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事典002(修订版)

海战事典002(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指文号角工作室,中国海军史研究会 著
图书标签:
  • 海战
  • 军事
  • 历史
  • 战争
  • 舰船
  • 海军
  • 军事史
  • 战略
  • 战术
  • 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47230152
版次:2
商品编码:1227054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海战事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海战事典》是指文倾力打造的海洋军事文化类MOOK,旨在关注海域局势,了解海战历史,传承海洋文化。通过指文号角工作室及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共同努力,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及阅读的体验上,2016年新版《海战事典》有了更大改善。

内容简介

  《海战事典002》为读者精心准备了以下四篇图文:
  《神话战舰:德皇海军“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从“缘起”、“建造”、“技术指标”、“改进”、“历史”数方面细细记叙了这组以日耳曼神话史诗和传说命名的岸防铁甲舰,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命名的背景故事,图文荟呈,颇具浪漫气息。
  《扶桑海路:二战日本海上护卫及船舶武备改造》记录了二战时期日本海上护卫力量从组建到终结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武备改造、经典战役进行了精当的讲解。
  《印度洋上的较量:印巴战争中的海军作战》将战斗过程描画得清晰又完整,语言细腻而生动。更增添了背景阅读,以充补文章未尽之处。
  《玉碎比阿克:1944年美日比阿克岛争夺战(下)》为首辑遗留之经典续作。比阿克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岛屿争夺战之一,战事反复,争夺惨烈,读来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

  指文号角工作室,由诸多资深作家领衔,除近现代各国制服徽章文化领域外,号角工作室还致力于海洋军事文化领域的研究及创作,聚集了大量海洋军事历史作家,策划有《英国战列舰全史》、《英国驱逐舰全史》、《美国驱逐舰全史》等系列丛书,已经上市的指文“世界舰艇”系列出版物受到了读者一致认可。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由陈悦等资深海军史研究者组成,研究范围涉及中国近代海军史、舰船技术史、甲午战争史等。代表作品有《近代国造舰船志》、《甲午海战》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经典战舰】
神话战舰:德皇海军“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
【大国海事】
扶桑海路:二战日本海上护卫及船舶武备改造
【海上角力】
印度洋上的较量:印巴战争中的海军作战
玉碎比阿克:1944年美日比阿克岛争夺战(下)

