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

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富云,吴玉娥 编
图书标签:
  • 服装搭配
  • 服饰艺术
  • 时尚
  • 色彩搭配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搭配技巧
  • 张富云
  • 第二版
  • 服装审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2759
版次:2
商品编码:1221040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79
字数:2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高校学生的美育读物。另外,本书还可以成为一本大众读物,来点缀、美化人们日益丰富多彩的衣生活。
1.《服饰搭配艺术》讲述了不同体型与服装造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各种服饰色彩的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原则,不同材质的搭配与选择;
2.《服饰搭配艺术》可教会读者合理地运用服装流行,结合自我个性,穿出真我风采,让您的生活靓丽多彩。

内容简介

《服饰搭配艺术》较全面地讲解了服饰的含义与发展、服饰搭配的内容与形式、服饰造型风格的表达,剖析了不同体型与服装造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各种服饰色彩的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原则,不同材质的搭配与选择,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服装流行,结合自我个性,穿出真我风采,并列举了各种场合的服饰搭配技巧及各种服饰形象风格的塑造。本书内容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能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

张富云,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教学。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服装造型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市场营销》、《服饰美学》、《毕业设计构思》等课程的授课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著。其中《服装造型设计》被评为2007年度校级优质课程,《服装材料学》被评为校级课堂竞赛二等奖。
本人工作十余年间积极从事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研究,在全国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服装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试论服装材料的艺术设计及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与构建》论文受到专家的好评。曾出版过多部著作,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与好评。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服饰的内涵 2
一、服饰的相关含义 2
二、中国服饰的发展历史 3
三、现代生活中服饰搭配的重要性 9
第二节 服饰搭配中的要素与形式 9
一、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10
二、服饰搭配中的三种形式 11
