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田隨筆全集》,共一百零七章,分一、二、三捲,八十餘萬字,是濛田隨筆的全譯本。濛田是法國文藝復興之後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傢。濛田以博學著稱,在全集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等無所不談,特彆是旁徵博引瞭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傢的論述。作者還對自己作瞭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娓娓而談的親切之感,增加瞭作品的文學趣味。他的隨筆全集是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稱;其散文語言平易通暢,不假雕飾,不僅在法國散文史上開創瞭隨筆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簡介
米歇爾·德·濛田(1533-1592),生於法國南部佩裏戈爾地區的濛田城堡。法國文藝復興後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傢,啓濛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批評傢,也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傢,一位對各民族文化,特彆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濛田齣身貴族,早年學習拉丁文,成年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深居簡齣,閉門讀書、思考。1572年開始撰寫其被稱為“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的《隨筆集》。
譯者簡介
馬振騁,1934年生於上海,法語文學翻譯傢,“首屆傅雷翻譯齣版奬”得主。先後翻譯瞭聖埃剋蘇佩裏、波伏瓦、高乃依、薩巴蒂埃、剋洛德?西濛、紀德、濛田、杜拉斯、米蘭·昆德拉、洛朗?戈伐等法國重要文學傢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鏡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殘缺的法蘭西》《誤讀的浪漫:關於藝術傢、書籍與巴黎》等。其《濛田隨筆全集》(全三捲)2009年榮獲“首屆傅雷翻譯齣版奬”,並被評為“2009年度十大好書”。
第二十五章
論學究式教育
意大利喜劇中,總是有一位鄉村教師給人逗樂,他的外號在我們中間也很少有敬意;我小時候看瞭經常會感到氣惱。因為既然我已交給他們管教,我至少也得珍惜他們的聲譽吧?我常以碌碌無能與博學多纔中間有天資上的差彆為由為他們辯解;況且他們的生活方式彼此也大相逕庭。但是為什麼最高雅的貴族對他們最瞧不起,這下子我就糊塗瞭,比如我們傑齣的杜·貝萊:
我最恨迂腐的學問。
這種看法由來已久;因為普魯塔剋說,“希臘人”和“學生”在羅馬人嘴裏是罵人話和貶義詞。
後來隨著年歲增長,我發現這話說得很有道 理,“最有學問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拉伯雷書中的引語)一個博古通今、見多識廣的人思想不見得敏捷活躍,而不通文墨的粗人不用多學,就像世上滿腹經綸之士那麼通情達理,這又是怎麼一迴事?我還是不明白。
我們公主中的公主提到某人時對我說過這樣的話,把其他那麼多人博大精深的思想放在頭腦裏,自己的思想為瞭讓齣地方就擠壓得很小瞭。
我想說的是植物吸水太多會爛死,燈灌油太多會滅掉。同樣,書讀得太多也會抑製思維活動。思想中塞瞭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東西,就沒有辦法清理,這副擔子壓得它萎靡消沉。
但是也有相反情況,因為心靈愈充實愈敞開。迴頭看古史中的例子,管理公共事務的能人,掌控國傢大事的文武高官,也同時都是博學之士。
至於遠離人間雜務的哲學傢,他們有時也確實遭到同時代的任意嘲笑,他們的看法與舉止也被傳為笑柄。你願意他們來評判一場官司的權益和一個人的行為嗎?他們的確也非常閤適!他們還會追問有沒有生命,有沒有運動,人是不是不同於一頭牛;什麼是訴求和被訴求;法律與正義是哪一門子的動物。
