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 看得见的世界史(套装共3册)

世界简史 看得见的世界史(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方 著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通史
  • 历史
  • 套装
  • 文化
  • 文明
  • 全球史
  • 历史普及
  • 知识
  • 图文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32374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9105
品牌:日知图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看得见的世界史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784
套装数量:3
字数:66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火种在时代的风中远播。

  亚历山大、恺撒、奧托、拿破仑……

  一个个铮铮作响的名字伴随着一段血泪交织的故事。忆往昔,史前人类的蒙昧到帝国崛起的烽烟依稀可见,又是谁敲响了沉默中世纪的钟声?征服扩张,诸强雄起,殖民争霸的剧目刚刚唱罢,两战又硝烟四起,最终铁幕落下,定格成世界新的格局。这里有权力的游戏、天才的出现,

  也有思想的脉动、艺术的薄发。

  这是一部好看、好听的世界史。


内容简介

  世界历史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现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留下了人类坚实的步伐。《世界简史》(上卷、中卷、下卷),共分八章,内容涵盖了从人类文明的开端,至21世纪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的重大历史史实,以时间为经,各国历史为纬,纵横开讲,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世界历史全景。本套书采用故事体,叙述生动,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郭方,男,1948年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7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留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199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研修。曾担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同时也是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员、欧美同学会会员。200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等专著。