精彩书摘

  *后一击!老式驱逐舰“神风”VS新锐美军潜艇“铁钳”
  1945年7月15日,依然滞留在南方占领区的老式驱逐舰“神风”号,为了给一支小型输油船队提供护航,从新加坡出发伴随船队前往法属印度支那。除了“神风”之外,护卫队中还有3艘特设扫海艇(用50吨渔船改造)。而被护航船舶是3艘千吨级油轮。这支船队的航速是6节,沿着马来半岛北上。因为航行的地区水深很浅,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潜艇。
  7月16日正午的时候,这支船队接近了美军潜艇较为活跃的海域。随后船队指挥官向各船下达了严格警戒的指令,开始“之”字运动,尽量把船队引导到距离岸比较近的地方,再让驱逐舰“神风”开始向海中进发,航速增加到12节,在船队右侧约1000米的位置进行警戒。这时候“神风”号上的人员开始增强水上搜索,探信仪与听音机也被打开以侦查周围海域的敌情。船队继续顺利前进,再次进入安全海面。于是神风再次返回原来的位置。
  7月18日下午1点左右,负责护卫这支船队的驱逐舰“神风“号右舷瞭望员突然报告“发现潜望镜,右80度2000”。值班军官立刻命令转舵,“第一战速(21节)!”
  就在这个时候,右舷瞭望员绝望地喊道:“鱼雷!!鱼雷!右舷发现雷迹!!!”
  驱逐舰“神风”号的舰长春日均中佐马上跳起来大喊:“全速规避!!”
  还好这是6枚美军的电气鱼雷,航速较慢,“神风”以30节的航速成功避开了这6枚鱼雷。
  在两分钟前,由斯坎伦舰长指挥的美国海军潜艇“铁钳”号(USSHawkbillSS-366)已经瞄准了“神风”号,并且向其发射了6枚水雷。本以为“神风”号必死无疑的斯坎伦却没有想到,这6枚鱼雷一枚都没有命中。
  很快,“神风”号的航速减为14节,开始努力用探信仪以及听音机探测美军潜艇的位置。20分钟后,探信仪在“神风”号右舷约2500米捕捉到美军潜艇,马上向舰长春日均中佐报告了美军潜艇的方位。为了增加探信精度,春日均中佐下令把航速减为12节,这时候探测到敌人潜艇“神风”号的右舷30度到45度方向移动。探信仪在艏部方向精度不良,所以如要使用探信仪的话就不能艏部对敌。之后“神风”号上的探信仪发现目标距离“神风”号的距离正在缩短。
  1700米。
  1500米。
  这是十分危险的决定。12节的航速是不能规避美军任何一种鱼雷的,但是既然是舰长下的命令,周围的水兵们也不敢违抗,只好加强了对水面的观察。
  1000米。现在立即提高航速还来得及。
  800米。
  这时候,瞭望员突然在右侧艏部发现青白色漩涡,那是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
  “右舷发现雷迹!!”
  这时候留给“铁钳”号的时间也不多了,斯坎伦舰长很清楚对面的“神风”号向要做什么,所以他在800米这样的近距离不惜暴露自己的位置来发射鱼雷,企图击沉“神风”号。
  与此相对,春日均中佐一言不发,十分冷静地坐在舰桥里。无论瞭望员如何声嘶力竭地向他报告发现鱼雷的情况,他都好像没听到一样。
  600米。
  春日均突然大喊到:“投放深水炸弹,第一战速!!”
  驱逐舰“神风”号的航速开始迅速增加,探信仪工作停止,舰底的送波器也被迅速撤回。同时有气泡向着“神风”号行进。
  前后共有3枚鱼雷向“神风”号而来!!其中一枚鱼雷在“神风”号左舷2米的位置接近,然后在右舷100米的位置也见到一枚。朝着“神风”号左舷而来的鱼雷,差点命中“神风”,然后在水面下两米的位置远离“神风”号。
  规避完这枚鱼雷之后,“神风”号开始准备投放深水炸弹,这时候“神风”号上的瞭望员在距离右舷艏部在很近的距离发现潜望镜,也就是一个墨绿色,还有白光反射的长杆。
  在美军潜艇的鱼雷攻击之后,“神风”号立即开始用深水炸弹进行反击。“神风”号当时的航速为21节,开始投放深水炸弹。几秒过后,突然在“神风”号艉部200米处,美军潜艇的艏部从海面中飞出,在“神风”号舰桥附近70度的位置露出水面。
  这时候已经严重受损的“铁钳”号企图上浮用甲板炮和“神风”号决一死战,可是春日均还没有下令,“神风”号的舰炮就对着这艘美军潜艇一齐射击,数枚炮弹命中这艘上浮的“铁钳”,这是“神风”号炮术长的独断。10秒之后,已经伤痕累累的“铁钳”号因为进水过多再次沉入水下。
  “神风”号开始转舵,对投放深水炸弹的效果进行观察。水面上很快出现了重油、木片等,顺着风飘在海面上。
  之后“神风”号再次用探信仪与听音器开始对附近海域进行探测,只得到5秒的美军潜艇反射信号,然后反射信号就消失了。为了确认攻击效果,“神风”号又投放了3枚深水炸弹,探测信号没有变化。直到傍晚7点,探测信号还是没有任何变化,所以“神风”号确定击沉了一艘美军的潜艇。
  被老式驱逐舰“神风”号攻击的潜艇是美国海军潜艇“铁钳”号,这艘潜艇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外壳破裂沉入海底,但是*后依然奇迹般地返回基地。另外“铁钳”号潜艇的舰长斯坎伦在战后得知当年差点把自己的潜艇击沉的“神风”号舰长春日均在战争中幸存,于是数次写信给他。
  “春日舰长是我见过的*优秀的日本驱逐舰舰长。”斯坎伦在给春日均的信中说。
  与此相对,春日均回信说:“现在想起来,当初你的潜艇还是沉没了比较好。这样我就更放心了。”
  ……

