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指导性、实践操作性兼备。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与和数千对父母的育儿实践研讨成果相结合,提炼成75条优质父母必备的家庭教育法则,且每条法则的最后,都有“教你这样做”的案例解析部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及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说、如何做的范例,手把手地教会父母应用这些法则。
2.阅读便利,可迅速汲取要点,解决问题。读者无需通读全书,可根据需要随意翻阅75条法则,迅速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解决棘手问题。
3.读者适用面广。《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的教育法则,既可以帮助父母正面管教孩子们令人头疼的行为,又能帮助孩子成为对自己生活负责的管家。书中呈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任何在生活中要与孩子相处的人。不断地练习这些法则,并能自如地运用,每个父母都能成为“优质父母”。
4.《父母杂志》《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真父母杂志》等多家媒体,数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联袂推荐。
5.在美国出版后仅一年,已授权全世界 9个国家出版。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是一本深受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期待的教育实践指南。
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总结归纳孩子成长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以简洁明快的文字,将教育原则与实践案例、实用窍门、教育工具和策略相结合,简明介绍了教育子女的主要原则,解答了众多一直困扰父母们的教育问题。
全书75条原则,堪称教育的黄金法则,旨在帮助父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通过正确的教养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和情绪管理能力,引导孩子成为幸福、友善和有责任感的人。
艾丽卡·雷斯切尔,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毕业生。作为麦肯锡前咨询顾问,雷斯切尔博士是“幸福健康宝贝”(Happy Healthy Kids)顾问委员会委员,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她撰写了大量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并发表于《今日心理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大西洋月刊》等诸多杂志。
本书覆盖了从管教到鼓励好奇心的每一个教育原则,雷斯切尔温和而又坚定的教育理念既简单又有力。如果父母能每天学习一个教育原则,假以时日,就能对孩子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出版人周刊》
心理学家雷斯切尔的教育风格也许可以被描述为“科学型”。在教育研讨班和本书中,她提炼了孩子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的学术成果,并把这些成果转化为一系列优秀教育实践。书中精彩的部分在于,每一章节末尾都有“教你这样做”环节,其中包括真实的生活案例,以及手把手教你如何在挑战性的环境中应用教育原则。与很多教育类书籍的作者类似,雷斯切尔撰写本书的初衷在于,当她的个孩子出生后,她找不到适合她的此类书籍。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让年轻一代的父母不再有她当时那样的问题。
——《书目杂志》
很想寻求子女教育方面的建议,但又不想深陷大量的学术研究之中?这本书正好为你提供了这样的帮助。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艾丽卡·雷斯切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很多教育实践的窍门,用非主观的、中肯的文字呈现了各种教育原则。
——《华盛顿邮报》
心理学家和父母教育工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的《优质父母就是懂教养》一书,其宣传推广口号是“解答了你反复咨询的教育问题,为你需要知道的每一项教育实践提供了思维图”。这真是一句极为大胆的口号,但我表示同意。
——《真父母杂志》
通常而言,一本教育类书籍总是泛泛地分享子女教育的大原则,但《优质父母就是懂教养》中有很多充满智慧的提醒,告诉父母不同教育原则的优先顺序,以及如何真正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你想要实现的教育理念。
——《父母杂志》副主编 戴安·德布洛夫娜
本书是一本有用的、可操作的教育实践指南。它一定会是每个父母曾经梦寐以求的子女教育类书籍。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玛德琳·莱文
伟大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说过,她无法理解人们看待事物重要性的方式:我们制定了法律,要求所有人必须拿到驾照才能开车,但我们没有考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就允许他们自行教育子女。如果父母的教育能力要有所改观的话,雷斯切尔博士的这本书可以成为“开车路上的交通规则”。这是一本构思精妙、研究扎实、写作明快的教育手册。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是你所需要的一本子女教育类书籍。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它更精练,同时,它所提出的教育原则又都是基于科学研究成果!哪怕每天你只有两分钟的空闲时间,本书也足以让你快速学会一条教育原则,帮助你更愉快、更有效、更轻松地教育孩子。必读之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善科学中心”高级研究员克里斯丁·卡特博士
