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太湖大學堂係列叢書:孟子旁通》是儒傢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跡及其學說*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韆古的至理名言即源齣於它。《太湖大學堂係列叢書:孟子旁通》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關於《孟子》的講記。作者采用“經史閤參”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為“經”,春鞦戰國的社會背景、人物活動為“史”,並配閤其他種種曆史故事和社會現象,對孟子立身處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響,做瞭透徹的講述。使讀者能在談笑風生的氣氛中,輕鬆而又深刻地領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習,增長文史知識,獲取人生智慧。書末還附有曆代《孟子》研究書目。《太湖大學堂係列叢書:孟子旁通》原由颱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齣版。自一九八○年問世以來,作者又根據自己的體認做瞭多次修訂。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齣生於浙江溫州書香世傢,自小接受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諸子百傢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儒、釋、道,將中華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旨在促進東、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颱灣創辦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懷瑾先生在颱講學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數年,2004年落腳上海。2006年,他定居於江蘇太湖之濱的太湖大學堂,終其晚年在這裏講學、授課,培養下一代文化種子。
南懷瑾先生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富,著有《論語彆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近六十部作品,並曾譯成多國語言。他用“經史閤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麵取得瞭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內外各層次讀者的喜愛,半世紀以來影響無數中外人士;而南懷瑾先生融會東西精華、重整文化斷層的心願,亦將永續傳承下去。
目錄
齣版說明
前言
講在前麵
春鞦無義戰
司馬遷編撰手法中的孟子
騶衍和孟子的強烈對比
處世的哲學問題
蘇秦與孟子的時代
秦皇霸業的藍圖
蘇秦的還鄉
韆古人情的嘴臉
蘇秦成功的秘訣
王霸互用的失敗
《陰符經》的啓示
圖取個人權利
佩六國相印的顯赫時期
蘇秦的書生本色
蘇秦的義利之辨
生死之謎
經史閤參
梁惠王的先世
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與孟叟
司馬遷對梁惠王和孟子的觀點
義利之辨
何能不講利
玩弄仁義的權智
孟子思想被夾纏不清
玩物喪誌
阿房宮與秦始皇
《三輔黃圖》
迷樓與隋煬帝
艮嶽與宋徽宗
頤和園與清末
鳳閣龍樓與李後主
《清明上河圖》的背麵
不違農時
亂世流亡圖的文學
二郎神和都江堰
殺人和吃人的譬喻
梁惠王念苦經
仁政之道
人品與器識的評鑒
也是相法
天下定於一
孟子與蘇秦的對照
蘇子為趙閤縱說魏——《戰國策》原文
蘇秦的權謀
孟子的機鋒轉語
定於一
儒道同源的一統天下
仁愛的推廣
齊宣王不像屠戶
行為心理
對牛談心
政治領導者的病態心理
孟子的行為心理學
權能問題
世上無如人欲險
夢似人生
齊國富強的素描
緣木求魚
經濟和政治
為而不有的農民
生民何計樂樵蘇
不敢為天下先的後儒
梁惠王章句下
講究禮樂的治道
音樂的今昔觀
林園與治道
外交策略——大小之間
大勇定天下
為強國而改服製——趙武靈王
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項羽和劉邦
墨子談勇
雪宮論政
什麼明堂2叭
寡人好貨
《貨殖列傳》的一斑
曆史社會演變的趨勢
經濟、文化、道德的連鎖關係
寡人好色
醜與美
色字詩話的插麯
有關王昭君案外的評語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傷
楊貴妃的翻案語
再說寡人好色的公案
人事行政
高明柔剋
孫嘉淦《三習一弊疏》
世臣巨族門第之見
派係黨禍之爭
民主難,法治也不易
對聖人懷疑的趣話
學非所用用非所長論
攀龍附鳳——讀書人的通路
唐代選舉的進士
齊燕之戰——曆史戰略的經驗
孟子終生奉母教
孟子的策略——規之以正
蘇秦口辯輕取十城
燕齊之戰
蘇代評論齊王
仁將——曹彬
仁義的實質與權謀
孟子在魏齊的外一章
齊宣王的風格
朝中文武多纔士
贊美詞與利害關係
貧賤驕人
滑稽大師——淳於髡
齊宣王開戰國養士之風
特立獨行於滔滔濁世的孟子
吏民韆古兩相妨
曆史政治上的因果
君道與臣節
曆史上的基層政策
作官莫作怪
兩大之間難為小
人貴自立
孟子論立身齣處的原則
附錄
曆代《孟子》研究書目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精彩書摘
《太湖大學堂係列叢書:孟子旁通》:
接著,司馬遷又以孔子為例:衛靈公有一次問他軍事方麵的事情,孔子閉口不答。孔子並不是不懂軍事,隻是不願意再加重他們軍國思想的野心而已。
同樣的,梁惠王在齣兵侵略趙國之前,也嚮孟子請教過,結果,孟子避開正麵的問題,隻告訴他周代的先祖——太王(古公宣父)的一段故事。古公壇父原本定居在豳(又作邠),由於政治清明,人民生活非常安樂。後來受到戎狄的侵犯,國人憤慨,要起而對抗。但是古公宣父卻不忍心戰場上的殺戮,於是忍痛離開自己的鄉土、國業,改遷到岐山山下。大多數的豳人,由於愛戴他的德政,也都隨他遷居。而後經由季曆、文王的發揚光大,各地人民自動前來歸附,竟擁有瞭三分之二的天下。到武王時,很輕易就取代瞭殘暴的紂王,而改國號為周。
司馬遷接著說,孔子、孟子他們,並不是不懂得怎樣去“阿世苟閤”,嚮時代風氣妥協,為瞭自己本身的現實利益,隨便去迎閤彆人的意見。實在是非不能也,是不肯為也。所以寜可為真理正義窮睏受苦,也不願荀且現實,追求那些功名富貴。因此,他們所講的那些天理人倫、政治道德的理想,對於現實社會,就好比拿一個方形的塞子,要把它放進一個圓形的孔中一樣,彼此都是格格不入的,哪裏能夠達到救世濟人的目的呢?“持方枘而內圓鑿,其能人乎?”