前言/序言

  在德国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里,“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既是亲历者,也是旁观者。大批合格的海军官兵从“齐格弗里德”级上走下,来到其他的新战舰上。它们的兢兢业业让我们发现了积沙成塔的力量。《神话战舰:德皇海军“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从“缘起”、“建造”、“技术指标”、“改进”、“历史”数方面细叙了这组以日耳曼神话史诗和传说命名的岸防铁甲舰,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命名的背景故事,图文荟呈,颇具浪漫气息。
  在海洋权益冲突不断、海上航线异常繁忙的今天,海上护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战时船舶史》的记载,二战期间日本损失了约2400艘商船,有多达六万余名船员遇难,遇难率竟高达4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商船遭遇如此惨重的损失?难道作为当时世界*强大海军之一的日本海军没为本国商船提供护航吗?《扶桑海路:二战日本海上护卫及船舶武备改造》记录了二战时期日本海上护卫力量从组建到终结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武备改造、经典战役进行了精当的讲解,相信能为您找到答案。
  印巴战争是二战后南亚地区发生的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影响深远。《印度洋上的较量:印巴战争中的海军作战》将战斗过程描画得清晰又完整,语言细腻而生动更增添了背景阅读,以充补文章未尽之处。
  比阿克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岛屿争夺战之一,战事反复数度,争夺惨烈非常。《玉碎比阿克:1944年美日比阿克岛争夺战》延续上辑中的精彩,读来荡气回肠。


