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思想、藝術、軍事、外交、社會,以及生態環境的曆史演變等各個方麵,既有對人類曆史進程的總體把握,也有對重大曆史事件和時代關懷的專題性闡述,使讀者能夠清晰、扼要地瞭解世界曆史發展的整體脈絡和主要問題。本書廣泛汲取瞭國內外學者的新研究成果,重視使用新發掘的曆史文獻和檔案,特彆是大視野、寬領域地錶現世界曆史上不同國傢、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與互動。
這部極簡史以馬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在充分吸收國內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精煉的篇幅、輕鬆樸實的文筆,敘述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由低級階段嚮高級階段發展演變的縱嚮曆史進程;同時關照世界曆史的橫嚮聯係,恢復亞洲、非洲和美洲在世界曆史進程中的重要貢獻,去除“西方中心論”;將中國史納入世界曆史發展進程中,展現瞭中國對人類曆史發展做齣的重要貢獻。人類社會幾韆年文明發展史,事件、人物浩如煙海,本書緻力於考察其中富有時代特徵、能代錶世界曆史發展趨勢的重大曆史事件和人物,擷取活生生的史實,展現曆史的真實場景,揭示瞭當今世界的由來及其發展趨勢。
張順洪,198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獲學士學位;1990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工作;2009年6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所長。
郭子林,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曆史係碩士生導師。
甄小東,中國石油大學講師。
目 錄
一 早期文明
1人的由來
2原始社會
3耀目的尼羅河文明
4從蘇美爾到巴比倫
5中國早期文明
6印度早期文明
7剋裏特—邁锡尼文明
8美洲早期文明
二 古代奴隸製國傢的嬗變
1亞述帝國
2新巴比倫王國
3波斯帝國
4孔雀王朝
5西周至魏晉
6希臘城邦
7亞曆山大帝國
8羅馬共和國
9羅馬帝國
10美洲的奧爾梅剋城邦與查文王國
三 亞非封建國傢的形成與發展
1隋、唐、宋中國
2新羅與高麗
3日本大化改新
4李朝大越國
5笈多和戒日王朝
6阿拉伯帝國
7法蒂瑪和阿尤布埃及
四 歐洲封建國傢的形成與發展
1拜占庭帝國
2保加利亞
3基輔羅斯
4法蘭剋王國
5 9—10世紀的西歐
6西歐莊園製與封君封臣關係
7皇權與教權之爭
8英國和法國
9十字軍東侵
10西歐封建教會
五封建國傢的深入發展與變化
1濛古擴張
2東亞封建國傢
3印度德裏素丹國
4馬木路剋埃及
5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6莫斯科公國
7波蘭
8捷剋
9約翰·鬍司宗教改革
10鬍司戰爭
11西歐封建社會的變化
12英法等級代錶會議
13英法百年戰爭
14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
15意大利
16西班牙國傢的形成
17中南非洲的國傢
六 封建王朝的嬗變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1 15世紀的世界格局
2亞洲的封建王朝
3鄭和下西洋
4非洲的王國
5中南美洲的印第安社會
6資本主義萌芽
7文藝復興運動
8歐洲國傢早期探險和殖民擴張活動
9歐洲的宗教改革與資産階級革命
七 歐洲列強的擴張與世界格局的變化
1西歐國傢的海外殖民擴張
2彼得大帝改革與俄國擴張
3奴隸貿易
4歐洲列強爭霸戰爭
5 17世紀亞非拉地區的反殖鬥爭
6歐洲科技革命
7歐洲啓濛運動
8英國資産階級革命
9美國獨立戰爭
10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戰爭
11奧斯曼帝國
12薩非王朝
13莫臥兒帝國
14明清易代與“康乾盛世”
15西方殖民帝國
16 18世紀亞非拉地區的反殖鬥爭
17世界格局的變化
八 工業革命的完成與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展
1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
2工業革命的傳播
3拉丁美洲獨立戰爭
4 1848年歐洲革命
5俄國的農奴製改革
6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加強(約1800—1870年)
7兩次鴉片戰爭
8工人階級走上曆史舞颱與馬剋思主義的誕生
9亞非拉人民的反殖鬥爭(約1800—1870年)
10中國的洋務運動
11日本的明治維新
12中國的戊戌變法
13亞非其他國傢變革圖強的嘗試
九 帝國主義與國際共産主義運動
1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
2帝國主義的形成
3德國、美國、日本的崛起
4列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5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形成
6巴黎公社與第一國際、第二國際
7列寜主義
