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淺顯的文字發掘齣瞭《老子》一書的深遠意蘊,結閤儒、釋、道、醫學說,並以切身的練功體驗來對此加以闡釋,從氣功的視角來解讀《老子》,正確還原《老子》的路徑。老子正是在自我修煉(即古代氣功鍛煉)的過程中,完成瞭對道的體悟和把握,並以此論及小至日常生活,大到國傢政治的應有狀態。在國內早已有《老子》是氣功書之說,但是並無像此書這樣視角新穎。盡管此書是寫給日本的一般民眾看的,但對於我們國內的民眾甚至專業人員都有一定的閱讀價值。因為它對中華傳統文化特彆是道文化進行瞭普及性的闡述,對道學發展史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對於氣功的深層次修煉(修道、得道),有一定的啓示意義;有助於推動業界的“氣以臻道”在實踐和理念兩方麵的學術探討。
第一章不涉身心的思想/1
方法論的“正當性”2
所謂“觀念”,就是實踐法3
第二章與思想分離的身體/5
日本氣功發展的現狀6
目前存在的問題6
21世紀的課題8
第三章兩韆年的恍惚/11
謎一般的語言12
老子這個人12
《老子》這部書13
恍惚的體驗15
解開謎底16
第四章擇善地而居/19
就職地的選擇20
有真定力的大隱士21
在塵世中的修行23
第五章神龍見首不見尾/25
兩位聖人的會麵26
身體的宇宙性28
牛這頭座騎30
老子的“弟子”們32
第六章哆啦A夢的任意門/35
道、儒、佛三教36
一扇門的三個功能37
大門的鑰匙39
心身、傢庭、天下40
儒傢這扇門42
醫傢這扇門42
塵世這扇門43
第七章東海道五十三次的風景/45
遠近法和不同的風景46
分為兩股的枝丫47
有欲和無欲49
迴同一個傢50
第八章讓人吃飯/53
《老子》挨批的靶點54
體驗“虛其心,實其腹”55
畫傢們的自我批判56
飲食和養生57
營養學和食品分析學58
第九章神的父母是誰/61
宇宙這個蛋62
親生父母是“道”62
自然這個道63
道的父母是誰65
道在日常生活之中66
第十章不死之神/67
元神和識神68
心死神活69
威廉姆的修行71
生命的黃金之花72
神的“解剖學”的位置73
元神和無意識76
元神和阿賴耶識77
第十一章白隱禪師的咒罵/83
身體讓人有大煩惱84
生病是誰之過85
生命的韻律86
“得時”和“得位”的問題90
“心靈”和“身體”的關係91
第十二章專注於一支箭/95
專心做好一件事96
事不同,理一個97
第十三章魔法的三原色/99
從“一”生齣之物100
男人和女人的“品格”101
“氣機”和“半陰半陽”103
“一指禪功”的三個功法104
氣機的陰陽和升降105
陰陽的調和為“中”107
第十四章嬰兒的那些事/109
嬰兒的完美度110
“握固”的方法110
“一陽來復”和“活子時”112
音聲相和113
自然中的生與死114
中國和西方的時間115
第十五章極端的利己就是無私/119
“形、氣、意”的鍛煉120
禪宗的“總裁選舉”121
養生和放牧122
利己和無私123
第十六章“連偷帶騙還搶”的絕招/125
天地有愛嗎126
盜賊的世界126
言語的可能性及其局限128
知雄守雌 128
悄悄地盜齣129
相互欺騙和搶迴131
《我,等待著》133
第十七章花花草草一條道/135
是超能力嗎136
吸人眼球但愚蠢137
精通易學者不占蔔139
第十八章淡而無味的美食/141
一杯清水142
音、色、味和五行142
中醫學的“顔色分析”144
五音和音樂療法145
日語的再發現148
食物的“四性”和“五味”150
終極的音、色、味151
第十九章京都議定書的課題/155
孔子所見的“水”156
老子所見的“水”156
水和“腎氣”157
地球的溫室效應159
第二十章生命的生態學/163
赤字纍積的“虧本生意”164
中醫學和西醫學165
SARS的治療166
吝嗇的學問168
第二十一章善攝生者無死地/171
日齣江花紅似火172
留取丹心照汗青172
死而不亡者壽173
我命在我不在天174
餘下的那一個人是誰174
第二十二章大道之行/177
聖人的相貌178
真實的肖像畫178
老子的自畫像180
授人以漁180
大路纔是近道182
附文獻引用說明/183
跋/184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幫助人安頓心靈,迴歸寜靜的學問抱有濃厚的興趣,而“老子”這個名字,在我心中總是與一種超然物外的智慧聯係在一起。當我在書架上看到《老子與氣功 心身實踐的中華文化》這本書時,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瞭。它仿佛是一個承諾,一個將古老的東方智慧與我們現代人對健康和幸福的追求巧妙結閤的承諾。 我尤其好奇的是,這本書是如何將老子深奧的哲學思想,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心身實踐”的。我設想,它或許會從《道德經》中的一些經典篇章入手,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無為而無不為”,去解讀其中蘊含的關於生命能量流動的原理,以及如何通過調息、靜坐等方式去體會這種“氣”的存在。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普通人也能從中受益。有沒有關於不同類型氣功的介紹,它們各自的特點和適閤人群?會不會有詳細的動作分解圖,或者視頻教學的二維碼?對於我這樣可能從未接觸過氣功的人來說,清晰易懂的步驟至關重要。 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它將“心身實踐”與“中華文化”聯係起來。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氣功技術本身,更會探討氣功在中國文化曆史長河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否會涉及中醫理論,比如經絡學說,以及氣功如何作為一種養生保健的方式,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提供瞭一個窗口,讓我們能夠窺見一種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生活方式。它承諾的不僅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一種對中華傳統文化深層意義的體驗。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份寜靜,一份力量,以及一份與中國傳統文化連接的深刻感悟。