《海战事典002(修订版)》是一部详尽描绘近代以来海战发展历程的史诗巨著,它以宏大的视角、深邃的洞察力,将人类在海洋上进行的每一次重要军事较量,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般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战役的日期、地点和参战兵力,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次海战背后的战略意图、战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 开篇之章,奠定宏图: 本书伊始,便将目光聚焦于蒸汽时代的黎明,勾勒出风帆战舰逐渐被钢铁巨兽取代的宏伟变革。从早期以炮火密度和舰体装甲为核心的比拼,到后来对火控系统、鱼雷技术、以及海军航空兵崛起的关注,作者以时间为轴,梳理了海战形态演进的脉络。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对技术与战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精妙阐释。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体会火炮射程的每一次延伸如何改变舰队编队,鱼雷的出现又如何迫使传统的海上战术进行革命性的调整。 宏大叙事,波澜壮阔: 《海战事典002(修订版)》的精髓在于其对一个个经典海战的深度挖掘。书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德兰海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不仅还原了交战双方的兵力部署、战术选择,更深入探讨了这场被誉为“海战史上的里程碑”的战役,如何因指挥官的犹豫、情报的不足以及技术细节的失误,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作者通过对双方作战计划的详细对比,对参战舰艇性能的细致描述,以及对战役后期通信混乱、协同失效等关键环节的抽丝剥茧,揭示了即使是拥有压倒性优势的一方,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失良机。 太平洋战场,则是本书浓墨重彩描绘的另一重要篇章。从中途岛的绝地反击,到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逐岛争夺,再到雷伊泰湾的规模空前的水陆空协同作战,本书以令人惊叹的细节呈现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壮烈、也最具决定性的海上较量。作者不仅关注了航母的崛起如何颠覆了传统的海上作战模式,更深入探讨了雷达、声纳等新技术的应用,如何赋予了舰队在广袤海域中洞察敌踪、预警威胁的能力。在对中途岛海战的描述中,书中细致地描绘了美军如何凭借情报优势,在关键时刻调整部署,以劣势兵力却击溃了日军的进攻锋芒。对莱特湾海战的梳理,则进一步展现了特混舰队的多层次攻击体系,以及陆基航空兵在海战中的关键作用。 微观洞察,以小见大: 除了对宏大战略和战役的描绘,《海战事典002(修订版)》同样不乏对海战细节的精微捕捉。书中对战列舰的“舰炮主义”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为什么曾经的海上霸主,最终在航空母舰面前黯然失色。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时代战列舰的设计理念、火力配置以及防护能力,揭示了技术发展带来的颠覆性力量。同时,书中也对潜艇战术的演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早期作为辅助兵器的作用,到两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令盟军闻风丧胆的“海上幽灵”,再到现代战争中,潜艇如何凭借其隐蔽性和强大的打击能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力量。书中对“狼群战术”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潜艇在无声的海洋中,如何通过协同配合,对敌方航运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技术革新,驱动变革: 本书对海战技术革新的关注,贯穿始终。从早期蒸汽机的应用,到金属船壳的普及,再到无线电通信的出现,以及后来雷达、声纳、精密制导武器等高科技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书中并非简单地列举技术名称,而是分析了每一项技术的出现,如何改变了海战的作战方式、战术思想,甚至对国家海军战略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雷达技术的出现,使得舰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能够拥有“夜眼”和“顺风耳”,极大地提升了预警能力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而现代反舰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则迫使传统的舰队编队必须不断调整,以应对来自远方的、致命的威胁。 战略思维,全局视野: 《海战事典002(修订版)》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历史叙述,更融入了深刻的战略思维。书中分析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为何选择不同的海军发展道路,以及这些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战略考量。例如,英国作为老牌海军强国,为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面临着来自德国的挑战;美国如何从一个区域性海军力量,崛起为一支真正的全球性海上力量;日本海军又为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又在短时间内覆灭。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引导读者思考海军力量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海权与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书中对“制海权”理论的探讨,更是将读者的视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理解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人物刻画,血肉丰满: 在宏大的历史画卷中,《海战事典002(修订版)》同样不乏对关键人物的生动刻画。从运筹帷幄的海军将领,到英勇无畏的普通士兵,本书都力图还原他们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轨迹。通过对蒙德尔·特里普、切斯特·尼米兹、山本五十六等著名海军指挥官的生平事迹和决策分析,读者不仅能了解他们的军事才能,更能体会到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这些人物的抉择,往往是战役胜负的关键,也是历史走向的转折点。书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并非脸谱化的英雄主义,而是更注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决策过程以及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反思与启示,镜鉴未来: 《海战事典002(修订版)》并非一本仅仅陈列过去的史书,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启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通过对失败战役的深刻反思,对技术失误的严厉剖析,以及对战略误判的深入解读,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当今世界,海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书对于理解现代海战的特点、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提醒着我们,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兵力,更在于智慧的战略、严密的组织、高效的协同以及坚定的意志。本书所揭示的,是海战永恒的魅力与残酷,是人类在探索海洋、捍卫权益过程中的智慧与牺牲。 总而言之,《海战事典002(修订版)》是一部集历史性、学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它以其严谨的态度、翔实的资料、深刻的洞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波澜壮阔海战史的大门。无论是军事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亦或是对国家战略和海洋力量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入手了《海战事典002(修订版)》,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期待的书籍。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海战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也阅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是,很多书籍往往侧重于某一场具体的战役,或者某一种类型的舰艇,而缺乏一个宏观的视角来梳理海战发展的脉络。我希望《海战事典002(修订版)》能够填补这一空白。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的详细阐述,并且希望它能深入分析每一次海战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例如,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某一次重要海战是如何由国际局势的紧张所引发,其最终结果又对当时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另外,我还对书中对于海战战术的研究很感兴趣,希望它能清晰地解释不同时期海战战术的演变,以及这些战术是如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的。如果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战术图解,并结合具体的战役进行分析,那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海战的复杂性。最后,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对一些重要的海军将领进行介绍,并分析他们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因为这些因素在海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当我看到《海战事典002(修订版)》这本书的封面时,一种久违的探索欲就被勾了起来。我一直认为,海战不仅仅是冰冷的舰船和炮火的交织,它更是历史洪流中,国与国之间博弈的缩影,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较量。这本书的“事典”二字,让我看到了它提供全方位、系统性海战知识的可能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时代的海军力量构成,比如早期海军的组织形式、舰船的建造工艺,以及海军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对战役的简单描述,而是能够深入探讨每一次海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包括政治动机、经济利益以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如果书中能够对一些关键的海战术语进行详细的解释,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战术的运用,那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更加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对那些改变历史的海战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例如,如果能详细解析某一场关键战役的部署、决策过程,以及最终的战术运用,那将有助于我更深刻地理解海战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评分

