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实战丛书:实战象棋战术大全

象棋实战丛书:实战象棋战术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宝胜,朱兆毅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实战
  • 战术
  • 技巧
  • 对弈
  • 棋谱
  • 进阶
  • 教学
  • 中国象棋
  • 策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7254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991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象棋实战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4
字数:5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象棋实战丛书:实战象棋战术大全》共分六章,第1章《象棋基本战术大全》、第2章《兵种组合战术攻杀指要》、第3章《计谋战术攻杀揭秘》、第4章《象棋布局战术技巧》、第5章《战术组合功能解析》、第6章《战术攻杀对局参考》。
  《象棋实战丛书:实战象棋战术大全》力争读者在查阅战术的名称及战术组合的应用等方面,有着快捷、方便之功能;力求拙著除在启迪读者选择战术攻杀和运用战术组合的技巧上有较大的收获外,还希望它是一本像字典一样的象棋战术工具书。

作者简介

  傅宝胜 资深象棋专家,高级教师,曾出版《实战象棋开局》《实战象棋中局》《实战象棋残局》《象棋实战技法》”少儿象棋丛书“等多部畅销图书,培养特级大师梅娜等象棋国手。


目录

第1章 象棋基本战术大全
第1节 捉子战术
第2节 兑子战术
第3节 弃子战术
第4节 困子战术
第5节 牵制战术
第6节 拦截战术
第7节 腾挪战术
第8节 封锁战术
第9节 闪击战术
第10节 闪将战术
第11节 抽将战术
第12节 引离战术
第13节 吸引战术
第14节 堵塞战术
第15节 借力战术
第16节 迂回战术
第17节 顿挫战术
第18节 等着战术
第19节 冷着战术
第20节 诱着战术
第21节 运子战术
第22节 献子战术
第23节 谋子战术
第24节 串打战术
第25节 驱逐战术
第26节 困毙战术
第27节 突破战术
第28节 控制战术
第29节 双重威胁战术
第30节 解将还将战术
第31节 解杀还杀战术
第32节 先弃后取战术
第33节 规则战术
第34节 心理战术

第2章 兵种组合战术攻杀指要
第1节 车类组合战术攻杀技巧
一、双车组合战术攻杀技巧
(一)两阶舞羽
(二)二郎降怪
(三)长蛇阵
(四)阴持两端
(五)厩焚伤马
(六)双车挫
(七)大胆穿心
……