第三节 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 12
一、美的原理与法则 12
二、服饰搭配中美学法则的应用 13
课外学苑 16
思考与练习 17
第二章 服饰搭配中的造型元素 19
第一节 服装款式造型构成 20
一、服装造型美的定义 20
二、服装造型美的构成要素 20
第二节 人体基本结构与外形特征 36
一、人体的基本结构 37
二、体型分类与特征 37
第三节 体型与服装款型的搭配技巧 41
一、体型与服装款型配套的技法 41
二、体型与款型搭配的具体应用 42
课外学苑 47
思考与练习 48
第三章 服饰搭配中的色彩配比与布局 49
第一节 色彩的理论基础 50
一、色彩的理论基础 50
二、色彩的感情密码 51
三、色彩的象征及联想 52
第二节 服饰配色法则及视觉效果 59
一、不同色彩属性搭配 59
二、色彩的配色方法 60
第三节 流行色在服装中的应用 62
一、解码流行色的产生 62
二、把握流行色的应用 64
第四节 服饰色彩搭配的个性选择 64
一、服饰色彩的个性特点 64
二、服饰色彩的个性选择 65
课外学苑 66
思考与练习 68
第四章 服饰搭配中的材质选用与组合 69
第一节 材质的分类与特性 70
一、服饰材质的分类 70
二、常用服饰材质的特性 72
第二节 材质与服装造型的关系 73
一、服装材质的综合风格 73
二、材料与服装造型 78
第三节 正确应用材质塑造服饰形象 80
一、材质与体型的对应关系 80
二、利用材质的花纹、图案与肌理塑造服饰形象 81
三、利用材质组合与搭配塑造服饰形象 83
课外学苑 85
思考与练习 85
第五章 服饰搭配艺术中的个性与流行 87
第一节 流行的产生、特点与应用 88
一、流行的基本概念 88
二、流行产生的原因 88
三、流行的特征 88
四、服装流行的特点 89
五、流行与服饰 90
第二节 个性的内涵 91
一、个性的概念 91
二、个性产生的特点 92
三、如何体现个性 94
四、个性与服饰 96
第三节 流行与个性的结合原则 97
一、流行突出个性的原则 97
二、个性体现流行的原则 97
三、整体性原则 98
课外学苑 98
思考与练习 100
第六章 服饰配件的点睛作用 101
第一节 鞋帽装点服饰造型 102
一、鞋帽的种类与特点 102
二、鞋帽装点服饰造型 108
第二节 包与服装的整体关系 110
一、包的分类与特点 110
二、包与服装的协调统一 112
第三节 服饰图案的和谐运用 113
一、服饰图案的特点与种类 113
二、服饰图案在服装中的和谐运用 116
第四节 发型与化妆的烘托 118
一、发型的特点 118
二、发型与服装的统一 119
三、化妆的功能 120
四、化妆烘托服饰造型 121
第五节 首饰配件的点睛作用 123
一、首饰配件的分类与特点 123
二、首饰配件与服饰的搭配原则 125
课外学苑 126
思考与练习 127
第七章 典型形象的服饰风格表现 129
第一节 成熟智慧形象的服饰风格 130
一、成熟智慧形象的定位与表现 130
二、成熟智慧形象服饰搭配特点 130
三、成熟智慧形象服饰搭配实例分析 133
第二节 时尚前卫形象的服饰风格 134
一、时尚前卫形象的定位与表现 134
二、时尚前卫形象服饰搭配特点 135
三、时尚前卫形象服饰搭配实例分析 139
第三节 浪漫性感形象的服饰搭配风格 139
一、浪漫性感形象的定位与表现 140
二、浪漫性感形象服饰搭配特点 140
三、浪漫性感形象服饰搭配实例分析 143
第四节 休闲运动形象的服饰风格 144
一、休闲运动形象的风格定位与表现 144
二、休闲运动形象的搭配特点 144
三、休闲运动形象服饰搭配实例分析 148
课外学苑 149
思考与练习 150
第八章 服饰搭配的总结运用 151
第一节 自我认识 152
一、自我自然条件的认识与把握 152
二、自我主观条件对服饰搭配选择的影响 152
三、自我服饰色彩、风格的确定 152
第二节 打造完美服饰形象 158
一、职场中的形象设计 158
二、休闲时光的形象设计 161
三、社交场合的形象设计 162
四、前卫、另类的形象设计 164
课外学苑 165
思考与练习 166
第九章 服饰搭配形象赏析 167
第一节 女装形象 168
第二节 男装形象 170
第三节 各类风格的服饰品 174
课外学苑 177
思考与练习 178
参考文献 179

