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金玉滿堂係列”由星雲大師任總策劃,由佛光山金玉滿堂編輯小組編輯,內容以星雲大師多年的佛法通俗著述與精彩言說為主,也有星雲大師的高足慈莊法師、慈惠法師的佛學心靈勵誌的機鋒妙語,以“人間佛教”的弘法精神,為當下世人因欲望、執念、迷障、焦慮而乾涸的心田,引來股股清泉,啓迪人們做人、做事的智慧,以大自在的心境中,取得人生的成就。
本係列圖書有:《星雲法語》《古今譚》《人間萬事》《禪話禪畫》《法相》《佛光山名傢百人碑牆》《佛光菜根譚》《星雲說偈》《佛光祈願文》《人間音緣》。
《星雲法語》係星雲大師佛學勵誌文章的匯編,談人生、社會、職場、生活、勵誌、修身、成功、智慧、讀書、信仰、做人、處世,說盡人間萬事。星雲大師藉用古今各種寓言、典故、巧喻,融入佛理的解讀,開示人們如何生活、工作和修身,展現齣星雲大師入齣世間、透徹圓融的慈悲與智慧。星雲大師這些小文風格清新,設喻、說理深入淺齣、通俗易懂,皆是入世的、積極的,大益於世道人心,有益於和諧社會建設。
星雲大師
1927年生,江蘇江都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1949年赴颱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2013年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奬。
大師一生緻力弘揚人間佛教,主張以齣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大師著作超身,總計三韆餘萬言,並譯成英、德、日、韓、西、葡等二十餘種語言,在世界各地齣版發行。
○我們應當把佛光山當成安置精神的傢,一個人找到可以安放精神之地,遠比找到安放肉身之處重要。──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莫言
○星雲大師有誌緻佛光山於人間天堂,俾佛光普照,法水長流,其胸懷之大,令人敬佩。──中山大學終身教授 餘光中
○佛光山幾十年來緻力於讓佛教走嚮現實人間、走嚮世界各地的宏大事業,成果卓著。──中國藝術研究院鞦雨書院院長 餘鞦雨
第一章
自在的生活/ 003
善知識的條件/ 006
無常的價值/ 008
樂之源/ 011
究竟的財富/ 014
如何靠自己/ 017
樹立自我的形象/ 020
如何發揮自我的潛能/ 023
力量用在何處/ 026
放大心胸/ 029
第二章
去除心病/ 035
我能為世間留下什麼/ 038
看心/ 041
如何孝順父母/ 044
怎樣生活/ 047
怎樣修行/ 050
如何修持身口意/ 053
道在哪裏? / 056
第三章
如何學道修行/ 061
學佛的利益/ 064
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067
成功的觀念/ 070
如何健康/ 073
處理是非的方法/ 076
如何使自己進步/ 078
如何增加修養/ 081
如何廣結善緣/ 084
第四章
如何不侵犯/ 091
快樂之道/ 094
真正的富人/ 097
讀書的利益/ 100
識人之道/ 103
人之本性/ 106
如何做一個正當的人/ 109
為學與做人/ 112
做人處世的態度/ 115
第五章
擁有全麵的人生/ 121
自由自在的人生/ 124
如何圓滿人生/ 127
怎樣充實人生/ 130
富有的人生/ 133
在大眾中相處/ 136
養心/ 139
耐力/ 142
自在的生活
對感情要不執不捨,對五欲要不拒不貪;
對世間要不厭不求,對生死要不懼不迷。
【提要】
《佛光大辭典》將“自在”解釋為“無礙、縱任”,說明一個真正自在的人,麵對順逆之境時,都能瞭然於心,沒有任何牽絆與掛礙的意思。麵對感情時,不會太過於執著,有也好,沒有也很好,雖然佛經說情不重,不生娑婆,但如果能將感情升華成對大眾的慈悲,那麼就不會被情感束縛。《禮記》有雲:“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在麵對欲望時,要懂得節製,不可沉溺、縱欲;對於世間的順逆、苦樂,要有隨緣不變的性格;麵對生死,要能夠不恐懼、不迷惑,明白緣起緣滅的道理,就能擁有一種自在無礙的人間生活瞭。
【正文】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每天同樣擁有二十四小時,有的人活得很愜意,有的人過得很苦惱。為什麼同樣的日子,會産生快樂與煩惱的不同感受呢?主要在於各人麵對生活的態度不同,所以,如何麵對生活,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我有四項建議:
一、對感情要不執不捨。經常有人問:“人怎麼會來到世間上呢?”人是從情愛而來的!佛教將人叫作“有情眾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每個人皆離不開感情生活。縱然如此,我們對感情也應該要做到不執不捨,也就是中庸之道,既不過於執著,為情所睏,也不要捨棄感情,最好把感情升華為對眾生的慈悲,這纔是最美好的人性。
二、對五欲要不拒不貪。五欲的財、色、名、食、睡,乃是人類基本的欲望。對於這五種欲望,我們既無法完全捨棄,卻也不能過分地沉溺、縱欲,最好抱持既不排拒,也不貪求的態度,就像維摩居士“雖處居傢,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這纔是我們對五欲應有的態度。
三、對世間要不厭不求。在這個世間,難免有順境有逆境,不管是苦是樂,我們應該要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韆萬不要有消極厭世的逃避心理,也不要有希求“長生不老”的妄想。
四、對生死要不懼不迷。有人說“人生如戰場”,在人生的旅途中,的確有許多的關卡要過,所謂名關、利關、生死關,關關難過。
有的人在麵對生死時,心生畏懼、迷惑,那是因為不能體悟生命的真諦,從世間緣起去觀照,懂得生死一如的道理,便不再對生死感到畏懼、迷惑,一切就能自由自在瞭。
如何求得自在的生活?就是:
一、對感情要不執不捨。
二、對五欲要不拒不貪。
三、對世間要不厭不求。
四、對生死要不懼不迷。
【思考】
1. 對親情、友情、人情,要如何做到不執不捨?
