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於曉萍)(第二版)

儀器分析(於曉萍)(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丁邦東,副主編 著,於曉萍,丁邦東,副 編
圖書標籤:
  • 儀器分析
  • 分析化學
  • 化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於曉萍
  • 第二版
  • 理學
  • 儀器
  • 分析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7724
版次:2
商品編碼:1213689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儀器分析 第二版》是一本全方位數字資源教材,不僅是一本二維碼教材,並且還配備教案、課程課件、實訓報告、配套習題,非常方便師生教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 秀教材。

內容簡介

《儀器分析》(第二版)以工作過程係統化的理念為編寫指導,以典型項目任務為依托,以儀器的實際分析應用為學習項目,每個學習項目是以一個具體的測試項目為主綫,通過知識點撥、知識運用和知識拓展等環節全麵介紹瞭常用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典型案例以及操作練習等。

《儀器分析》(第二版)內容豐富,結構緊湊,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符閤認知規律。項目、任務的選擇均來自生産實踐,具有較強實用性和科學性。每個學習項目中均穿插學習評價習題,便於及時檢查、總結和提高。同時本書還是一本信息化教材,學習知識點時通過掃二維碼和播放AR(增強現實),可以觀看相關內容的動畫、視頻、測試題等,便於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進行在綫測試。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類院校工業分析及其他化工專業類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指導教材,對從事企業生産、分析操作人員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於曉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分析教研室主任、教授。
1.主要教學
多年來一直從事儀器分析、色譜分析、微量組分分析、化工儀器分析等課程教學,並指導學生進行儀器分析綜閤實訓。2006~2013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化學檢驗工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團體一等奬3次,團體二等奬5次的好成績(共8屆)。多次獲得化工協會授予的優 秀指導教師稱號和省教育廳授予的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個人稱號,主持的“基於工作過程係統化的微量組分分析課程改革實踐與探索”被授予校級教學成果三等奬,多年的教學工作得到學校的肯定,2013年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
指導工業分析與檢驗、環境監測專業學生生産實習、項崗實習和畢業設計,所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分彆獲得院級優 秀畢業論文一等奬和三等奬。
2.主要企業經曆
2001年擔任江蘇糧滿倉農化有限公司訪問工程師,教學中多次帶領學生去企業實習,並將企業的問題帶迴學校研究,先後為江蘇糧滿倉農化有限公司、揚州市興業助劑有限公司、揚州市廣陵區玖玖清洗劑廠解決技術難題五項,被揚州市廣陵區玖玖清洗劑廠聘為高級工程師,所研究的橫嚮課題通過瞭大型企業組織的專傢論證。
3.主要教學研究項目
(1)《微量組分分析》校級精品課程,主持人,2012年通過驗收。
(2)主編《儀器分析》,校級精品教材,2013年通過驗收。
(3)主持省示範建設專業實訓基地—食品、農藥分析實訓分中心基地建設。
(4)2006年江蘇省特色專業: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主要成員。
(5)2006年江蘇省現代分析測試中心主要成員。
(6)2011年江蘇省示範建設專業: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主要成員。
(7)2011年主持的“基於工作過程係統化的微量組分分析課程改革實踐與探索”被授予校級教學成果三等奬。
(8)2011年主持的《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設計與實踐,被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閤會評為中國化工教育科學研究論文三等奬。
4.教材編寫情況
參編《環境法規》(化學工業齣版社,參編8萬字)、《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化學工業齣版社,參編9萬字)、《化學基礎》(化學工業齣版社,參編8萬字)。
5.發錶論文情況
以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錶論文:《殺菌懸乳劑中咪鮮胺和丙環唑含量的HPLC法快速分析》、《除草劑中有效成分特丁津、異丙甲草胺含量的HPLC法快速分析》、《精噁唑禾草靈和吡唑解草酯乳油的RP-HPLC法快速分析》、《HPLC法快速分析2,4-滴異辛酯原藥含量》、《殺草懸乳劑中殺草敏含量的HPLC法快速分析》、《高職院校專業導師工作室和企業工作站的構思與實踐》、《種子處理粉劑中吡蟲啉、甲霜靈和福美雙的HPLC法快速分析》、《種衣劑中噻菌靈、粉唑醇和抑黴唑的RP-HPLC法快速分析》、《五氟磺草胺和氟胺磺隆除草油懸浮劑的RP-HPLC法快速分析》。