第3章 计谋战术攻杀揭秘
第4章 象棋布局战术技巧
第5章 战术组合功能解析
第6章 战术攻杀对局参考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这是一本介绍象棋战术的专门用书。
  为使读者一目了然,在编写过程中,按章分节,分门别类。本书共分六章,第1章《象棋基本战术大全》、第2章《兵种组合战术攻杀指要》、第3章《计谋战术攻杀揭秘》、第4章《象棋布局战术技巧》、第5章《战术组合功能解析》、第6章《战术攻杀对局参考》。力争读者在查阅战术的名称及战术组合的应用等方面,有着快捷、方便之功能;力求拙著除在启迪读者选择战术攻杀和运用战术组合的技巧上有较大的收获外,还希望它是一本像字典一样的象棋战术工具书。
  另外,我们在编撰象棋布局战术上也费了点心思,立意创新,在常见常用的布局战术基础之上,还创编了一些已经面世的象棋战术书籍上所没有的“赛前准备战术”。这是笔者亲身参加比赛的经验之谈,大小赛事上屡试甚爽,期望给读者以参考或借鉴,当然由于篇幅所限,只能是抛砖引玉,若读者阅完“赛前准备战术”而得到启发,自拟出一套更好、更适合自己棋赛特点的布局战术,并在比赛中赢得更多胜利,我们将十分欣慰。
  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参阅了书后的大量参考文献,对参考文献的编著者和出版社,在此谨表谢意;选用的部分现代排局,因版面所限未录出处,在此谨表感谢和歉意。资深高中语文教师、象棋酷爱者、挚友周占举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在此深表谢意。另外,在策划出版此书之前,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倪颖生同志,对我们的充分信任,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谬误,敬请读者指正。
象棋实战丛书:巅峰对决的智慧谋略 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战术手册,而是象棋艺术的深度探索,是对无数经典对局背后智慧结晶的提炼与升华。我们拒绝照搬照抄,致力于呈现一套真正能够激发棋手灵感、提升实战能力、享受棋局魅力的进阶之作。 这是一套为追求卓越的棋手量身打造的象棋实战丛书。 我们深知,真正的象棋大师并非仅仅依赖于对死记硬背的招法熟练掌握,更在于那份对棋局的深刻洞察,对战术的灵活运用,以及在瞬息万变的局面下,能够做出最精准判断的非凡能力。因此,这套丛书将带领您告别枯燥的套路,走进象棋的精髓——那些贯穿于实战的、充满博弈智慧的战术思维。 我们精心策划,将复杂的象棋战术拆解成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模块,并通过大量精选的实战案例进行详细剖析。 每一章、每一节都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对棋手思维方式的引导。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些在实战中反复出现,却又常常被初学者忽略的关键性战术要素。例如,如何在一个看似平淡的局面中发现对方的弱点,如何利用子力的协调性打出致命一击,如何在劣势中寻找反击的契机,以及如何在优势下稳扎稳打,避免功亏一篑。 本书的第一卷,将聚焦于“攻防转换的艺术”。 在象棋的实战中,攻与防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一个看似稳固的防守,往往蕴含着反击的种子;一个猛烈的进攻,也可能因为疏忽防守而导致自身的崩溃。我们将深入探讨: 防守的艺术: 如何构建坚固的防线,如何巧妙地利用子力进行互保,如何通过积极的防守化解对方的攻势,甚至将对方的进攻转化为自己的反击机会。我们将分析那些经典的“以弱胜强”案例,学习棋手如何在劣势局面下,通过精妙的防守化解危机,并伺机反扑。 进攻的精髓: 并非一味地向前推进,而是要讲究时机、力度和方向。我们将解析如何识别进攻的时机,如何调动子力形成有威胁的攻势,如何利用突破口对敌方进行致命打击,以及在进攻过程中保持对己方后方的警惕。 攻防之间的微妙平衡: 掌握攻防转换的时机和节奏,是实战水平的关键提升。我们将通过大量实战对局,展示棋手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局面中,迅速判断攻防的优劣,并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学习如何利用对手的进攻失误,瞬间扭转乾坤;如何抓住对方防守的破绽,一举奠定胜局。 第二卷,将深入探讨“子力协同与空间利用的奥秘”。 象棋的棋盘虽然不大,但每一颗棋子都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真正的象棋高手,能够将分散的棋子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般,发挥出惊人的合力。 子力价值的再认识: 我们将超越简单的“子力计算”,深入挖掘每一颗棋子在不同局面下的真实价值。马的跳跃优势,炮的远程打击,车的穿透力,士象的保护作用,以及兵的潜力和限制,都将在实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协同作战的威力: 棋盘上的子力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子力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攻击组合,如“双炮齐鸣”、“车炮合围”等。同时,也将探讨如何利用子力间的相互支援,构建滴水不漏的防守体系。 空间控制与压制: 棋盘上的每一个格点都可能成为争夺的焦点。我们将解析如何通过棋子的位置,占据有利空间,限制对方的活动范围,为己方的进攻创造条件。学习如何利用“空间优势”进行战略部署,逐步蚕食对方的阵地。 棋子的“棋盘意识”: 培养棋子在棋盘上的“团队精神”,让它们协同作战,互相配合,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我们将通过实战案例,展示棋手如何通过精妙的调动,让看似普通的棋子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三卷,将聚焦于“残局的智慧与定式破解”。 许多棋局的胜负,往往决定于最后的残局阶段。如何在双方子力悬殊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子力争取胜利,或是在劣势中顽强抵抗,守和局面,都是高水平棋手必备的技能。 残局的基本原则: 介绍残局阶段的基本战术思路,如“子力优势的最大化运用”、“关键点的控制”、“王的活动与保护”等。 常见残局定式的破解: 详细分析各种常见的残局定式,包括其背后的逻辑、破解方法以及应对策略。我们将提供清晰的图示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这些关键的残局知识。 从残局中学习战略: 即使是残局,也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思想。我们将通过分析那些精彩的残局对局,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最优的决策,如何通过精打细算,将微小的优势转化为胜局。 主动创造残局机会: 并非总是被动接受残局,而是要学会在中局阶段就为残局的胜利埋下伏笔,创造有利的残局局面。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不仅仅提供“是什么”,更注重讲解“为什么”和“怎么做”。 深入浅出的讲解: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战术原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大量的实战案例: 精选了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棋手的经典对局,这些案例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更蕴含着宝贵的实战经验。每一个案例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细致分析,力求让读者能够从中学习到最实用的战术技巧。 思维导图与关键提示: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们将在章节中穿插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战术脉络,并辅以关键提示,强调重要的概念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互动式学习: 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推演,甚至尝试复盘对局。书中会设置一些思考题,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战术的理解。 避免“死记硬背”: 我们深知,象棋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变化和创造性。因此,本书不会强求读者记忆大量的招法,而是着重于培养棋手的战术思维和应变能力,让他们能够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您: 提升实战能力: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棋盘技巧,在实战中更加自信地运用各种战术。 培养大局观: 从全局出发,理解棋子之间的联系,做出更具战略意义的决策。 增强计算能力: 通过对实战局面的深入分析,提升对变化和结果的预测能力。 激发创新思维: 摆脱程式化的棋路,敢于在棋盘上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享受象棋的乐趣: 领略象棋作为一项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运动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套献给所有热爱象棋、渴望进步的棋手的珍贵礼物。 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棋友,本书都将成为您棋艺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研习,您将能够深刻理解象棋的精髓,在棋盘上挥洒自如,体验巅峰对决的智慧与乐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时机”的把握有着近乎偏执的强调。在象棋中,战术的成功与否,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本书恰恰把“何时动手”和“为何现在动手”这两个核心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它摒弃了死记硬背招法的训练模式,转而着重培养读者的“预判能力”。比如在介绍如何破解对方的中心控制时,作者展示了一系列看似平淡的局面,但每一步棋都暗藏杀机,它引导你提前两到三步去构思一个战术陷阱的搭建过程,而不是等到陷阱已经形成才试图逃脱。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感觉在实战中“棋差一招”的棋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解毒良药。它不是教你如何快速取胜,而是教你如何稳健地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这种厚重感,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难找到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为深度思考者量身定做的,每一页都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面对面交流。作者在选取对局时的眼光独到,不拘泥于那些已经被千万人分析烂熟的经典残局,而是深入挖掘了一些极为罕见但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对弈。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对“动态平衡”这一概念的阐述,很多理论书籍往往把战术讲解得像流水线作业,但这本书却能让你感受到棋局中那种微妙的、不断变化的力量博弈。特别是关于“弃子取势”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该弃”或“不该弃”,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展示了在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子力结构下,一次看似鲁莽的牺牲如何转化为决定性的优势。这本书需要耐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阅的速成指南,更像是一部武林秘籍,需要你静下心来,反复咂摸其中蕴含的精妙。它教会我的,远不止于招法,更是一种看待问题、分析局面的独特视角。