評分《老子與氣功 心身實踐的中華文化》這個書名,乍一聽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厚重感,仿佛裏麵藏著無數的古老智慧等待被發掘。我一直對那些能讓人的精神得到安寜,身體得到滋養的學問情有獨鍾,而這本書恰恰觸碰到瞭我的興趣點。 我猜想,這本書會從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學理念齣發,去闡釋“氣”在生命運行中的重要性。我期待著它能夠解釋,為什麼老子會對“氣”如此重視,以及這種“氣”是如何與我們的身體、情緒、乃至精神狀態緊密相連的。它是否會引用《道德經》中的具體章節來支撐這些觀點? 我特彆關注的是“心身實踐”這個部分,它意味著這本書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有指導意義的。我希望裏麵能夠有詳細的關於氣功練習的步驟和方法,也許會包括如何調息、如何配閤意念,甚至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和運用“氣”。對於我這樣初學者來說,能夠有清晰的引導至關重要。 此外,“中華文化”這個詞組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好奇。它是否會探討氣功在中國曆史上的發展脈絡?或者,氣功在中國哲學、醫學、乃至藝術領域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氣功作為一種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遺産,其深厚的底蘊和文化價值。 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挖掘,並通過“氣功”這種實踐形式,讓讀者能夠親身體驗和感受。它承諾的是一種身心和諧的境界,一種迴歸自然、迴歸本真的生活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裏麵蘊含的智慧,並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評分當我第一次注意到《老子與氣功 心身實踐的中華文化》這本書的時候,它所傳遞齣來的那種沉靜而又富有內涵的氣質,立刻吸引瞭我。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智慧往往蘊含在最古老的傳統之中,而“老子”和“氣功”這兩個詞,在我心中代錶著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關注內在力量的神秘領域。 我對書中關於“氣”的論述尤其感到好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氣”是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它被認為是生命力的源泉,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老子的“道”與“氣”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通過氣功的實踐,去感知、運用和提升身體內部的“氣”。 這本書的名字中“心身實踐”這四個字,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具體、可操作的練習方法。比如,它是否會介紹一些基礎的呼吸法,如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或者一些簡單的導引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身體,疏通經絡? 我更希望它能夠將氣功的練習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其他方麵聯係起來。比如,它是否會提及儒傢、道傢等思想對氣功發展的影響?或者,氣功如何在中國古代的養生、醫學、甚至哲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想瞭解這種實踐方式是如何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並成為其獨特魅力的一部分。 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氣功練習的指南,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層價值的探索。它承諾瞭一種將古代智慧融入現代生活的可能性,一種通過身體力行來達到身心和諧的途徑。我期待著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並從中獲得滋養。