8亞非拉民族覺醒與反帝反封建鬥爭
十 兩次世界大戰與世界格局的變化
1第一次世界大戰
2十月革命
3巴黎和會與凡爾賽體係
4華盛頓體係
5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初年世界形勢的變化
6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
7經濟大危機(1929—1933年)
8羅斯福新政
9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10中國共産黨的誕生與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
11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英國與法國
12德、意、日法西斯主義
13慕尼黑陰謀
14第二次世界大戰
15聯閤國的建立與世界秩序
16戰後世界的新變化、新挑戰、新趨勢
部分中文參考文獻
後記
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這部世界簡史獻給讀者。人類社會文明已有幾韆年的曆史,在這部約二十萬字的書中,要把世界幾韆年來的發展曆程大緻講個明白,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我們擔心本書不能滿足讀者瞭解世界曆史的渴望。在這本薄書中,我們努力嘗試用簡樸無華的文字,清晰地展現人類社會幾韆年來從低級階段嚮高級階段、從相對孤立到緊密聯係的發展演變曆程,力圖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綫索和規律。在撰寫過程中,我們在藉鑒學界同仁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時,也力圖嚮讀者匯報多年來我們作為專業曆史工作者學習和研究世界史的心得體會。
我們非常希望這本書具備一些新特點。第一,我們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堅持論從史齣,客觀實際地考察和闡述人類社會不同社會形態的演進曆程。第二,我們力圖將中國史寫進世界史,並作為世界史中的一條主綫。這一點既符閤世界史學科的含義,也符閤中國曆史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實際地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發展進程沒有中斷的偉大國度,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就是在幾韆年前祖先們發明創造的元初文字基礎上不斷進化形成的。第三,我們力圖推齣一部比較平衡的世界史。而要做到這一點,就特彆要注意排除中外學術界世界史撰寫中的積弊——以西方史為中心或深受“西方中心論”影響。第四,我們注意揭示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重大時期世界曆史的“橫斷麵”,以便讀者瞭解同一時代世界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態。同時,在敘述當中,我們也重視闡明不同地區和國度曆史事件的相互聯係,同一地區或國度曆史發展的前後脈絡。人類社會幾韆年文明發展史,事件、人物浩如煙海,在撰寫世界史時不可避免地要做齣選擇。我們力圖用更多篇幅考察和闡述最賦有時代特徵、最能代錶世界曆史發展趨勢的重大曆史事件和人物。本書用心避免“抽象”議論,努力擷取活生生的史實,以展現曆史的真實場景。
我們堅信世界曆史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規律的。現實是曆史的延續,今天的世界是由過去的世界發展演變而來的。真誠地希望此書能夠有助於讀者瞭解當今世界的由來及其發展趨勢。
我通常在通勤的地鐵上閱讀,對書籍的便攜性和節奏感有很高的要求。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如果我假設它有的話)一定是輕巧且易於攜帶的,而其內容的排布節奏,完美契閤瞭碎片化閱讀的需求。它處理曆史事件的密度極高,但奇怪的是,讀起來卻絲毫不纍。這種“輕盈感”來源於作者高超的取捨藝術。例如,在描述兩次世界大戰時,它沒有花大量篇幅去描述戰壕裏的細節或是具體的軍事部署,而是聚焦於“技術進步對人類戰爭模式的顛覆性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秩序的重構”。這種“抓大放小”的敘事策略,確保瞭讀者不會因為細節的迷霧而迷失方嚮。讀完某一特定章節,我能立刻在腦海中搭建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仿佛作者遞給我一張世界曆史的骨骼地圖,所有零散的知識點都能被牢牢地掛在這個骨架上。對於希望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紮實宏觀曆史觀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效率的極緻體現。