内页插图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史前文明/1

人类文明的初曦/2

古埃及文字密码/9

神秘木乃伊/16

耀眼古今的神殿/21

专题:金字塔传说 /28

永久的图坦卡蒙之谜/34

法老安享的“帝王谷”/40

追忆苏美尔城邦文明/46

汉谟拉比的荣耀/51

海岛孕育克里特文明/57

青铜时代之迈锡尼文明/62

圣河哺育下的印度文明/68

专题: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72

第二章

第二章帝国崛起/81

上帝的子民犹太人/82

波斯帝国的沉浮/88

开启欧亚厮杀的希波战争/92

罗马城的开端/98

伯里克利的黄金时代/102

伯罗奔尼撒的生死对决/109

马其顿姗姗来迟/114

腓力二世的雄才大略/118

亚历山大大帝的庞大帝国/125

动荡中绽放的孔雀帝国/133

传奇大帝阿育王一统印度/139

专题: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智慧/146

大独裁者恺撒/152

江山、美人与安东尼/162

屋大维的元首政治/169

再见了,罗马帝国/174

中卷

三章

第三章中古破晓/183

不列颠混战与亚瑟王/184

克洛维引领法兰克王国/190

专题:神秘的欧洲修道院/200

加洛林王朝诞生记/206

查理大帝的帝国理想/213

维京人的“疯狂海盗团”/221

夹缝中的萨克森王朝/230

奥托大帝/236

卡佩带给法兰西的希望/244

奥托三世的跨世纪帝国/248

专题:丝绸之路,联通世界的金丝带/254

躁动不安的中古日本/260

中古朝鲜的分分合合/265

专题:失落的文明/270

第四章

第四章征服与扩张/277

威廉一世的诺曼征服/278

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实/284

“美男”腓力四世与法国制造/290

专题:中世纪的骑士团/296

“上帝信使”圣女贞德/302

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310

波兰王国的风雨彩虹/316

成吉思汗的蒙古征服/322

塞尔维亚人的艰苦创业/330

伊凡三世一统俄罗斯/335

奥斯曼土耳其雄霸天下/341

高丽王朝降龙伏虎/348

武士道与幕府统治/355

新航路的开辟/361

专题:意大利文艺复兴/368

第五章

第五章诸强雄起/375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376

查理一世走上“断头台”/385

“弑君者”克伦威尔/391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398

专题:奴隶贸易的血与腥/404

亨利四世的治国之道/410

红衣主教黎塞留/416

叱咤风云太阳王/424

新沙皇打造罗曼诺夫王朝/429

彼得大帝的伟业/434

“三十年战争”定欧洲/441

三次英荷战争/450

专题:欧洲启蒙运动/458

下卷

第六章 殖民争霸/465

美国独立战争/466

美国国父华盛顿/474

法国大革命/481

路易十六的断头宣言/488

拿破仑加冕称帝/494

碎梦莫斯科/502

兵败滑铁卢/508

法国七月革命/513

美国内战的白与黑/519

“铁血宰相”俾斯麦/526

普法战争/532

巴黎公社运动/538

专题:第二次工业革命/544

日本明治维新/550

第七章

第七章两战档案/557

萨拉热窝的枪声/558

马恩河翻盘奇迹/564

日德兰海战/570

决战索姆河/576

“一战”谢幕演出/582

专题:诡异的堑壕战/588

祸起凡尔赛/594

慕尼黑阴谋/599

鏖战不列颠/604

莫斯科保卫战/610

偷袭珍珠港/615

斯大林格勒战役/621

中途岛海战/627

诺曼底登陆/632

雅尔塔会议/637

日耳曼战车投降/642

日本上空升起蘑菇云/648

第八章

第八章世界新格局/655

杜鲁门主义/656

马歇尔计划/661

哭泣的柏林/666

北约、华约的针尖与麦芒 /671

古巴导弹危机/677

越南丛林决战/682

尼克松访华/688

专题:“铁娘子”撒切尔夫人/694

推倒柏林墙/700

苏联解体/705

海湾战争/710

专题:曼德拉的光辉岁月/714

欧盟联体新时光/720

惊世撞击“9?11”/726

新世纪新革命/732

附录:大事年表/740


精彩书摘

  图坦卡蒙的诅咒


  “谁惊扰了幼王的安眠,冥神之翼将降临到他头上。”这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室内的咒语。自从墓穴打开到今天,据说已经至少有40名与此相关的考古学家死于非命,而且这种奇怪的“诅咒”似乎一直在延续。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据说他的父亲是在古埃及进行宗教改革的埃赫那吞,他的母亲是一位远嫁而来的外国公主。前任法老死后,年仅9岁的图坦卡蒙就登上了王位。图坦卡蒙在位约10年,作为平庸,对外也只发动了几场对叙利亚和努比亚的零星战争。如无意外,也许他会在平淡中度过一生,然而这位法老却在19岁那年猝然离世。

  1923年2月18日,随着第三道墓门被打开,图坦卡蒙墓室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保存完好的墓室中不仅有镶满珠宝的黄金御座,还有大量的黄金珍宝和一个石棺,石棺内嵌套着3个黄金棺材。考古队员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金棺,终于,消失了3000多年的图坦卡蒙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棺内的图坦卡蒙戴着一副黄金面罩,陪葬的还有项圈、护身符等物。

  当考古学家卡特和卡纳冯迫不及待地掀开图坦卡蒙的黄金面罩的时候,卡纳冯突然感觉脸被蚊子咬了一下,只是一只蚊子,他也没在意。当天完工后,卡纳冯照常返回开罗。过了几天,他突然觉得被叮咬的左面颊很痒,而且肿了起来。之后的一天早上,他刮胡子时不小心把肿包刮破了,这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接下来他开始发烧,浑身疼痛难忍,只得卧床,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再也没有起来。卡纳冯临终时,护士听到他断断续续地说:“坦卡蒙……法老王……我看到他了……原谅我……”说完,他气绝身亡。就在卡纳冯去世之时,开罗全城突然停电,时间长达五分钟。

  科学家阿齐伯尔特?理查德尝试用X光透视木乃伊,结果工作开始没多久便发起了高烧,回到英国后不治身亡。卡特的助手亚博?迈斯在法老墓重见天日三年后去世,另一名助手查德?凡赛尔也在1929年猝死。其他那些参与挖掘坟墓者和研究木乃伊的科学家,也在短时间内不断离奇死亡。

  卡特和科学家们猜测,那些死去的人很可能是感染了墓穴中的特殊细菌。尘封几千年的墓穴滋生出奇怪的细菌是很正常的,所以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现代化仪器检查墓穴,寻找有毒物质的痕迹,找到“法老的诅咒”的真相。