目录
法则 1 优质父母言出必行 /01
法则 2 优质父母知行合一 /03
法则 3 优质父母首先改变自己 /06
法则 4 优质父母长短兼顾 /09
法则 5 优质父母将教育视为一种技能 /13
法则 6 优质父母能运用好同理心 /15
法则 7 优质父母慎用“但是” /18
法则 8 优质父母尊重孩子的世界 /20
法则 9 优质父母接纳孩子本来的面目 /24
法则 10 优质父母避免毒舌伤人 /27
法则 11 优质父母教孩子体会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的行为 /32
法则 12 优质父母都不完美 /35
法则 13 优质父母允许孩子犯错和受挫 /37
法则 14 优质父母不会急于“改变”孩子的感受 /41
法则 15 优质父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45
法则 16 优质父母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48
法则 17 优质父母保持专注 /52
法则 18 优质父母培养自我意识 /55
法则 19 优质父母运用积极的身体接触 /57
法则 20 优质父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0
法则 21 优质父母区分目标和方法 /64
法则 22 优质父母会给孩子指明方向 /67
法则 23 优质父母不会放过孩子的错误行为 /71
法则 24 优质父母能欣赏孩子的长处 /74
法则 25 优质父母用爱管教孩子 /76
法则 26 优质父母在私下管教孩子 /78
法则 27 优质父母避免在疲乏时管教孩子 /80
法则 28 优质父母把管教看成学习而不是惩罚的机会 /82
法则 29 优质父母明白孩子的大脑与成人不同 /85
法则 30 优质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说话方式 /89
法则 31 优质父母明白言传不如身教 /92
法则 32 优质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95
法则 33 优质父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100
法则 34 优质父母视孩子为小小探险家和科学家 /104
法则 35 优质父母只向孩子描述后果 /108
法则 36 优质父母对孩子做无罪推定 /111
法则 37 优质父母给予孩子做决定的权力 /113
法则 38 优质父母要有掌控力 /116
法则 39 优质父母对待孩子既温暖又关爱 /119
法则 40 优质父母尊重、关心和友善地对待孩子 /122
法则 41 优质父母希望孩子尊重、关心和友善地对待他们 /124
法则 42 优质父母很少说“做得好! ”或“你真聪明! ” /126
法则 43 优质父母通常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129
法则 44 优质父母对孩子直言不讳 /132
法则 45 优质父母使用“脚手架” /135
法则 46 优质父母应以理服人 /138
法则 47 优质父母会严正警告孩子 /141
法则 48 优质父母让决策过程透明 /145
法则 49 优质父母知道说理的局限性 /148
法则 50 优质父母懂得利用自然后果的力量 /151
法则 51 优质父母会给孩子开罚单 /154
法则 52 优质父母会设置“减速带” /160
法则 53 优质父母行为连贯一致 /162
法则 54 优质父母尽可能实事求是 /166
法则 55 优质父母培养孩子幸福的习惯 /170
法则 56 优质父母教孩子三个“P” /176
法则 57 优质父母保证孩子玩耍的时间 /179
法则 58 优质父母将孩子的睡眠放在优先位置 /182
法则 59 优质父母鼓励孩子适度冒险 /185
法则 60 优质父母鼓励孩子友善待人 /188
法则 61 优质父母避免与孩子争夺权力 /190
法则 62 优质父母避免“奖励经济” /193
法则 63 优质父母花时间全身心地关注孩子 /198
法则 64 优质父母能够照顾好自己 /200
法则 65 优质父母会换一种更好的说法 /204
法则 66 优质父母使用“占位符” /205
法则 67 优质父母会让孩子重构场景 /207
法则 68 优质父母专注于正面管教 /209
法则 69 优质父母能够改变孩子的心情 /211
法则 70 优质父母会保持淡定 /213
法则 71 优质父母会暂停行动 /215
法则 72 优质父母会重放孩子的行为 /217
法则 73 优质父母会为孩子安排演练 /220
法则 74 优质父母重视亲子关系 /223
法则 75 优质父母从现在做起 /225
注 释 /227
法则1
优质父母言出必行
这条原则包含两层意思:
1. 如果你不能或不会强制执行你对孩子制订的规则,那就不要制订这样的规则。
2. 遵守你的承诺。
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知道,你是说话算话的。这能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也是保证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参见法则74)。
因此,如果你警告你的孩子,要是她再从货架上随意拿下一个商品,你会马上离开杂货店,那你就必须要做好离开的准备(参见法则53)。类似的,如果你警告你5岁的孩子,他必须马上穿上外衣和鞋子,否则你不会带他去看棒球比赛,但你的孩子没按你说的去做,故意撒泼,又蹦又跳,那你就必须做到不带他去看棒球赛(但首先要确保,他真的听见了你提出的要求。参见法则29)。
说到做到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对你忍耐边界的挑战。如果他们知道你一定会言出必行——也就是说,你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考验你是否说话算话,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参见法则34)。
基于相同的理由,遵守你的承诺也同样重要。如果你答应了你的孩子,比如,你将在五分钟内离开自己的电脑,然后读故事书给他听,那么,你就要做好准备,时间一到,一定按你所承诺的去做。如果你经常让他失望,或者改变约定的时间(“ 宝贝,只需要再多等几分钟”), 当你以后再对他承诺某件事时,他最终有可能会不相信你的承诺。
教你这样做:
对你的孩子做出承诺要非常小心,无论你的承诺是与孩子一起做某件事(“我发完这封邮件,就跟你玩篮球”),还是向孩子明确指出违背某个规则的后果(“如果未经我的允许,你把某个商品从货架上拿下来,我们就会马上离开杂货店”)。