目錄

認識儀器分析(微量組分分析)1
0.1儀器分析的特點1
0.2儀器分析方法的分類1
0.3儀器分析的發展趨勢2
項目1 有色、無色可顯色物質的分析3
任務1.1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方法認識4
1.1.1概述4
1.1.2分光光度法的分類4
1.1.3可見分光光度法的特點4
任務1.2光分析基本原理5
1.2.1光的基本特性5
1.2.2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6
1.2.3吸收定律8
1.2.4目視比色法11
任務1.3認識可見分光光度計13
1.3.1儀器的基本組成部件13
操作練習1比色皿成套性及儀器波長準確性的檢查15
1.3.2可見分光光度計的類型及特點17
1.3.3常用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17
任務1.4可見分光光度法18
1.4.1顯色反應和顯色劑18
操作練習2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20
1.4.2顯色條件的選擇23
操作練習3鄰二氮菲光度法測鐵條件試驗26
1.4.3測量條件的選擇28
1.4.4定量方法29
操作練習4混閤液中Co2+和Cr3+雙組分的光度法測定33
操作練習5差示法測定樣品中高含量鎳36
1.4.5分析誤差38
1.4.6應用39
操作練習6配閤物組成的光度測定(一)40
操作練習7配閤物組成的光度測定(二)41
項目2 對紫外綫有吸收物質的分析49
任務2.1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方法認識50
2.1.1神奇的紫外綫50
2.1.2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認識51
任務2.2認識紫外分光光度計52
2.2.1儀器的基本組成部件52
2.2.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類型及特點53
2.2.3常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55
任務2.3紫外分光光度法56
2.3.1概述56
2.3.2方法原理57
2.3.3常見有機化閤物紫外吸收光譜60
任務2.4紫外吸收光譜的應用63
2.4.1定性鑒定63
操作練習8紫外吸收光譜定性分析的應用65
2.4.2定量分析66
操作練習9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硝酸鹽氮66
操作練習10分光光度法測定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68
操作練習11紫外吸收光譜法測定阿司匹林
腸溶片劑中乙酰水楊酸的含量70
項目3 紅外分光光度法確定有機物的結構77
任務3.1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的基礎78
3.1.1紅外綫的發現78
3.1.2物質對紅外綫的選擇性吸收78
3.1.3紅外吸收光譜的産生78
3.1.4紅外吸收光譜的錶示法79
3.1.5紅外光譜法的特點80
3.1.6産生紅外吸收光譜的原因80
3.1.7紅外吸收光譜與分子結構關係的基本概念83
3.1.8常見官能團的特徵吸收頻率88
任務3.2紅外光譜儀91
3.2.1色散型紅外吸收光譜儀92
3.2.2傅裏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儀94
任務3.3常見紅外光譜儀的使用98
3.3.1AVATAR 360型紅外光譜儀的構造特點98
3.3.2AVATAR 360型紅外光譜儀的使用方法98
任務3.4紅外製樣技術99
3.4.1固體樣品製樣99
操作練習12樣品的製備99
3.4.2液體樣品製樣100
3.4.3載樣材料的選擇101
3.4.4鏡麵反射光譜技術102
3.4.5漫反射光譜技術102
3.4.6衰減全反射光譜技術102
任務3.5紅外光譜法的應用103
3.5.1定性分析103
操作練習13傅裏葉紅外光譜儀的使用及未知物測定105
3.5.2定量分析106
項目4 原子吸收法對金屬離子的測定111
任務4.1原子吸收光譜法的認識112
4.1.1原子吸收光譜的發現與發展112
4.1.2原子吸收光譜分析過程112
4.1.3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特點和應用範圍113
任務4.2原子吸收光譜法基本原理114
4.2.1共振綫和吸收綫114
4.2.2譜綫輪廓與譜綫變寬114
4.2.3原子蒸氣中基態與激發態原子的分配115
4.2.4原子吸收值與待測元素濃度的定量關係116
任務4.3認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118
4.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部件118
4.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類型和主要性能124
任務4.4原子吸收光譜法126
4.4.1試樣的製備126
4.4.2標準樣品溶液的配製127
4.4.3測定條件的選擇128
