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製圖與CAD(柳青)

工程製圖與CAD(柳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遼寜石油化工大學製圖教研室,柳青,何延東 等 著
圖書標籤:
  • 工程製圖
  • CAD
  • 機械製圖
  • 建築製圖
  • 計算機輔助設計
  • 柳青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理工科
  • 繪圖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121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709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3
字數:52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各理工專業師生作為教材使用,還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工程製圖與cad》是一本針對高等院校理工類各專業應用型本科生的製圖、識圖教材,教材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通過教材學習可以增強其識圖、讀圖能力,教材配套習題集及電子版答案,能夠達到教師易教、學生易學的目的。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是在近年製圖課程改革與探索的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同時還配套瞭《工程製圖與CAD習題集》以及電子版答案。
為瞭將學生的製圖理論和計算機繪圖實踐技能有效地結閤起來,本書包含兩部分內容,分上、下篇列齣,分彆講述製圖理論和計算機繪圖軟件。上篇包括製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點、直綫、平麵、立體的投影,組閤體的視圖以及尺寸標注,軸測圖,機件的常用錶達方法,標準件、常用件,零件圖和裝配圖,專業圖樣;下篇主要敘述AutoCAD軟件繪圖、編輯、尺寸標注等功能以及專業圖樣的繪製指導;此外,本書還包含緒論和附錄、參考文獻。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各理工專業師生作為教材使用,還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柳青,遼寜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學院,副教授 製圖教研室負責人,柳青,本科畢業後在工廠中工作近十年,從事過加工車間一綫的技術員、設計部門的設計員。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十三年,一直從事製圖教學工作,親身經曆瞭本校製圖授課的改革與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現為製圖教研室的負責人,主抓2016級的製圖教學改革工作。熟悉計算機繪圖二維、三維軟件,指導的學生在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多次取得優異的成績。

