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创办家庭农场?如何对家庭农场进行经营与管理?家庭农场主在经营和管理的时候会遇见什么问题?如何找到市场,并且顺利有效地进入市场?这些问题一直困扰家庭农场主。作者通过对全国家庭农场进行深入调查走访,以案例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并对农产品的市场营销进行提供许多指导性意见。
本教材在编写时力求从新型职业农民岗位分析入手,语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注重实际操作。以案例的写作方式介绍家庭农场的规划与设计、种植类家庭生产模式、养殖类家庭生产模式、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模式。并详细系统介绍家庭农场运营准备、家庭农场的资源管理、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家庭农场的风险控制等内容。对农产品营销也提供许多指导性的建议,如农产品营销策略、农产品品牌策略、农产品渠道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可作为有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参考。
高志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研究,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第一章 家庭农场基本知识
第一节 家庭农场概述
一、什么是家庭农场
二、为什么要发展家庭农场
第二节 家庭农场与新型职业农民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第三节 家庭农场与现代农业
一、农业发展探索实践
二、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第二章 家庭农场的经营环境
第一节 家庭农场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与农业规划
二、国土资源与农业用地
三、农业环境与生态因子
第二节 家庭农场的社区环境
一、村民自治制度
二、农村社区建设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三节 家庭农场的经济环境
一、家庭农场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政策
三、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政策
四、土地承包与土地流转
第四节 家庭农场的技术环境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家庭农场支撑技术
三、家庭农场导向技术
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第三章 家庭农场的经营决策
第一节 家庭农场决策考量要素
一、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项目
二、家庭农场的生产设备设施
三、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家庭农场的常规决策
一、家庭农场选址
二、经营方向决策
三、经营项目决策
四、经营规模决策
第三节 家庭农场的规划与设计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划
二、家庭农场的园区规划
三、家庭农场的项目设计
四、平湖区家庭农场规划案例
五、小流域家庭农场规划案例
第四节 家庭农场的生产模式设计
一、生产模式设计的一般思路
二、种植类家庭农场生产模式设计案例
三、养殖类家庭农场生产模式设计案例
四、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生产模式设计案例
◇第四章 家庭农场的运营管理
第一节 家庭农场运营准备
一、家庭农场登记注册
二、家庭农场筹资融资
三、家庭农场管理综述
四、家庭农场管理策略
第二节 家庭农场的资源管理
一、家庭农场资源系统
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三、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第三节 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
一、生产计划管理
二、生产过程管理
三、生产成本控制
四、产品质量管理
第四节 家庭农场的综合管理
一、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
二、家庭农场的资产管理
三、成本/效益核算案例
四、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第五节 家庭农场的风险控制
一、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
二、经营风险处置对策
三、农业保险制度
◇第五章 家庭农场的产品营销
第一节 家庭农场的市场环境
一、农产品市场
二、农产品流通
三、农产品价格政策
第二节 农产品市场营销
一、农产品营销渠道
二、农产品营销策略
三、农产品品牌策略
第三节 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常识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
三、重要农业网络平台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流程优化和工具应用方面的建议,让我感到惊喜。我一直困扰于如何高效地安排日常工作,总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手忙脚乱。这本书里关于“农场工作流SOP”的构建部分,简直就是一本实操手册。它把每天、每周、每月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用清晰的流程图和时间轴进行了梳理。比如,如何设定一个标准化的巡田检查清单,如何设计一套快速分拣和包装的动线,甚至连如何组织家庭成员高效协作,都有具体的建议。这套系统的引入,极大地减少了决策疲劳和重复劳动。过去我靠经验摸索效率,现在则是按图索骥,效率提升了至少百分之三十。它没有要求你去购买昂贵的自动化设备,而是教你如何用现有的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挤出时间的“黄金”。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那些被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上,这些才是家庭农场最稀缺的资源。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类书籍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经济模型和市场分析术语,结果翻开后才发现,这本书的笔法是如此的亲切、平实,简直就像是村里的老会计在给你算“明白账”。它并没有给我灌输“如何快速赚大钱”的虚妄概念,而是非常扎实地剖析了家庭农场的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特别是关于“边际成本递减”和“风险对冲”的阐述,作者居然能用自家养的几只鸡、几垄菜的实际例子来解释复杂的财务概念,读起来毫无压力,却又让人茅塞顿开。我过去总是糊里糊涂地记账,常常不知道哪块投入产出比最高,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简单易行的记账和核算体系,让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我的劳动价值和资源配置效率。这种“从田头到账本”的全流程管理思维,对于我们这种夫妻二人打理的农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让我明白,管理绝不仅仅是安排谁去浇水施肥,更是精确计算每一分投入的回报。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对“可持续发展”这个宏大命题的微观诠释。它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环保口号上,而是落脚到了家庭农场层面的生态实践。比如,如何科学堆肥,如何利用间作套种来自然抑制病虫害,如何构建一个良性的小型生态闭环。它把“生态”这个词从一个遥不可及的学术概念,变成了厨房里的一把泥土、地头里的一只瓢虫那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我以前觉得搞生态种养等于产量下降,但作者通过详实的对比数据和长期的观察记录表明,在投入期过后,生态友好型的管理方式,反而能带来更稳定、更高品质的产出,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对外部投入的依赖性。这套“授人以渔”的生态智慧,不仅是对地球负责,更是对农场未来生存能力的负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生产”的理解都升级了,不再只是收获果实,更是在培育一个健康的生命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深度访谈,作者的叙事风格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智慧。它不像许多现代农业书籍那样急于推销“高科技”和“新模式”,而是将更多的篇幅放在了“人”与“地”的关系重塑上。它探讨了家庭农场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精神内核——不仅仅是生产食物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和社区联结的载体。书中穿插的几个案例,比如那个坚持传统轮作的家庭如何通过讲好自己的故事吸引了城市客户的深度认同,让我深思。它让我意识到,光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套能打动人心的经营哲学。这种哲学层面的引导,对于很多在规模化浪潮中感到迷失方向的农场主来说,无疑是精神上的定心丸。它教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这种内生的驱动力比任何外部激励都更持久。
评分这本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深入骨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读起来真像坐在老家院子里,听着老把式手把手教你挑化肥、选种子。它讲的不是那种高大上的农业理论,而是实打实的“过日子”的学问。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季节农活的细致描述,比如春耕时节的土壤松动技巧,夏日高温下如何巧妙地给作物遮阴降温,还有秋收时的储存防虫秘诀。那些关于如何根据自家土地的肥力和光照条件来调整种植结构的建议,简直是量身定制的。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提倡的“小而美”的经营理念,不盲目追求规模化带来的高风险,而是专注于提升单位面积的产出质量和附加值。读完后,我立刻开始重新审视自家那几亩地,发现很多过去被忽视的细节里,都藏着增收的潜力。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懂得自己土地的“主人”,而不是一个被市场牵着走的“打工人”。这本书的实用性,放在任何一个初涉农事或想要精进技术的家庭农场主手中,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