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针对杂、乱、忙的工作困境,提出8项敬业准则,帮助人们以清醒的敬业精神做持续有效的努力。
2、精选《致加西亚的信》《没有任何借口》《做事做到位》中的员工培训核心方法,帮助企业收获实际有效的培训成果。
3、在奉行投机取巧走捷径的职场,重新提出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敬业态度对于事业成功的核心作用,为茫然若失的人们指明出路。
4、一本重燃你工作激情、提升工作效率、加速职场进阶的事业精进书!
目录
第1章
今天,你敬业了吗
01 你会被老板解雇吗 / 003
02 别让抱怨误一生 / 006
03 不要做斤斤计较的员工 / 009
04 少说多做,切忌眼高手低 / 015
05 没有方向,因为态度不正 / 018
06 重要的是勤奋 / 020
07 拖延,一秒钟都不可以 / 022
第2章
敬业,源自对工作的信仰
01 心诚赢得事业兴 / 027
02 敬业才能立业 / 031
03 轻视工作就是蔑视自我 / 034
04 无法选择工作,但可选择态度 / 037
05 为自己的梦想打工 / 041
06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 045
07 每一件事都值得去做 / 047
第3章
自动自发,对敬业的最好诠释
01 学习弗雷德,做一个卓越的人 / 051
02 热忱是工作的发动机 / 053
03 主动思考一小步,事业前进一大步 / 057
04 说做就做,注重落实和结果 / 061
05 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 066
第4章
勤奋敬业,通往成功的起点
01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 / 073
02 只有懒人,没有笨人 / 078
03 勤奋是成功的助推器 / 080
04 岗位承载价值,晋升源自敬业 / 083
05 现在就动手做吧 / 087
06 每天多做一点点 / 091
第5章
敬业做事,精益求精
01 应付工作只能收获平庸 / 097
02 对自己说,你可以做得更好 / 100
03 打造自己的“名片” / 103
04 做“乐在其中”的敬业者 / 106
05 在敬业中提升自我 / 110
第6章
敬业,责任心的延伸
01 拒绝借口,你才能走得更远 / 115
02 负责任、尽义务是成熟的标志 / 119
03 打造军人般的责任感 / 122
04 借口是可以丢掉的 / 125
05 视服从为天职的员工最可爱 / 128
06 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 132
第7章
敬业是一种高度,忠诚是一种素养
01 不要与公司产生分歧 / 139
02 你是老板的合伙人 / 141
03 老板,靠不靠得住 / 145
04 员工要具备“老板心态” / 149
05 在跳槽时代,忠诚依然不可或缺 / 152
06 “折腾”你正是器重你的信号 / 156
07 做好手中事,感动身边人 / 160
08 真话不会伤害讲它的人 / 162
第8章
最大的能力是敬业,最大的智慧是感恩
01 敬业,其实不仅仅为了老板 / 169
02 被剥削是幸福的 / 171
03 体谅老板,共同快乐 / 174
04 老板和员工,一条绳上的蚂蚱 / 177
05 一个好上司会让你受益无穷 / 179
06 “抄袭”你的老板 / 182
07 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机会 / 185
08 用感恩引领乐观,让自己更快成长 / 188
附录
致加西亚的信 / 193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 / 197
一、没有方向,因为态度不正
一个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和他的性情、才智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是人生的部分表现,职业则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体现。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那个人。
一个人在工作时具有的精神状态,不但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对其品格的形成也大有影响。有一句话这样说道:“检验人的品质有一种标准,那就是工作时能否全神贯注,进入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
亨利福瑞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印刷公司从事销售工作,这与他最初的理想相距甚远。但是,他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了解自己的现实处境,于是,他热情高涨,全心全意投入新的工作中去。他将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活力带到了公司,传递给客户,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魅力。
尽管亨利工作才一年时间,但是他的主动和热情已经成了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因此,他被破格提升为销售部经理,取得了人生阶段性的成功。
大多数人并不像亨利一样,他们总是以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上班时懒懒散散,下班回家也无所事事。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追求,而是一遭遇困境就缴械投降,放弃努力,因为他们缺乏一种精神支柱。