目錄

緒論1
上 篇
第1章製圖的基本知識2
1.1製圖相關規定2
1.1.1圖紙幅麵和格式、標題欄2
1.1.2比例3
1.1.3字體4
1.1.4圖綫6
1.1.5尺寸標注7
1.2平麵圖形的畫法10
1.2.1幾何作圖10
1.2.2平麵圖形分析14
1.2.3繪圖的方法和步驟15
第2章點、直綫、平麵的投影17
2.1投影法17
2.2點的投影18
2.2.1點的三麵投影18
2.2.2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之間的關係18
2.2.3兩點的相對位置19
2.3直綫的投影20
2.3.1直綫的三麵投影20
2.3.2各種位置直綫的投影20
2.3.3直綫上的點22
2.3.4兩直綫的相對位置23
2.4平麵的投影26
2.4.1平麵的錶示法26
2.4.2各種位置平麵的投影26
2.4.3平麵上的點和直綫28
第3章立體30
3.1平麵立體30
3.1.1棱柱30
3.1.2棱錐31
3.2迴轉體33
3.2.1圓柱33
3.2.2圓錐34
3.2.3球36
3.2.4圓環37
3.3拉伸體38
3.4平麵與立體相交39
3.4.1平麵與平麵立體相交40
3.4.2平麵與迴轉體相交41
3.5兩迴轉體相交48
3.5.1積聚性法求相貫綫48
3.5.2相貫綫的特殊情況51
第4章組閤體53
4.1三視圖的形成53
4.1.1三視圖的形成53
4.1.2三視圖的投影規律54
4.2畫組閤體視圖54
4.2.1組閤體的形體分析54
4.2.2組閤體視圖的畫法55
4.2.3相貫綫的簡化畫法58
4.3讀組閤體視圖58
4.3.1讀組閤體視圖的要點59
4.3.2讀圖的方法和步驟59
4.4組閤體的尺寸標注63
4.4.1尺寸種類64
4.4.2標注尺寸基本要求65
4.4.3標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驟66
第5章軸測圖68
5.1軸測圖的基本知識68
5.1.1定義68
5.1.2特性68
5.1.3軸測圖的分類69
5.2軸測圖的畫法69
5.2.1正等測69
5.2.2斜二測73
第6章機件的常用錶達方法76
6.1視圖76
6.1.1基本視圖76
6.1.2嚮視圖77
6.1.3局部視圖77
6.1.4斜視圖78
6.2剖視圖79
6.2.1剖視圖的概念79
6.2.2剖視圖的畫法79
6.2.3剖視圖的標注81
6.2.4剖視圖的分類81
6.3斷麵圖86
6.3.1斷麵圖的概念86
6.3.2斷麵圖的種類87
6.4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89
6.4.1局部放大圖89
6.4.2簡化畫法89
第7章標準件和常用件92
7.1螺紋92
7.1.1螺紋的形成及螺紋要素92
7.1.2螺紋的規定畫法94
7.1.3螺紋的分類和標注95
7.2螺紋緊固件98
7.2.1螺紋緊固件的標記98
7.2.2螺紋緊固件連接畫法100
7.3鍵、銷、滾動軸承和彈簧104
7.3.1鍵連接104
7.3.2銷連接105
7.3.3滾動軸承106
7.3.4彈簧108
7.4齒輪110
7.4.1直齒圓柱齒輪的各幾何要素及尺寸關係111
7.4.2直齒圓柱齒輪的規定畫法112
第8章零件圖114
8.1零件圖概述114
8.2零件圖的視圖選擇115
8.2.1視圖選擇過程115
8.2.2典型零件視圖錶達116
8.3零件圖的尺寸標注117
8.4零件的技術要求120
8.4.1尺寸公差與配閤120
8.4.2錶麵粗糙度127
8.4.3幾何公差的代號及標注131
8.4.4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錶示法134
8.4.5錶麵處理和熱處理134
8.5零件結構的工藝性135
8.5.1鑄造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135
8.5.2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135
8.6讀零件圖138
8.6.1要求138
8.6.2方法和步驟138
8.6.3讀零件圖舉例139
第9章裝配圖142
9.1裝配圖的內容142
9.2裝配圖的視圖錶達方法143
9.2.1規定畫法143
9.2.2沿零件結閤麵剖切和拆卸畫法143
9.2.3誇大畫法144
9.2.4假想畫法144
9.2.5簡化畫法144
9.3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及零、部件序號和明細欄144
9.3.1裝配圖中的幾類尺寸144
9.3.2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和明細欄145
9.4裝配結構的閤理性簡介146
9.5裝配圖的畫法148
9.6讀裝配圖及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149
9.6.1讀裝配圖的方法與步驟149
9.6.2讀裝配圖舉例149
9.6.3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150
9.6.4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應用實例151
第10章其他圖樣153
10.1典型化工專業圖樣153
10.1.1化工設備圖153
10.1.2化工工藝圖157
10.2電氣工程圖162
10.2.1電子元器件的圖樣特點162
10.2.2常用電子元器件的外形圖及圖形符號163
10.2.3係統圖167
10.2.4電路圖168
10.2.5邏輯圖168
10.2.6流程圖168
10.2.7其他電氣工程圖169
10.3焊接圖169
10.3.1焊縫圖示法169
10.3.2焊縫符號170
10.3.3焊縫的錶達方法及焊接圖示例173
下篇
第11章AutoCAD基礎知識176
11.1AutoCAD的基本功能176
11.2啓動、退齣AutoCAD177
11.2.1啓動AutoCAD177
11.2.2退齣AutoCAD177
11.3AutoCAD的界麵和工作空間177
11.3.1AutoCAD界麵的組成178
11.3.2AutoCAD的工作空間179
11.4圖形文件基本操作180
11.5設置繪圖環境180
11.6命令的使用182
11.7坐標係184
11.7.1世界坐標係與用戶坐標係184
11.7.2坐標的錶示方法184
11.7.3坐標係中點與距離的輸入方法185
11.8圖形對象的選擇185
11.9觀察圖形文件186
11.10輔助功能186
11.11使用AutoCAD軟件的技巧188
第12章平麵圖形的畫法190
12.1繪圖前的準備190
12.2平麵圖形的繪製與編輯192
12.2.1直綫(L)192
12.2.2多段綫(PL)193
12.2.3圓與圓弧(C&ARC;)193
12.3平麵圖形繪製實例194
12.3.1平麵圖形繪製實例1——圓弧連接194
12.3.2平麵圖形繪製實例2——三視圖繪製198
第13章尺寸標注、創建文字與錶格201
13.1尺寸標注樣式設置201
13.1.1設置“綫”選項卡201
13.1.2設置“符號和箭頭”選項卡202
13.1.3設置文字選項卡202
13.1.4設置“調整”選項卡203
13.1.5設置“主單位”選項卡203
13.1.6設置“換算單位”選項卡203
13.1.7設置“公差”選項卡203
13.2尺寸標注205
13.2.1綫性標注205
13.2.2對齊標注205
13.2.3角度標注205
13.2.4圓和圓弧的標注206
13.2.5坐標標注206
13.2.6尺寸公差標注206
13.2.7形位公差標注207
13.2.8標注實例208
13.3創建文字209
13.3.1創建文字樣式209
13.3.2輸入單行文字210
13.3.3輸入多行文字210
13.4錶格樣式及創建錶格211
13.4.1新建錶格樣式211
13.4.2創建錶格212
第14章塊操作、外部參考及圖紙打印213
14.1塊操作213
14.1.1定義塊213
14.1.2插入塊214
14.1.3存儲塊214
14.1.4塊屬性定義214
14.1.5塊應用實例215
14.2外部參照215
14.2.1附著外部參照216
14.2.2綁定外部參照216
14.2.3編輯外部參照217
14.2.4管理外部參照218
14.3圖形的打印與輸齣219
14.3.1頁麵設置219
14.3.2打印圖形219
14.3.3輸齣圖形220
第15章典型專業圖樣222
15.1化工專業圖樣222
15.1.1工藝流程圖222
15.1.2化工設備圖樣223
15.2機械專業圖樣繪製224
15.2.1零件圖圖樣繪製224
15.2.2裝配圖圖樣繪製225
15.3電氣工程專業圖樣227
15.3.1常用電子元器件圖形符號227
15.3.2電子電路圖樣227
附錄229
1螺紋229
1.1普通螺紋直徑與螺距(GB/T 193—2003)229
1.2普通螺紋基本尺寸(GB/T 196—2003)229
1.3管螺紋230
1.4梯形螺紋(GB/T 5796.2—2005,GB/T 5796.3—2005)231
2常用標準件232
2.1螺釘232
2.2螺栓237
2.3雙頭螺柱242
2.4螺母243
2.5墊圈245
2.6鍵246
2.7銷249
2.8滾動軸承250
2.9彈簧253
3常用機械加工一般規範和零件結構要素254
3.1標準尺寸(摘自GB/T 2822—2005)254
3.2砂輪越程槽(摘自GB/T 6403.5—2008)254
3.3零件倒圓與倒角(摘自GB/T 6403.4—2008)255
3.4普通螺紋倒角和退刀槽(摘自GB/T 3—1997)、螺紋緊固件的螺紋倒角(摘自GB/T 2—2016)255
3.5緊固件通孔(摘自GB/T 5277—1985)及沉頭座尺寸(摘自GB/T 152.2—2014,GB/T 152.3—1988,GB/T 152.4—1988)256
4公差與配閤257
4.1優先配閤中軸的上、下極限偏差數值(從GB/T 1801—2009和GB/T 1800.2—2009摘錄後整理列錶)257
4.2優先配閤中孔的上、下極限偏差數值(從GB/T 1801—2009和GB/T 1800.2—2009摘錄後整理列錶)258
5常用材料名詞解釋260
5.1金屬材料260
5.2非金屬材料262
參考文獻263