操作練習14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131
4.4.4乾擾及其消除技術132
4.4.5定量方法136
操作練習15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樣中的鎂136
操作練習16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樣中的銅139
操作練習17大米、黃豆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140
操作練習18正常人頭發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142
4.4.6靈敏度、檢齣限和迴收率144
項目5 電化學分析法測定物質的含量148
任務5.1電化學分析基礎知識149
5.1.1電化學分析的特點149
5.1.2電化學分析的分類150
5.1.3電化學分析方法介紹150
任務5.2化學電池與電極電位151
5.2.1電化學電池152
5.2.2電極電位152
任務5.3直接電位分析法的應用166
5.3.1pH的測定166
操作練習19水樣pH的測定167
5.3.2離子活度(或濃度)的測定170
操作練習20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水中氟含量172
操作練習21牙膏中氟含量的測定——工作麯綫法175
任務5.4電位滴定分析法178
5.4.1基本原理178
5.4.2電位滴定裝置與測定過程178
5.4.3滴定終點的確定方法179
操作練習22重鉻酸鉀電位滴定法測定鐵181
項目6 氣相色譜對微量組分分析186
任務6.1氣相色譜法的方法原理187
6.1.1色譜法概述187
6.1.2色譜圖及有關術語189
6.1.3氣相色譜法的分離原理191
6.1.4氣相色譜法的特點和應用範圍192
任務6.2認識氣相色譜儀193
6.2.1氣相色譜儀基本構造和分析流程193
6.2.2氣路係統195
6.2.3進樣係統198
6.2.4分離係統201
6.2.5檢測係統202
6.2.6數據處理係統和溫度控製係統205
任務6.3氣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208
6.3.1熱導檢測器208
6.3.2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211
6.3.3電子捕獲檢測器214
6.3.4火焰光度檢測器215
任務6.4氣相色譜基本理論217
6.4.1塔闆理論217
6.4.2速率理論218
6.4.3色譜柱的總分離效能指標——分離度220
任務6.5分離操作條件的選擇222
6.5.1載氣及其流速的選擇222
6.5.2色譜柱的選擇222
6.5.3柱溫的選擇228
6.5.4汽化室溫度的選擇228
6.5.5進樣量與進樣技術229
任務6.6氣相色譜定性分析230
6.6.1利用保留值定性230
6.6.2利用保留指數定性231
6.6.3聯機定性232
任務6.7氣相色譜定量分析234
6.7.1定量分析基礎234
6.7.2定量方法236
操作練習23苯係物的氣相色譜分析237
操作練習24酒中甲醇含量的測定240
操作練習25乙醇中微量水分的測定243
6.7.3氣相色譜法的應用實例245
項目7 高效液相色譜對微量組分分析250
任務7.1認識高效液相色譜法251
7.1.1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由來251
7.1.2高效液相色譜法與經典液相色譜法比較251
7.1.3高效液相色譜法與氣相色譜法比較252
任務7.2高效液相色譜法基本原理252
7.2.1液-固吸附色譜253
7.2.2液-液分配色譜255
7.2.3鍵閤相色譜法257
7.2.4凝膠色譜法259
任務7.3認識高效液相色譜儀260
7.3.1儀器工作流程260
7.3.2儀器基本結構260
任務7.4高效液相色譜法269
7.4.1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驟269
7.4.2定性與定量方法270
操作練習26可樂、咖啡因、茶葉中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271
操作練習27飲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273
項目8 其他儀器的微量組分分析276
任務8.1原子發射光譜法277
8.1.1基本原理277
8.1.2發射光譜分析儀器281
8.1.3實驗技術283
任務8.2毛細管電泳法284
8.2.1基礎知識284
8.2.2毛細管電泳儀基本結構286
任務8.3質譜法286
8.3.1基本原理287
8.3.2質譜計288
任務8.4儀器聯用技術簡介290
8.4.1氣相色譜-質譜聯用290
8.4.2液相色譜-質譜聯用291
8.4.3氣相色譜-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聯用291
附錄1 標準電極電位錶(18~25℃)294
附錄2 某些氧化還原電對的條件電位296
附錄3 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298
附錄4 增強現實使用說明299
參考文獻300

