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進行實驗語言學研究探索的成果匯總,從ERP實驗、眼動實驗、呼吸實驗、聲調、輔音和元音的聽覺實驗、生理和跨模態整閤等方麵甄選瞭有代錶性的論文,在實驗語言學的研究視角下,利用目前較為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麵對語言理解和語言産齣進行瞭描寫和解釋,充分體現語言學的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特點和經驗實證研究的性質。論著見解精到,文筆流暢,可讀性強,可以作為相關領域理論和實證研究的參考。     
作者簡介
     石鋒,北京語言大學銀齡學者,南開大學教授,雲南民族大學特聘教授。《南開語言學刊》主編,《實驗語言學》主編。研究領域為實驗語言學、語言變異和語言習得。在國內外發錶論文200餘篇,齣版《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係學的交匯點》《語調格局——實驗語言學的奠基石》《實驗音係學探索》《語音平麵實驗錄》《漢語功能語調研究》《鞦葉集》等論著18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ERP實驗研究
名動分離來自哪個層麵
——來自ERP研究的證據
漢語名詞、動詞和動名兼類詞語義加工的ERP研究
漢語名詞、動詞和動名兼類詞語義加工的偏側化現象
——來自ERP的研究
漢語名詞和動詞語義加工中具體性效應和詞類效應的ERP研究
第二篇 眼動實驗研究
“三個工廠的工人”類詞組歧義傾嚮性研究
——來自眼動實驗的證據
現代漢語名動差異的心理現實性研究
後語境下均衡型“V+N”類歧義結構加工的眼動研究
第三篇 呼吸實驗研究
語調與呼吸的關係初探
講述與朗讀狀態下呼吸差異的初步分析
普通話語篇 停延與呼吸特徵研究
三句式排比句朗讀的呼氣度研究
排比句朗讀的音強和呼氣關係研究
基於排比句的普通話聲母呼氣研究
二語習得中的朗讀教學探索
——以美國留學生朗讀《北風跟太陽》為例
日本留學生朗讀狀態下言語呼吸特徵初探
第四篇 聲調與輔音聽覺實驗研究
音域與時長對聲調範疇感知的影響
廣州話平調的聽感實驗研究
普通話陰平、陽平中日聽感實驗對比
分析
漢語普通話塞音/p/、/t/聽感實驗初探
現代漢語普通話塞音/p/、/k/聽感分界初探
普通話塞音/t/、/k/聽感分界初探
第五篇 元音聽覺實驗研究
北京話二閤元音/ai/、/au/、/ia/、/ua/韻腹/a/的聽感實驗研究
普通話高元音/i/、/u/聽感分界的初步實驗
普通話一級元音/a/、/u/聽感分界初探
普通話一級元音/i/、/a/聽感分界初探
漢語普通話元音/u/、/y/聽感分界初探
普通話一級元音/i/、/y/單字聽感邊界初探及單雙字對比研究
第六篇 生理和跨模態整閤研究
超聲波成像技術在生理語音學中的應用
漢語跨模態加工整閤
——以斯特魯普實驗為例      
前言/序言
     實驗語言學這個名稱的英文對譯是exprimental linguistics。最早我是從荷蘭萊頓大學文森特教授(Vincentvan Heuven)那裏看到的。他名片上的頭銜就是“實驗語言學教授”。他來南開,我去萊頓,相見恨晚。我們交流最多的是關於語調的實驗分析。他對於語調共性的研究給我很好的啓示;我講語調韻律層級的想法曾使他很感興趣。現在他已經退休。萊頓大學的實驗室由他過去的一位學生主持。我這裏跟學生們一起,年復一年,從實驗語音學做到實驗音係學,如今已經開始做實驗語言學。有機會還想再去萊頓看望文森特教授,再到他傢去師生聚餐,再一起侃大山。
  讓我們以自己的經曆和體會來看實驗語音學、實驗音係學和實驗語言學這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知道實驗語音學的人多些。羅常培先生指明瞭語音實驗的意義:“解決積疑,可資實驗以補聽官之缺:舉凡聲韻現象,皆可據生理物理講明。從茲緻力。庶幾實事求是,信而有徵矣。”(羅著《漢語音韻學導論》)從口耳之學的發音聽音、審音辨音,到采用實驗方法的證明,這實在是一個革命性的飛躍。例如,普通話三聲的變調、吳語濁音聲母的錶現、粵語長短a的時長區彆和音質差異等等,用實驗方法立刻分明,省去很多主觀的爭議。隻憑耳朵聽難免各持己見,加上眼睛看容易客觀一緻。真是“語言今可見,不待聽斯聰”(吳宗濟《詠語圖儀》)。
  1991年在法國開國際語音科學大會,美國歐哈拉教授(JohnOhala)開幕報告說,語音學跟音係學原本是一傢,後來分離,漸行漸遠,現在需要再復閤為一傢,成為總閤音係學雲雲。當時我很贊同,把它譯為中文發錶。我們一直在朝這個方嚮努力。實驗音係學是用語音實驗的方法研究音係學,正是把語音學跟音係學結閤起來。它們的接閤部在哪裏?我們的迴答是《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係學的交匯點》(商務印書館)。語音格局把抽象的語音係統具體化為語音範疇的分布統計圖。格局就是可視化的係統,就是能夠進行科學觀察的對象。我們可以看到,實驗音係學是以實驗語音學為基礎,更新瞭研究的理念,拓展瞭實驗的領域,這同樣是一種飛躍。《實驗音係學探索》(北京大學齣版社)記錄瞭我們走過的道路,其中有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思考。從零散的原子式研究到係統性成係列的研究,使我們大開眼界,看到各種圖形畫麵,進入新的語言空間。
  我們在漢語語調的實驗分析中,深深體會到句法語義對於語音的重要作用。語調研究在語言學中是跨領域的,隻從語音角度來看語調,是得不到語調本質的。我們在語調實驗的同時,在句法語義等方麵下瞭大功夫,閱讀瞭很多文獻。結果收獲瞭《語調格局——實驗語言學的奠基石》(商務印書館),又收獲瞭《漢語功能語調研究》(北京語言大學齣版社排印中)。從語調分析開始,應該是實驗語言學的研究瞭。我們可以由此看到,實驗語言學是以實驗音係學為基礎的,從分析語音係統到分析語言係統,從語音格局到語言格局,這又是一個飛躍。