精彩書摘

10.1典型化工專業圖樣
化工製圖研究化工專業圖樣的繪製和閱讀方法。在石油、化工以及與之相近的醫藥、食品、輕工等工業的建設中,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設備的製造、安裝,或是生産過程中的試車、檢修、技術改造,都要涉及到有關的化工圖樣。化工行業中常用的工程圖樣有:化工機器圖、化工設備圖和化工工藝圖。由於化工機器圖在視圖錶達、尺寸標注、技術要求等方麵與機械製圖基本相同,因此本節著重介紹化工設備圖和化工工藝圖的基本內容與常用錶達方法及相關標準規範。

圖10-1 典型化工設備直觀圖
10.1.1化工設備圖
化工設備圖是用於錶達化工産品生産過程中閤成、分離、乾燥、結晶、過濾、吸收、澄清等生産單元的裝置和設備的圖樣。常用典型化工設備有反應罐(釜)、塔器、換熱器、貯罐(槽)等,如圖10-1所示。
三、 化工設備圖的結構特點
各種化工設備由於化工工藝要求不同,其內部結構型式、形狀大小和安裝方式各有差異,但它們的主體外部結構有許多共同之處:
(1)殼體以迴轉體為主:化工設備的殼體,主要由筒體和封頭兩部分組成,構成瞭化工設備封閉的外殼。其中筒體以迴轉形體為主,尤以圓柱形居多,一般由鋼闆捲焊成型(如容器、反應器的罐體、塔器的塔體、換熱器的殼體)。封頭以橢圓形、球形、圓錐形等迴轉體為常見。
(2)尺寸相差懸殊:化工設備的總體尺寸與設備的某些局部結構(如壁厚、管口等)的尺寸,往往相差懸殊。
(3)有較多的開孔和管口:設備殼體的軸嚮和周嚮方位上分布著較多的各種規格和作用的接管以及其它零件。
(4)大量采用焊接結構:化工設備各部分的連接和零部件的安裝連接,廣泛采用焊接方法。不僅筒體由鋼闆捲焊而成,筒體與封頭、管口、支座、人孔等連接,也都采用焊接方法。
(5)廣泛采用標準化、通用化、係列化的零部件:設備上的一些常用零部件的規格尺寸,絕大多數已經標準化、係列化。如接管法蘭、人孔(手孔)、液麵計、支座、封頭等。
四、 化工設備圖的基本內容
(1)一組圖形:用以錶達該設備的結構形狀和零部件之間的裝配連接關係。
(2)必要的尺寸:用以錶達設備的總體規格、各零件之間的裝配連接與安裝尺寸等。
(3)管口符號與管口錶:設備上所有的接管均用小寫的拉丁字母(a、b、c、d…)予以編號,並在管口錶中列齣各管口的名稱、規格尺寸、法蘭密封麵形式及管口的用途等有關內容。
(4)技術特性錶:列齣設備的主要工藝技術特性數據,如:物料名稱、壓力、溫度等。
(5)技術要求:用文字說明設備在製造、安裝等方麵的技術要求。
(6)零件的編號、明細錶和標題欄。
五、 化工設備圖的錶達特點
(1)基本視圖的配置
由於化工設備的主體結構多為迴轉體,其基本視圖常采用兩個視圖。立式設備一般為主、俯視圖;臥式設備一般為主、左視圖,用以錶達設備的主體結構,主視圖一般采用全剖視圖。由於設備形體狹長,當主、俯(或主、左)視圖難於在幅麵內按投影關係配置時,允許將俯(左)視圖配置在其它位置處,但必須標注視圖名稱。
(2)多次鏇轉的錶達方法
化工設備殼體上分布有眾多的管口及其它附件,為瞭在主視圖上錶達它們的結構形狀和位置高度,可按機械製圖中畫鏇轉視圖或鏇轉剖視圖的方法,假想將設備周嚮或軸嚮分布的接管和其它附件分彆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嚮鏇轉至與投影麵平行位置,然後再嚮主視圖進行投影,稱為多次鏇轉法。多次鏇轉錶達不需標注。
為瞭區分與識彆設備上的各種接管,設備上所有的管口(物料進齣管口、儀錶管口等)均需按拉丁字母順序編號並注齣符號(如a、b、c、d)。圖10-2中的人孔C,就是在俯視圖上按逆時針方嚮假想鏇轉45°之後,在主視圖上畫齣其投影的;在俯視圖上的液麵計b1b2、b3b4也是分彆按順時針方嚮鏇轉到與投影麵平行的位置,在主視圖上錶達齣他們的結構形狀與軸嚮高度位置的;接管口d的軸綫位置與投影麵平行,不需要鏇轉,可直接投影在主視圖上。
必須注意,在應用多次鏇轉的畫法時,不能使視圖上齣現圖形重疊的現象。如俯視圖中的接管口k,位於設備軸嚮頂端的封頭上,無論順時針還是逆時針鏇轉,在主視圖上都會與管口c和d的圖形重疊,在這種情況下,接管口k就采用瞭A-A局部剖視圖方法來錶達瞭。
對於俯視圖中的接管e、f、h,由於他們的結構形狀與接管d完全相同,隻有尺寸不同,因此,在主視圖的接管d中,用d(e、f、h)錶達瞭相同結構形狀的接管,並在管口錶中說明瞭他們的結構尺寸。
(3)局部結構的錶達方法
化工設備圖中較多的采用瞭局部放大圖來錶達局部結構並標注尺寸。局部放大圖的畫法和要求與機械製圖相同,即錶達局部結構時,可畫成局部視圖、剖視或剖麵等形式,可按比例,也可不按,但需注明。如圖10-2立式容器頂部封頭上的接管k的A-A視圖就是采用局部放大圖錶達瞭接管的形狀和尺寸。
(4)化工設備圖的繪圖比例與薄壁結構的誇大錶示法
化工設備總體尺寸較大,繪圖錶達時遵照國傢標準《機械製圖》的規定,通常采用1:5、1:10、1:10n等幾種比例,但由於化工設備的特殊情況,也允許增加采用1:6、1:30等比例繪製。
化工設備總體尺寸與局部結構尺寸相差懸殊,如圖10-2的立式容器,其總高為3240毫米,設備殼體直徑為2000毫米,而殼體壁厚、接管壁厚度、墊片等構件的厚度則在個位數的幾毫米範圍內,在繪圖時比例縮小較多。圖10-2中采用1:10的繪圖比例,這些薄壁構件的厚度通常難以畫齣,因此必須采用誇大畫法,即不按比例,適當地用雙綫誇大地畫齣它們的厚度。其餘細小結構或較小的零部件也可采用誇大畫法。
(5)管口方位的錶達方法
化工設備上的管口較多,它們的周嚮方位在設備的製造、安裝、使用時都極為重要,必須在圖樣中錶達清楚。若化工工藝人員已給齣管口方位圖,可直接在“技術要求”中說明管口方位圖的圖號。此時設備圖的俯(左)視圖中畫齣的管口及支座方位,不一定是管口及支座的真實周嚮方位,故不能注寫角度尺寸。
如果繪製設備圖時,管口及支座的周嚮方位已有工藝人員確定,則可在設備圖的俯(左)視圖中畫齣管口及支座周嚮方位,注齣錶示方位的相應尺寸和角度,並在技術要求項內注明“管口及支座方位按本圖”等字樣,如圖10-2所示。
(6)焊縫結構的錶達與標注
當化工設備圖的尺寸按比例縮小後,圖綫間距的實際尺寸小於3mm時,視圖中的焊縫隻用圖形輪廓綫錶示即可,剖視圖中的焊縫則按焊接接頭型式畫齣焊縫剖麵及剖麵塗黑符號。對於設備上某些重要的焊縫或特殊的、非標準型式的焊縫,則需用局部放大圖詳細錶示焊縫結構形狀與尺寸。如圖10-2開孔C處的補強圈焊縫就是用1:1比例局部繪齣瞭焊縫結構型式和尺寸。設備圖中對所有焊縫均有統一要求時,一般隻需在技術要求中對設備采用的焊接方法以及焊接接頭型式等內容作統一說明即可。
10.1.2化工工藝圖
化工工藝圖是錶達化工生産過程與聯係的圖樣,化工工藝圖的設計繪製是化工工藝人員進行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也是進行工藝安裝和指導生産的重要技術文件。化工工藝圖主要有化工工藝流程圖、設備布置圖、管道布置圖。
圖10-2 立式容器圖


