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融合母亲的洞见与脑科学研究成果
《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杂志》高度评价。
“情商之父”戈尔曼、诺奖得主坎德尔联袂推荐。
通过本书,你会了解感觉、运动技能、社交、情绪、语言、记忆、智力等心智功能的发展规律,
你会收获对先天/后天之争的深刻洞见,
你会明白:作为父母,你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大脑发育!
海报:
本书回答了这些问题:
☆宝宝的感觉、运动技能、情感、记忆、语言、智力等的发展路线图是怎样的?
☆哪些因素对宝宝大脑发育影响很大?
☆宝宝感觉、语言和情感发育的敏感期是什么时候?
☆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发育有什么区别?
本书作者结合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为人母的经验,分享了宝宝大脑和心智头5年的发展历程,并向父母们展示了有助于孩子大脑和心智发育的许多实用方法。
(美)莉丝·埃利奥特
哈佛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生理学和细胞生物物理学博士,现任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医科大学芝加哥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就职于埃里克·坎德尔实验室。
埃利奥特博士经常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除本书外,还出版有《粉色大脑,蓝色大脑》。
内容丰富又好理解……非常棒的科普作品!
——《出版人周刊》
可读性强……引人入胜;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
即使你不是焦躁不安,这本书也能帮你成为更好的父母。它厚重、详细、科学,对那些有时间和耐心深入前沿脑发育研究的父母很有吸引力,他们会获益匪浅!
——读者
第1章解密宝宝大脑与心智发育:先天还是后天?/3
第2章宝宝来了:大脑与心智发育的开端/13
第3章准妈妈注意:孕期因素如何影响宝宝大脑与心智发育/40
第4章大日子来了:产程如何影响宝宝大脑与心智发育/91
第5章亲亲宝贝:早期触觉的影响/114
第6章摇摇乐:宝宝平衡感与运动感的早期成熟/134
第7章靠“闻”认识世界:宝宝的早期嗅觉/145
第8章喜欢的味道:宝宝味觉和饮食偏好的由来/159
第9章迅速清晰:宝宝视觉的建立/181
第10章缓慢成熟:听觉的发展/209
第11章一座座里程碑:运动技能的进步/238
第12章建立幸福之源:宝宝情感的发展/268
第13章形式多种多样:宝宝记忆的出现/301
第14章最棒的语言学家:宝宝的语言发育/323
第15章越来越聪明:宝宝的智力发育/360
第16章先天、后天及性别因素对智力发育的影响/387
第17章聪明宝宝如何养成/401
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父母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最终都会与孩子大脑发育有关,比如:怀孕期间是否饮酒,分娩期间是否用药,母乳喂养的时间,产后多久重新开始工作,如何处理耳道感染,送不送孩子上幼儿园,要给孩子制定怎样的纪律,允许他们看多久的电视,等等。我们对做这些决定感到棘手,因为我们知道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对孩子的思维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而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情商与智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大脑自我塑造的结果。
生物学家们坚信: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孩子的思想,除非我们清楚他们大脑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生物学还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有可能解决久久悬而未决的“先天/后天”之争。从第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大脑的形成过程就如同内在基因与外在环境共同演绎的一场华美舞蹈。只有了解了奇妙思想中的每一次微妙互动后,才会明白先天遗传与后天经历共同造就了我们的独一无二。
评价四: 我一直对人类的潜能发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我读过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但《大脑与心智的最初5年》给了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它不像很多书那样,上来就讲各种理论和研究成果,而是从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让我们看到孩子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懵懂的生命,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感官发展”的描述,作者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孩子是通过看、听、摸、闻、尝来认识世界的,每一个感官的体验都在构建他们的大脑连接。这让我开始留意家里的环境,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感官刺激。同时,书中关于“社交互动”的论述,也让我对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我以前总觉得孩子需要去幼儿园才能学会和小伙伴相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家庭才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交场所,父母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更好的人的书。
评分评价二: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我一直觉得“大脑”和“心智”这两个词离我们普通人有些遥远,但“最初5年”又显得如此关键,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我们的大脑和心智到底发生了什么?读完之后,我只能说,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带你一步步走进孩子发展的神奇旅程。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大脑可塑性”的解释,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块湿润的泥土,我们每一次的输入,每一次的互动,都在为这块泥土塑形。这让我更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因为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在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基础。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情绪调节”的观点,我之前一直觉得孩子的情绪是不可控的,但这本书告诉我,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至关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应该只给父母看,老师、长辈,所有和孩子接触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真是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孩子早期发展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的育儿书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过鸡汤,很难找到真正能让我这个普通家长理解并实践的。直到我读了《大脑与心智的最初5年》,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每天在和孩子互动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塑造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底色。作者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关于神经科学、心理学最前沿的知识,拆解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书中关于“依恋关系”的章节,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哭闹时,我如何回应,真的会影响他们建立安全感。以前我可能觉得孩子哭就是不懂事,现在我明白了,那是他们在向我发出信号,需要被理解和安抚。还有关于“玩耍”的部分,以前我总觉得玩只是玩,消耗时间,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玩耍是孩子学习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他们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社交技能,都是在玩耍中悄悄萌芽的。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育儿误区,比如过度强调智力开发,而忽略了情感的滋养。现在,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有了质的改变,不再是单纯的“教导”,而是更注重“陪伴”和“连接”。
评分评价五: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现在又是一位父亲,我一直好奇,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和心智?《大脑与心智的最初5年》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用那些冷冰冰的科学术语,而是将复杂的大脑发育过程,描绘得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我读到关于“游戏”的部分时,深有感触。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时光就是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现在我才明白,那些看似无聊的游戏,其实是我们在进行最深刻的学习和探索。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玩耍”的价值,也让我更加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此外,关于“挫折教育”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觉得要保护孩子不受一点点伤害,但这本书告诉我,适当的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帮助孩子建立韧性,学会如何应对挑战。我现在觉得,育儿不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充满智慧的引导。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孩子早期发展的迷宫,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评分评价三: 作为一名即将迎来二胎的妈妈,我对如何平衡大宝和二宝的成长感到有些焦虑。《大脑与心智的最初5年》这本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它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孩子早期发展的重要原则,更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和支持我的孩子们。书中关于“认知发展”的部分,让我对孩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他们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和建构。这让我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转而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思考。另外,关于“语言发展”的章节,更是让我惊叹,原来我们日常的对话,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我开始有意识地增加和孩子交流的频率和质量,捕捉每一个可以激发他们语言兴趣的瞬间。更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反而强调了情感连接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无论孩子有多大,情感的滋养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现在觉得,育儿不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而是基于科学的艺术。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