精彩书摘

  《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诗如其人”,意谓文章、书法和诗词等艺术作品能反映作者的个性。相似地,服饰也能反映穿着者的个性。服饰所反映的个性是天性与角色这两个方面的结合。
  不同的人对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和质地常会显示出某种偏爱,这种偏爱是个性的反映和表露。其中服饰色彩与个性的关系最为密切。例如,偏爱冷色调的服饰消费者通常表现出安详、冷漠的个性;喜欢暖色调的人一般精神饱满,天性活泼好动,富于情感,热情而急躁;偏爱红色的人渴望刺激,好新奇;喜欢褐红色的人,不少是属于多情而又容易与人亲近的类型,秉性柔和温顺;紫色的爱好者常常带有艺术家的气质或自命清高;棕色和绿色常常是稳重谨慎性格的人所中意的色调,这些人不喜欢锋芒毕露;橙黄和橙红是乐观天性的表露,偏爱白色或银灰色的人往往高雅脱俗;喜欢黑色的人也许十分谨慎,如果喜欢黑色配紫色的话,则可能是忧郁或悲观的反映;偏爱黄色,特别是大面积地使用黄色,则是醉心现代作风的表现等等。
  ……

前言/序言

第二版前言
“一个人的着装打扮,就是如何把自己呈现给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交换如此之快的时代,服装是一种快速表达的语言。”PRADA品牌首席设计师缪西娅·普拉达这样描述服装所蕴含的魅力。的确,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树立良好的服饰形象,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如何对自身形象的设定有一个主动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运用丰富的服饰语言表现自己,协调好各种服饰元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套适合自我的服饰表达方式,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这是编写此教材的主旨思想与出发点。
《服饰搭配艺术》教材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得到行业企业专家、同人的关注,受到院校师生、社会服装爱好者的喜爱与支持,同时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促使我们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为大家呈现出更精彩、实用的内容。
本次修订在第一版教材的基本框架之上,遵循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前提,体现“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编写原则,对第一版教材中文字表达模糊和不够准确的地方做了全面修正,使全书的内容更加顺畅。在章节中增加了体现服装行业发展新动向的专业知识点,运用最新的服饰图片诠释服饰搭配的内容。对“课外学苑”板块做了重新的调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同时,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更多的服饰知识。
本书主编为开封大学张富云、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吴玉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薛伟、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乐天、河南省今之朱服饰有限公司首席形象设计师朱巧霞、设计师张力文参加了此次教材的修订工作。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月

第一版前言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意识形态的显著变化,在对服装的追求上,很多的消费者不再只满足于服装所能提供的生理功能,而是更强烈地追寻服装中所蕴含的时代美、智慧美、机能美和着装后赋予穿着者的自信与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自身的服饰形象向周围的环境表现自我意识,通过自身的服饰形象来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因此服饰形象的确立,服饰的搭配艺术在当今社会中变得十分重要。如何对自身形象的设定有一个主动的认识,成功地运用丰富的服饰语言表现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自我的服饰表达方式,协调好各种服饰因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使它们为穿着者服务,使每一个服饰细节与主体相吻合,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这是编写这本教材的主旨思想与出发点。
本书严格遵循理论加实用的编写原则,从讲解服饰搭配的内容与形式,分析服饰搭配原理,教授服饰搭配的基本内容、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切入,接着围绕服饰搭配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不同服饰形象的服饰风格表现、人与服装的和谐关系,直至服饰搭配的总结运用。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在每章的后面设有“课外学苑”,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服饰知识。
本书主编张富云、吴玉娥,副主编薛伟。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二章、第四章由张富云编写,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八章由吴玉娥编写,第五章、第九章由张怡编写,第六章由徐媛苑编写,第七章由薛伟编写,部分插图由卜阳绘制。全书由张富云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学院领导与广大同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马腾文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书进行了审稿与指导。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3月



