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 好诗不厌百回读

大家小书 好诗不厌百回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行霈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唐诗
  • 宋词
  • 启蒙
  • 儿童文学
  • 经典
  • 诵读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3008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2823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家小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93
字数:1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袁行霈先生的诗词赏析作品的首次结集出版。本书古诗词选自从《诗经》到《纳兰词》,跨越两千多年的经典作品五十首。本书在选题高度,行文的优美,良好的适读性,适当的篇幅,等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大家小书”的意旨。

内容简介

当代国学大家袁行霈先生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的编委,《好诗不厌百回读》是袁行霈先生诗词赏析的小集。本书集合了袁行霈先生对自《诗经》至《纳兰词》,五十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非常切合“大家小书”的意旨。

作者简介

袁行霈,字春澍,原籍江苏武进,1936年4月生于山东济南。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国学研究》年刊主编、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他著述宏富,代表作包括《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论诗绝句一百首》《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研究》《陶渊明影像》《中国文学概论》《清思录》等,以及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大视野》《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等丛书均影响广泛而深远。

目录

自序
诗经·汉广
冉冉孤生竹
迢迢牵牛星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
龟虽寿/曹操
代出自蓟北门行/鲍照
野望/王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咏柳/贺知章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次北固山下/王湾
听蜀僧溶弹琴/李白
峨眉山月歌/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又呈吴郎/杜甫
塞下曲/卢纶
卖炭翁/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
石头城/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李凭箜篌引/李贺
老夫采玉歌/李贺
梦天/李贺
秋夕/杜牧
锦瑟/李商隐
菩萨蛮/温庭筠
菩萨蛮/韦庄
待月台/苏轼
篑笃谷/苏轼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禾熟/孔平仲
夜坐/张耒
瑞龙吟·春词/周邦彦
兰陵王·柳/周邦彦
六丑·蔷薇谢后作/周邦彦
玉楼春/周邦彦
鹧鸪天/陆游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暗香/姜夔
疏影/姜夔
寄生草·劝饮/白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台城路·塞外七夕/纳兰性德
附一:《岳阳楼记》赏析
附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附三: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家小书 · 好诗不厌百回读》 一、 诗歌之海,浩瀚星辰——导言 诗,是人类情感最凝练的表达,是思想最自由的飞翔。它以有限的文字,承载无限的意境,穿越时空,触碰灵魂。《大家小书 · 好诗不厌百回读》并非一部普通的诗歌选集,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诗歌品鉴之旅,一次与古今诗人心灵的深度对话。本书不求面面俱到,不以数量取胜,而是怀着一份对诗歌纯粹之美的执着,遴选那些经过岁月淘洗,依然闪烁着生命光辉的佳作。每一首诗,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浩瀚的诗歌宇宙中,指引着我们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方向。 本书的编选理念,正如其名,“不厌百回读”,意在呈现那些值得反复品味、每次阅读都能获得新感悟的诗篇。我们相信,好的诗歌,如同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滋味;又如深邃的古井,越探越显其底蕴。这些诗歌,或许来自盛唐的雄浑,或许源自宋词的婉约,亦或许是近现代文人墨客的别样风情。它们共同构建起一条蜿蜒而壮丽的诗歌长河,流淌着人类共通的情感,讲述着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生命故事。 在这里,没有繁琐的学术考证,没有艰深的理论阐释。我们希望呈现的是一种纯粹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诗歌进行最直接、最真诚的交流。我们相信,诗歌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跨越知识的壁垒,直抵人性的深处。因此,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温情、智慧与哲思,期待与每一位读者共享。 二、 穿越时空的对话——精选篇章赏析 本书的选篇,力求精炼而富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精品,旨在展现诗歌的多元魅力。 唐风浩荡,气象万千: 我们不能不提及唐诗的辉煌。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洒脱,到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郁悲怆;从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悱恻,到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雅致。这些诗篇,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历史的印记,情感的共鸣。