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破仑皇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漫长的19世纪戛然而止。自诩人类文明中心的欧洲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几千万鲜活的生命归于尘土。若干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很快会淹没在炼狱的血海里,灰飞烟灭。
这个正在经历剧变的世界,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从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周游列国,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辉煌,奥匈帝国的摇摇欲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与自我救赎,精心描述与解读“万国竞争”之世,评点列强治法之得失,为中国与世界探寻出路。
既然于此末世,皇纲解纽,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为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发人深省。但是,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从19到21世纪的中国道路,有意义的恰恰是追问:康有为未能看到什么?历史正是从康有为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新的制度、秩序与文明。
章永乐,笔名海裔,浙江乐清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博士。著有《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016),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近期研究重点关注国家建构与宪制变迁、帝国与国际法、政党与代表制、政治伦理与法律伦理等议题。
姜义华:本书发前人所未发,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
汪晖:与一般的将中国“天下观”与西方民族国家体系之间的关系置于中心的研究不同,《万国竞争》突出了19世纪欧洲帝国体系与康的思考之间的关系,为重新解释康有为提供了更贴切的视角。
张旭东:全书能够驾驭纷乱之情景、庞杂之材料,大刀阔斧、一气呵成,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具体而生动的案例、一个方法论上的示范。
强世功:本书激活了康有为对列国秩序与近代中国宪制内在关系的思考,不仅有助于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思考,而且有助于理解今天中国对国家秩序
世界时刻:19和20世纪之间
2017年8月,北京大学法学院章永乐(海裔)的《万国竞争》一书出版。
作者章永乐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博士。他是《旧邦新命:1911-1917》、更是《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的作者。《万国竞争》在整个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备受国内学界关注和讨论。本书得到了姜义华、汪晖、张旭东、强世功四位知名学者的联袂推荐。
章永乐描述了一个漫长的19世纪即将结束的故事,其时,从拿破仑皇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漫长的19世纪戛然而止。自诩人类文明中心的欧洲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几千万鲜活的生命归于尘土。若干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很快会淹没在炼狱的血海里,灰飞烟灭。
但是,这个翻天覆地的故事里,章永乐阐述的主角不是那些将军和皇帝,而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他流亡海外,从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周游列国,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辉煌,奥匈帝国的摇摇欲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与自我救赎,康有为以一个古老帝国的政治家和变法者的眼光,精心描述与解读了“万国竞争”之世,评点列强治法之得失,为中国与世界探寻出路。
章永乐循着以上线索展开了他的论述:康有为如何解读19世纪的国际体系,反之,19世纪的国际体系又怎样塑造了他——既然于此末世,皇纲解纽,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在这条道路上,康有为一度以“纵横家”穿梭外交,也始终从事着组织政治、军事活动以及保皇派和孔教会政党建设。最终虽然还是失败了,但是他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发人深省。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从19到21世纪的中国道路,章永乐认为,最有意义的恰恰是追问:康有为未能看到什么?
康有为未能看到,就是历史真实的道路。就在这一点上,丁耘教授为《万国竞争》一书所做的序言指出,康有为于旧制度、旧文化、旧士绅命无可续之际,倡导君主、教会、精英。看似逆势而行,其实还是由于历史的大势所趋。但是,大势取的是康有为的方向,而不取康有为的道路。毛主席早就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历史同康有为,更同他的对手们开了个玩笑。在康有为思想体系中,虚君共和其实是寓共和制于君主制之内,孔教会其实是寓政党于教会之内,三世说大同义其实是寓共产主义于儒学之内。但是,历史之所成,其实与康子内容全同,而显隐颠倒、表里皆反。丁耘教授就此创造性地喻义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寓君主制于共和制之内,革命政党是寓教会于政党之内,革命史观是寓儒学于共产主义之内。在共和之内的,是无身体的、普遍化的“新君主”;在政党之内的,是有共同信仰、社会构建能力和先锋表率作用的新教士;在革命史观之内的,是经过重新解释的大同小康学说。共和制、新君主、新教会、新民与新精英就是现代革命的真正原理。这条原理的实现,就是二十世纪。这个实现的契机,就是整整一百年前,一声炮响送来的“列宁主义”。这既是十九世纪西方的破题,也是十九世纪中国的破题。这就是康有为没有看到的真实的历史道路。历史正是从康有为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了新的制度、秩序与文明。
章永乐最后指出,20世纪的革命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源于19世纪深刻的内部矛盾。康有为力图以19世纪的逻辑——自上而下的组织、国家间的帝国主义性质的竞争,进而是帝国主义大国的协调等——来反对19世纪,所以他必然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召唤了“民众的联合”所带来的力量,并通过革命打造出真正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新中国,走上了全面小康的民族复兴之路。在冷战之后的当代世界,多少人又在大谈19世纪的回归,当代全面崛起的中国如果只是简单地占据发达国家衰退之后所空出来的位置,哪怕是更为积极主动地从19世纪的“万国竞争”逻辑走向“大国协调”的逻辑,其结果仍然只会是继承一场危机,而非克服一场危机。