一、 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圖用於錶達化工生産工藝流程。屬於該性質的圖樣主要有:物料平衡圖、工藝流程圖(又稱物料流程圖)及工藝管道及儀錶流程圖三種。其共同特點為:均采用展開圖形式,按工藝流程次序,自左至右畫齣一係列車間(工段)、設備、儀錶閥門等示意圖,並配以物料流程綫和必要的標注說明。在引進設備或中國石油化工設計院的圖紙上又稱為PF圖或PFD圖,即英文Process Flow Diagram的縮寫。工藝流程圖一般是在初步設計階段中,在物料平衡圖的基礎上,完成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時繪製的圖樣。工藝流程圖為審查提供瞭資料,又是進一步設計的依據,同時它還可以為實際生産操作提供參考。下麵以圖10-3乙苯精餾車間工藝流程圖為例說明。

圖10-3 乙苯精餾車間工藝流程圖
(1)設備及標注
圖中用細實綫示意地畫齣流程中所用設備的外形輪廓,並采用細實綫引齣標注各設備。標注內容分彆布置在圖紙的上方、下方或中間的同一水平綫上。引齣綫的水平綫上方用代號錶示設備位號,如圖中的“T-101A-B”,其中“T”為塔設備的代號,同一位號的設備若有多颱,則分彆在位號後加注A、B、C等以錶示颱號。其它常用設備分類代號及簡化符號圖例詳見錶10-1所示。水平綫下方則需要注明設備名稱、規格和特性數據。如“T-101A-B”設備為乙苯塔(浮閥塔),其中規格尺寸“φ1600x52600”錶示塔設備的直徑為1.6米、塔高為52.6米,“n=120”錶明該塔具有120層塔盤。
(2)流程綫及標注
圖中用帶有箭頭的粗實綫將設備連起來,錶達主要物料的流程;在流程綫的起始和終止處還要錶明物料的名稱,以錶示物料的來龍去脈;在各設備之間的流程綫上,還要注明物料進齣該設備前後的某些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等)。例如圖中原料進入設備E-101原料預熱器之前的溫度t=常溫,經E-101預熱器(通過低溫蒸汽LS)預熱後溫度達到160°C-162°C;經過“T-101C”齣來後,混閤物料的溫度為136°C,壓力p為常壓,再經過“E-103”乙苯冷凝器入口溫度為30°C的冷卻水(CW)循環冷卻(HW)後,物料的溫度降至131°C,而冷卻水的齣口溫度升至40°C。該冷凝器的換熱能力為“Q=1744.20KW”。
錶10-1 常用設備分類代號及其簡化符號圖例
設備類彆
及代號 圖例(也可以隻錶示外輪廓) 設備類彆及代號 圖例及符號說明
塔(T)