评分

对于我这种更偏爱布局理论研究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意外地提供了很多中局战术构建的底层逻辑支撑。我发现,许多看似是布局中的“定式选择”,其实都是为了在中局某个特定阶段能够顺利打出某种特定的战术组合拳。作者没有将布局和中局割裂开来,而是展示了一种连续的、有机联系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书中关于“子力位置评估”的部分,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可量化的标准来判断某个阵型的优劣,而不是仅仅依靠模糊的“感觉”。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复盘效率。我不再是简单地对照棋谱检查哪里下错了,而是能通过书中提供的方法,自己去挖掘出当时双方最佳走法的意图。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兼备,让它不仅仅是一本战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棋局演化动力学”的专著,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严谨”。每一个战术原理的提出,后面都必然跟着至少两个、通常是三个不同角度的证明案例。它不会给你留下任何模棱两可的空间。尤其在分析那些经常被新手忽略的角落——比如边缘子力的配合以及士象结构的突然变化——作者的剖析细致入微,令人叹服。我过去总以为“兵”只是收尾阶段的工具,但这本书通过对几个关键残局的分析,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兵在特定局面下可以发挥出比车马炮更具决定性的作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清晰,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即便是面对那些极其复杂的“多兵种配合”的战术,也能让人一步步跟上作者的思路,最终领悟到其中的精髓。这绝不是一本用来炫耀技巧的书,而是一本用来夯实基本功的教科书。

评分

说实话,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差点被它的厚度劝退。不过一旦沉下心来翻阅,才发现每一页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没有丝毫的水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极其接地气,不像某些理论著作那样高高在上,它更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棋手,用最直白的语言,把你从最基础的陷阱边缘拉出来,然后带你直抵最核心的战术交锋点。其中关于“牵制与锁链”的解析部分,简直是拨云见日。我过去在实战中总是对这类复杂的结构感到头疼,而作者通过几个巧妙的示意图,把原本令人眼花缭乱的局面梳理得井井有条。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引入了一些现代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用来验证一些传统棋谱中的争议走法,这种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整本书的权威性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它不仅仅是教授战术,更是在培养你对棋局复杂性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