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提示:內文漂亮圖片的提取;彩頁提取。
1.養育孩子的甜,就是親手為他們做餐飯
隨著寶寶的長大,如何讓寶寶吃得健康、營養?什麼樣的食物適閤寶寶吃?哪種烹調方式更適閤寶寶?這是新手爸媽爸爸媽媽們經常擔心的問題。本書從觀念入手,一步一步帶領新手父母走嚮成熟的科學喂養之路,讓爸爸媽媽們享受養育的樂趣。
2.輕輕鬆鬆“打垮”厭食、挑食、過敏、消化不良等問題
本書中的158道食譜綜閤考慮瞭營養均衡搭配、孩子腸胃的接受度、成品的造型,並針對孩子的成長需求添加相應食材,徹底化解孩子的厭食、挑食情緒,降低孩子的過敏、腹瀉等問題的發生概率。
3.把創造力加進食物裏,輔食也能色香味俱全
很多人覺得健康的飲食=單調+無趣+不好吃。其實,營養餐也能做得誘人。跟著營養師學食材挑選、色彩搭配、烹調方式等,就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得花樣百齣,再花點小心思搭配餐具,搞定搞定孩子的視覺、觸覺和味覺。
4.按月齡、周齡設計齣寶寶營養參考錶,提供每日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各營養素的來源與功能說明,爸爸媽媽可以依據傢裏寶寶的年齡、體重、活動力及生長狀況,給予適當的營養。
不同階段嬰幼兒應該這樣吃輔食:
●5~6個月:學習吞咽,漸進測試不同食材的緻敏度。
●7~9個月:品味食物,9個月纔加入豆魚肉蛋類。
●10~12個月:練習咀嚼,慢慢嘗試軟質固體食物。
●13~18個月:習慣三餐,母奶與配方奶為輔。
●19~36個月:銜接大人飲食,少油、少糖、少調味。
內容簡介
“應該從何時開始給寶寶吃輔食?”“寶寶需要什麼的營養?”“哪些食材對寶寶有益?”“哪些會寶寶過敏?”從寶寶吃輔食開始,身為父母的我們就得認真地思考孩子的飲食。譬如:4個多月的寶寶以吃食物泥為主;寶寶開始長牙瞭,就要為培養咀嚼與消化能力而設計菜單;寶寶漸漸長大瞭,味蕾也開始挑剔瞭,就要搭配多樣化的食材,讓他們吃到真食物。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親手為寶寶製作食物,一起上桌分享美味,與寶寶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另外,不同階段的寶寶所需要的營養量、采用的烹調方式是不一樣的,希望新手爸爸媽媽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正確的科學喂養知識和各式輔食製作方法。寶寶吃得好,父母纔放心,讓寶寶在美食中健康成長吧!
作者簡介
王婉如,營養師,畢業於輔仁大學食品營養係營養組、颱北醫學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饗在傢廚師團隊:本書菜單由林慶華主廚率領饗在傢廚師團隊共同研發。饗在傢為饗賓餐飲事業旗下品牌,和饗食天堂、果然匯、開飯川食堂等餐廳為姊妹品牌。書中的158道食譜由林慶華主廚率領料理團隊研發設計,食材天然、營養均衡、造型美觀,讓寶寶吃得健康又開心。
目錄
Part1 觀念篇
何時開始吃輔食?每個孩子都一樣嗎?
0~3歲寶寶每天必需的營養是什麼?
哪些食材會讓寶寶過敏?
哪些食材會對寶寶有益?
輔食各時期食物形態
嬰幼兒飲食建議量
認識六大類食物與分量
各類食材的處理與保存
輔食冰磚製作
高湯處理與保存
輔食烹調用具與食器
Part2 0~1歲寶寶篇
1~12個月寶寶飲食建議
階段一?5~6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綫
超級食物:米湯、米糊、糙米、燕麥、蘋果
5~6個月飲食建議錶
5~6個月一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劃
16道食譜與做法
階段二?7~9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綫
超級食物:南瓜、蛋黃、豬肝
7~9個月飲食建議錶
7~9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劃
32道食譜與做法
階段三?10~12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綫
超級食物:豆類、番茄、洋蔥
10~12個月飲食建議錶
10~12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劃
30道食譜與做法
Part3 1~3歲寶寶篇
1~3歲幼兒飲食建議
階段四?13~18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綫
超級食物:豬肉、菠菜、鮭魚
13~18個月飲食建議錶
13~18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劃
30道食譜與做法
階段五?19~36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綫
超級食物:奶製品、黑芝麻、豆乾
19~36個月飲食建議錶
19~36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劃
30道食譜與做法
Part4 生病飲食篇
發燒感冒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食物過敏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口腔潰瘍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腹瀉(拉肚子)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便祕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Part5 附錄篇
嬰幼兒輔食Q&A;
寶寶輔食飲食記錄錶
輔食周間買菜計劃錶
精彩書摘
寶寶齣生之後,爸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的成長麯綫不如預期。事實上,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個體,成長麯綫隻可以作為參考。爸媽應該在意的是寶寶的營養是否均衡,隻要攝入足夠的營養,寶寶就會慢慢地長高變壯瞭!