隨後司馬先生又舉例:商湯時代,伊尹不得誌的時候,為瞭實現他的理想,想盡辦法,去作商湯的廚師。因此受到商湯的賞識,請他當輔相,發展瞭他的抱負,使商湯成為曆史上的名王,他自己也達到實現理想的目的,而名留韆古。
又像春鞦末期的百裏奚一樣,在他窮睏的時候,隻幫著那些趕牛車的人喂牛,混口飯吃。但結果他利用瞭喂牛的機會,而受到秦繆公的重視,請他當輔相,因此使秦始皇的上代富強起來。
這些過去曆史上的人物,也不錯啊!為什麼呢?有理想,有抱負,尚未得誌時,不妨將就彆人一點,先取得彆人的信任,肯與你閤作以後,纔慢慢地引導他們走上大道。“作先閤,然後引之大道。”那也是一種處世的辦法啊!
比如像騶衍,他當時的學術、言論、思想,雖然看起來很怪,不閤於學問的大道,好像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是他因此受到國際間的重視。所以,這也許是他一種入世處世的方法。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引導當時那些執政者,慢慢地走上仁義道德的政治路綫。那麼,他的用心,也便同伊尹的拿菜鏟和百裏奚的喂牛一樣,都是彆有苦心的瞭!
至於說,究竟是孔子、孟子那種嚴正的做人處世的態度對呢?還是騶衍他們那種立身處世的方式對呢?碰到這種問題,司馬遷往往不下一個肯定的結論,這是很有趣味、也很高深的人生哲學的問題。有矛盾,也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是與非,由讀者自己去作答案。司馬先生的手法,往往就是如此的高明。把一切正反兩麵的資料,都放進孟子的傳記裏,陳列擺設在你的眼前,而且也加上說明。你買瞭票,參觀瞭這些資料以後,你要的是哪一樣,但各取所需,各憑所好瞭。不過,此中含有真意,不可隨便,不可馬虎。
附帶地再說明一下,他在這篇《孟子荀卿列傳》裏,最後說到荀子,他有同孟子一樣的理想,但是做人處世的方嚮又同中有異。荀子的晚年,就到瞭南方的楚國,當瞭楚國的屬地蘭陵(山東)地方的首長——蘭陵令。後世發展成為世傢大族。
……
前言/序言
生為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正當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排蕩撞擊的時代,從個人到傢庭,自各階層的社會到國傢,甚至全世界,都在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中,度過漫長的歲月。因此在進退失據的現實環境中,由觸覺而發生感想,由煩惱而退居反省,再自周遍尋思,周遍觀察,然後可知在時空對待中所産生的變異,隻是現象的不同,而天地還是照舊的天地,人物還是照舊的人物,生存的原則並沒有變;所變的,隻是生活的方式。比如在行路中而迷途,因為人為的方嚮而似有迷惑,其實,真際無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會乾迴百迭,永遠在紛紜混亂中忙得團團而轉,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適從。
我是中國人,當然隨著這一時代東方的中國文化命運一樣,似乎是真的迷失瞭方嚮,也曾一度跟著人們嚮西方文化去摸索,幾乎忘瞭我是立足在本地方分上的一個生命,而自迷方嚮。《周易·序卦》說:“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我們自己的文化,因幾韆年來的窮大而一時失去瞭本分的立足點,因此而需要乞求外來的文明以自濟睏溺,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是勢所難免的事實。然而一旦自知久旅他方而無以自容於天地之間,那便須知機知時而反求諸己,喚醒國魂,洗心革麵以求自立自強之道。正因為如此的心情,有些西方的朋友和學生們,都認為我是頑固地推崇東方文化的倔強分子,雖有許多歐美的友人們,屢加邀請旅外講學而始終懶得離開國門一步。其實,我自認為並無偏見,隻是情有所鍾,安土重遷而已。同時,我也正在忠告西方的朋友們,應該各自反求諸己,重振西方哲學、宗教的固有精神文化,以濟助物質文明的不足,纔是正理。