它们以磅礴的气势,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盛世的繁华、乱世的疮痍,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思考。 例如,书中收录的王之涣《登鹳雀楼》,以寥寥数语,道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攀高峰,拓展视野。而李白的《赠汪伦》,则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直率表达,展现了真挚的友情,超越了任何物质的衡量。这些诗歌,简单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宋韵悠长,情意绵绵: 宋词,则以其婉约秀丽、细腻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另一种诗歌的韵味。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愁,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绪。宋词之美,在于其精巧的结构,优美的意象,以及对情感的精准捕捉。 本书选取了一些能够代表宋词不同面向的作品。例如,一首描写季节更替的宋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勾勒出时光流转的痕迹,蕴含着词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又如,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宋词,字里行间流淌着不舍与思念,读来令人动容。这些词篇,将我们带入一个细腻婉约的世界,感受那份深藏于心底的温柔与哀伤。 明清之韵,别有天地: 明清时期的诗歌,虽然不像唐诗宋词那样声名赫赫,但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些诗人以更为通俗的语言,描绘市井生活,抒发个人情怀。本书也收录了一些不同于主流风格的佳作,它们可能来源于戏曲唱词,或是民间歌谣,或是文人墨客的雅趣之作,展现了诗歌更为广阔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比如,书中可能包含一些描绘乡野风光,或是展现生活琐碎,却又充满温情的诗篇。这些诗歌,或许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激烈的冲突,但它们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们让我们看到,诗歌并非只属于殿堂,同样也存在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 近代以来,新声迭起: 近现代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一些诗人用更为现代的视角,关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意义,表达对未来的期许。本书也甄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诗篇,它们可能带着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对个体自由的呼唤,或是对爱情、友情的全新诠释。 例如,一首以青春为主题的诗歌,用充满活力的语言,描绘了年轻人的梦想与彷徨;另一首则以简洁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这些诗歌,更贴近当下读者的生活体验,能够引起更直接的共鸣。 三、 品读的艺术——如何“不厌百回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邀请,邀请读者以一种更为深入、更为细致的方式去接近诗歌。在阅读本书时,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让每一次的“重读”都能收获新的风景: 初读——感知意境与情感: 第一次阅读,可以放慢速度,跟随诗歌的节奏,感受其营造的意境,体会其中流淌的情感。不必急于理解每一个字面意思,而是让诗歌的音韵、画面自然地进入脑海。此时,你可以留意诗歌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喜悦?是悲伤?是激昂?还是宁静? 细读——品味语言与技巧: 第二次,或者在某一次阅读时,可以尝试放慢脚步,关注诗歌的语言。诗人是如何遣词造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是否都恰到好处?他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这些技巧是如何服务于诗歌整体的表达的?留意诗歌的节奏、韵律,它们如何影响你的阅读体验。 联读——联系生活与经验: 第三次,或者在更多次的阅读中,尝试将诗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诗歌中的场景,是否让你想起曾经经历过的某个时刻?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是否与你此刻的心情产生共鸣?诗歌中的哲理,是否给了你新的启发?这种联系,会让诗歌变得鲜活,也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意。 思读——探索深层意蕴: 当你对诗歌的表面有了深入了解后,可以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诗歌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诗人想要传达的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是否存在多义性?这种思考,能够拓展你对诗歌的理解维度。 品读——享受美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享受阅读诗歌的过程本身。诗歌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不必过分强调“读懂”与否,有时候,仅仅是沉浸在诗歌的美感中,就已经足够。让诗歌成为你心灵休憩的港湾,滋养你情感的源泉。 四、 诗意生活,触手可及——结语 《大家小书 · 好诗不厌百回读》不仅仅是一本藏书,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它告诉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可以停下脚步,品味诗歌的韵味,感受文字的力量。诗歌,如同空气中的芬芳,不经意间就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为我们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这些诗歌,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流淌着今人的情感,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璀璨明珠。通过反复的品读,我们不仅能够提升文学素养,更能够拓宽人生视野,丰富精神世界。愿本书能够成为您生活中一份美好的陪伴,让诗意如同甘泉,滋润您的心田,让“好诗不厌百回读”成为您生活中一份独特而持久的乐趣。 翻开本书,与古往今来的伟大灵魂对话,在字里行间,寻找属于您自己的那份诗意与感动。每一次的重读,都是一次新的发现,一次与美的重逢。