從母乳發展到輔食,代錶寶寶可以吃的東西更多瞭,也代錶爸媽要更加注意寶寶的進食狀況。我們就從觀念篇開始,一起認識寶寶所需要的輔食與營養成分吧!
何時開始吃輔食?每個孩子都一樣嗎?
不建議給4個月以下的寶寶提供輔食;根據“嬰兒飲食指標”,喂配方奶或厭奶以及發育較快的寶寶,可在4~6個月考慮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大之後,一定要供應輔食。
在4個月以前給予寶寶輔食,可能會增加寶寶日後肥胖與過敏的概率。一般而言,6個月以前,母乳與配方奶能夠提供寶寶所需的所有營養,傢長無須額外為寶寶補充。中國、日本、英國、瑞典、丹麥、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各國的衛生組織都建議:“純母乳哺育到6個月後,必須添加輔食。”若不適時、適量地添加寶寶需要的熱量、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素,寶寶就可能齣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母乳喂養則建議持續至寶寶1歲,1歲之後視母親與嬰兒意願選擇繼續哺喂或斷乳,沒有時間限製。
1歲之前,寶寶的胃腸道尚未發育完成,母乳或配方奶是寶寶營養的主要來源。當寶寶齣現厭奶或因吃配方奶而齣現腹瀉、過敏問題時,爸媽也不可因為開始補充輔食就停止喂母乳或配方奶。遇到上述的情形,可以考慮更換配方奶,以避免輔食吃得不理想而影響成長。另外,不可以用豆漿或鮮奶代替母乳或配方奶,它們與母乳或配方奶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均衡飲食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吃輔食除瞭能讓寶寶品嘗味道、練習咀嚼和吞咽之外,還可以讓他們從各類食物中攝取多種營養素與熱量。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能讓寶寶獲得足夠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全榖根莖類是糖類的主要來源,油脂堅果類是脂肪來源,豆魚肉蛋類和奶類主要供應蛋白質,蔬菜類與水果類則主要提供維生素、礦物質——每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對寶寶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4~6個月的寶寶是否應該添加輔食,在不同年代、國傢或學術領域看法不一。一般的建議是:純母乳哺育至6個月為佳。純母乳哺育到6個有下列反應或狀況的寶寶,可考慮在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月再添加輔食,能降低寶寶發生消化道感染的概率。但須注意寶寶身體發展狀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請醫生評估寶寶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
有下列反應或狀況的寶寶,可考慮在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
媽媽奶量減少,無法純母乳喂到6個月;寶寶食欲增加,常顯得吃不飽,看見彆人吃東西錶現得很興奮,嘗試用手抓食物放進嘴裏。
寶寶頸部可以撐起頭部,咀嚼時,頭部不會晃動。
有支撐時,寶寶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坐姿。
用湯匙喂食時,舌頭不會一直將食物頂齣,這錶示寶寶神經發育健康正常。
體重為齣生時的兩倍。
口腔有咀嚼動作。
寶寶齣現厭奶反應。
哺喂嬰幼兒配方奶的寶寶。
依寶寶狀況添加輔食,要同時觀察寶寶食用輔食後是否有拉肚子或過敏的現象。寶寶1歲前,胃腸道尚未發育完全,補充輔食後要觀察寶寶大便,若大便變得很稀甚至有黏液,則說明寶寶腸胃受到刺激,此時要減少輔食的分量與次數。若大便異常持續3天以上,則請尋求醫生幫忙。
……
前言/序言
懂營養,不怕孩子不健康
王婉茹
作為營養師,我常被朋友詢問許多問題,其中,最令人焦慮、手足無措的就是孩子的吃飯問題。
與其擔心孩子吃得少、吃得不健康,不如在傢親手為他準備食物。寶寶從隻喝母乳到開始吃輔食,代錶他的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爸媽能為寶寶做的,就是為他的食品安全把關,並且幫助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爸媽們也可以通過親手為寶寶製作食物,喂食給寶寶吃,或是一起上桌分享美味,與寶寶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這本書從營養師的角度齣發,給爸媽們提供營養建議。不同階段的寶寶所需要的營養量、應采用的烹調方式是不一樣的,希望新手爸媽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正確的嬰幼兒營養知識。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從5個月大的寶寶開始,開啓5個階段的營養建議。第一階段:5~6個月,是寶寶輔食初體驗。第二階段:7~9個月,慢慢增加食物種類與食量。第三階段:10~12個月,隨著寶寶成長,慢慢地建立食物分量的概念。第四階段:13~18個月,開始以固體食物為主食。第五階段:19~36個月,慢慢地銜接上大人飲食。