这次入手《海战事典002(修订版)》,真是抱着极大的期待。我一直对军事史,尤其是海战部分非常着迷,之前也看过不少相关的书籍。市面上这类题材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要么流于表面,找到一本既能深入讲解,又能让普通读者读懂的,实在是不易。这本书的封面上“事典”二字就让我眼前一亮,似乎预示着它会是一个全面、详实的资料库。拿到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扎实的装帧,纸质厚实,印刷清晰,光是翻阅一下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我尤其关注的是其修订版这三个字,这意味着它并非简单的再版,而是可能在内容、数据、甚至是观点上有所更新和补充,这对于一本面向未来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加分项。我对书中对战争的宏观叙事、战术细节的拆解、以及重要战役的深度剖析都充满好奇。例如,我希望能看到对某些关键的海军战略演变过程的详细阐述,亦或是对一些被历史忽略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海上冲突的深入挖掘。如果书中能够辅以高质量的地图、示意图和珍贵的历史照片,那就更加完美了,这能极大地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战局和舰艇布局。总而言之,对于《海战事典002(修订版)》,我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它能成为我书架上的一本常备参考书。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海战史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但《海战事典002(修订版)》这本书的出现,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市面上很多军事题材的书籍,要么过于专业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内容过于浅显,无法满足深度阅读的需求。而“事典”这个词,让我对这本书的定位充满了期待,它暗示着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能够覆盖广泛的海战知识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不同类型舰船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海战的基本术语,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战术和战略层面。我特别想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海战的特点有哪些显著的差异,比如从冷兵器时代的桨帆战船,到火炮时代的战列舰,再到航空母舰主导的海战,这种演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技术突破和战略创新?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战役来阐释这些理论,那对我的学习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能引导读者思考,理解海战背后的人性、勇气、智慧与牺牲。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海战事典002(修订版)》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打着“事典”旗号的书不少,但真正能做到“事无巨细”且“有条不紊”的却寥寥无几。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了。作者似乎拥有一种独特的叙事能力,能够将枯燥的海战数据和漫长的历史进程,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舰船技术的演进的描述,从风帆时代的战列舰到蒸汽时代的铁甲舰,再到后来航空母舰的崛起,每一个阶段的变革都与海军战略、战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这些技术是如何影响海战的走向,例如,蒸汽机的出现如何彻底改变了战舰的航速和机动性,从而催生了新的战术思想。同时,我也对书中对指挥官的个人决策和其对战局的影响的分析很感兴趣。历史上的许多战役,往往取决于一两位关键人物的判断,而这些判断背后,往往包含了复杂的考量和冒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海战事典002(修订版)》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深入剖析这些决策过程,那我将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对于战役的地点、时间、参战双方的兵力对比,以及最终的伤亡损失等数据,如果能做到严谨且全面,那将极大地提升其参考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