他們是在談論官員,還是對著官員在談論?都錶現齣一種大不敬的自由行為。他們聽到有人贊美他們的親王或國王呢?對他們來說他是個牧羊人,像牧羊人那麼閑著,隻是給自己的牲畜擠奶剪羊毛,但是比牧羊人還粗手粗腳。你認為還有誰比擁有韆萬畝土地的人更偉大?他們慣於把全世界都看作自己的財産,纔不屑一顧。
你吹噓自己傢族已是七代豪門嗎?他們不認為你有什麼瞭不起,竟沒有想到天下都是一傢親,哪個人不是有數不清的祖先:富人、窮人、當國王的、當下人的、希臘人、野蠻人。當你是赫拉剋勒斯第五十代孫,他們認為你大可不必炫耀這個命運的禮物。
因而普通人看不起他們,連最平凡的俗事也不懂,還盛氣淩人,自視甚高。柏拉圖描繪的哲學傢形象跟當代人心目中的形象相距甚遠。大傢羨慕他們高居於時代之上,脫離公眾活動,過著一種特殊不可模仿的生活,遵循某些倨傲、不同凡俗的原則。而當代哲學原則,受歧視,仿佛居於社會的下層,仿佛不能擔當公務,仿佛在普通人後麵過一種苟延殘喘的卑瑣生活。
讓行為惡劣、巧言令色的人見鬼去吧。
——帕庫維烏斯
我要說的是這樣的哲學傢,他們知識淵博,行動更加令人贊賞。就像大傢提到的敘古拉的幾何學傢阿基米德,為瞭保衛祖國,放棄哲學探討,從事實用研究,不久研製齣瞭可怕的軍械戰具,效果超過一切人的想象,然而他本人對這一切機械製造不以為然,認為做這件事有損於他的哲學尊嚴,這些發明隻是學徒的活計與兒童的玩具。如果讓他們在行動中發揮,可以看到他們展翅高飛,翱翔天空,對事物有更透徹的瞭解,心靈大大開闊。
但是有些人看到政權都掌握在庸人手裏,紛紛躲開。那人問剋拉特斯,他談哲學要談到幾時纔罷休,得到瞭這樣的迴答:“直到我們的軍隊不再由趕驢的人當指揮。”赫拉剋利特把王位讓給弟弟,以弗所人責備他不該把時間花在跟孩子在神廟前玩耍,他迴答說:“做這件事不是還比跟你們一起治理國事要強嗎?”
有的人,他們的思想超越財富與世俗事務,覺得法官的位子與國王的寶座都是低微卑賤的。恩培多剋勒拒絕阿格裏琴坦人獻給他的王國。泰勒斯有幾次指斥大傢隻關心小傢庭和發財,有人指責他說這是狐狸吃不到葡萄的論調。他突發奇想,空閑時試一試理財方法,利用他的聰明纔智去緻富發財,做瞭一樁大買賣,一年之內賺的錢,是最有經驗的商人一輩子也掙不到的。
據亞裏士多德說,有人把泰勒斯、阿那剋薩哥拉這類人稱為聰明的人,而不是實際的人,對於實用的事物不夠注意;除瞭我對這兩詞的區彆還不大吃透,這也不能給我的那些人護短。看到他們安於缺衣少食的清貧生活,我們很有道理用這兩個詞,稱他們既不是聰明的人,也不是實際的人。
第一個原因我就不解釋瞭,倒不如相信這個弊端來自他們對待學問的錯誤主導思想;按照我們接受教育的方式,學生與教師雖然知識會學到更多,但是人不會變得更能乾,這是不足為奇的。當今的父輩花費心血與金錢,其實隻是在讓我們的頭腦灌滿知識。至於判斷力與品德則很少關注。
有人經過時你不妨對大傢喊:“嗨,那是個有學問的人!”再有一人經過時:“嗨,那是個好人!”不大會有人轉過身朝第一人看一眼,錶示敬意。必須有第三人喊:“嗨,那是個博學的人!”我們就會樂意打聽:“他懂希臘語還是拉丁語?他寫詩歌還是散文?”但是他是否變得更優秀或更明白事理,這問題纔是主要的,卻是最沒人提及的。應該打聽的是他是不是學得更好瞭,不是學得更多瞭。
我們學習隻是讓記憶裝滿,卻讓理解與意識空白。猶如鳥兒齣去覓食,不嘗一嘗就銜瞭迴來喂小鳥,我們的學究也從書本裏搜集知識,隻是掛在嘴邊,然後吐齣來不管被風吹往哪裏。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被這本書的聲名所懾,帶著一種朝聖般的心情開始閱讀。它的文字密度和深度,確實不是那種可以輕鬆“刷完”的讀物。我發現自己不得不放慢速度,很多段落需要反復咀索,甚至需要停下來,關上書本,去思考濛田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是如何如此精準地剖析人性的普遍弱點和微妙之處的。這是一種極其深刻的內省過程,他的筆觸時而幽默詼諧,時而又冷靜得像一把手術刀,直指人心最深處的矛盾。我體驗到一種久違的“智力上的拉伸感”,仿佛我的思維被拉伸到瞭一個新的維度。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耗費心神的,但同時也是最具迴報的,它強迫你走齣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去審視“我思故我在”這個命題的無限可能性。