評分從文學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筆也達到瞭相當高的水準。它避免瞭那種教科書式的乾澀和學術報告的刻闆,而是充滿瞭曆史學傢的洞察和哲學傢的思辨。作者擅長使用富有張力的比喻來闡釋復雜的曆史概念。比如,當他描述中世紀教會權力的滲透性時,他用“幽靈般的精神枷鎖”來形容,這個意象瞬間就捕捉到瞭那種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的控製力。這種文字的畫麵感和力量感,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時間記錄,而是一場充滿戲劇衝突的活劇。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述近現代史時所保持的那種微妙的距離感——既不盲目贊頌進步,也不過度沉溺於批判,而是冷靜地展示曆史進程的必然性與偶然性交織的復雜局麵。讀完此書,我感覺自己不僅“知道”瞭曆史,更“感受”到瞭曆史的重量和脈搏,這絕對是一次飽滿而充實的閱讀體驗。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敘事邏輯要求極高的人,很多號稱“極簡”的曆史書,最終讀起來卻是“極簡的骨架,臃腫的血肉”,塞滿瞭各種不必要的軼事,反而衝淡瞭核心思想。但《世界曆史極簡本》完全避開瞭這個陷阱。它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對“權力結構演變”的解構。作者的邏輯清晰得如同精密儀器一般,從早期部落的血緣權力,過渡到城邦的契約權力,再到帝國對資源的壟斷性權力,最後聚焦於近現代基於意識形態和金融資本的隱形權力。我特彆欣賞他分析文藝復興的視角——那不僅僅是藝術的復興,更是“精英階層對知識壟斷權的悄然奪迴”。這種對曆史驅動力的深刻剖析,使得即便是對古代史不太感興趣的讀者,也能被其內在的張力所吸引。全書的行文風格如同一個老練的棋手,每一步落子都精準地指嚮瞭曆史的下一步走嚮,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讀起來酣暢淋灕,每一頁都充滿瞭信息密度,讓人忍不住想立刻閤上書本,去思考這些宏大敘事如何投射到我們當下的生活之中。
評分這本書最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其對“非西方中心論”的徹底貫徹。長期以來,我們接觸到的世界史敘事,總是不自覺地圍繞著地中海或西歐展開,其他地區的曆史往往被邊緣化或作為陪襯齣現。然而,翻閱此書,我驚喜地發現,作者給予瞭中亞草原文明、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復雜社會,以及早期東亞王朝的興衰同等的、甚至更高的關注度。他對絲綢之路的描述,不再是簡單的貿易路綫,而是活生生的文化、宗教和瘟疫的傳播網絡,將歐亞大陸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分析。這種全球史的視野,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認知邊界。在談到全球化進程時,作者的論述不再是簡單的西方擴張史,而是復雜的多極互動,充滿瞭張力和相互影響。它挑戰瞭我們許多根深蒂固的曆史偏見,迫使我們用一種更謙卑、更全麵的視角去審視人類文明的多樣性,這在同類書籍中是極其罕見的品質。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的福音!我一直覺得世界史浩瀚如煙海,想要把握主綫脈絡實在太難瞭,很多細節讀起來冗長乏味,讓人望而卻步。然而,翻開這本書的瞬間,我就知道我找到瞭“對的那本”。作者的筆觸極其精煉,他沒有陷入那些韆年不變的爭論和無休止的國王名字堆砌中,而是以一種近乎散文詩的節奏,勾勒齣瞭人類文明從濛昧走嚮光明的宏大圖景。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文明的斷裂與連接”這一主題的處理。比如,關於羅馬帝國衰亡的描繪,不是簡單地羅列蠻族入侵的時間點,而是深入探討瞭技術停滯、社會結構僵化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瞭一個“不可逆轉的退潮”。這種洞察力,遠超一般通史讀物的錶麵描述。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站在曆史的岸邊觀望,而是仿佛乘坐著一艘小船,在時間的河流中穿梭自如,對不同時代的文化碰撞和技術飛躍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一本用來考證的工具書,而是一部激發思考、重塑認知的史詩。
評分書很好,有活動比書店便宜好多,屯瞭好多喜歡的書,京東小哥送貨超級快,很滿意
評分為瞭凸顯主角關係的幾個轉摺點,東野在情節設計上,特意讓這段時間不長的不倫戀跨過瞭聖誕節,新年,情人節
評分書質量挺好,在讀書日買的,挺閤算。
評分圖書已經是收到瞭,然後包裝非常好,嗯,送貨員態度也非常好,圖書呢,我也非常的喜歡,謝謝你們提供這麼好的圖書。
評分好多東西,看起來很棒的樣子
評分在延安,毛澤東重立傢室,娶瞭一個美麗的女演員--江青。江青是在1937年日本侵占中國後,與一大批左翼藝術工作者和知識分子一同逃離上海,聚集到延安革命根據地的。盡管江青齣演過幾部電影作品,但由於她缺乏革命性,共産黨內大部分人都非常憎惡她,他們欣賞賀子珍,對毛澤東的此舉感到睏擾。江青很快成為毛澤東的妻子,直到她去世之時都一直保持著這個身份。他們唯一的女兒李訥長大成人。
評分字太小,缺點,還是買中華書局的中外曆史年錶比較好
評分太不值,字大,紙不光滑,太簡明瞭,多虧摺扣大。
評分湊單買的,還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