用户评价

评分

每次拿起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常常会被其中的某些句子深深吸引,反复咀嚼,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大概就是“好诗不厌百回读”最真实的写照吧。书中收录的诗篇,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有婉约低回的,有豪放不羁的,有抒发家国情怀的,也有描摹日常生活点滴的。我尤其欣赏它对诗歌意象的挖掘,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一个意象背后可能蕴含的深层含义,以及诗人当时的心境。比如,解读“枯藤老树昏鸦”时,它并没有止步于画面感,而是引导我去思考那种日暮途穷、孤寂落寞的普遍情绪。这种解读方式,让我不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是能够走进去,与诗人一同感受那份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悲欢。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那些精选的诗句,往往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即使不刻意去记忆,它们也会像顽固的藤蔓一样,缠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有时走在路上,看到一片落叶,脑海中便会响起一句诗;听到一段旋律,脑海中便会浮现另一句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从未在其他诗歌选本中感受到的。

评分

这套“大家小书”系列,我几乎是如数家珍地收集着,而这本关于诗歌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就像一位温和而博学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中国古典诗歌的广阔天地。不同于许多市面上充斥着华丽辞藻却缺乏内涵的诗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真”与“深”。它所选取的诗篇,无一不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和智慧光芒的篇章,被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讲解,虽然我并非专业的文学评论家,但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歌在朗读时所带来的那种韵律美,仿佛能听到风声、雨声、鸟鸣声,甚至是心跳声。而且,书中对一些诗人人生经历的简述,也让这些诗歌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诗人的生命紧密相连。我了解到,许多动人的诗篇,都源于诗人饱经沧桑的人生,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考,都凝聚在那些字里行间。这种将诗歌与人生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对诗歌的理解上升了一个维度,也对那些伟大的灵魂充满了敬意。

评分

一本好书,真的就像一位老友,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予我惊喜。最近翻开这本《大家小书》,名字就带着一股亲切感,仿佛在说,好东西不一定要高高在上,也可以是人人都能触及的温暖。书页泛着淡淡的墨香,翻开来,里面是那些我以为早已遗忘,又或者从未真正领略过的诗歌。我总觉得,诗歌这东西,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初尝时可能觉得有些苦涩,但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品越有滋味。而这本《大家小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酿酒师,将那些历久弥新的佳作,用最恰当的方式呈现给了我。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经典诗篇的解读,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晦涩,而是带着一种分享的温度,让我能轻易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孤寂与豪情。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李白在月下独酌,也能听到杜甫在茅屋中忧国忧民的叹息。那些曾经只停留在书本上的名字,如今都鲜活地立在了我的眼前,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智慧,都通过这些诗句,跨越千年的时光,与我产生了共鸣。这本书的好,不在于它有多么深奥的理论,而在于它那份化繁为简的功力,让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诗意,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

每当夜深人静,我总喜欢捧着这本书,在昏黄的灯光下,让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洗涤我一天的疲惫。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它不像一本教科书,强迫你记住某个知识点,而是通过精妙的选篇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你自然而然地去感受诗歌的美,去领悟诗歌的智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诗歌意象的细致描绘,作者总能精准地捕捉到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画面,然后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其展现出来。读着这些描述,我仿佛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与诗人一同感受那份宁静、那份壮阔、那份哀愁。而且,书中对于诗歌的背景介绍,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会告诉你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信息,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诗歌的理解,让我不再是孤立地阅读,而是能够将诗歌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品味。这本书,让我明白,好诗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藏在我们的心底。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大家小书》在古典诗歌的推广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选择那些最冷僻、最晦涩的篇章,也没有故作高深地进行学术研究,而是以一种极其亲民的方式,将中国古典诗歌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了读者。我个人非常喜欢它在选诗上的“平衡感”,既有家喻户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那些虽然略显小众,却同样韵味无穷的佳作。而且,书中的注释也非常到位,不会过于冗长,也不会缺失关键信息,恰好能帮助我理解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和典故。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去发现诗歌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情感细节。比如,对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解读,它让我不再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能够体会到诗人那种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伤感。这种解读,让我觉得,读诗,不仅仅是在读文字,更是在读一种情绪,一种心境,一种与作者跨越时空的连接。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中国古典诗歌,也让我对“好诗不厌百回读”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不错

评分

买书首先京东!?

评分

名家名著,非常好

评分

很经典的小书啦,闲时翻来,很有补益。

评分

这一系列书却很好,以后争取买全。

评分

买了二十几本,都是塑封的,很满意,下次还在京东买,快递快

评分

不错不错,性价比高,京东物流一如既往地快!

评分

值得阅读

评分

买了一堆书,送货很快,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