每個階段以周為單位提供買菜菜單,循序漸進地為寶寶提供每日所需的食物分量,配閤饗在傢團隊的主廚實做,呈現一道道食譜,希望能讓細心的父母瞭解食物如何處理與烹調,並在烹煮過程中慢慢地建立食物分量的概念。食譜中每一道菜的食材,也可以用其他同種食材替換,讓寶寶體驗多種食物,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天底下最大的幸福
林慶華
“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地成長,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我從事餐飲工作30餘年,每天都在廚房為他人料理美食,很少為傢人好好地做一頓佳肴美饌。直到兩個可愛的小孫女陸續齣生,我親自為她們料理輔食,看著她們開心地吃著,圓潤的臉龐綻放無邪的笑容,我深深地感覺到這纔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在幫忙照顧孫女的過程中,我發現料理寶寶食物更要謹慎,料理手法雖然並不難,但既要注意食材的安全,又要顧及營養的均衡,尤其是現在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多,我生怕一些現成的寶寶食物加入瞭不好的添加劑,影響寶寶的健康發展。對現代忙碌的爸媽而言,料理寶寶食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反而激起我研發寶寶菜單的興趣。
不同月齡寶寶的營養需求也不相同。從寶寶吃第一口輔食開始,爸媽就得認真地思考飲食的重要性。4個多月的寶寶以吃食物泥為主;寶寶開始長牙瞭,就要為培養咀嚼與消化能力而設計菜單;寶寶漸漸長大瞭,味蕾也開始挑剔瞭,就要搭配多樣化的食材,以簡單調味突顯食物的原味,讓他們吃到真食物,循序漸進地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寶寶菜單的研發有三點原則:一是要簡單易做,新手爸媽照著學,很快就能上手;二是選擇平價、常見、易買的食材,以健康的烹飪方式突齣食物真滋味,不添加任何的人工添加劑;三是每道菜的營養成分,都要由專業營養師精心算過。我十分感謝我的工作夥伴——饗賓餐飲事業的中、西、日專業主廚們共同協助研發這些菜單。期待這本食譜的齣版,讓所有的爸媽們不再為張羅寶寶的飲食傷腦筋,快樂地為寶寶煮三餐。
《嬰幼兒喂養智慧:從零開始的營養啓濛》 本書是一本專為新手父母量身打造的嬰幼兒喂養指南,旨在幫助您科學、輕鬆地為寶寶開啓健康成長之路。我們深知,在寶寶成長的關鍵時期,營養的攝入至關重要。然而,麵對琳琅滿目的育兒信息和眾說紛紜的喂養建議,許多父母常常感到迷茫和焦慮。本書將為您提供清晰、係統、實用的喂養解決方案,讓您告彆不確定,擁抱自信的喂養新篇章。 第一部分:嬰幼兒營養基礎認知 在本書的開篇,我們將帶領您深入瞭解嬰幼兒時期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寶寶的身體和大腦都在快速發育,對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閤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與成人截然不同。 能量的供給與需求: 從母乳或配方奶的能量密度,到添加輔食後能量的閤理分配,我們將詳細解釋寶寶每天所需的能量大概是多少,以及如何通過食物來滿足。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更是關乎寶寶精力充沛、生長發育的關鍵。 宏量營養素的奧秘: 蛋白質: 寶寶的“建築材料”,對於肌肉、器官、免疫係統的發育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不同來源蛋白質的優劣,以及如何為寶寶提供優質的蛋白質。 脂肪: 寶寶大腦發育的“能量站”,也是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載體。我們將區分好脂肪與壞脂肪,並指導您如何在寶寶的飲食中添加健康的脂肪。 碳水化閤物: 寶寶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膳食縴維的良好來源。我們將介紹不同種類的碳水化閤物,以及它們對寶寶消化和能量供應的影響。 微量營養素的守護: 鐵: 寶寶早期容易缺乏的關鍵元素,關係到血紅蛋白的閤成,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和抵抗力。我們將深入講解鐵的來源、吸收與預防缺鐵性貧血的方法。 鈣和維生素D: 骨骼和牙齒健康成長的基石。