现代服饰设计与趋势分析 作者:李明华 教授 出版社:时尚之窗文化传媒 版次:2023年全新修订版 ISBN:978-7-5459-XXXX-X ---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时尚行业从业者以及对现代服饰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精心打造的一部深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全书以全球化视野和前沿设计理念为指导,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中叶至今的服饰发展脉络,并重点剖析了当代服饰设计中的核心驱动力、技术革新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本书摒弃了传统服饰史的简单罗列,转而聚焦于“设计思维”和“趋势预测”两大核心板块,旨在培养读者从宏观层面理解时尚的生成逻辑,并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一部分:服饰演变的历史语境与理论基础 本部分旨在为读者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石,理解服饰并非孤立的物质存在,而是特定历史、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产物。 第一章:服饰的符号学与社会功能重构 本章深入探讨服饰在人类社会中的基本职能,从遮蔽、标识(阶级、性别、宗教)扩展到身份建构和心理投射。我们将引入高级符号学理论,分析特定面料、廓形和色彩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被“编码”和“解码”。重点分析后现代语境下,服饰如何成为个体反叛、融合或宣告立场的媒介。例如,探讨解构主义美学如何挑战传统美学的定义,以及“街头服饰”如何通过符号的挪用和重组,实现对主流时尚体制的颠覆。 第二章:关键历史阶段中的服饰驱动力 本章精选了几个决定现代服饰面貌的关键历史时期进行案例研究。 工业革命的冲击: 机器化生产对制版、面料(如人造纤维的诞生)和大众消费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二战后的实用主义与新风貌: 战时物资的限制如何催生出简洁、功能性的设计,以及随后“New Look”对女性形体和消费心理的重新定义。 60年代的青年文化革命: 探讨迷你裙、太空时代美学与反主流文化的联系,解析时尚如何从精英阶层下沉并被青年亚文化所主导。 80年代的权力着装与品牌化: 分析企业文化对西装剪裁的影响,以及标志性Logo的出现如何标志着消费主义的全面胜利。 第二章内容侧重于“为什么变”,而非“如何变”。 第二部分:当代服饰设计的核心范式与技术前沿 这是本书的核心创新部分,侧重于分析当下(21世纪)服饰设计领域正在发生的最具颠覆性的变革。 第三章:可持续性与循环设计策略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可持续性已不再是口号,而是设计流程的底层逻辑。本章详细介绍了: 材料科学的突破: 生物基材料(如菌丝体皮革、藻类纤维)、回收纤维的升级再造技术(Upcycling vs. Recycling)。 “零浪费”剪裁技术: 探讨零浪费模式在平面剪裁和立体剪裁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其对传统版型思维的挑战。 生命周期评估(LCA): 如何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纳入设计决策,包括染色、后整理和废弃处理的优化方案。 “慢时尚”的商业模式探讨: 分析按需生产(Made-to-Order)和租赁服务(Rental Services)如何重塑消费习惯。 第四章:数字化转型与虚拟形体构建 数字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设计、制作和展示的每一个环节。 三维数字化设计(3D CAD): 详细解析Clo3D、Browzwear等软件在虚拟打样、面料模拟和快速迭代中的效能,以及如何减少物理样衣的制作成本。 参数化与算法设计: 探讨如何利用算法生成复杂、非重复的结构和纹样,实现传统工艺难以企及的形态。 元宇宙(Metaverse)与数字时尚: 分析NFT、可穿戴数字资产(Digital Wearables)的兴起,以及数字时装秀、虚拟试穿技术对实体零售的影响和机遇。 智能纺织品集成: 介绍集成传感器、导电纤维的智能面料在健康监测、运动性能提升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第三部分: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与未来趋势预测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探讨跨文化交流对设计的塑造力,并提供实用的趋势分析工具。 第五章:全球语境下的文化挪用与设计伦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文化元素的交流日益频繁,但也带来了复杂的伦理问题。 “灵感”与“挪用”的界限: 通过具体案例(如西方品牌对原住民图案、特定族裔服饰的引用),探讨设计中文化尊重与商业化的平衡点。 非西方美学的现代重塑: 分析日本“侘寂”美学、北欧功能主义、非洲结构主义等如何被融入当代国际设计语言,实现“去中心化”的美学表达。 身份政治与服饰表达: 探讨性别流动性(Gender Fluidity)设计、无性别(A-gender)廓形如何挑战既有的社会二元对立结构。 第六章:趋势预测方法论与设计实践 本章为实操指南,教授读者如何从信息流中提炼出有效的趋势信号。 宏观趋势(Macro-Trends)分析: 识别影响设计十年的长期社会、技术变革。 色彩、面料、廓形周期分析: 讲解时尚周期理论,并结合当下数据分析工具,预测未来18-24个月的核心流行元素。 设计提案的构建: 强调将趋势分析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主题、情绪板(Mood Board)和系列概念的完整流程。 本书特色: 跨学科视角: 整合了社会学、材料科学、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提供全面的理解框架。 案例驱动: 选取了大量近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作品和创新公司作为分析对象。 面向未来: 强调对可持续性和数字化创新的前瞻性探讨,确保读者掌握的是“明日的设计语言”。 适用人群: 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时尚管理、视觉传达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服装品牌设计师、买手、趋势分析师及相关行业研究人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说,它彻底颠覆了我对“穿搭”的认知。《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把衣服穿好看的书,更是一门关于“形象管理”和“自我认知”的必修课。我一直以为自己身材不够好,穿什么都显得五五分,或者虎背熊腰,直到我读了这本书。它里面关于“了解自己的身体曲线”以及“选择适合自己身形廓形的衣物”的讲解,简直是我的“照妖镜”。我明白了,很多时候不是衣服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书中运用了很多图示和对比,让我能清楚地看到不同廓形和剪裁对身材的修饰效果。而且,它还提到了“预算内的聪明投资”,教我们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挑选出最经典、最百搭的单品,并通过巧妙的搭配,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我不再是冲动购物,而是开始理性地规划我的衣橱,只买真正需要、真正适合我的东西。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造型师,时刻在我身边,指导我如何选择、如何搭配,让我从外在到内在,都变得更加自信和有力量。