精彩書摘

  《儀器分析(於曉萍)(第二版)》:
  (2)閥的維護穩壓閥、針形閥及穩流閥的調節需緩慢進行。穩壓閥不工作時,必須放鬆調節手柄(順時針轉動);針形閥不工作時,應將閥門處於“開”的狀態(逆時針轉動);原因如前所述。對於穩流閥,當氣路通氣時,必須先打開穩流閥的閥針,流量的調節應從大流量調到所需要的流量;穩壓閥、針形閥及穩流閥均不可作開關使用;各種閥的進、齣氣口不能接反。
  (3)轉子流量計和皂膜流量計的維護使用轉子流量計時應注意氣源的清潔,當由於對載氣中微量水分乾燥淨化不夠,在玻璃管壁吸附一層水霧造成轉子跳動,或由於灰塵落入管中將轉子卡住等現象時,應對轉子流量計進行清洗。方法是:鏇鬆上下兩隻大螺釘,小心地取齣兩邊的小彈簧(防止轉子吹人管道內)及轉子,用乙醚或酒精衝洗錐形管(也可將棉花浸透清洗液後塞人管內捅洗)及轉子,用電熱吹風機把錐形管吹乾,重新安裝好。安裝時應注意轉子和錐形管不能放倒,同時要注意錐形管應垂直放置,以免轉子和管壁産生不必要的摩擦。
  使用皂膜流量計時要注意保持流量計的清潔、濕潤,皂水要用澄清的皂水,或其他能起泡的液體(如烷基苯磺酸鈉等),使用完畢應洗淨、晾乾(或吹乾)放置。
  ……

前言/序言

第二版前言


《儀器分析》第一版已經齣版三年,在三年使用過程中,廣大師生對教材使用反映良好,也有部分老師和學生提齣瞭一些修改建議,筆者按照所收集的意見對教材進行瞭修改,把“新”和“實用”“適用”有機結閤,使本書進一步顯現“新”和“實用”的特點。在保留第一版編寫內容的係統性、邏輯性、科學性、先進性、新穎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新添加瞭二維碼掃描和AR(增強現實)動畫播放功能,加強課本與資源庫之間的關聯度,開發瞭這本“互聯網+資源庫”特色的信息化立體教材,可以讓教師和學生隨時隨地調用資源。修改後的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以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設計安排教材內容,以項目化引領教材編寫,真正達到高職高專教改教材的要求,任務實實在在,過程清清楚楚,在做中學,學中做;


2.教材結構的安排符閤學生認知規律,工作項目主要針對被分析的不同對象選用不同儀器,在每個工作項目中又根據不同分析原理和方法分為若乾學習任務;


3.教材的項目任務選擇均來自生産實踐,選擇代錶性的案例和項目,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實用性和科學性;


4.教材信息量大、資源全,本教材是國傢級“工業分析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網址:http://gyfxjszyk.ypi.edu.cn/)核心課程——“儀器分析”的配套教材。


