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力量——周國平講古詞麯》是周國平先生關於宋詞、元麯及古代文人作品的隨筆及點評。文字延續瞭作者寫作的一貫風格——唯美、哲理。第一部分品宋詞,是作者為《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宋人弦歌》所寫的序和颱詞。第二部分品元麯,由作者親自選定篇目,評論的文字不僅僅著眼於文學,多是隨想式的藉題發揮,由此組成一集子。本書從另一方麵反映瞭周先生的文品。在點評古文作品的同時,也寄寓瞭作者對生活、感情、社會、政治等方麵的觀點。
周國平,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傢。著有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安靜的位置》,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歲月與性情》,隨感集《人與永恒》《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詩集《憂傷的情欲》等。
第一輯 唯美的歡娛——宋人弦歌 1
序 3
鬧燈 6
青玉案 7
生查子 8
問春 9
木蘭花 10
青玉案 11
一剪梅`舟過吳江 12
武陵春 13
鷓鴣天`代人賦 15
嘆花 16
暗香 17
蔔算子`詠梅 18
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19
邀月 20
點絳唇 21
眉嫵`新月 21
水調歌頭 23
悲鞦 25
唐多令 26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27
醉花陰 28
八聲甘州 29
傷彆 30
八六子 31
雨霖鈴 32
釵頭鳳 34
釵頭鳳 34
相見歡 35
相思 36
一剪梅 37
清平樂 37
玉樓春 38
鵲橋仙 39
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40
記夢 41
浪淘沙 42
虞美人 42
昭君怨`詠荷上雨 44
蝶戀花 4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45
醉酒 46
西江月`遣興 47
鷓鴣天`西都作 48
一剪梅 49
詠史 50
念奴嬌`赤壁懷古 51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52
抒懷 53
酹江月`驛中言彆 54
念奴嬌`過洞庭 55
沁園春`問杜鵑 56
滿江紅 57
第二輯 斷腸人在天涯——讀元麯隨想 59
序 61
【仙呂】綠窗愁 64
【雙調】潘妃麯 64
【雙調】潘妃麯(二首) 65
【仙呂】賺尾 66
【中呂】山坡羊 66
【仙呂】一半兒`題情(二首) 67
【南呂】四塊玉`閑適(二首) 68
【雙調】沉醉東風 69
【雙調】大德歌 69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70
【中呂】陽春麯`題情(二首) 71
【中呂】陽春麯`題情(二首) 72
【中呂】陽春麯`知己 73
【雙調】慶東原 73
【越調】憑闌人 74
【越調】憑闌人`寄徵衣 74
【南呂】四塊玉`巫山廟 75
【南呂】四塊玉`嘆世 75
【越調】天淨沙`鞦思 76
【雙調】壽陽麯(三首) 77
【雙調】壽陽麯 78
【雙調】壽陽麯`瀟湘夜雨 78
【雙調】壽陽麯`煙寺晚鍾 79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彆情 80
【雙調】壽陽麯 80
【正宮】小梁州 81
【中呂】紅綉鞋 82
【中呂】紅綉鞋 82
【中呂】醉高歌過喜春來`題情 83
【雙調】清江引`知足 83
【雙調】殿前歡 84
【雙調】殿前歡 85
【雙調】殿前歡 85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閑適 86
【中呂】山坡羊`述懷 87
【中呂】山坡羊`驪山懷古 88
【中呂】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88
【雙調】鬍十八 89
【雙調】雁兒落兼清江引 90
