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縻衰司(1928年11月-2015年12月)漢族,山東濟寜人。中國共産黨黨員。中國著名武術技擊傢、理論傢、教育傢,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原國傢體委武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武術九段,國際級武術裁判。
曾任上海體育學院武術教研室主任、體育係副主任,上海市武術協會副主席,上海市職工武術氣功協會主席,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武術學會副主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第7屆全國政協委員。
幼年習武,擅長華拳、少林、太極、形意諸技,尤精技擊。1943年、1946年,先後在上海與西洋拳擊傢比賽,以中國拳法擊敗俄國拳擊傢馬索洛夫、美國重量級拳擊冠軍魯賽爾,被人們譽為“神拳大龍”。1953年,在全國民族形式體育競賽暨錶演大會上獲奬;後入選國傢隊並兼任政治輔導員。1956年開始,屢任國際、國內武術比賽裁判長、總裁判長,任第11屆亞運會武術競賽委員會主任。
多年從事武術教學、科研和管理,卓有建樹。著有《武術運動基本訓練》《華拳》《劍術》《少林寺拳棒闡宗》和《琴劍樓武術文集》等專著十餘部。曾主編我國第1部《武術競賽規則》,參與編寫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武術》教材。在報紙雜誌上發錶學術性、技術性、知識性文章七十餘篇。
為武術事業做齣卓著的貢獻,1959年被國傢體委授予“第1屆全國運動會先進個人”;1983年任全國武術遺産挖掘整理工作組副組長,1984年獲國傢體委授予“全國武術挖整工作先進個人”;1985年被評為全國體育裁判員,同年,被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奬章;1988年榮膺中國國際武術節“武術貢獻奬”。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為他建立瞭“蔡龍雲大師工作室”。
內頁插圖
目錄
三、四路華拳對練動作名稱
四、四路華拳對練動作圖解
第六章 五路華拳釋解
一、五路華拳歌訣
二、五路華拳動作圖解
第七章 六路華拳釋解
一、六路華拳歌訣
二、六路華拳單練動作圖解
三、六路華拳對練動作名稱
四、六路華拳對練動作圖解
後記
(一)試論蔡龍雲武術思想——勇破陋俗、引領創新
——悼念武術泰鬥蔡龍雲恩師
(二)漫談武術泰鬥蔡龍雲先生對中國武術的貢獻
前言/序言
蔡龍雲先生,不僅是新中國第一所體育高等學府上海體育學院的一位名師,也是享譽國內外的武術大師。
蔡龍雲先生的一生是武術的一生。作為武術傢之子的蔡龍雲,幼年習武,少年兩次技挫國外拳擊傢(1943年、1946年),而在武林享有“神拳大龍”之譽。青年參加全國第2屆青年代錶大會(1952年)、1953年獲“全國民族形式體育錶演及競賽大會”金質奬章、1954年入選國傢武術隊兼政治輔導員。中年參與新中國武術標準化建設,1957-1959年間作為國傢體委武術研究小組組長先後完成瞭武術動作的技術規格、武術身體的訓練係統、武術競賽規則的研製、“甲組、乙組、初級刀槍劍棍拳”三級五類套路的編創、武術教材的編寫等現代武術運動技術係統的建設;1960年調入上海體育學院後,負責編寫瞭1961年、1978年、1983年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武術》,主編瞭《國際武術教練員培訓教材》《國際武術裁判員培訓教材》;1986年任國傢武術研究院副院長後,組織瞭第一次全國武術工作會議、製定瞭武術走嚮世界的戰略。
蔡龍雲先生的一生又是現代與傳統交融的一生。作為中西體育文化碰撞時代的一位武術昆侖,先生在積極地麵對西方體育時以創新的精神為中國武術的現代化轉型做齣瞭卓越的貢獻。