评分

《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美”的探索之旅。我一直认为,时尚是追逐潮流,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时尚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并且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我尤其赞赏作者对于“经典款”的推崇,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来玩转时尚。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经典单品,比如白衬衫、牛仔裤、小黑裙等,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它们的搭配可能性,让我明白,原来这些看似普通的单品,才是构建高级衣橱的基石。我以前总觉得这些单品太单调,不敢尝试,但看了书里的搭配建议,才发现它们的潜力和无限。而且,它还强调了“面料和质感”的重要性,让我开始关注衣服的材质,理解为什么同样是T恤,有些穿起来就是比另一些显得更有质感。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跟风者”变成了一个“有主见”的消费者,我不再轻易被广告和潮流所裹挟,而是学会了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最明智的穿搭选择。它让我看到了,穿搭不仅仅是外在的点缀,更是内在品味的一种体现。

评分

这本《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时装百科全书!我一直觉得时尚是件很玄乎的事情,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高高在上的时尚规则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我尤其欣赏它在“风格解读”这一块的深入分析。书中列举了各种风格,比如经典的英伦风、浪漫的法式风、简约的北欧风,以及一些更小众的风格,并详细分析了每种风格的构成元素、代表性单品,以及如何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改良和融合。我以前总是在不同风格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种,看完这本书,我才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偏好,并开始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风格衣橱”。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穿”,更是引导你“如何思考”你的穿着。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色彩搭配禁忌”的讲解,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色彩组合,竟然能产生如此大的负面影响。这本书还给出了很多“万能公式”,比如“上浅下深”、“撞色搭配”等,让我这类搭配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并且不易出错。总而言之,它让我从一个时尚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敢于尝试的搭配达人。

评分

这本《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真是太及时了,让我这个对穿搭一窍不通的人找到了救星!以前我总是随便抓起衣服就穿,结果不是显得臃肿,就是跟场合完全不搭,每次出门都觉得自己像个笑话。这本书真的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配什么好看”,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彩的原理、廓形的奥秘、面料的质感等等,我才明白原来搭配是一门有科学依据的艺术。书里有很多非常实用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搭配效果的对比,比如如何利用深浅不一的同色系搭配穿出高级感,或者如何在基础款单品中加入一些有设计感的配饰来提升整体造型的时尚度。我特别喜欢它讲解廓形的部分,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身材不好,穿什么都显胖,看了书才知道,原来选择对的廓形,比如A字裙、H型外套,就能巧妙地修饰身形,扬长避短。而且,书里还强调了“了解自己”的重要性,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肤色、脸型、气质适合什么样的风格,而不是盲目跟风。现在,我出门前不再是手忙脚乱,而是能自信地搭配出既舒适又得体的服装,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服饰搭配艺术(张富云)(第二版)》这本书,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我平时购物的乐趣在于“一眼相中”,而非“精打细算”。然而,它带来的惊喜远超预期。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到,它没有将服饰搭配仅仅局限于“美观”,而是上升到了“自我表达”和“生活态度”的层面。作者张富云老师通过大量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服饰如何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书中关于“场合与服饰的契合度”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才意识到,在不同场合下,着装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一种尊重和沟通。例如,面试时的专业形象、商务会议上的严谨着装,以及休闲聚会时的轻松自在,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讲究。书中还花了不少篇幅探讨了“配饰的魔力”,我过去总觉得配饰可有可无,但看了书才知道,一条合适的项链、一副别致的耳环,甚至是一个有质感的手提包,都能瞬间提升整体造型的品味,让简单的衣服焕发新生。它让我意识到,原来细节之处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用心和品味。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穿衣者”变成了一个“搭配者”,让我更懂得如何用服装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