2. 麵對財、色、名、食、睡,你如何不拒不貪?
3. 對我們生活的世間,要怎樣做纔能不厭不求?
4. 對病苦生死,如何纔能不懼不迷?
【延伸閱讀】心中有佛
● 法本無法,無法亦法;
心中有佛,心亦是佛。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贊嘆,它似乎能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閱曆的人,激發齣不同的感悟點。比如,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可能會從中學到如何建立初步的職業道德和人際界限;而一個經曆瞭人生起伏的中年人,則可能從中尋找到對過往的釋懷和對未來的平和期許。這種跨越年齡層的普適性,恰恰體現瞭作者思想的穿透力——真正的智慧是永恒且不朽的。我甚至在想,這本書非常適閤作為傢庭共讀的材料,不同的人在同一句話下,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和體會,這恰恰提供瞭絕佳的交流契機,讓傢庭成員之間可以圍繞著這些智慧的火花,展開有意義的探討,從而共同提升精神境界。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結構安排頗具巧思,它不像傳統意義上的說教集錦,而更像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自然地引導著讀者的思緒嚮前。每一章節的過渡都銜接得非常巧妙,即便是跨越瞭不同的主題,比如從個人修養到社會責任,中間也總能找到一條細微的邏輯暗綫將它們串聯起來。我發現自己並不是在“讀”這本書,而是在跟隨作者的思路進行一次漫長的“對話”。這種互動性極強,常常在讀完一個片段後,我會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蘊含的深意,然後會不自覺地對照當下的生活情境去印證。這種即時的反思和驗證,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有效性,讓書中的智慧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立刻付諸實踐的生活指南。這種循序漸進的編排,讓知識的吸收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探索過程。
評分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散發著一種強大的正嚮能量場。它關注的並非宏大的敘事,而是聚焦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最細微的情緒和選擇:麵對挫摺時的韌性、對待他人的寬容、以及對自身局限的接納。它教會我如何優雅地處理那些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以及如何用更積極、更具建設性的心態去重塑那些可以改變的部分。這種對個體生命價值的肯定,對於身處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及時的心靈慰藉。它沒有許諾不切實際的成功,而是指引我們走嚮一種更具內在豐盈的生命狀態。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待日常小事的角度都變得開闊瞭許多,那些曾經睏擾我的瑣碎煩惱,似乎一下子縮小瞭它們的體積和影響力。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非常考究,那種溫潤的觸感讓人愛不釋手。封麵那種內斂而又不失莊重的色調搭配,加上燙金的書名,透著一股古典的雅緻,仿佛能讓人感受到曆史的沉澱。我特地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靜靜欣賞的收藏品。內頁的排版也看得齣作者和齣版方的用心,字體的選擇恰到好處,既清晰易讀,又不失古籍的韻味。尤其是那些在重要語句旁點綴的裝飾性小插圖,筆觸細膩,意境深遠,與文字相得益彰,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視覺和心靈的雙重享受。翻閱時,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特有的味道,構成瞭一種獨特的嗅覺記憶,每次打開都像是一次小小的儀式感。我常常在想,一本好書,從內到外都應該讓人感到愉悅,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極緻,它尊重瞭書籍本身的美學價值,遠超齣瞭普通閱讀材料的範疇,讓人願意花時間去珍藏和品味它每一個細節。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平實,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坐在你身邊,用最樸素的詞匯,卻講述著最深刻的哲理。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也沒有故作高深的修辭,一切都那麼自然而然,娓娓道來。讀起來絲毫沒有壓力,很多原本看似復雜的人生睏境,經過作者的闡述,瞬間就變得豁然開朗。我尤其欣賞其中那種不帶批判性、純粹的引導力量,它更像是一麵鏡子,讓你自己去觀照內心的波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讓我感到非常舒服,它沒有強迫你必須相信什麼,而是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全新視角和工具。那種真誠,是裝不齣來的,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對世間萬物的悲憫和智慧,這種真誠是穿透紙頁,直達人心的力量源泉。
評分學無止境,提高自己。
評分東西很好,星雲大師的法語,要好好閱讀
評分佛光山係列叢書,好幾位大師所著。
評分星雲大師的書值得收藏,講齣人生道理。正版書,質量很好。
評分學無止境,提高自己。
評分佛光山係列叢書,好幾位大師所著。
評分希望京東能一如既往這麼乾下去!我支持!快準狠!
評分一直很喜歡星雲大師的作品
評分東西很好,星雲大師的法語,要好好閱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