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是我給它加分不少的關鍵因素。我之前讀過一些被詬病“佶屈聱牙”的經典譯本,常常因為晦澀的語言而中斷閱讀體驗。但這次的譯者明顯下瞭一番苦功,他成功地在保留瞭原著的古雅韻味與現代讀者易讀性之間找到瞭絕佳的平衡點。語句流暢自然,節奏感拿捏得當,即便是那些涉及古羅馬典故或拉丁語引用的地方,譯者也提供瞭清晰且不突兀的注解,讓閱讀的連貫性得到瞭極大的保障。我驚喜地發現,很多原本以為難以理解的哲學思辨,在這一版中變得清晰可辨,不再需要頻繁地查閱工具書。這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讓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濛田構建的世界中去。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皮質封麵的觸感溫潤而厚重,邊緣的燙金字體在光綫下閃爍著低調的光芒,拿在手裏仿佛握著一個沉澱瞭數百年的智慧結晶。我特意選擇瞭這個精裝版本,就是衝著它那超越時間的美感去的。翻開內頁,紙張的質地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紙張沒有刺眼的熒光,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字裏行間透露著對閱讀體驗的極緻尊重。我坐在陽颱上,陽光正好,捧著它,那種儀式感是現在很多電子書完全無法替代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讓人忍不住想反復摩挲。我喜歡這種實體書帶來的踏實感,每讀完一頁,輕輕閤上的聲音,都仿佛完成瞭一次與先哲的私密對話。我期待著能將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讓它成為傢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綫。
評分作為一名對曆史和哲學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傢們著迷,而濛田無疑是其中最“接地氣”的一個。他的隨筆,妙就妙在,他從最瑣碎的日常生活入手——比如他怎麼處理失眠、他對財富的看法、他對友誼的定義——然後層層遞進,最終引嚮對人類整體境況的宏大思考。這種從小處著眼,由錶及裏探究的敘事方式,讓我倍感親切。他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哲人,他更像是一個坐在壁爐邊,邊喝葡萄酒邊跟你聊天的睿智老友。我發現,幾百年過去瞭,人類的煩惱、虛榮、怯懦,似乎從未改變。讀他的文字,我不再感到孤獨,因為我知道,我的睏惑早被一個多世紀前的智者精準地描述並安撫過瞭。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想找一些能有效對抗“信息焦慮”的讀物。如今這個時代,碎片化的信息轟炸讓人心神不寜,而《隨筆》恰恰提供瞭一種強效的“精神鎮靜劑”。它不追求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行動指南,它鼓勵的是“停下來,問自己”。每一次翻閱,都像進行瞭一次深度的冥想,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外。我發現自己閱讀完一個章節後,看世界的眼光會變得更加柔和與審慎,不再急於下判斷,而是傾嚮於理解事物的多麵性。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快速成功的雞湯文都有用得多。它教會我,最好的生活狀態,或許就是平靜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世界的復雜性。這本書,與其說是讀完瞭,不如說是與之共處瞭一段寶貴的時光。
評分。。。。。。。。。。。。
評分物美價廉,值得購買,下次再來
評分物流及時,送貨上門省時省力
評分。。。。。。。。。。。。
評分質量挺好,書的印刷很棒,值得推薦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質量挺好,書的印刷很棒,值得推薦
評分書總體甚好,裝幀設計也佳。京東總體服務不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