5.使用瞭二維碼掃描和AR動畫播放功能,其中,將AR技術引入教材,還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讀者可用手機掃描封麵上的二維碼,下載“生動課本”App,當啓用App並用攝像頭對準書中帶有標識的黑白原理圖時,圖片就會像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圖片一般地動起來,幫助讀者理解儀器原理和其他知識。


本教材是國傢級“工業分析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核心課程“儀器分析”的配套教材,同時也是江蘇省在綫開放課程“儀器分析”的配套教材,國傢級工業分析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http://gyfxjszyk.ypi.edu.cn/)、江蘇省在綫開放課程網站(http://jiangsu.icourses.cn/)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書中所有微課、視頻、動畫及配套資源均可從網上直接下載。進入江蘇省課程中心(愛課程)檢索課程“儀器分析”,也可以進行在綫學習。


本書的配套資源也可從化學工業齣版社教學資源網(www.cipedu. com.cn)上免費下載。


本書由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於曉萍主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丁邦東、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陳圓任副主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龔愛琴、金黨琴、黃永蘭、陳海燕、寜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馬蘭英及揚農化工集團陶鑫、陳娟、範長春參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瀋發治主審。於曉萍負責項目1、項目2、全書的操作練習的編寫,於曉萍和丁邦東共同編寫瞭項目3,金黨琴編寫瞭項目4、項目7,丁邦東和龔愛琴共同編寫瞭項目5,龔愛琴編寫瞭項目6,丁邦東編寫瞭項目8,於曉萍和陳圓負責二維碼和AR動畫內容的整理和編排,於曉萍、黃永蘭、寜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馬蘭英和揚農化工集團的陶鑫、陳娟、範長春負責整本書的策劃、編排和統稿。北京東方仿真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寜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給予本書編寫以大力支持以及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由於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缺點和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6月




第一版前言


“儀器分析”(“微量組分分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瞭適應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書從職業教育的特點齣發,針對儀器分析對生産原料、中間體和産品分析的職業崗位需求,以儀器分析應用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以工作過程係統化的理念為指導,以典型項目為依托,實現“教、學、做”閤一。


本書在內容的選取上立足於技能型人纔培養的知識要求,不再對儀器分析理論做過深入的研究,而是主要介紹分析崗位上常用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操作練習等知識。在內容的編排上打破傳統教材模式,構建學習項目展開教學,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訓練,以利於學生今後工作中能很快適應崗位的需要,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場遇到的技術問題。


本書針對采用分析儀器的不同分為8個學習項目,在每個學習項目中又根據不同測定原理和方法分為若乾學習任務。每個學習任務按照知識點撥、知識運用、知識拓展、知識總結評價的順序進行,滿足工作前、工作時、工作後的知識需求。項目1為“有色、色可顯色物質的分析”,利用有色或者本身色但是可以通過顯色生成有色物質的顔色與可見光的關係進行分析;項目2為“對紫外綫有吸收物質的分析”,利用物質含有對紫外綫有吸收的基團開展分析工作;項目3為“紅外分光光度法確定有機物的結構”,利用紅外光譜儀對物質進行結構分析;項目4為“原子吸收法對金屬離子的測定”,利用火焰和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對化閤物中的金屬離子開展分析;項目5為“電化學分析法測定物質的含量”,主要利用電化學儀器,采用直接電位法和電位滴定法開展分析工作;項目6為“氣相色譜對微量組分分析”,利用氣相色譜儀對氣態或沸點較低的液、固態混閤組分進行分離和定性、定量分析工作;項目7為“高效液相色譜對微量組分分析”,利用先進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對絕大多數的有機混閤物開展分離和定性、定量分析工作;項目8為“其他儀器的微量組分分析”,對目前較為前沿和適用的高端分析儀器的分析原理、過程做簡單的介紹,為讀者今後的知識拓展打下一定的基礎。本書內容豐富、結構緊湊、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本書由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於曉萍主編,丁邦東副主編,瀋發治主審。於曉萍編寫項目1、項目2和全書的操作練習,於曉萍和丁邦東共同編寫項目3,金黨琴編寫項目4、項目7,丁邦東和龔愛琴共同編寫項目5,龔愛琴編寫項目6,丁邦東編寫項目8。於曉萍和揚農化工集團的劉平負責整本書的策劃、編排和統稿。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江蘇畜牧職業技術學院、揚州職業大學、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力支持,並給予瞭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3年3月



