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科护理学(第6版 本科护理)/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一是在教材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力求符合高等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观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三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反映国内外临床医疗及护理的新进展,注重知识更新。四是加强教材的立体化配套建设,以利于辅助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训练。五是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严格执行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力求全书结构体例规范,编写风格一致,内容科学严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内科护理学概述
第二节 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三、咯血
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一、肺炎概述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
三、葡萄球菌肺炎
四、其他肺炎
第五节 肺脓肿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七节 肺结核
第八节 支气管哮喘
第九节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一节 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二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十三节 胸膜疾病
一、胸腔积液
二、气胸
第十四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呼吸衰竭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第十六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二、胸腔穿刺术
三、机械通气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水肿
三、胸痛
四、心悸
五、心源性晕厥
第三节 心力衰竭
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四、室性心律失常
五、心脏传导阻滞
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六节 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主动脉瓣狭窄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五、心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稳定型心绞痛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三、急性心肌梗死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九节 心肌疾病
一、扩张型心肌病
二、肥厚型心肌病
三、心肌炎
四、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一节 心包疾病
一、急性心包炎
二、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
三、缩窄性心包炎
四、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二节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心脏起搏治疗
二、心脏电复律
三、心导管检查术
四、射频消融术
五、心瓣膜病介入性治疗
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七、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八、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二节 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
【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广泛应用,生物信息学以及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交叉应用,使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照护技术跨入更加精确化、个体化的时代。精准医学的理念应运而生。在精准医学指导下的实践将有助于人类对疾病发生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进行更为精确的疾病分类诊断、实施精确的用药治疗和安全性评价、开展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由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获得进一步阐明,从而为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如基因克隆、基因探针、多态性分析等,使人们对诸如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的致病基因与疾病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免疫学的发展,揭示了免疫功能紊乱在很多疾病,如恶性肿瘤、肾小球疾病、Graves病、各种风湿病发病中的作用;免疫治疗使器官移植、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和技术进展,为一些疾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H2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的研制以及纳米技术的应用,使药物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更具选择性。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衍生物在溶栓方面发挥了更加理想的作用。
在检查和诊断技术方面,心、肺、脑的电子监护系统用于持续的病情监测,能连续记录并显示各项监测指标的读数和形态,以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内镜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改变,通过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外观变化,摄影摄像,直接采集脱落细胞和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与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内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了确诊率,并且可以进行局部微创治疗,例如止血、取出结石和异物、造瘘、放置支架、切除息肉和肿瘤等。影像诊断技术的改进得以精确了解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如多排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多排螺旋CT)具有更高的扫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磁共振体层显像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直接多平面成像、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等优点,还有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以及超声诊断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在治疗技术方面,机械通气辅助技术(如俯卧位通气、血管内氧合技术)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血液净化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如高通量透析、家庭透析、佩戴式人工肾的研发和应用,使慢性肾衰竭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血液病在治疗手段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如诱导分化、基因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调节剂及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等,使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向微型、长效能源、程序控制和多功能化发展;经导管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方式,对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传统需要依赖心脏开胸手术治疗的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已成熟。
以上这些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进展所带来的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变革,无不促进了内科护理学的发展,而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又促进了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例如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成为临床护理以及对病人和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的理论依据。随着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危重病人监护及抢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重症监护护理学的发展。血液净化治疗中大量临床观察及护理资料的积累,为血液净化技术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器官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术前、术后一整套护理方法的形成,是器官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血液病各种化疗药物的配制与应用、成分输血的护理,特殊治疗导管(如PICC、输液港)的置入、应用与维护等专科护理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内科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因和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疾病多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与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衰老、遗传等生物学因素有关,有的还与卫生服务的缺陷有关。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环境污染,吸烟,以及人口老龄化、流动性等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许多疾病的发病有年轻化倾向;帕金森病等老年病曰益增多;病毒性肝炎、性病、感染性腹泻,以及一些原已基本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登革热、血吸虫病等,感染率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以上病因和疾病谱的变化说明了心理、行为、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暴露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从而促使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取而代之。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医学目标的整体性,认为在关注生物学因素的同时,还要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应的是,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也取代了原有的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观。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感染等,引起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增强了在群体层面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意识。以上这些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使临床护理学包括内科护理学研究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医院内病人的护理。护理实践的视野正在从人的疾病向患病的人到所有的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护理实践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为目的,着眼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着眼于整体的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环境需求。
……
前言/序言
《内科护理学》教材自1986年第1版问世以来,在培养高等护理学专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教材第5版于2012年出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广泛使用,受到师生的欢迎。为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及临床实际工作的快速发展,更新教材内容,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使教材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我们进行了本教材第6版的修订。
《内科护理学》(第6版)编写的基本思路,一是在教材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力求符合高等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观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三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反映国内外临床医疗及护理的新进展,注重知识更新。四是加强教材的立体化配套建设,以利于辅助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训练。五是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严格执行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力求全书结构体例规范,编写风格一致,内容科学严谨。
本教材的修订主要着力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与以往的版本一致,根据全套教材的整体规划,本教材第6版的内容构成仍然是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二,对教材各章节内容进行了修订,以更新和补充临床医疗及护理的新的诊治标准和指南,新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技术;适当增加健康指导中疾病预防和家庭/社区慢病管理的内容,体现护理专业实践在各级医院、社区、家庭等场所中的整体性、连续性与延伸性。第三,在编写的病种方面,各章有个别疾病更新了名称,有的对内容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神经系统在病人常见症状中增加了“眩晕”的护理;周围神经疾病中删去“多发性神经病”,有关内容在相关疾病中阐述;脊髓疾病中删去“脊髓压迫症”;循环、消化系统增加了部分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第四,在教材的立体化配套方面:①在第5版已在章前增加导读,正文中增加图、表的应用和插入Box介绍拓展性知识,章末增加思考题,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索引的基础上,第6版教材增加了网络增值服务,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练习题等。②本教材的配套教材《内科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学习要求与重点难点、自测习题、个案护理计划、临床案例护理实践练习、见习指导和实习指导等,其中选择题的题型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一致。③同期编写制作了数字教材《内科护理学》第6版,在纸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资源类型包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微课、文本等多种形式。
本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普通教育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学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全体编者都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了工作,但因时间仓促和水平限制,不当之处难免。请各院校师生、临床护理工作者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求再版时改进与完善。
尤黎明 吴瑛
2017年5月
内科护理学(第6版 本科护理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内科护理学(第6版 本科护理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