确保按照你所说的去做(或者,如果你没能说到做到,也要向孩子承认,你的确做过承诺,并认真向他解释,为什么你没有做到你的承诺)。
法则2
优质父母知行合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寻求积极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在于仅仅知道做什么,而在于真正按照我们所知道的去做。
知与行之间的差别非常大。一般而言,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某事,就无法“做”某事,但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做某事,却不按照所知道的去做,变化就不会发生。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知道不应该吃一整盒冰激凌,但却这么做了。我们知道,应该经常锻炼身体,但却没这么做。我们知道,不应该向孩子发火,但却这么做了。
做到知行合一需要不断努力和反复操练。早起锻炼的确不容易,尤其是当我们真的不喜欢这么做时。不对孩子发火也绝对不容易,尤其是当孩子不听我们的话或者不尊重我们时。
我们通常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但要让我们自己做到这些事情却很困难(或者,不做那些我们想要避免去做的事情)。有时,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有时,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迈出行动的决定性一步;有时,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情绪管控的技能(参见法则32)。因此,我们的情绪主宰了我们的行动(参见法则11)。
最终,我们需要知道该做什么,也需要知道如何去做,然后,我们需要按照我们所知道的去做。这就是产生变化的三步法。
教你这样做:
如果你认为自己需要有所改变,无论是在教育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问问自己以下问题,找到你需要专注解决的问题:
1. 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我的问题是否在于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做。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拒绝刷牙,你知道如何处理这一状况吗(不以强制的方式——比如,你
按住他,亲自给他刷牙——或者惩罚性的方式)?
2. 执行:我是否有种无力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但我还是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这种无力感会经常出现,因为我们是按习惯做事的动物,因此, 面对相似的情况, 我们很难改变惯性的反应。问问你自己:为了把我的知识转化为行动,我需要怎么做?
比如,如果你知道如何让你的孩子既不吵闹又不吼叫地跟你说话(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做到),你会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行动吗?还是说,你仍然会用老一套的方法应对这个问题?
亨利·福特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总是重复过去的行为,你就总是会得到过去所得到的一切。为了让你的生活有所改变,你必须要做些不同的事情。
序言
当我着手撰写《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一书时,我没有想到,它会在美国之外大受欢迎。目前,本书已在9 个国家出版,其中包括中国。能在全球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群,我感到十分开心。
养育小孩是一项既有乐趣又有挑战的工作。我创作本书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为父母们提供方法和工具,用以应对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挑战,同时,又能帮助他们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这些方法和工具既简明易懂,又相互关联。比如,父母可以从本书中学会:如何在实事求是(法则54)的前提下,通过向孩子描述事情的后果(法则35 和50),避免与孩子争夺控制权(法则61)。
我创作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鼓励家长反省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因为家长的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我所认识的最有技巧和能力的父母都非常善于自我反省,当他们希望影响孩子的行为或心智时,他们乐意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镜鉴。
这些父母的行为重心不在于改变孩子(不要打扰我了!不要又忘了做家庭作业哟!放下你的手机!),而在于改变自己(为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习惯,我自己应该怎么做?为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我可以贡献哪些智慧?)。
最终,我希望读者能理解我的基本教育观:养育孩子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但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反复实践。一旦为人父母,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天生就知道如何应对养育路上遇到的各种挑战。相反,我们必须培养和练习这些技能,它们不仅包括同情和自省,还包括委婉表达、重构场景、情绪教导,等等。
我们投入实践的努力和时间越多,就越能成为优秀的父母。随着育儿技能的提高,我们的家庭生活将会充满更多乐趣,我们的幸福感和自在感将会显著增强,我们的孩子将会茁壮成长,我们的社区将会和谐安康。尽管教育的责任不全在父母身上——社会机构也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我始终相信,幸福的家庭才是社会繁荣的根基。
祝您和您的家庭一切安好!