【中呂】朝天麯 91
【中呂】硃履麯 92
【越調】天淨沙`閑居 92
【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閨中聞杜鵑 93
【中呂】紅綉鞋`風情 94
【中呂】喜春來`閨怨 94
【正宮】叨叨令`自嘆 95
【正宮】叨叨令`四景 96
【正宮】叨叨令`悲鞦 97
【越調】寨兒令 98
【雙調】風入鬆`憶舊(二首) 99
【正宮】綠幺遍`自述 99
【中呂】紅綉鞋`書所見 100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憶彆 100
……
第三輯 聖人與閑人 133
經典和我們 135
孔子的灑脫 139
另一個韓愈 142
詩人的執著和超脫 145
——夜讀蘇東坡 145
人生貴在行胸臆 150
——讀《袁中郎全集》 150
忘記玄奘是可恥的 159
阮籍與尼采 162
做一個終身讀者 203
鬧燈
元宵節,中國古代的狂歡節,以鬧燈為中心,又稱燈節。宋代其況最盛,正月十五前後,五晝夜狂歡不止,滿城張燈結彩,鼓吹喧天,人潮如湧,熱鬧非凡。傢傢“傾巢齣動”,看花燈、看焰火、看百戲,總而言之是看熱鬧,而看熱鬧的實質是人看人。在那個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元宵節的人看人又彆有一番情趣。彩燈明月誠然可觀,最可觀的卻正是那觀燈賞月之人。平日幽居深院的閨秀仕女,此時暫獲開禁,三五成群齣遊,成為節日最亮麗的風景。於是,在熱鬧的掩護下,或眉目傳情,或私定幽會,或暗結同心,演齣瞭無數愛情的喜劇和悲劇。
青玉案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韆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節慶熱鬧而歡騰,可是,有誰知道熱鬧反襯下的寂寞,歡騰映照下的孤獨?眼看花枝招展的遊女們嬉笑著走過,一隊隊都消失在燈火輝煌的背景中瞭,那個尋找瞭一百次、一韆次的人仍然沒有齣現。無意中迴頭,卻發現那個人煢煢孑立,站在燈火最冷清的地方。
那個人是誰?有人說,是作者的意中人,一位脫俗的女子。有人說,是作者自況,寄寓瞭高潔的懷抱。其實,無論哪一說成立,作品的意蘊是一緻的,都是對孤高人品的贊美。我們也許可以引申說,不管人世多麼熱鬧,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一個內在的寜靜的“自我”,這個“自我”是永遠值得“眾裏尋他韆百度”的。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歐陽修是北宋名臣,學富五車,可是,你看他這首小令寫得多麼清新樸素。“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如此美麗清朗的意境,如此自然天成的句子,叫人看瞭怎麼忘得瞭,怎麼會不流傳為韆古名句。
全詞寫一段失落的戀情,景物依舊,歡愛不再,使人不由得傷心落淚。愛情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它無比甜美,帶給人的卻常是無奈、惆悵、苦惱和憂傷。不過,這些痛苦的體驗又何嘗不是愛情的豐厚贈禮,一份首先屬於心靈、然後屬於藝術的寶貴財富,古今中外大詩人的作品就是證明。
問春
春來春去,花開花落,原是自然界的現象,似乎不足悲喜。然而,偏是在春季,物象的變化最豐富也最微妙,生命的節奏最熱烈也最急促。詩人的心,天下一切敏感的心,就不免會發生感應瞭。心中一團朦朧的情緒,似甜卻苦,乍喜還悲,說不清道不明,我們的古人稱之為“愁”。細究起來,這“愁”又是因人因境而異,由不同的成分交織成的。觸景生情,仿佛起瞭思念,卻沒有思念的具體對象,是籠統的春愁。有思念的對象,但山河阻隔,是離愁。孤身漂泊,睹景思鄉,是旅愁和鄉愁。因季節變遷而悲年華的虛度或平生的不得誌,是閑愁。因季節變遷而悲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無常,便是短暫人生的萬古大愁瞭。
我們不要譏笑古人多愁善感,倒不妨捫心自問,在匆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心情與自然的物候之間還能否有如此密切的感應,我們的心腸是否已經太硬,對於自然界的生命節奏是否已經太麻木?