填料塔 篩闆塔 浮閥塔 泡罩塔 鼓風機
壓縮機
(C)


鼓風機 離心壓縮機


(臥式)鏇轉式壓縮機 (立式)鏇轉式壓縮機
反應器
(R)



變換器 轉化器 聚閤釜 換熱器
冷卻器
蒸發器
(E)



換熱器
冷卻器
蒸發器
簡化符號






` 固定管闆式換熱器

浮頭式換熱器 平闆式換熱器
容器槽、罐(V)


臥式槽 立式槽



錐頂罐 濕式氣櫃 球罐
LS(低壓蒸汽)或MS(中壓蒸汽)
        
加熱符號(用蒸汽將物料加熱)
    
CW(冷卻水)入口為低溫冷卻水 
高溫物料HW(循環冷卻)
冷卻符號 (將物料從高溫冷卻至低溫)

(P)

離心泵


換熱符號
(3)物料組分錶及內容
當物料經過某設備其組成成分發生變化時,還需在相應的流程綫上用細實綫引齣一條指引綫,並用細實綫繪齣錶格,在錶格內詳細注齣物料變化前後各組分的名稱、流量(kg/h)、重量百分數(wt%)、小時韆剋分子量(kg mol/h)、摩爾百分數(mol%)等。如物料進入T-101A塔前和從T-101C塔齣來,經過E-103循環冷凝、V-102、P-104A-B以及E-104的反復冷卻循環迴流後,乙苯的重量百分數由18%升到98.30%,而其它各組分發生的變化則從錶中一目瞭然。圖中還錶示瞭圖框和標題欄等項目。
二、 設備布置圖
設備布置圖是在簡化瞭的廠房建築圖上增加瞭設備布置的內容,用來錶示設備與建築物、設備與設備之間的相對位置,並能直接指導設備安裝的圖樣,也是化工設計、施工、設備安裝、繪製管路布置圖的重要技術文件。在設備布置設計中,一般還提供首頁圖、設備安裝詳圖、管口方位圖等,但設備布置圖是設備布置設計中的主要圖樣。設備布置圖也是按正投影原理繪製的,繪圖比例通常是1:50和1:100。圖10-4所示為某一工段的設備布置圖,它包含瞭一般設備布置圖的圖樣內容和錶達方法。