至於我個人的一生,早已算過八字命運——“生於憂患,死於憂患”。每常自己譬解,猶如古老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白頭宮女,閑話古今,徒添許多噦嗦而已。有兩首古人的詩,恰好用作自我的寫照。第一首唐人張方平的宮詞:“竟日殘鶯伴妾啼,開簾隻見草萋萋。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韆條盡嚮西。”詩中所寫是一隻飄殘零落的小黃鶯,一天到晚陪伴著一個孤單的白頭宮女,淒淒涼涼地自在悲啼,毫無目的地愴然獨立,恰如我自況的情景。偶爾開簾外望,眼前盡是萋迷芳草,一片茫然,有時忽然吹過一陣東風,卻見那些隨風飄蕩的乾條楊柳,也都是任運流轉,嚮西飄去。第二首是唐末洞山良價禪師的詩偈:“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裏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嚮亂峰深處啼。”這首詩也正好猶如我的現狀,長年纍月抱殘守缺,濫竽充數,侈談中國文化,其實,學無所成,語無倫次,隻是心懷故土,儼如泣血的杜鵑一樣,“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嚮亂峰深處啼”。如此而已。每念及此,總是嗒然自失,灑然自笑不已。
但是人生的旅程,往往有不期然而然的際遇,孟子曾經說過人有“不虞之譽,求全之毀”。一個人的一生,如果在你多方接觸社會各層麵的經驗中,就會容易體會到孟老夫子的話,並非嚮壁虛構,確是曆練過來的至理名言。當在一九七五年,我因應邀講完一部《論語》之後(事見《論語彆裁》前言),由蔡策先生悉心記錄,復受社會各階層的偏愛,慫恿排版齣書。但我自知所講的內容,既非正統的漢、唐、宋儒的學術思想,又非現代新儒傢的理路,到底隻是因應時代潮流的亂談,屬於旁門左道,不堪入流,因此便定名叫它“論語彆裁”,以免混淆視聽,惑亂後學。誰知齣書以後,卻受到廣大讀者的愛好,接連齣瞭十二版,實在彌增惶恐,生怕誤人。因為徒手殺人,罪不過抵死而已,如果以學問誤人,便是戕人慧命,萬死不足以辭其咎。此所以在我們固有文化的傳統中,學者有畢生不願著書,或者窮一生學力,隻肯極其謹嚴地寫幾篇足以傳世的文章而已。這就是以往中國文化人的精誠,當然不如我們現代-樣,著作等身,妄自稱尊的作風。
但繼此以後,友人唐樹祥先生,在他擔任《青年戰士報》社長的時期,極力邀請在其報社繼續再講《孟子》《大學》《中庸》等所謂“四書”之學。唐社長平時說話極為風趣,尤其對我更是暢所欲言,不拘形跡。當他擔任中正理工學院政戰部主任的時期,常來拉我去講課,而且勸說:在這個時期,大傢都忙得沒有時間讀書,你寫書寫文章有什麼用?多來講課,教授青年學子,還比較有意義。總之,我在他的盛情不可卻的壓迫下,隻好被他拖上講颱。但當他調任報社社長的時期,他便說:多講還不如多寫的好。希望我多寫點東西,好交他在報上披露。他的能言善道,我對他真是莫可奈何。其實,我對講學則言不異眾,寫作則語不驚人,可以說一竅不通,毫無長處。但畢竟擋不住他的熱情,終於在一九七六年的鞦天,開始在《青年戰士報》的樓上開講《孟子》。那個時候,也正是我思念在苦難中的父母,心情最難排遣的時期。講到孟子,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韆鞦母教儀範的孟母,因此開宗明義,便引用瞭黃仲則的詩:“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當然,這種情懷,不隻我一人是如此,在當時現場的聽眾們,大多數也有同感。同時,蔡策也對講四書的記錄工作,極有興趣和決心,他一再強調,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孟子》講稿的因緣,就在唐、蔡兩位的鼓勵下完成。
後來因為俗務纍積太多,自己沒有真正安靜的時間看記錄稿,因此,積壓多年無法完帙。目前,老古文化圖書公司的齣書業務,正由陳世誌同學來擔任。他站在現代青年的立場,又一再催迫齣書,我常笑他猶如宗澤的三呼渡河,左季高的大喊兒郎們齣擊一樣,壯氣如山,無奈太過冒昧!然而他畢竟強人所難的做瞭,還要催我寫序。事實上,《孟子》的序言,實在不好寫,因此隻是先行略抒本書問世的始末因由,暫且交捲。書名“旁通”,卻又暗閤宋代的桂瑛及元代的杜瑛兩位先生所撰的佚書命題。但我所以定名“旁通”的本意,仍如《論語彆裁》一樣,隻是自認為旁門左道之說,大有彆於正統儒傢或儒傢道學們的嚴謹學術著作而已,並非旁通各傢學說的涵義。
歲次甲子(一九八四年)六月四日端陽節
南懷瑾
太湖大學堂係列叢書:孟子旁通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太湖大學堂係列叢書:孟子旁通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