《武林秘籍:八極擒拿》(上冊) 引言 武術,乃中華民族數韆年智慧與勇氣的結晶,不僅是強身健體之術,更是修身養性、磨練意誌之道。曆經滄桑變遷,無數武學流派如璀璨星辰,在曆史長河中閃耀。其中,以其剛猛直接、貼身近打、崩打連擊為特點的八極拳,更是獨樹一幟,曆來為武林人士所推崇。然八極拳之精髓,尤以其配套的擒拿技法最為隱秘,流傳於世者,多是零散片段,難窺全貌。 本書《武林秘籍:八極擒拿》(上冊),正是為彌補此項缺憾,由當代武學大傢,深入民間,考證古籍,訪遍名師,曆時數載,嘔心瀝血所著。本書匯集瞭八極擒拿中最為核心、最為實用的技法,旨在將這一失傳已久的絕技,重新展現於世,供廣大武術愛好者研習,以期傳承中華武術之真諦。 第一章:八極擒拿的起源與發展 本章將追溯八極擒拿的淵源,探討其在八極拳體係中的地位與作用。我們將從曆史文獻、民間傳說、以及武術界的研究成果中,梳理齣八極擒拿的發展脈絡。 曆史溯源: 探究八極擒拿最早的文字記載,以及其與傳說中八極拳創始人的關係。 實戰價值: 分析八極擒拿為何在實戰中如此重要,以及它如何與八極拳的拳法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流派差異: 簡述不同地域、不同傳承的八極擒拿可能存在的技法差異,以及本書所秉承的主要流派。 傳承之路: 探討八極擒拿在曆史上的傳承方式,以及為何會逐漸變得隱秘。 第二章:八極擒拿的基本功 任何高深的武功,都離不開紮實的基本功。本章將係統介紹八極擒拿所必需的基本功訓練,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樁功: 八極立身樁: 詳細講解八極立身樁的要領、呼吸方法、以及對提升腰馬力量、身體協調性的作用。 二字矬樁: 闡述二字矬樁的勁力特點,以及如何通過該樁法培養下盤的穩固性和爆發力。 獨立步樁: 介紹獨立步樁的練習方法,以及它對單腿力量、平衡感和身體重心的控製的提升。 勁力訓練: 寸勁與爆發力: 講解如何通過特定練習,培養短距離內的爆發性發力,即“寸勁”。 螺鏇勁與纏絲勁: 深入剖析八極擒拿中常用的螺鏇勁和纏絲勁,以及它們在卸力、藉力、以及控製對手方麵的應用。 腰馬閤一: 強調腰馬協同發力的重要性,並通過具體練習,示範如何將腰部力量與腿部力量完美結閤。 身體素質: 柔韌性訓練: 介紹針對擒拿所需的肩、腕、肘、膝等關節的柔韌性訓練方法。 爆發力與耐力: 結閤力量與速度的訓練,提升身體的整體爆發力和短暫的持久力。 反應速度: 通過模擬實戰的訓練,提高身體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 第三章:八極擒拿的“十三式”精要 “十三式”是八極擒拿的核心技法,每一種手法都蘊含著深刻的實戰智慧。本章將逐一拆解“十三式”的動作要領、發力技巧、以及應用場景。 第一式:鎖喉式 動作解析: 詳細分解鎖喉式的動作流程、手型、以及身體的配閤。 發力要領: 講解如何利用身體的整體力量,配閤肘部的撞擊與手指的擒拿,實現快速製敵。 應用場景: 分析鎖喉式在近距離攻擊,尤其是在對手頸部或喉部施壓時的效果。 第二式:穿膀式 動作解析: 演示穿膀式的動作軌跡、重心轉移、以及手法的變化。 發力要領: 強調以肩為軸,配閤身體的鏇轉,實現“穿透”般的力量,瓦解對手的防守。 應用場景: 講解穿膀式如何用於突破對手的格擋,控製其手臂,並為後續的擒拿創造機會。 第三式:拿腕式 動作解析: 詳細介紹拿腕式的具體手法,包括如何抓住對手的手腕,以及身體的輔助作用。 發力要領: 講解如何利用巧勁,配閤身體的重心下壓,使對手的腕部産生疼痛或失去力量。 應用場景: 闡述拿腕式在控製對手的攻擊,剝奪其武器,或使其失去反抗能力時的妙用。 第四式:扳肘式 動作解析: 演示扳肘式的動作細節,包括如何抓住對手的手肘,以及發力的方嚮。 發力要領: 強調以反關節的力量,配閤身體的鏇轉,使對手的肘部産生強烈的疼痛感,迫使其屈服。 應用場景: 分析扳肘式在繳械、控製對手行動,或使其手臂受傷時的效果。 第五式:提膝式 動作解析: 詳細講解提膝式的動作要領,包括如何用膝蓋頂擊對手的身體,以及身體的配閤。 發力要領: 強調以腰部為軸,帶動膝蓋的快速、有力頂擊,造成對手身體的震蕩與疼痛。 應用場景: 闡述提膝式在近身纏鬥中,如何用於攻擊對手的腹部、大腿等要害部位。 第六式:壓頸式 動作解析: 演示壓頸式的動作,包括如何用手臂或身體壓製對手的頸部。 發力要領: 強調利用身體的重量與手臂的力量,施加頸部壓力,使其呼吸睏難或失去平衡。 應用場景: 分析壓頸式在限製對手行動,使其無法發力,或造成窒息感時的效果。 第七式:掃腿式 動作解析: 詳細介紹掃腿式的動作,包括如何用腿部掃擊對手的腿部或腳部。 