儀器分析(第二版) 作者:於曉萍 齣版社: (此處請填寫實際齣版社名稱) 齣版日期: (此處請填寫實際齣版日期) ISBN: (此處請填寫實際ISBN) 書籍簡介: 《儀器分析(第二版)》是一部全麵、深入地闡述現代儀器分析原理、方法與應用的高等教育教材,由國內著名分析化學專傢於曉萍教授主編。本書在總結第一版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教學改革的要求,對全書進行瞭係統性的修訂與完善,旨在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藥學、環境科學、食品科學、生命科學等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份內容詳實、體係完整、與時俱進的儀器分析學習資料。 本書以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科學思維能力為目標,力求在內容上做到科學性、係統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有機統一。全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語言流暢,配以豐富的圖錶和實例,能夠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儀器分析的精髓。 第一部分:儀器分析緒論與基本原理 本書的開篇部分,詳細介紹瞭儀器分析在現代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通過列舉一係列儀器分析在科學研究、質量控製、環境監測、醫療診斷等領域的典型應用案例,揭示瞭儀器分析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的強大生命力。接著,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儀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分析對象的性質、分析過程的幾個主要階段(樣品前處理、測量、數據處理與結果錶達),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著重介紹瞭儀器分析所依據的光學、電化學、熱學、色譜學等基本物理化學原理,為後續章節對具體儀器方法的講解奠定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光譜分析方法 光譜分析是儀器分析中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分支之一。本書對各種主要的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方法進行瞭詳盡的闡述。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詳細介紹瞭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産生機理、影響因素,以及定量分析的Lambert-Beer定律及其應用。內容涵蓋瞭單波長法、多波長法、導數光譜法等,並介紹瞭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原理與使用要點。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與原子發射光譜法(AES): 重點講解瞭原子化過程(火焰原子化、石墨爐原子化、等離子體原子化)及其影響因素,並深入探討瞭AAS的靈敏度、選擇性、乾擾消除技術,以及AES(包括ICP-AES、DC-AES)的工作原理、激發條件和應用範圍。 紅外光譜法(IR): 闡述瞭分子振動與紅外吸收的理論基礎,詳細介紹瞭紅外光譜的特點、解析方法(官能團區、指紋區),以及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的技術優勢和儀器結構。 熒光光譜法(FS): 講解瞭熒光産生的機理、影響因素(包括內濾效應、自猝滅等),以及熒光光譜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應用。重點介紹瞭激發光譜、發射光譜、同步掃描等技術。 拉曼光譜法(RS): 介紹瞭拉曼散射的原理,與紅外光譜法的互補性,以及拉曼光譜在分子結構鑒定、材料分析等方麵的獨特優勢。 X射綫衍射(XRD)與X射綫熒光光譜法(XRF): 詳細闡述瞭X射綫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原理,XRD在晶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以及XRF在元素組成分析中的原理、儀器和應用。 核磁共振波譜法(NMR): 重點講解瞭核自鏇、化學位移、自鏇-自鏇裂分等基本概念,介紹瞭¹H NMR和¹³C NMR在有機化閤物結構鑒定中的強大威力,並提及瞭二維NMR等高級技術。 質譜法(MS): 深入講解瞭質譜産生的原理、各種離子源(如EI, ESI, APCI)、質量分析器(如四極杆, 離子阱, TOF)的工作方式,以及質譜在分子量測定、結構解析、同位素分析等方麵的廣泛應用。 第三部分:色譜分析方法 色譜法是分離和分析混閤物的關鍵技術,本書對此進行瞭係統梳理。 色譜基本原理: 詳細闡述瞭色譜法的定義、分類(如按固定相、按分離機理),以及色譜分離的基本過程。重點講解瞭分配係數、保留值、峰容量、分離度等關鍵參數。 氣相色譜法(GC): 詳細介紹瞭GC的進樣係統、載氣、色譜柱(填料型、毛細管型)的選擇與性能,各種檢測器(FID, TCD, ECD, NPD, MS)的工作原理、特點與應用。重點分析瞭GC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方法優化。 液相色譜法(LC): 覆蓋瞭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各種模式,包括根據固定相分類的正相色譜、反相色譜、離子交換色譜、體積排阻色譜、親和色譜等。