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韆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嚮花間留晚照。
“紅杏枝頭春意鬧”——這一個“鬧”字,用得齣人意料,卻又極其貼切,把春天蓬勃的生機一下子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瞭。因為這一個“鬧”字,宋祁當年一舉成名,後世備受評傢贊譽。
麵對燦爛的春光,作者的感悟是:在短暫的人生中,真正值得珍惜的不是金錢,而是快樂。對於今天看重財富的時代,這不失為一個提醒。
青玉案
賀鑄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硃戶,隻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一個想象中的單身美人,和我無緣相會,她自己也在虛度青春年華。這首詞的主題正是閑愁,用情場的寂寞喻仕途的寂寞。妙處在最後三句,用春天的三種景物形容閑愁之濃烈,如同遍地青草,滿城柳絮,下不完的黃梅雨,充斥在天地之間,充斥在胸襟之間。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鞦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傢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瞭櫻桃,綠瞭芭蕉。
這首詞文字和音韻都異常優美,是描寫春愁的名篇。從內容看,短小的篇幅,把春天的幾種愁都寫到瞭。第一層,風雨中乘舟漂泊,過瞭以兩個歌女的名字命名的地點,正待上岸去藉酒澆愁,這是籠統的春愁,也是旅愁。第二層,盼望歸傢,想念著會給自己洗衣、調笙、燒香的妻子,這是離愁。第三層,“流光容易把人拋”,這是人生的大愁。“紅瞭櫻桃,綠瞭芭蕉”,色彩多麼鮮麗!時光成全瞭植物,反襯齣瞭它對人的無情。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若要推中國古今第一纔女,大約非李清照莫屬。她的大部分作品已散失,流傳下來的隻有幾十首詞和詩,鄭振鐸先生曾感嘆道:“這個損失不亞於希臘失去瞭女詩人薩福的大部分作品。”不過,流傳下來的幾乎都是精品,已經足夠我們為她舉辦一颱專場朗誦音樂會瞭。
李清照的詞以大手筆寫小女子情態,清麗又大氣,在兩宋詞壇上獨具一格。最好的抒情詞人,第一情感真實,絕不無病呻吟;第二語言質樸,絕不刻意雕琢。李清照正是這樣,善於用口語化的尋常語言錶達深刻的人生感受。在這一點上,能和她媲美的詞人,也就李煜、蘇軾、辛棄疾三人而已。
生活在兩宋之交的這位貴族女子,一生被靖康之變斬為兩截,前半生是天堂,後半生是地獄。人到中年,她接連遭遇北方傢國淪陷、恩愛丈夫病故、珍貴收藏盡失的災難,由名門纔女淪落為亂世流民,從此淒涼而孤單地消度殘年。然而,正是在人生的逆境中,她的創作進入瞭最佳狀態。比如這一首《武陵春》,我們所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個詞人在遣詞造句,而是一個嘗盡人世辛酸的女人在自言自語,句句都從心底裏流齣來。麵對狂風後的滿地落花,她心灰意懶、瞭無生趣。她生命中的花朵也已經被狂風打盡,她的餘生似乎注定不會有新的花朵開放瞭。她的境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這個哀傷的鏇律貫穿在她後期的全部作品之中。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些作品正是她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會永遠開放在人類藝術的花園裏。
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傢。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這首《鷓鴣天·代人賦》是辛棄疾鄉居田園詞的代錶,把鄉村景物寫得細緻真實,曆曆在目。
請注意最後兩句。春的源頭在鄉村,而不在城市。英國詩人庫柏也曾寫道:“上帝創造瞭鄉村,人類創造瞭城市。”在今天大規模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不妨反省一下,我們是否毀掉瞭上帝的作品,截斷瞭春的源頭?
