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國第一部輯佚書的專題目錄著作,專收先秦至南北朝佚書輯本及現存書佚文輯本,凡屬1949年之前版本都予以著錄。它依據經史子集分部。每部佚書又按科目或體裁分類,並以作者年代先後排序。其中經部排次還考慮經學學派、師承,史部則兼顧所記史事。本書的學術價值非常高,可以幫助學人瞭解很多佚書及其作者的相關情況、已有的輯本的優劣等。因此,可以說本書是很多治學者的良師益友。
孫啓治: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
陳建華:上海圖書館曆史文獻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
光是“解題”二字,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要為每一部佚書立傳、辨析其真僞和內容,其中的學問是何等精深?我猜想,作者在“解題”部分必然是下足瞭功夫,可能涉及到版本學、目錄學、甚至文字學等多重交叉領域的知識。這種細緻入微的梳理,就好比考古學傢對一件齣土文物的層層剝離和科學斷代,每一步都關乎曆史的準確性。對於像我這樣對古代知識體係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去觀察古代學者是如何構建他們的知識世界的,以及在信息匱乏的年代,他們如何進行高強度的智力勞動。它不僅僅是一本目錄,更是一部關於治學方法的教科書,關於如何在殘缺中還原完整的知識圖景的範例。
評分這部作品的重量,或許不在於它本身是否提供瞭“新發現”,而在於它對既有研究成果的提煉與總結。一個權威的“輯本目錄解題”,意味著它整閤瞭不同時代學者關於這些佚書的研究成果,為後來的研究者建立瞭一個可靠的齣發點和參照係。這對於避免重復勞動、引導研究方嚮至關重要。我預見這本書在學術引用中的頻率會非常高,因為它扮演著一個把關者的角色,確保我們引用的佚書材料來源是經過審慎考察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傳統的一種有力支持和弘揚。對於希望在古典文獻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來說,這本書不像是可以隨意翻閱的“閑書”,更像是一份必須時刻在案頭的“工具箱”,裏麵裝滿瞭解決疑難問題的專業器械。
評分這部書名帶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對“稀缺性”的強調。在數字化時代,我們習慣於一切唾手可得,而“古佚書”恰恰代錶瞭信息獲取的巨大壁壘和文獻的脆弱性。因此,任何試圖將這些“佚”的片段進行係統“輯本”的工作,都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張精美的曆史星圖,標記齣那些失落的星座,即使我們無法親見星辰本體,也能通過這些目錄和解析,感受到它們曾經的光芒和方位。對於那些希望撰寫中國文化史的細分領域研究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繞不開的基礎性工具書。它所匯集的,是無數次拂去塵埃、小心翼翼將碎片拼湊起來的智慧結晶,體現瞭對文化根源的深切關懷。
評分讀到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肯定是一部需要靜心沉浸、不能急躁翻閱的鴻篇巨製。它的價值,不在於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在於那些精微的考據和嚴謹的論證。一部關於“輯本”的書,必然涉及到不同版本之間的比對、僞書的辨析,以及對輯佚者學術脈絡的梳理。這種工作,要求作者具備“大傢”的風範,能夠洞悉文獻流變中的種種隱秘關節。我推測,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應該是古樸而又邏輯嚴密的,字裏行間透露齣一種對傳統治學精神的繼承。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更像是一把精巧的鑰匙,開啓通往古代文史研究深處的大門。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古代學人是如何搜集、整理和重建散佚文獻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不可多得的田野考察報告,記錄瞭學術探索的艱辛曆程與輝煌成果。
評分這部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深沉的曆史厚重感,讓人不禁聯想到浩瀚的古籍海洋中那些失落篇章的微光。雖然我手頭沒有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但從書名來看,它無疑是為那些癡迷於文獻考證、對中國古代典籍有著強烈探索欲的學者和愛好者準備的珍貴指南。它所揭示的“古佚書”概念,本身就蘊含著極大的學術價值和探秘的樂趣。一部詳盡的“目錄”和“解題”,意味著對散佚文獻的係統梳理和深度剖析,這絕非易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深厚的學養。我想象中,這本書的讀者群體,必然是那些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去啃食古文、追溯源流的同道中人。對於我們這些渴望觸摸曆史真容的人來說,這種對“失落”的重建工作,比閱讀現存的定本更有吸引力。這本書更像是地圖繪製師的傑作,指引著我們在文獻的迷宮中找到那些若隱若現的古代智慧的碎片。它所承載的,是對文化遺産的敬畏與守護。
評分非常贊同樓主說法。魏老師人非常好,讓我們學術菜鳥感覺很親切。之前有篇送審的文章因為著急發錶撤迴改投瞭,第一時間告訴他。他非常理解地接受瞭。
評分此書編於20多年前,而且所編斷在先秦到南北朝之間,卻題名中國古佚書,名不副實。對於隋唐以後的研究意義不大。整體內容有些過時,買虧瞭。
評分京東物流還算溫柔。但是包裝實在太簡陋。
評分對於目錄學的研究,還是有些用的,尤其對於我的研究有用。
評分很實用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評分東京活動200-80買。
評分特彆好的書,感謝京東
評分中國國傢地理 海錯圖筆記·2
評分很實用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