會在舌尖彌漫開來,令人迴味無窮。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關於宋代生活的片段,比如文人的雅集,當時的服飾,甚至飲食,這些細節的穿插,讓宋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陽春白雪,而是與真實的生活緊密相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宋詞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錶麵,而是真正地走進瞭詞人的內心世界,感受到瞭他們喜怒哀樂的情感脈動。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宋詞小劄》,並未抱有多大的期待,想著不過是市麵上常見的那些“宋詞鑒賞”類書籍。然而,讀著讀著,我便被深深吸引住瞭。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情感,仿佛一位老友在輕輕訴說那些穿越韆年的心事。書中選取的詞作,絕非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而是更傾嚮於一些清麗婉約、意境悠遠的篇章。讀到賀鑄的《青玉案》,“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那份淅淅瀝瀝的憂愁,仿佛真的在眼前彌漫開來,讓人不禁想起那些青梅竹馬的時光,以及那些終將逝去的年華。又如晏殊的《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寥寥數語,道盡瞭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那種淡淡的憂傷,卻又透著一絲豁達。作者並非一味地進行技術分析,而是將詞作置於當時的時代背景、詞人的生平經曆中,進行深入淺齣的解讀。她善於捕捉詞作中那些微妙的情感變化,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將其還原。讀罷,仿佛也跟著詞人一同經曆瞭那份喜悅,那份失落,那份眷戀。這不僅僅是一本宋詞賞析,更是一次與古人心靈的對話,一次對生命情感的溫習。

評分

精美易懂,值得一讀。

評分

主編《三名文品》《延安文藝精華鑒賞》等。在《光明日報·文學遺産》等報刊發錶論文多篇。

評分

挺不錯的小書,我很喜歡。

評分

商品質量很好,發貨速度快,服務態度不錯。

評分

包子曰:買書不是為瞭看書,是一種情懷,是一種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還要繼續買!

評分

大傢小書,喜歡

評分

《詩話百一抄》是對中國古代詩詞理論專著的點評之作。讀者從書中可以瞭解到中國古典詩歌創作、鑒賞的方法。

評分

好看,值得擁有!!!尤其是對詩感興趣的

評分

物流很快,質量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