詳細介紹瞭HPLC的輸液泵、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UV-Vis, 示差摺光, 熒光, 電化學, ELSD, CAD, MS)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薄層色譜法(TLC): 介紹瞭TLC的裝置、展開劑的選擇、顯色方法以及其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中的簡便應用。 氣-質聯用(GC-MS)與液-質聯用(LC-MS): 深入講解瞭GC-MS和LC-MS作為聯用技術的原理、優勢,以及它們在復雜樣品分析、痕量組分鑒定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電化學分析方法 電化學方法在環境、生化、材料等領域應用廣泛。 電位分析法: 詳細介紹瞭指示電極、參比電極的種類與工作原理,以及pH計、離子選擇電極(ISE)等在測定溶液中離子活度方麵的應用。 電解分析法: 闡述瞭恒電位電解和恒電流電解的原理,以及它們在物質分離和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電量分析法(庫侖分析法): 介紹瞭法拉第定律在化學計量學中的應用,以及恒電流電解法、恒電位電解法(庫侖滴定)的原理與應用。 極譜法與伏安法: 詳細講解瞭汞滴電極、固體微電極的特性,以及極譜和伏安法(如循環伏安法、溶齣伏安法)在測定氧化還原活性物質中的原理、儀器和應用。 電導分析法: 介紹瞭電導率與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係,以及電導滴定在某些分析中的應用。 第五部分:其他重要儀器分析方法 熱分析方法: 介紹瞭熱重分析(TGA)、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熱機械分析(TMA)等熱分析技術的基本原理、儀器結構以及在材料錶徵、熱穩定性評價等方麵的應用。 放射性核素示蹤法: 簡述瞭放射性同位素在化學分析中的示蹤原理,以及在物質遷移、動力學研究等方麵的應用。 顯微分析方法: 介紹瞭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SEM, TEM)的基本原理和在微觀形貌、結構分析中的應用。 第六部分:儀器分析的數據處理與質量控製 數據處理: 詳細介紹瞭儀器分析中常用的統計學原理,包括誤差的來源與分析、顯著性檢驗、迴歸分析、標準麯綫的建立與應用等。 儀器分析的質量控製: 闡述瞭儀器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QA)與質量控製(QC)的重要性,介紹瞭內部質量控製、外部質量評價、方法驗證等概念,旨在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第七部分:儀器分析在實際中的應用 本書的最後一章,通過豐富的實例,展示瞭儀器分析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包括: 環境保護: 水、氣、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檢測。 食品安全: 農藥殘留、重金屬、添加劑等的分析。 醫藥衛生: 藥物分析、生物標誌物的檢測。 材料科學: 聚閤物、納米材料等的錶徵。 地質礦産: 礦石成分分析。 公安刑偵: 痕跡物證分析。 本書的特點: 內容全麵: 涵蓋瞭儀器分析領域最經典、最常用的各種方法。 理論與實踐結閤: 在闡述原理的同時,注重儀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技巧和實際應用。 體係完整: 從緒論到具體方法,再到數據處理和應用,結構完整,邏輯清晰。 與時俱進: 吸收瞭近年來儀器分析領域的新技術、新進展。 圖文並茂: 大量使用插圖、圖錶和流程圖,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原理。 語言精煉: 力求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復雜的科學概念。 《儀器分析(第二版)》不僅適閤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也是從事儀器分析工作的科研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寶貴參考書。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係統地掌握儀器分析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解決實際分析問題提供有力的工具。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對它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我之前接觸過幾本關於分析化學的書,大多枯燥乏味,充斥著各種公式和概念,讀起來非常費力。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倒是挺不錯的,封麵設計比較簡潔大方,內頁的紙質也很好,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翻開目錄,發現涵蓋的內容很全麵,從基礎的樣品前處理到各種常用分析儀器的原理、結構、性能和應用,再到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幾乎是一個體係化的梳理。我特彆喜歡它講解分析儀器那部分,不是簡單地羅列,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各種儀器的核心工作原理,並且通過大量的實例來展示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式,讓我對分析化學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感興趣瞭。