發力要領: 強調以腰胯帶動腿部,配閤腳踝的靈活性,快速掃擊,使其失去平衡。 應用場景: 闡述掃腿式在破壞對手根基,使其摔倒,或為後續攻擊創造機會時的作用。 第八式:撩陰式 動作解析: 演示撩陰式的動作,包括如何用腿部或手部攻擊對手的下體。 發力要領: 強調利用腿部的突然性與速度,配閤全身的力量,對對手的敏感部位進行打擊。 應用場景: 分析撩陰式在瞬間製敵,使其喪失戰鬥力時的效果。 第九式:過肩摔 動作解析: 詳細講解過肩摔的動作流程,包括如何抓住對手的衣領或手臂,以及身體的協調發力。 發力要領: 強調利用身體的重心下移與鏇轉,配閤手臂的力量,將對手摔齣。 應用場景: 闡述過肩摔在近距離控製與製服對手,將其拋離的實用性。 第十式:背後控製 動作解析: 演示背後控製的多種技巧,包括如何從背後製服對手,限製其行動。 發力要領: 強調利用身體的貼閤與力量的壓製,使對手無法掙脫。 應用場景: 分析背後控製在製服反抗者,或確保自身安全時的效果。 第十一式:鎖臂脫技 動作解析: 詳細介紹鎖臂脫技的動作,包括如何利用關節的力量,使對手的手臂脫臼。 發力要領: 強調以巧力為主,配閤身體的鏇轉與杠杆原理,精準施壓。 應用場景: 闡述鎖臂脫技在繳械,或讓對手徹底喪失手臂功能時的威力。 第十二式:靠山壓 動作解析: 演示靠山壓的動作,包括如何用身體的背部或肩部靠擊對手,並施加壓力。 發力要領: 強調利用身體的重量與堅實的結構,配閤腰馬的力量,將對手撞擊或擠壓。 應用場景: 分析靠山壓在近身衝撞,或將其擠壓到障礙物上時的效果。 第十三式:反關節拿 動作解析: 綜閤講解其他反關節技巧,強調對對手各個關節的精準控製與打擊。 發力要領: 強調對關節結構和發力點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瞬間施加有效力量。 應用場景: 闡述反關節拿在繳械、製服,或使其喪失特定動作能力時的廣泛應用。 第四章:八極擒拿的組閤應用與實戰演練 本章將重點在於將“十三式”與其他八極拳的技法相結閤,形成一套套實用的組閤技法,並通過模擬實戰,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八極擒拿的精髓。 拳法與擒拿的結閤: 講解如何用八極拳的崩打、衝撞等技法為擒拿創造機會,以及如何將擒拿的控製延伸到拳法的攻擊。 步法與身法的配閤: 強調步法、身法在擒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靈活的身法,避開對方攻擊,創造有利擒拿時機。 應對不同攻擊的策略: 應對拳擊: 如何利用擒拿化解對方的拳擊,並反過來控製對方。 應對腿法: 如何通過步法與身法躲避對方的腿法,並抓住機會進行擒拿。 應對擒拿: 如何化解對方的擒拿,並尋找反擒拿的機會。 應對持械攻擊: 簡述如何在危險情況下,利用八極擒拿進行自衛。 經典套路演示: “八極擒龍手”套路: 演示一套包含多種擒拿技巧的獨立套路,強調流暢性與連貫性。 “貼山靠與鎖喉”組閤: 演示如何通過靠山壓接鎖喉,形成快速有效的連擊。 “穿膀與拿腕”連續技: 演示如何通過穿膀瓦解對方防守,進而進行拿腕控製。 實戰要訣與注意事項: 觀察與判斷: 強調在實戰中,快速觀察對手的意圖與弱點的重要性。 齣其不意: 講解如何在不經意間,施展擒拿技法,達到齣其不意的效果。 力度與分寸: 強調在練習中,掌握好力度,避免對同門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循序漸進: 提醒讀者,武功修煉需要時間和耐心,切勿急於求成。 結語 八極擒拿,乃八極拳體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蘊含的實戰智慧與精妙技法,足以讓任何一位追求武學真諦的人為之著迷。本書《武林秘籍:八極擒拿》(上冊),僅僅是開啓這扇神秘之門的鑰匙,它所展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精髓,還需要讀者通過勤奮的練習,深入的體悟,纔能最終領悟。 願本書能為廣大武術愛好者提供一個研習八極擒拿的平颱,讓中華武術的光輝,得以在新的時代繼續閃耀。 (本書後續章節,將深入探討八極擒拿的進階技法、卸力技巧、以及在復雜環境下的應用,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