  v


前言/序言

  世界历史经历了艰辛而又漫长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上古、中古、近现代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人类坚实的步伐。几百万年前,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进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杰出的文明——从粗糙的石器到精美的铜器,再到华美的壁画等,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伴随着文字的发明、国家的诞生,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掀起了文明古国的“百家争鸣”——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及中国等,在世界历史长河中为人类留下了太多辉煌灿烂的文明。中世纪,封建社会替代了奴隶社会,但也为人类带来了些许“黑暗”——这个时期的世界与宗教密不可分,即使激烈的社会变革也是在宗教的名义下进行。从政治变革到文学艺术,无不沾染了浓厚的宗教色彩。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随后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等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在欧、美、亚等洲确立起来,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体系。进入20世纪,世界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欧美列强的疯狂扩张,让世界纳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体系,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一体化时代。但两次世界大战的降临,又使人类遭受了空前的劫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了新格局,走向了多极化、多元化的时代。今天,一个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合作的当代世界正在高速发展中……这就是世界历史走过的艰难、曲折、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历史,从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而我们之所以再次梳理世界史,便是想对多变的世界做一个全新的阐述和解读——用严谨的文字重新记录这段历史,用精美的图片全面展示这段历程。就像《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还是那句话:新世界需要新史学。”《世界简史》是全面、简单、有趣的历史。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历史著作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详尽的史学概览,同时避开《世界简史:看得见的世界史(套装共3册)》的内容。 --- 文明的演进与大国的兴衰:一部跨越时空的宏大叙事 【作品概述】 本书系一部气势磅礴、视野宏阔的通史著作,它不仅仅是对既往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更是一场深入骨髓的文明探寻之旅。它聚焦于人类社会从早期部落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漫长演变过程,精妙地勾勒出不同地域文明的勃兴、冲突与融合。全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以宏大的历史观为指引,辅以翔实的史料考证,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深刻的历史认知框架。它将历史视为一个连续且充满内在逻辑的系统,探讨了地理环境、技术革新、思想文化以及权力结构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今日所处的这个世界。 【核心内容与结构】 本书将历史的叙述线索划分为几个关键的宏观阶段,每一阶段都对应着人类社会形态的质变: 第一编:远古的回响与古典文明的奠基 本篇深入考察了人类文明的摇篮时期。重点分析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邦政治、尼罗河流域的法老统治,以及印度河流域的社会组织形式。特别关注了这些早期文明如何发展出文字、法律和复杂的宗教体系,为后世奠定了治理与信仰的基础。 重点聚焦: 轴心时代(Axial Age)的思潮: 细致梳理了古希腊哲学、儒家思想、佛教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塑。这部分内容侧重于探讨思想如何超越地域限制,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 罗马的扩张与衰亡的辩证法: 不仅记录了罗马帝国的军事成就,更深入剖析了其复杂的共和体制向帝制的转变过程,以及其法律、工程技术对西方世界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详细分析了内部腐败、过度扩张与蛮族冲击等因素如何共同导致了西罗马的最终瓦解。 第二编:中世纪的转型与全球连接的萌芽 这一阶段的叙述避开了传统欧洲中心论的窠臼,力图展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图景。 重点聚焦: 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代: 详细阐述了阿拉伯帝国如何通过商业贸易和学术翻译,保存并发展了希腊、波斯乃至印度的知识遗产,并在数学、医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分析了其在中东、北非及伊比利亚半岛的文化辐射力。 东亚的持续发展: 重点探讨了中国隋唐宋元时期的制度创新(如科举制、商业革命),以及其对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审视了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夹缝中维持其独特地位的努力。 “大洋前的世界”: 描绘了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文明(如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的社会结构、农业技术及其独特的宇宙观,为后续的全球碰撞做好铺垫。 第三编:近代世界的形成:革命、工业与帝国 本篇是全书的重头戏之一,探讨了从文艺复兴后期到十九世纪末期,世界格局如何被彻底重塑。 重点聚焦: 地理大发现的深层动因: 不仅关注航海技术,更着眼于欧洲内部的经济驱动力、宗教改革对个人主义的催化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哥伦布大交换”对全球生物圈和人口构成的永久性改变。 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 详细对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分析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新型政治意识形态的兴起,及其对旧有君主制的冲击。 工业革命的社会成本与结构性变革: 全景式描绘了蒸汽机、煤炭和工厂制度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和城市面貌。这部分内容深入探讨了资本的积累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贫富分化和社会运动。 帝国主义的顶峰: 分析了十九世纪末列强瓜分世界的逻辑,强调了技术优势(如铁路、电报)在维持庞大殖民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并预示了潜在的国际冲突。 第四编:两次世界大战与现代秩序的重构 本篇聚焦于二十世纪的剧烈动荡,探讨了全球冲突如何催生了新的国际关系范式。 重点聚焦: 旧帝国体系的崩溃: 剖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复杂成因,特别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同盟体系的僵硬性。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侧重于分析其埋下的不平衡性如何助长了极端思潮。 意识形态的较量: 深入探讨了共产主义(以苏维埃联盟为中心)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背景、理论基础及其对传统民主政治的挑战。详细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布局与全球性的道德困境。 冷战的遗产与非殖民化浪潮: 阐述了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以及美苏两极对抗如何塑造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走向。对亚非拉地区的独立运动,采取了平等的视角,审视了新生的民族国家在继承前殖民地遗产时所面临的经济与治理难题。 【独特的史学视角】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其对“权力”与“知识”之间关系的持续关注。它认为历史的进程并非仅仅是帝王将相的更迭,更是知识生产者、技术创新者与统治阶层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作者娴熟地运用比较历史学的方法,将不同文明在相似的历史节点(如技术革命、人口压力)所做出的选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必然性。 本书为严肃的历史研究者和渴望深度理解世界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部不可或缺的史学指南,它引导我们超越眼前的碎片化信息,去把握人类文明这趟宏大列车驶过的每一个关键弯道。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文化冲突和文明交流时的那种细腻和克制。很多历史书在写到不同文明相遇时,总是不自觉地带上强烈的价值判断,非黑即白,要么是“进步”战胜了“野蛮”,要么就是“纯真”被“污染”。但这套书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冷静地剖析了不同思想体系、宗教信仰和技术水平是如何碰撞、融合,甚至是相互湮灭的。比如,书中对丝绸之路的描述,就远不止是商品交换那么简单,它深入探讨了思想、疾病和艺术风格是如何跨越地理障碍进行渗透的。读到这些部分时,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我们今天所珍视的很多观念,究竟是从哪个角落、经过了多少次误解与再创造才流传到我们手中的?这种宏观视角下的“去中心化”处理,让历史不再是某几个特定区域的专属剧本,而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一场漫长而复杂的集体试验。