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一種古樸而又充滿力量的感覺撲麵而來。當翻開第一頁,就被那淡淡的墨香和質樸的排版所吸引,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充滿智慧的時代。我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那些能夠觸及身心健康的實踐方式很感興趣,而“老子”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和深邃的吸引力。這本書的名字《老子與氣功 心身實踐的中華文化》恰恰勾勒齣瞭一個我一直想深入瞭解的領域。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幸福和健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層麵的。這本書似乎能夠提供一種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途徑。我猜想,它會從老子的哲學思想齣發,深入淺齣地解讀其中蘊含的關於“氣”的概念,以及如何將這種概念轉化為實際的身體鍛煉方法。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有具體的練習指導,例如呼吸的技巧、動作的要領,甚至是關於如何調整心態、達到內心平靜的方法。 我特彆關注的是“心身實踐”這個詞,它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強調的是一種行動上的體驗。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循序漸進的指導,讓像我這樣對氣功瞭解不深,但又渴望嘗試的讀者,能夠找到切入點。會不會有關於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氣功練習的建議?或者,對於初學者可能遇到的睏難,書中是否有解答和鼓勵? 這本書的另一半,“中華文化”,也讓我充滿瞭期待。老子的思想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氣功更是源遠流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將這兩者緊密結閤,展現齣它們在中華文化傳承中的獨特價值。它會不會探討氣功在中國曆史上的演變?或者,它如何滲透到中醫、武術、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我期待著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總的來說,我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它承諾瞭一種迴歸本源、關注內在的探索。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實用性的指南,幫助我理解老子的智慧,掌握氣功的奧秘,並最終提升我身心的健康和對中華文化的感知。它似乎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去體驗那些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實踐。
評分初次看到《老子與氣功 心身實踐的中華文化》這本書,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種畫麵:一位智者,身著古樸的衣袍,在清風徐來、綠意盎然的山間,悠然地吐納調息。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典的韻味和深邃的智慧,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強健,更是心靈的寜靜。而“老子”的思想,在我看來,恰恰代錶瞭一種返璞歸真、順應自然的哲學智慧。我猜想,這本書會從老子關於“道”的論述齣發,去解讀“氣”的概念,並將其與我們日常的身心狀態聯係起來。它會是如何去闡釋“道”與“氣”的內在聯係的呢? “心身實踐”這四個字,是我對這本書最感興趣的地方。我非常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可操作的氣功練習方法。也許會包含一些基礎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四七八呼吸法,或者一些簡單的導引動作,能夠幫助我們放鬆身體,疏通經絡,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 另外,“中華文化”這個詞,也讓我對這本書的深度有瞭更多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夠不僅僅介紹氣功的技法,更會深入探討氣功在中國文化曆史長河中的地位和意義。它是否會涉及中醫理論,例如經絡學說、陰陽五行等,以及氣功如何作為一種獨特的養生保健方式,深深地影響瞭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 總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對中華傳統文化寶庫的探索,一次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相結閤的嘗試。它承諾瞭一種迴歸本真、追求身心和諧的路徑,讓我渴望去深入瞭解,並從中汲取力量,提升生命的質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