前言/序言

工程製圖是工科類大學的專業技術基礎課之一,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設計手段已經應用到瞭工程設計的各個領域。按照高等工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和特點,結閤製圖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本教材在加強畫圖、讀圖能力訓練的同時,強化計算機繪圖的教學與實踐,以適應應用型人纔的培養需要。教材的編寫有如下幾個特點:
1.製圖理論部分講授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
2.增大計算機繪圖部分理論與實踐內容;
3.書中引入實例講解,側重專業圖樣的繪製和閱讀;
4.計算機繪圖部分的內容集中編排在下篇,有利於知識點的集中與查閱,授課時可根據進度安排將工程製圖與計算機繪圖融於一體;
5.本書文字敘述力求簡潔,重點突齣;
6.全書引用的標準均采用全新國傢標準。
本書由遼寜石油化工大學製圖教研室組織編著。參加本書編著的有:柳青、佟洪波(前言、緒論、第9章、附錄),奚文(第1、4、15章),郭玉泉、閆偉(第2、6章),李萍(第3、7章),何延東(第5、8章),杜娟(第10、11章),孫宏宇(第12~14章)。常東超和賈敏參與瞭書中部分圖形的繪製工作。全書由柳青總體負責,奚文擔任主審。
本編著組同時還編著瞭與本書配套的《工程製圖與CAD習題集》,供廣大學生使用。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17年6月
《精密設計:機械傳動部件的結構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現代機械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傳動部件,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層層剖析,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套係統、紮實的機械傳動知識體係。本書著重於傳動部件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設計計算、材料選擇、製造工藝以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案例,力求使讀者在理解理論的同時,也能掌握實際操作的要領。 第一篇:機械傳動基礎與發展 本篇將為讀者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並引導其瞭解機械傳動領域的發展脈絡。 第一章:機械傳動概述 1.1 傳動係統的功能與組成: 詳細闡述機械傳動在動力傳遞、運動變換、速度/力矩調節等方麵的核心作用。分析傳動係統的基本組成要素,如動力源、傳動件、從動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1.2 機械傳動的分類: 係統介紹按傳遞運動特性(如連續、間歇、無級變速)和按工作原理(如摩擦傳動、嚙閤傳動、柔性傳動、液壓/氣動傳動)進行的分類。通過具體的機械設備實例,幫助讀者直觀理解不同傳動類型的特點和適用範圍。 1.3 機械傳動發展趨勢: 探討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綠色環保等當前機械傳動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方嚮。分析新材料、新工藝、新理論(如仿生學、智能控製)對傳動技術的影響。 1.4 傳動設計的基本原則: 強調可靠性、經濟性、通用性、可維護性等傳動設計的重要考量因素。介紹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的規範和標準。 第二章:傳動零件的受力分析與強度設計 2.1 載荷的類型與計算: 深入分析恒定載荷、變載荷(如衝擊載荷、周期性載荷)的特點,介紹載荷係數的確定方法。重點講解在不同工作條件下,傳動零件所承受的應力類型,包括拉伸、壓縮、彎麯、剪切、扭轉以及組閤應力。 2.2 材料力學基礎迴顧: 簡要迴顧材料的力學性能,如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模量、泊鬆比等,以及它們在強度計算中的作用。 2.3 強度計算方法: 詳細介紹基於許用應力法、安全係數法、應力-壽命麯綫法(S-N麯綫)等強度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驟。對不同類型的傳動零件,如軸、齒輪、帶輪等,給齣具體的強度校核公式和計算示例。 2.4 疲勞強度與斷裂韌性: 深入探討材料在反復載荷作用下的疲勞失效機理,分析影響疲勞壽命的因素(如應力集中、錶麵狀態、環境因素)。介紹斷裂韌性在評估材料抵抗裂紋擴展能力中的重要性。 2.5 接觸強度設計: 重點關注齒輪、軸承等接觸傳動件的接觸應力計算,講解赫茲接觸應力理論,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接觸麵幾何形狀和材料硬度來提高接觸疲勞壽命。 第二篇:主流機械傳動技術詳解 本篇將對各種常見的機械傳動方式進行深入分析,涵蓋其結構、原理、設計與應用。 第三章:齒輪傳動 3.1 齒輪傳動的基本類型與特點: 詳細介紹圓柱齒輪(外嚙閤、內嚙閤、齒形)、錐齒輪、蝸輪蝸杆等常見齒輪傳動形式。分析它們的傳動比範圍、效率、精度、承載能力、噪聲、振動等特性。 3.2 齒輪的幾何參數與嚙閤原理: 深入解析齒輪的模數、壓力角、齒頂高、齒根高、齒距、基圓、分度圓等關鍵幾何參數。闡述漸開綫和圓弧齒廓的嚙閤特性,分析根切、乾涉等現象及其避免方法。 3.3 齒輪傳動強度計算: 詳細講解齒輪的彎麯強度和接觸強度計算方法。列齣標準GB/T13509等相關標準中的計算公式,並進行實例分析。 3.4 齒輪的材料、熱處理與製造工藝: 介紹常用的齒輪材料(如碳鋼、閤金鋼、粉末冶金材料),以及滲碳淬火、調質、感應淬火等熱處理工藝對提高齒輪性能的作用。探討滾齒、插齒、磨齒等加工方法的特點和精度等級。 3.5 齒輪傳動的應用: 列舉齒輪傳動在機床、汽車、減速機、印刷機械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案例,分析不同應用場景下齒輪傳動的選型和設計要點。 第四章:帶傳動 4.1 帶傳動的類型與特點: 詳細介紹平帶、三角帶(V帶)、多楔帶、同步帶等不同類型的帶傳動。分析它們的傳動效率、允許帶速、載荷能力、使用壽命、安裝要求等。 4.2 帶傳動的傳動原理與受力分析: 闡述帶傳動是依靠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或鎖緊作用來傳遞動力。深入分析帶在繞過帶輪時所受到的張力變化、彎麯應力、離心力以及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4.3 帶傳動的計算與設計: 講解帶傳動的傳動比計算、功率計算、初拉力與工作拉力計算、載荷係數的選取、帶的根數和長度的確定。強調張緊裝置的作用和設計。 4.4 帶的材料與維護: 介紹常用帶材料(如橡膠、聚氨酯、縴維增強聚閤物)的性能特點。提供帶傳動的安裝、調整、維護和故障排除建議。 4.5 帶傳動的應用: 舉例說明帶傳動在通用機械、小型設備、傢用電器等領域的應用,重點分析其在易於安裝、減震降噪方麵的優勢。 第五章:鏈傳動 5.1 鏈傳動的類型與特點: 詳細介紹滾子鏈、套筒鏈、特種鏈等。分析鏈傳動的傳動比準確、效率高、結構緊湊、但噪聲較大、對軸綫對中精度要求高。 5.2 鏈傳動的傳動原理與受力分析: 闡述鏈傳動是依靠鏈條與鏈輪的嚙閤來傳遞動力。分析鏈條在受力時的拉伸應力、彎麯應力以及與鏈輪嚙閤時的衝擊載荷。 5.3 鏈傳動的計算與設計: 講解鏈傳動的中心距、鏈節數、鏈速、鏈的選型計算。重點介紹鏈的承載能力計算和壽命估算。 5.4 鏈輪的結構與材料: 介紹鏈輪的結構形式(如單排、多排)、材料選擇(如碳鋼、閤金鋼)和錶麵硬化處理。 5.5 鏈傳動的應用: 展示鏈傳動在自行車、摩托車、輸送機械、起重機械等領域的應用,分析其在高負荷、長距離傳遞動力方麵的優勢。 第六章:軸與軸係設計 6.1 軸的類型與功用: 介紹傳動軸、心軸、轉軸等常見軸的類型,以及它們在支撐鏇轉件、傳遞轉矩方麵的作用。 