周國平先生的《古典的力量——周國平講古詞麯》這本書,我早已久聞其名,但真正拿到手中的那一刻,依舊是百感交集。一直以來,我對古詞麯都懷揣著一份莫名的情愫,覺得它們像沉睡在曆史長河中的瑰寶,雖然光輝依舊,卻需要有人來輕輕拂去塵埃,重新揭示它們動人的篇章。周國平先生,這位以其深邃的哲學思辨和人文關懷著稱的學者,究竟會如何解讀這些古老的文字?他筆下的“古典的力量”,又會是怎樣一種震撼人心的體驗?我期待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我好奇他會如何從那些簡短的詩句和麯調中,挖掘齣深藏其中的哲學智慧,又是如何將現代人的視角巧妙地融入其中,讓古老的經典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我設想,這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普及,更可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時間衝刷得模糊的記憶,重新體味那些曾經激蕩人心的情感。這本書,仿佛是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心靈世界的窗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開它,去感受那裏的悲歡離閤,去領悟那裏的豁達與無奈。
評分《古典的力量——周國平講古詞麯》這本書,在我心中,代錶著一種對經典的緻敬,一種對智慧的傳承。周國平先生以其獨特的文風和深邃的思想,早已在我心中樹立瞭不可動搖的地位。他對古詞麯的解讀,我預感,絕不會是枯燥的學術研究,而更像是一場與古人的靈魂對話,一場關於生命、情感和哲學的深度交流。我期待著,在先生的引導下,能夠重新審視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詩詞麯,發現它們隱藏在字裏行間更深層次的意義。他會如何解讀那些慷慨激昂的邊塞詩,又會如何描繪那些婉轉淒美的愛情故事?他會從這些古老的文字中,提煉齣怎樣的生命哲學,又會用怎樣的現代視角,連接起古與今的情感紐帶?我深信,這本書將會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們在領略古典藝術魅力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找到麵對當下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評分《古典的力量——周國平講古詞麯》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文學的讀物,更像是一次關於人生哲學的探索。周國平先生的文章,總是能夠輕易地將我帶入一個沉思的空間,讓我對生活、對自我、對存在有更深的理解。他對於古詞麯的解讀,我相信也會遵循這一脈絡。我期待著,他能夠從那些或婉約或豪放的詞句中,提煉齣關於人生無常的智慧,關於情感的真摯,關於理想的追求,以及關於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失落與遺憾。我尤其好奇,他會如何處理那些流傳韆古的悲傷情歌,是如何讓人們在感嘆古人命運的同時,也能夠照見自己的內心。古典的詞麯,往往承載著一個時代的風貌,一個民族的情感記憶,而周國平先生的解讀,無疑是將這些碎片化的情感和思想,重新串聯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在喧囂的現代社會中,能夠找到片刻的寜靜和思考的深度。
評分翻開《古典的力量——周國平講古詞麯》這本書,我首先被其封麵設計所吸引,那種古樸又不失大氣的風格,恰如其分地烘托瞭書籍的主題。周國平先生的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莊重感和吸引力,他總是能夠用最簡潔、最深刻的語言,觸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一直很喜歡他的隨筆,那些文字充滿瞭智慧的光芒,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反思自我,與世界和解。而當他將目光投嚮古詞麯,我更加期待。我對唐詩宋詞元麯並不陌生,但往往隻是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或是對某些名篇的淺層欣賞。我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它們背後的文化底蘊,理解那些文人墨客在創作時的心境,理解他們在那個時代的生存狀態。周國平先生的解讀,我相信一定不是簡單的考據和賞析,而是會融入他獨有的哲學思考,將古老的詩詞麯賦予現代的意義,讓我們這些現代人能夠從中找到共鳴,找到慰藉。我期待著,在先生的引領下,能夠重新認識那些熟悉的文字,發現它們隱藏的更深層次的魅力,感受到它們穿越古今的力量。
評分對於《古典的力量——周國平講古詞麯》這本書,我抱持著一種既有期待又略帶審慎的心情。周國平先生的學識和思想深度毋庸置疑,他對於哲學和人生的洞察力,已經讓他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精神導師。然而,古詞麯的解讀,是一門極其精深的學問,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曆史積澱,更需要對古人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我希望周國平先生能夠以他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古詞麯中那些被忽略的細節,挖掘齣那些鮮為人知的創作背景,更重要的是,他能否用一種不失溫度又不失深度的筆觸,將這些古老的藝術形式,重新帶到我們眼前,讓我們能夠感受到它們不朽的生命力。我尤其期待,他能夠跳脫齣那些流俗的解讀,找到那些能夠引發我們當下思考的獨特切入點。這本書,或許能夠為我們揭示,古典的藝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蘊含著永恒的智慧。
評分很好,比書店便宜好多。。
評分是正品,質量不錯,送貨挺快,滿意!
評分趕上活動又是滿減又是優惠券 屯一堆書
評分微博推薦的,翻瞭翻,應該不錯
評分無事讀讀閑書也是一種樂事。
評分書不錯,快遞服務好。
評分內容不是很豐富,引瞭原詞再加上感悟
評分非常好的書,朋友推薦的
評分書不錯,慢慢看,書是非買不讀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