艾丽卡 · 雷斯切尔
2017.9.15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对孩子教育感到迷茫的时期。我读了很多其他的育儿书籍,但总觉得它们有些空泛,缺乏实际指导。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以一种非常务实、接地气的方式,剖析了我们在育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提供了许多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书中关于“沟通的艺术”的部分,让我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技巧。例如,如何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消极的指令”,如何通过“倾听”来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急于给出评判。我发现,当我尝试用书中提到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时,他们似乎更容易接受我的建议,争执也大大减少了。另外,书中关于“建立界限”的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以前总觉得给孩子定规矩是很残酷的事情,但这本书告诉我,清晰、合理的界限是孩子安全感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来源。它教我如何温和而坚定地执行规则,如何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引导他们遵守。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养育孩子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用爱去实践,就一定能够成为孩子心中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优质父母。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我育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启示。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爱不释手!刚拿到它的时候,就被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还不错的家长,但内心深处总觉得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总希望自己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本书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许多我之前从未想过、或者只是模模糊糊知道的育儿理念。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并且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具体的例子,让我可以立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真的帮了我大忙。我以前总是会因为孩子的哭闹或者不听话而感到沮丧和烦躁,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冷静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发现,当我不再那么焦虑的时候,孩子似乎也变得更加平静和配合了。还有关于鼓励孩子独立性的部分,以前我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习惯性地替他们包办一切,结果反而让他们缺乏自信。现在我尝试着放手,给他们机会去尝试、去犯错,并且在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引导,看到他们一点点地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收获。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育儿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落入俗套地强调什么“成功学”或者“完美父母”,而是更关注于建立孩子内心深处的力量。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优质”教养,并非在于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多少物质享受,或者让他们取得了多少耀眼的成绩,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勇气,以及面对挫折时的韧性。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认知。例如,关于“失败”的定义,我以前总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这本书却把它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它鼓励我们改变对孩子错误的看法,将其看作是孩子探索世界、学习新技能的必经之路,并且教我们如何从中汲取养分,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教养方式,是不是因为我的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宝贵的试错机会?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确信,与其为孩子铺平所有道路,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自己修建桥梁。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长远、也更有意义的育儿目标,那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能够适应未来复杂世界的独立个体。
评分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挑战时。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以一种非常温和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解答了我心中所有的疑惑和不安。书中的语言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耳边细语,没有生硬的理论,只有满满的实践智慧。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非常强调“父母自身的状态”。很多育儿书都只关注孩子,而这本书却提醒我们,父母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才是为孩子提供优质养育环境的基础。这一点让我恍然大悟。我以前总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自己的需求,结果弄得身心俱疲。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如何平衡家庭和个人生活,如何在高压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喘息空间”。当我不再那么焦虑和疲惫时,我发现自己与孩子的互动也变得更加愉快和顺畅。书中关于“高质量陪伴”的建议也非常实用,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在场,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投入和情感的交流。我开始尝试着放下手机,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玩耍,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喜悦。这种变化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融洽。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它的论述方式非常严谨,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育儿的“秘诀”,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探讨了家庭环境、亲子互动模式以及社会因素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积极的家庭文化”的构建。它不仅仅是说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日常的点滴,传递爱、尊重、理解和支持。书中提出的许多互动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会议,如何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如何处理家庭矛盾等,都非常有操作性。我曾经尝试过书中关于“家庭故事”的建议,让每个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结果发现这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此外,书中关于“鼓励孩子探索兴趣”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总是把孩子的兴趣局限于学校的课程,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鼓励孩子去尝试各种不同的事物,去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层面去理解“教养”,它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段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
评分正在努力看书学习中,不用优质,只要能成为优良的父母就蛮好了:)
评分买了一批书都不错 下次有活动还会继续关注
评分买来给以后教孩子的,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这书籍不错,文字清晰,喜欢,这次京东优惠力度很大,买了好多,给京东快递点赞,这么重的书帮我坎到家,谢谢了
评分这本书很不错,值得购买,价格也实惠。
评分很不错,这真的对言传身教有很大帮助,那不仅仅是侃侃而谈,实效有用。
评分应该不错,还没看,当摆设了。
评分买来还没有看,希望对自己有益。物流很快。
评分京东搞活动囤点书来看看,99元10本书,还是蛮划算的,就是用塑膜包裹,纸张还是不错的,有空再好好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