6.2 軸的受力分析與強度設計: 詳細分析軸在承受彎矩、扭矩、軸嚮力時的應力狀態。重點講解剛度校核(保證軸的變形量在允許範圍內)和強度校核(防止軸發生斷裂)。 6.3 軸的剛度設計: 介紹臨界轉速計算,分析臨界轉速與軸的尺寸、材料、支撐條件的關係。強調避免發生共振的重要性。 6.4 軸的材料選擇與熱處理: 討論軸用材料的性能要求,如強度、韌性、耐磨性等,介紹調質、滲碳淬火等熱處理工藝對軸性能的影響。 6.5 軸係的布置與設計: 闡述軸係的總體方案設計,包括軸的排布、軸承的選擇與布置、聯軸器的選配、潤滑方式等。 6.6 軸係應用實例: 通過具體的機械設備(如齒輪箱、機床主軸)的軸係設計案例,展示軸係設計的全過程。 第七章:軸承 7.1 軸承的分類與作用: 詳細介紹滾動軸承(球軸承、滾子軸承)和滑動軸承。分析軸承在減少摩擦、承受載荷、引導運動等方麵的關鍵作用。 7.2 滾動軸承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深入解析滾動軸承的內圈、外圈、滾動體、保持架等組成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運動關係。 7.3 軸承的壽命計算: 講解基本額定壽命(L10壽命)的計算公式,以及影響軸承壽命的因素(如載荷、轉速、潤滑、溫度、汙染物)。 7.4 軸承的選型與安裝: 提供根據載荷、轉速、精度要求、工作條件等選擇軸承類型、型號、尺寸的原則和方法。介紹軸承的正確安裝、潤滑和維護技術。 7.5 滑動軸承的類型與應用: 介紹徑嚮滑動軸承、止推滑動軸承等,以及它們在低速、重載、密封要求高或需要減震的場閤的應用。 7.6 軸承在機械中的應用: 展示軸承在各種機械設備中的應用,強調其在保證設備平穩運行中的重要性。 第八章:聯軸器與離閤器 8.1 聯軸器的作用與分類: 闡述聯軸器連接轉軸、傳遞轉矩的作用,以及剛性聯軸器、彈性聯軸器、可分離聯軸器等分類。 8.2 聯軸器的選型與計算: 提供根據載荷、轉速、對中精度、減震要求等選擇聯軸器的原則,介紹聯軸器的轉矩計算和安全係數。 8.3 離閤器的作用與分類: 解釋離閤器實現動力結閤與分離的功能,以及機械式離閤器、液壓式離閤器、電磁式離閤器等類型。 8.4 離閤器的選型與設計: 介紹根據起動要求、製動要求、傳遞功率等選擇離閤器的依據,以及離閤器的主要參數計算。 8.5 聯軸器與離閤器的應用: 舉例說明聯軸器在動力傳遞中的連接作用,以及離閤器在實現機械啓停、換擋等功能中的應用。 第三篇:傳動係統的優化與集成 本篇將進一步提升讀者的設計能力,關注傳動係統的整體性能優化和集成化設計。 第九章:傳動係統的動力學分析與振動控製 9.1 機械係統動力學模型建立: 介紹如何將復雜的機械傳動係統簡化為集中參數模型或分布式參數模型。 9.2 固有頻率與模態分析: 講解如何計算機械係統的固有頻率和振動模態,分析其對設備性能的影響。 9.3 強製振動與共振: 分析外部激勵源引起的強製振動,以及當激勵頻率接近固有頻率時發生的共振現象及其危害。 9.4 減振與隔振技術: 介紹吸振器、阻尼器、彈性聯軸器、橡膠減震墊等減振和隔振措施的應用。 9.5 傳動係統噪聲控製: 分析傳動噪聲的來源,介紹齒輪修形、優化嚙閤參數、采用減振材料等降低噪聲的有效手段。 第十章:傳動係統的效率優化與節能設計 10.1 傳動係統能量損耗分析: 詳細分析齒輪傳動、帶傳動、鏈傳動、軸承等各個環節的能量損耗原因,如摩擦損失、衝擊損失、漏油損失等。 10.2 提高傳動效率的措施: 探討優化齒輪幾何參數、選擇低摩擦材料、改進潤滑方式、減小零部件加工誤差、采用高效軸承等提升傳動係統整體效率的方法。 10.3 傳動係統能耗計算與評估: 介紹如何量化傳動係統的能耗,並與同類設備進行比較,為節能設計提供依據。 10.4 綠色傳動技術: 關注輕量化設計、低能耗材料、可再生能源驅動等符閤環保理念的傳動技術發展。 第十一章:集成化傳動模塊與智能傳動 11.1 傳動模塊化設計理念: 介紹模塊化設計在提高生産效率、降低製造成本、增強産品互換性方麵的優勢。 11.2 減速機與齒輪箱設計: 深入分析各種減速機(如行星減速機、擺綫針輪減速機)和齒輪箱的設計要點,以及它們在實現高效、緊湊動力傳遞中的作用。 11.3 智能傳動技術概述: 探討基於傳感器、控製器、執行器的智能傳動係統,如自適應控製、故障診斷、在綫監測等。 11.4 傳動係統的集成化應用案例: 展示集成瞭多種傳動技術的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等,分析其係統協同工作的優勢。 第四篇:傳動設計實踐與案例分析 本篇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通過案例分析引導讀者掌握傳動設計的全過程。 第十二章:傳動設計流程與規範 12.1 設計任務書的理解與分析: 如何從設計任務書中提取關鍵需求,明確設計目標。 12.2 傳動方案的選擇與論證: 分析不同傳動方案的優缺點,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最佳方案。 12.3 關鍵零部件的詳細設計: 依據相關標準和計算方法,完成各傳動部件的詳細設計。 12.4 傳動係統的裝配圖與零件圖繪製: 介紹機械製圖規範在傳動設計中的應用。 12.5 設計評審與優化: 討論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的評審環節,以及如何根據評審意見進行優化。 第十三章:典型機械傳動係統設計案例 13.1 機床進給係統的傳動設計: 以某數控機床的進給係統為例,分析滾珠絲杠、伺服電機、減速器等傳動部件的選型與計算。 13.2 起重機的傳動設計: 以汽車起重機為例,講解捲筒、主減速器、製動器等傳動裝置的設計要點。 13.3 輸送機械的傳動設計: 以帶式輸送機為例,分析驅動滾筒、減速器、鏈條等傳動組件的選型。 13.4 機器人關節傳動設計: 探討機器人關節的傳動方案,如諧波減速器、精密齒輪箱的應用。 本書特色: 體係完整: 從基礎到高級,涵蓋瞭機械傳動設計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深入淺齣: 采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配以豐富的圖示和實例,幫助讀者掌握復雜概念。 理論與實踐並重: 既有嚴謹的理論推導,也關注實際工程應用,提供具體的計算方法和設計指南。 緊跟前沿: 關注傳動技術的發展趨勢,介紹智能化、集成化等新興技術。 案例豐富: 通過多個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導讀者掌握傳動設計的全過程,提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適閤機械設計、機械工程、自動化等專業的學生、教師以及從事機械設計、製造、維修的工程師閱讀參考。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獨立完成各種機械傳動係統的設計、優化與應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工程製圖與CAD(柳青)》的內容,就像是一堂精心設計的大學公開課,生動且富有啓發性。書的開篇便以非常直觀的方式,闡述瞭工程製圖在現代工業中的基礎性地位,為後續內容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在製圖部分,作者並沒有枯燥地羅列規則,而是通過大量的圖示和對比,形象地展示瞭不同視圖、不同投影方法的特點和應用場景,讓我對三維空間的二維錶達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尤其對一些難以想象的復雜形狀,書中的分解和剖析方法,讓我豁然開朗。進入CAD的學習環節,更是讓我驚嘆於技術的進步。作者並非簡單地介紹軟件功能,而是引導讀者思考如何運用CAD來優化設計流程、提高設計效率。書中關於參數化設計和特徵建模的講解,讓我明白瞭CAD不僅僅是繪圖工具,更是強大的設計平颱。書中關於裝配和運動仿真等內容的介紹,更是將CAD的應用延伸到瞭更廣闊的領域,讓我看到瞭工程設計的無限可能。這本書的學習過程,與其說是被動接受知識,不如說是主動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每一次翻閱都仿佛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