  人們常說,語法分析需要考慮句法、語義、語用三個平麵,這是很好的觀念。我覺得還應該加上語音平麵,這個平麵的影響所及,無所不在,像空氣一樣因太普通而被忽視,人們常常對語音平麵的作用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為此我們齣版瞭《語音平麵實驗錄》(北京大學齣版社),就是希望在研究語言其他平麵的時候,不要忘記語音這個最基礎的平麵,同時在研究語音平麵的時候,不要忘記這是語言巨係統中的組成部分,跟其他平麵是密切聯係的。    
				
 
				
				
					《實驗語言學初探》:一本關於語言的奧秘與探索的入門讀物  《實驗語言學初探》是一本旨在為讀者打開語言研究新視角的書籍。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語言學理論教科書,也不是一本艱澀的學術專著,而是一次充滿趣味與啓發性的旅程,帶領我們走進語言的奇妙世界,並以一種嚴謹而科學的方式去理解和探索語言的本質。本書將實驗的方法論引入語言學研究,通過實際的觀察、測量和分析,揭示那些隱藏在日常語言使用中的普遍規律和個體差異,讓我們重新認識我們所司空見慣的語言。  語言的“為什麼”與“怎麼樣”:實驗語言學的視角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說話、傾聽、閱讀、書寫,但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為什麼我們會這樣說話?為什麼我們會這樣理解話語?為什麼某些錶達方式比另一些更有效?語言的産生、理解、習得以及演變,背後都存在著深刻的機製。傳統的語言學研究往往側重於描述和分類,通過歸納總結語言的結構和規則。然而,《實驗語言學初探》將目光投嚮瞭“為什麼”和“怎麼樣”,它試圖通過實驗的方法,去驗證和探究語言背後的認知過程、生理基礎和社會互動。  本書的核心在於“實驗”。這意味著我們將不再僅僅滿足於理論的推演,而是要走到颱前,設計精巧的實驗,招募參與者,收集數據,然後用科學的工具來分析這些數據。這就像一位偵探,不滿足於口供,而是要搜集指紋、DNA,分析現場痕跡,纔能得齣更可靠的結論。實驗語言學正是運用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來解構語言現象,揭示其內在的運作機製。  跨越學科的界限:匯聚多方智慧  語言並非孤立的存在,它與我們的思維、大腦、生理以及社會環境緊密相連。《實驗語言學初探》因此也將視野拓展到多個學科領域,匯聚瞭語言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甚至社會學和人類學等多方的智慧。通過跨學科的融閤,我們可以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語言。  例如,在探討語音感知時,本書會藉鑒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識彆和區分不同的語音信號的,不同語言的語音係統為何存在差異,以及聽覺障礙如何影響語言習得。在討論句子理解時,我們會結閤認知心理學,探討大腦是如何處理語法結構、語義信息以及語境綫索的,以及人們在理解復雜句子時會齣現哪些認知偏差。  此外,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計算語言學也為實驗語言學提供瞭強大的工具和新的視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海量的語言數據,模擬人類的語言行為,甚至構建能夠理解和生成語言的智能係統。這些技術也為實驗語言學提供瞭新的研究範式和實驗設計思路。  從理論到實踐:實驗語言學的應用價值  《實驗語言學初探》不僅是理論研究的探索,更蘊含著豐富的實踐價值。對語言的深刻理解,可以指導我們改進語言教學,設計更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幫助學習者更快速、更牢固地掌握一門新的語言。同時,實驗語言學的研究也為語言病理學、言語治療等領域提供瞭科學依據,幫助我們更好地診斷和治療語言障礙。  在人工智能領域,實驗語言學更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瞭解人類語言的生成和理解機製,是構建真正智能的自然語言處理係統的關鍵。從機器翻譯到智能客服,再到情感分析,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對人類語言認知過程的深入研究。  本書的獨特之處:趣味性與易讀性  《實驗語言學初探》之所以能夠吸引廣大讀者,在於其獨特的寫作風格。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研究成果,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有趣的實驗設計、以及引人入勝的語言,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  例如,在介紹語音實驗時,作者可能會帶領讀者“親身”體驗一次語音識彆的挑戰,或者解釋為什麼某些方言聽起來會“奇怪”。在討論語法理解時,可能會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誤解來引發思考,並解釋其背後的認知原因。這些充滿趣味性的例子,能夠幫助讀者建立直觀的感受,從而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論。  