评分

如果要说最令我感到震撼的,那一定是书中关于“观念的演变”这一块的处理方式。我们通常习惯于把历史看作是事件的堆砌——哪一年发生了哪场战争,哪位君主登基,但这套书却把焦点放在了“思想的重量”上。它不是简单罗列哲学家和他们的理论,而是将这些理论融入到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技术发展中去解释,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某个想法会突然具备了颠覆世界的力量。比如,当作者谈到牛顿力学如何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秩序的认知,从而间接影响了启蒙运动乃至后来的政治革命时,那种层次感和因果链的清晰展现,让人拍案叫绝。它让我明白,历史的真正驱动力,往往不是刀剑或金钱,而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比如自由、平等、或者对真理的追求。这本书成功地将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拉回到了我们能触及的历史地表。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太精美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看着就觉得心情舒畅。我一直对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有点望而生畏,总觉得太枯燥,充满拗口的年代和人名,但《世界简史》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亲切不少。我本以为它会像很多通俗读物一样,为了追求流畅性而牺牲掉历史的严谨性,但实际上,作者的叙事功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他们没有试图把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压缩进几页纸里,而是巧妙地选取了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像是给历史的大拼图找到了几个最核心、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碎片,然后把这些碎片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被信息洪流淹没的恐慌感,反而像是在听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用最生动的故事,把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农业革命、古典文明的兴衰、或是科学精神的诞生——讲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关于早期文明的章节,那种对人类如何从蒙昧走向秩序的描绘,让人不禁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和不易。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我必须强调一下它的结构安排和节奏控制。很多历史书读到中段就会让人感到疲乏,因为作者往往会花上大量篇幅去详述某个特定帝国的兴衰,导致全书的重心失衡。然而,这套《世界简史》却像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家,对整部“交响乐”的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当它需要细致描绘某个关键变革(如文艺复兴或地理大发现)时,笔触细腻入微,信息密度极高;而在过渡阶段或相对平稳的时期,则会用更精炼的语言快速推进,确保读者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上。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阅读疲劳的状况,一口气就能读完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真正做到了“简”,但这种“简”是建立在对复杂性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提炼,而非简单的删减,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历史普及读物应有的水准。

评分

这套书的“看得见”这个副标题,我深有体会。它不是那种让你在脑子里构建抽象图景的书,而是充满了强烈的画面感。作者似乎深谙文学叙事的技巧,总能在关键时刻调动读者的感官。你会清晰地“看到”古罗马的集市里,商贩如何讨价还价;你会“闻到”工业革命时期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和煤烟的味道;你会“触摸”到印刷术发明后,知识分子第一次拥有了批量传播思想的强大工具的激动。这种具象化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那些遥远的历史事件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黑白照片,而是鲜活的、带着温度的场景。我甚至觉得,如果未来想为一部严肃的历史纪录片撰写旁白,这本书里就有无数绝佳的脚本素材。它让历史不再是沉睡的档案,而是正在眼前上演的史诗。

评分

读书节发券太一般了。。限制领券,京享值限制 就能领一张。。买的不过瘾啊

评分

算是历史扫盲吧,特别是古罗马那些挺有意思,适合非专业广泛地了解一下。后面熟悉一点的二战就很简略了。总的来说很值得推荐

评分

科普读物,对了解埃及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地讲解了法国历史,既不失时也避免了枯燥乏味,配合全彩插图能带给读者很大的兴趣。特别是没有基础的读者,想了解法国历史,这套书是不错的入门选择。

评分

包装很好,半价活动,划算的很

评分

超级喜欢这套书,信息量大,条理清晰,适合于普及一般历史知识,读完可以了解历史全貌。强力推荐,五颗星。

评分

内容非常丰富的本子,大十六开排版就好了。赞!

评分

了解历史是每个中华女儿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买一套,深入浅出的解析历史,非常好的一套书。

评分

买了一套送给上中学的外甥女,希望能帮助她提高历史成绩。这套书不便宜,但赶上满减还很划算。我拆开看了看,书挺好的,历史专家编写,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我读了几章,通俗易懂,也没发现错误,感觉很适合中学生看,相信外甥女会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