我們將提供如何通過飲食和適當日曬來保證寶寶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鋅: 影響寶寶食欲、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的重要微量元素。我們將指導您如何通過食物為寶寶補充鋅。 維生素 A、C、E等: 這些維生素在寶寶的視力、皮膚健康、免疫力以及抗氧化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將逐一解析它們的重要性,並給齣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建議。 不同月齡的營養特點: 0-6個月: 純母乳或配方奶喂養的黃金期。我們將深入剖析母乳和配方奶的成分特點,以及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攝入充足。 6-12個月: 輔食添加的起始階段。我們將重點介紹輔食添加的原則、順序和注意事項,幫助您平穩過渡。 1歲-3歲: 幼兒期的營養需求與挑戰。我們將探討幼兒期常見的喂養問題,如挑食、偏食,以及如何調整飲食來滿足寶寶快速成長的需求。 第二部分:科學喂養策略與技巧 理論知識需要與實踐相結閤。本部分將為您提供一係列科學、可操作的喂養策略和實用技巧,讓您的喂養過程更加得心應手。 母乳喂養的智慧: 對於選擇母乳喂養的媽媽,我們將提供産後母乳分泌的促進方法、正確的哺乳姿勢、判斷奶量是否充足的技巧,以及母乳媽媽的飲食建議。 配方奶喂養的科學: 對於選擇配方奶喂養的傢庭,我們將指導您如何選擇適閤寶寶月齡和體質的配方奶,奶粉的衝調方法、儲存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識彆寶寶對配方奶的反應。 輔食添加的循序漸進: 從“質”到“量”的過渡: 講解從流質、泥糊狀到半固體、固體食物的演變過程。 食物種類和順序的科學安排: 強調“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並詳細介紹各類輔食(榖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的引入時間、質地和烹飪方法。 食物過敏的預防與識彆: 詳細列齣常見的過敏原食物,並提供低敏輔食添加的策略,以及如何觀察和應對寶寶可能齣現的過敏癥狀。 烹飪的藝術: 介紹適閤嬰幼兒的烹飪方法,如蒸、煮、燉,強調少鹽、少糖、少油的原則,以及如何保留食物的營養。 餐次安排與進食規律: 幫助您根據寶寶的月齡,閤理規劃每天的奶量和輔食餐次,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食習慣,避免過度喂養或喂養不足。 飲水的重要性: 講解寶寶不同階段對水的需求,以及如何引導寶寶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日常喂養中的常見誤區解析: 針對父母在喂養過程中常常遇到的睏惑,如“必須吃完碗裏的所有食物”、“零食是寶寶必需品”、“雞精味精能讓寶寶愛上吃飯”等,進行科學的辨析和糾正。 第三部分:挑戰與解決方案 喂養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書將聚焦於這些常見的挑戰,並為您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 深入分析寶寶挑食、偏食的原因,從心理、環境、食物本身等多個角度齣發,提供改善食欲、增加食物興趣的策略,包括食物的形態、色彩、味道搭配,以及營造愉快的進餐氛圍。 如何應對寶寶的便秘或腹瀉? 講解不同原因導緻的消化不良問題,提供通過飲食調整來緩解的方法,如增加膳食縴維、調整奶量、選擇易消化食物等。 寶寶生病瞭,還能好好吃飯嗎? 在寶寶生病期間,如何調整飲食,既能滿足營養需求,又能減輕寶寶的負擔。我們將提供病期喂養的原則和具體建議。 如何為“小壽星”們準備健康生日餐? 隨著寶寶長大,生日派對是少不瞭的。我們將指導您如何為寶寶製作既美味又健康的生日食物,遠離成人世界的油膩和高糖。 外食與旅行中的喂養智慧: 即使外齣,寶寶的營養也不能打摺。我們將分享在外就餐或旅行時,如何為寶寶選擇閤適的食物,以及一些便攜的喂養工具和建議。 寶寶的味蕾啓濛: 引導寶寶認識食物的原味,培養健康的口味偏好,為未來遠離“重口味”打下基礎。 第四部分:寶寶成長檔案與健康監測 記錄寶寶的成長軌跡,是評估喂養效果的重要方式。 生長指標的解讀: 如何測量寶寶的身高、體重,並理解生長麯綫的意義,及時發現生長發育中的異常情況。 喂養日記的妙用: 鼓勵父母記錄寶寶的進食情況、排便情況、睡眠情況等,以便更好地瞭解寶寶的身體狀況,並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何時需要尋求專業幫助: 明確一些需要立即谘詢兒科醫生或營養師的情況,確保寶寶的健康安全。 結語 本書力求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最科學的育兒理念,成為您手中最得力的育兒助手。我們相信,每一個寶寶都值得擁有最優質的營養,而每一位父母都擁有成為“育兒達人”的潛能。讓我們一起,用愛與智慧,開啓寶寶健康美好的成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