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科學的嚴謹性。雖然語言通俗,但其背後所依據的研究方法和科學原理卻是嚴謹的。作者會清晰地闡述實驗的設計思路、數據收集的方法以及統計分析的過程,讓讀者瞭解科學研究是如何進行的,以及結論是如何得齣的。這不僅能夠增強讀者對科學的信任,也能夠培養讀者的批判性思維。  章節概覽:一次完整的探索之旅  《實驗語言學初探》將帶領讀者進行一次係統的探索。全書大緻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導論:何為實驗語言學?        本書將從根本上介紹實驗語言學的定義、研究範疇及其在語言學領域中的地位。        探討傳統語言學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實驗方法如何彌補這些不足。        強調實驗語言學對於理解語言本質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連接語言學與認知科學、心理學等學科。        介紹實驗語言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例如問捲調查、反應時測量、眼動追蹤、腦電圖(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     語音的奧秘:我們如何聽見和發齣聲音?        深入探討語音的産生機製,包括發聲器官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語言中語音的差異。        介紹語音感知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基礎,例如音素識彆、音節加工以及韻律感知。        通過實驗案例,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聽到某些聲音,而忽略另一些聲音,以及語音中的歧義是如何被我們解決的。        探討語音變異的影響,例如口音、語速以及情感對語音感知的影響。     詞匯的王國:意義的構建與存儲        研究詞匯的語義結構,以及我們如何理解詞語的意義。        探討詞匯的心理錶徵,即詞語在記憶中是如何存儲和檢索的。        介紹詞匯激活的實驗研究,例如詞語聯想任務,以及它們如何揭示詞語之間的關聯。        討論詞義的歧義性及其解決機製,例如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義選擇。        探討詞匯的習得過程,兒童是如何學習和掌握大量詞匯的。     句子的魔法:理解與生成的藝術        研究句法的結構和運作方式,以及我們如何理解和構建句子。        探討語法加工的認知模型,例如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加工的理論。        通過句子理解的實驗,例如對歧義句的分析,揭示大腦處理語法時的策略。        討論句子生成的過程,我們是如何從想法轉化為有意義的語言錶達的。        介紹語言習得中的句法發展,兒童是如何逐步掌握復雜的語法規則的。     語用的智慧:語言的社會維度        探討語言在實際交際中的應用,例如意圖推斷、閤作原則以及會話含義。        介紹語用學的實驗方法,例如對會話中隱含信息的理解測試。        討論語境對語言理解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根據語境調整語言的使用。        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用差異,以及跨文化交流中的挑戰。        研究語言的社會因素,例如身份、地位以及群體歸屬感如何影響語言的使用。     語言的變異與變化:永不停歇的演進        探討語言的變異現象,例如地域方言、社會方言以及個體差異。        介紹研究語言變異的實驗方法,例如社會語言學調查和比較研究。        探討語言變化的驅動因素,例如社會、技術和認知等方麵的變化。        研究語言演變的曆史證據,以及我們如何通過實驗來模擬和預測語言變化。     語言的未來:人工智能與實驗語言學        探討實驗語言學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作用,例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以及對話係統。        介紹人工智能如何反過來為實驗語言學提供新的工具和研究範式。        展望實驗語言學的未來發展方嚮,以及它將如何繼續推動我們對語言的理解。  《實驗語言學初探》不僅是一本介紹科學知識的書籍,更是一次激發讀者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邀請。它將帶領你穿越語言的迷霧,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對話背後的深刻智慧,去理解語言如何塑造我們的思維,如何連接你我,以及如何定義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獨特性。無論你是對語言充滿好奇的學生,還是希望深入瞭解語言奧秘的普通讀者,本書都將為你提供一次難忘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