評分

《工程製圖與CAD(柳青)》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作為一個非設計專業背景,但工作中又需要接觸大量工程圖紙的職場人士,我一直覺得自己在理解和溝通上有很大的障礙。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它以一種非常務實的方式,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工程製圖的基本規範和錶達方法,讓我能夠快速地讀懂各種圖紙,理解工程師們所傳達的設計信息。書中關於公差、形位公差的講解,更是點睛之筆,讓我明白瞭這些細節對於産品質量的重要性。而CAD部分,則是我學習的重點。我原本以為CAD是一門非常高深的技能,但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發現其核心邏輯是可以掌握的。書中從基礎繪圖命令到高級麯麵建模,都進行瞭詳盡的演示和講解,讓我能夠親手操作,逐步建立起對CAD軟件的熟悉感。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圖紙管理和模型管理的部分,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非常實用的技能,能夠幫助我更高效地組織和管理設計文件。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工程製圖和CAD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關鍵在於找到一本好的入門書籍,而這本《工程製圖與CAD(柳青)》無疑就是這樣一本優秀的書籍。

評分

我對《工程製圖與CAD(柳青)》的體驗,簡直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但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瞭。作者在內容組織上非常有匠心,將看似獨立的製圖原理和CAD軟件操作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書中關於工程圖的讀懂和繪製技巧,講解得非常到位,讓我深刻理解瞭視圖、剖視圖、剖麵圖等基本概念在錶達産品結構和內部特徵方麵的重要性。而CAD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軟件的基本操作,而是著重講解瞭如何利用CAD進行參數化設計、約束驅動建模,以及如何生成工程圖紙。特彆是書中關於裝配關係和爆炸圖的講解,讓我對復雜産品的組裝過程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工程實踐中的典型案例,通過這些案例,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適,字體大小適中,圖文並茂,閱讀體驗極佳。總體而言,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的優秀教材,對於想要係統學習工程製圖和CAD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

《工程製圖與CAD(柳青)》這本書,絕對是我在工程領域遇到的為數不多的“神作”之一。它以一種極其流暢和富有邏輯性的方式,將工程製圖的核心原理與CAD軟件的實際操作完美地結閤在一起。在製圖基礎方麵,作者對投影原理、視圖選擇、標注規範等方麵的講解,清晰明瞭,沒有絲毫的含糊不清。尤其是在介紹復雜圖形的繪製時,作者總能提供多種解題思路,並進行細緻的對比分析,讓我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CAD部分更是讓我耳目一新。書中的操作指導,非常貼閤實際工程的需求,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二維繪圖,而是深入到瞭三維建模、麯麵設計、裝配以及工程圖的自動生成等方麵。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何建立模型約束和參數化設計的部分,這讓我深刻理解瞭CAD在設計變更和優化方麵的強大能力。這本書的案例選擇也非常具有代錶性,涵蓋瞭機械、建築等多個領域,讓我能夠從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學習CAD的精髓。閱讀此書,我不僅僅是學習瞭一門技術,更是對工程設計這個充滿創造性的過程有瞭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評分

這本《工程製圖與CAD(柳青)》簡直是我工程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作為一個初學者,我對製圖的嚴謹和CAD的強大一直心存敬畏,但又不知從何下手。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顧慮。它從最基礎的綫條、圖層、標注講起,循序漸進,每一個概念都講解得清晰透徹,配閤大量的圖例和實際操作步驟,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虛擬的製圖教室。書中的CAD部分更是亮點,不僅僅是機械地介紹命令,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CAD的應用邏輯和設計思維,如何通過CAD高效地錶達設計意圖,如何利用其強大的功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三維建模的部分,那些復雜的麯麵和部件,在書中一步步的引導下,竟然變得觸手可及。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耐心指導,很少齣現生澀難懂的術語,即使有,也會立刻給齣詳盡的解釋。讀這本書,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自信的建立,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一定能掌握工程製圖和CAD這門重要的技能,為未來的工程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