評分

這本書真是我的救星!之前做實驗,對各種儀器的原理和操作總是迷迷糊糊的,尤其是那些復雜的圖譜分析,更是讓人頭疼。每次拿到儀器分析報告,都覺得像在看天書。我試過看其他一些資料,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操作步驟太籠統,根本無法指導實際操作。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書,感覺整個世界都亮瞭!它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語言,把那些晦澀難懂的儀器原理一點點剖析開來,而且圖文並茂,讓我能直觀地理解。最關鍵的是,它在操作流程方麵非常詳細,每一步都交代得很清楚,甚至連一些容易齣錯的細節都給齣瞭提示。做實驗時,我就是對照著書上的步驟來的,大大提高瞭實驗的效率和準確性,減少瞭很多不必要的返工。這本真的讓我從“小白”變成瞭“小能手”,對儀器的信心也大大增強瞭。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真的為“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但想係統梳理”的人量身定製的。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讀起來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娓娓道來。我之前對一些概念的理解總是模模糊糊的,這本書通過大量的類比和形象的比喻,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起來,讓我一下子就茅塞頓開。而且,它的內容編排也很閤理,每一個章節的長度都適中,不會讓人産生閱讀疲勞。我喜歡它在講解完某個儀器後,會立即給齣一兩個實際的應用案例,這讓我能很快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係起來,也讓我對這個分析方法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這本書對於我快速掌握儀器分析的基礎知識,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起到瞭非常關鍵的作用。

評分

我是一名剛剛開始接觸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生,之前對這個領域幾乎是一無所知,感覺非常迷茫。各種各樣的儀器,名稱就夠讓人暈頭轉嚮的,更彆說它們的原理和操作瞭。幸好我的老師推薦瞭這本教材,我纔算是找到瞭方嚮。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入各種儀器。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很多復雜的理論,而是先從儀器的基本組成和功能入手,讓我能夠一步步建立起認識。然後,對於每一種儀器,它都詳細介紹瞭它的工作原理、關鍵部件、優缺點以及適用的分析對象。我覺得最棒的是,它還配有大量的圖示和錶格,這對於我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經常會在做實驗前,先翻看書上對應的章節,加深對儀器的理解,這樣在實驗過程中就更加得心應手瞭。

評分

這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參考書,尤其適閤想要深入理解儀器分析原理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員。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分析問題,查閱瞭很多資料,但總是覺得不夠係統,缺乏對問題根源的深入剖析。這本書在理論深度上做得非常好,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使用儀器,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要這麼做,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它對於各種分析方法和儀器的局限性也做瞭非常客觀的評價,這對於我們選擇閤適的分析手段、規避潛在的風險非常有幫助。另外,書中對誤差分析和數據處理部分的講解也非常到位,這對於保證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至關重要。雖然有些地方的理論性比較強,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纔能完全理解,但一旦掌握,將對解決實際分析問題大有裨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