作者呼吁说,如果我们希望康有为的思想对于克服当下世界的危机有所助益,就有必要将目光投向康有为关于小康与大同之间连续性的思考,从小康到大同,这也正是天安门城楼上“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所宣示的,中国革命所蕴含的国际主义、而非帝国主义的伟大追求。
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谨以此书向十月革命致以崇高的敬意,无论有多少对它失去心智的仇恨,我们已经看到,十月革命之后,无数仁人志士英勇斗争,无畏牺牲,帝国主义的丛林法则产生了深刻的改变,帝国主义的文明等级再也没有任何存在的合理性,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人民要自由,终将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
这是一本颇具野心的历史著作,它成功地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全球格局——与一个特定人物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作者的叙事功力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仅仅是在罗列史实,更是在描绘一幅宏大而又充满张力的历史画卷。书中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尤其是列强之间那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实则隐藏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梭于复杂的政治迷宫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必然性。那种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使得即便是对那个时期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的读者,也能迅速沉浸其中,理解为何某些关键节点会走向不可逆转的结局。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部作品的安排非常精妙,它仿佛在设置一个精密的时钟,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齿轮,推动着整体向着最终的那个“衰变”时刻前进。作者对于事件发展的预设性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度,他总能让你在阅读的某个瞬间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这种安排带来的阅读快感,远超一般的历史传记或断代史。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历史的碎片中寻找秩序,如何从看似随机的事件中捕捉到时代深层的、结构性的变动信号。对于那些热衷于研究国际关系史或者政治哲学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照系,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复杂世界运作的独特方法论。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宏大叙事和微观细节的拿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他没有沉溺于过多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材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历史“活”了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权力转移和观念碰撞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的批判性视角。它不是简单地为某一方辩护或指责,而是力图还原情境的复杂性,让读者自己去思辨。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体验,每一次翻页都能带来新的启发。尤其是书中对当时社会思潮的梳理,那种不同文化、不同政治哲学之间的暗流涌动,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反思,在剧烈的时代变革面前,个体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或者说,个体又如何被时代洪流所塑造。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是其一大亮点,它兼具学术的严谨与散文的韵味,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字字珠玑。作者似乎拥有一种将枯燥的档案和电报转化成引人入胜故事的天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构建因果链条时的那种逻辑推演,清晰、有力,不拖泥带水。他没有试图去重写历史,而是通过深入挖掘被忽略的侧面,为我们重新理解既有的历史框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阅读时,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回味一下某个精妙的比喻或者对某个关键历史人物动机的精准剖析。这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在巨大压力下如何决策、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心理学文本,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力。
评分坦率地说,很少有历史著作能像这本书一样,在我合上封面之后,还能持续在我脑海中留下如此持久的回响。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反而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在一个快速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力量平衡体系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瓦解的?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既有波澜壮阔的国际会议描绘,也有对幕后决策者内心挣扎的细腻捕捉。阅读时,我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硝烟味和煤烟味,感受到那种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时代氛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迫使我们跳出单一的民族国家视角,去审视全球体系内部的张力与自我消耗,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要好好读一下。
评分看看看看看可口可乐了!?(?òωó?)?
评分闻名遐迩,活动买进来很合算哒,赞!
评分看看看看看可口可乐了!?(?òωó?)?
评分从思想史和政治史的角度来研究康有为,非常好,丁耘的序言值得一看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今年重量级新书,值得购入。
评分加油京东商城路图书馆的鞋子呢额
评分支持京东,是正版的,特别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