一个人的终身职业就像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这座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自己决定的。他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邮件,出售一件货物,还是一次谈话,都在叙说着雕像的美丑。
每天早上醒来时,你想到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你想到的是“早上好,上帝”,还是“我的上帝,又是早上了”?这两种不同想法,可以看出你究竟是积极乐观的人还是消极悲观的人。当你看到半杯水时,你想到的是“这杯子装满了一半”,还是“这杯子有一半是空的”?你的回答会反映出你是如何看待身边世界的。
积极的心态是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它会将其他人牢牢地吸引在你身边,就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你的热情会感染他们、影响他们,同时也会为自己创造一些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主动思考一小步,事业前进一大步
如果你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就要永远保持主动。即使你面对的是毫无挑战和毫无生趣的工作,如果你能够做到自动自发,终能获得回报。
那么,什么叫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事情。
成功的人很早就明白,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主动争取,并且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保证你成功,只有你自己;也没有人能阻挠你成功,只有你自己。
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一夜成名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前,其实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要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
许多公司的管理者都在不懈地努力着,想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能自动自发地对待工作的人。工作自动自发的员工,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机器一样,别人吩咐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们往往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能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则墨守成规、害怕犯错误,凡事只求忠诚于公司规则。他们会告诉自己,老板没有让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没有额外的奖励。两种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工作表现。
一家大型超市的老板曾跟我讲起他的两个员工查理和海克的事。他们的年龄一样大,刚参加工作时拿同样的薪水,可是海克很快就加薪升职了,而查理依然原地踏步。
“其实,不能说我不公平,海克这小伙子实在招我喜欢。我觉得我不能不给他加薪升职,那是他应该得到的。”老板说,“比如,有一次,我派他们俩去菜市场上看看有什么在卖,因为超市的蔬菜库存已经不多了。查理回来告诉我说,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我问有多少,他不知道,就又回到市场上问。回来后,我问价格是多少,他又只好第三次跑到市场问出了价钱。”
说到海克,那位老板笑笑,脸上带着欣慰的表情,好像讲述的是他自己的儿子:“他很快从市场上回来,并汇报说目前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还比较合理。他还带回一个土豆,让我看看质量。”
“你更不会想到的是,他从农民那儿了解到西红柿的销量很好,他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在他手上还有一个西红柿样品。后来我就放心地让海克担任了更重要的职位。而查理,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给他加薪,哪怕是一美元……”
自动自发的人不仅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时刻地为老板考虑,给老板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他们也会因此得到老板的提拔和赏识。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而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个人的主动进取更受重视。知道什么事该做,就立刻采取行动——动手去做,不必等别人的督促与交代。
“我没有时间。”
“我实在太忙了,不能做。”
“恐怕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不再等等呢?”
…………
通常,这些司空见惯的话语可能会使你付出数倍的代价。“没有时间”只是懒散者的挡箭牌,是懦弱无能者的借口。要想获得更多的机会,你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当你主动、真诚地提供真正有用的服务时,成功才会伴随而来。而每一个雇主也都在寻找能够主动做事的人,并以他们的表现来犒赏他们。
如果一个人在做工作时没有主动性,没有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进步。我认识许多聪明的人,他们的工作能力强,可总是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想接受命令,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早就看穿了雇主们要压榨员工的不良用心。当老板安排这种人去办事的时候,他们总是干脆地回答:“我不想去,你能安排其他的人吗?”对于这种人而言,即使他们的全部才能被埋没,在我看来也不值得同情。
每个老板都喜欢积极主动、善解人意的员工,人们也乐意和这种人共事。从现在起,开始为别人加倍努力吧,不要等着别人来吩咐。多做一些自己工作职责之外的事,哪怕一点点,你就可能会吸引老板的注意,得到加薪和升迁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只是尽本分,或者唯唯诺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漠不关心,他就无法获得额外的报酬,也无法得到事业的提升。
老板不在身边却更加卖力工作的人,将会获得更多奖赏。如果只有在老板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到达成功的顶峰。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的。
那些以无比的热情看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人,总能发掘出无穷的机会。相反,那些被动的人,只能永远等着别人给他安排任务,而且还要推脱搪塞,同时,他也推掉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造物者授予人们掌握思想的权利,无疑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动自发。有成功潜质的人,总是能够比别人多付出一些,自动自发地为自己争取最大的进步与利益。
敬业的员工是上司最倚重的员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员工。可以说,敬业是一把梯子,一把无形的梯子,它可以让你在职场上获得长足发展,实现与公司的共同成长。
《敬业才能有事业》这本书,单从书名来看,就有一种让人安下心来、静心阅读的冲动。它不像那些充斥着“一夜暴富”或“轻松成功”字眼的畅销书,反而传递出一种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信念。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必定是一位对职业生涯有着深刻理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他(她)或许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讲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们,是如何通过日复一日的勤勉工作,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这些故事,可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更多的是关于坚持、关于突破、关于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勇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在看似枯燥的日常工作中,隐藏着怎样的无限可能。它或许会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如何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并且最终,如何通过“敬业”,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
评分拿到《敬业才能有事业》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投入阅读,而是先仔细地审视了一下它的内容构成。翻开扉页,简洁的字体和清晰的排版立刻给我留下了好印象。接着,我快速浏览了目录,发现它似乎涵盖了从心态调整、目标设定到具体工作方法等多个维度。这让我觉得作者的思路非常全面,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几个章节的标题,比如“在细节中雕刻卓越”和“如何让你的付出产生复利效应”,这些标题都非常有画面感,并且暗示了书中可能包含一些实用性的技巧和深度思考。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或许会引用一些历史上或当代的成功人士的案例,来佐证“敬业”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并分析他们是如何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最终实现事业上的腾飞。这种带有理论支撑和案例分析的写作风格,是我非常喜欢的,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理念。我迫切地想了解,作者将如何将“敬业”这一看似朴素的品质,解读出深刻的职业哲理。
评分《敬业才能有事业》这本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本教人如何“做”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引导人如何“想”的书。它并非直接告诉你该如何写一份完美的报告,或者如何策划一场成功的活动,而是从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生态度的层面切入。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从书的标题中感受到了一种对内在品质的强调。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外部的成功标准所吸引,却容易忽略了支撑这些标准的内在驱动力。这本书,或许就是想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我甚至能联想到,书中可能会穿插一些作者个人的经历,或者是一些普通人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如何通过“敬业”的态度,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的故事。这种温情而又充满力量的叙事方式,无疑更能打动人心,让读者产生共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状态,找到内心真正的动力源泉,从而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与它所承载的内容,在我看来,是非常匹配的。它并非一本哗众取宠的书,而是以一种沉稳而坚定的姿态,呈现给读者。我反复思考《敬业才能有事业》这个书名,它简洁有力,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想,这本书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努力工作”的表面,而是会深入探讨“为何要敬业”以及“如何做到敬业”。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可能涉及一些关于职业伦理、关于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之间关系的讨论。它或许会用一种非常理性、客观的视角,去分析那些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身上所共有的“敬业”特质,并且会将这些特质归纳总结,提供给读者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方向。我对于书中可能出现的那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和深刻的见解,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一定能为我提供宝贵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敬业才能有事业》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社会许多人在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痛点和渴望。我初次接触到这本书,是被这个朴实却直击人心的标题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捷径”、“秘诀”所裹挟,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道理。这本书,仿佛是一股清流,将我们拉回到脚踏实地的起点,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勤勉与专注。我满心期待地翻开它,希望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找到自己职业道路上的指引。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质感,简约大方,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反而衬托出内容本身的厚重感。整体而言,从书名到封面,都散发着一种值得深入探索的价值感,让人迫不及待想知道,在这“敬业”二字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和方法论。我猜想,它或许会讲述一些关于坚持、关于专注、关于精益求精的真实故事,或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职场建议,帮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