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思想、艺术、军事、外交、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等各个方面,既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总体把握,也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关怀的专题性阐述,使读者能够清晰、扼要地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主要问题。本书广泛汲取了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成果,重视使用新发掘的历史文献和档案,特别是大视野、宽领域地表现世界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这部极简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精炼的篇幅、轻松朴实的文笔,叙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变的纵向历史进程;同时关照世界历史的横向联系,恢复亚洲、非洲和美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贡献,去除“西方中心论”;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展现了中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事件、人物浩如烟海,本书致力于考察其中富有时代特征、能代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撷取活生生的史实,展现历史的真实场景,揭示了当今世界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张顺洪,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2009年6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郭子林,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硕士生导师。
甄小东,中国石油大学讲师。
目 录
一 早期文明
1人的由来
2原始社会
3耀目的尼罗河文明
4从苏美尔到巴比伦
5中国早期文明
6印度早期文明
7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8美洲早期文明
二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嬗变
1亚述帝国
2新巴比伦王国
3波斯帝国
4孔雀王朝
5西周至魏晋
6希腊城邦
7亚历山大帝国
8罗马共和国
9罗马帝国
10美洲的奥尔梅克城邦与查文王国
三 亚非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隋、唐、宋中国
2新罗与高丽
3日本大化改新
4李朝大越国
5笈多和戒日王朝
6阿拉伯帝国
7法蒂玛和阿尤布埃及
四 欧洲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拜占庭帝国
2保加利亚
3基辅罗斯
4法兰克王国
5 9—10世纪的西欧
6西欧庄园制与封君封臣关系
7皇权与教权之争
8英国和法国
9十字军东侵
10西欧封建教会
五封建国家的深入发展与变化
1蒙古扩张
2东亚封建国家
3印度德里素丹国
4马木路克埃及
5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6莫斯科公国
7波兰
8捷克
9约翰·胡司宗教改革
10胡司战争
11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
12英法等级代表会议
13英法百年战争
14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15意大利
16西班牙国家的形成
17中南非洲的国家
六 封建王朝的嬗变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1 15世纪的世界格局
2亚洲的封建王朝
3郑和下西洋
4非洲的王国
5中南美洲的印第安社会
6资本主义萌芽
7文艺复兴运动
8欧洲国家早期探险和殖民扩张活动
9欧洲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
七 欧洲列强的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1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
2彼得大帝改革与俄国扩张
3奴隶贸易
4欧洲列强争霸战争
5 17世纪亚非拉地区的反殖斗争
6欧洲科技革命
7欧洲启蒙运动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9美国独立战争
10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11奥斯曼帝国
12萨非王朝
13莫卧儿帝国
14明清易代与“康乾盛世”
15西方殖民帝国
16 18世纪亚非拉地区的反殖斗争
17世界格局的变化
八 工业革命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
1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2工业革命的传播
3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4 1848年欧洲革命
5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6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加强(约1800—1870年)
7两次鸦片战争
8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亚非拉人民的反殖斗争(约1800—1870年)
10中国的洋务运动
11日本的明治维新
12中国的戊戌变法
13亚非其他国家变革图强的尝试
九 帝国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2帝国主义的形成
3德国、美国、日本的崛起
4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5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6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7列宁主义
8亚非拉民族觉醒与反帝反封建斗争
十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1第一次世界大战
2十月革命
3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4华盛顿体系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年世界形势的变化
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8罗斯福新政
9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0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1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与法国
12德、意、日法西斯主义
13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
15联合国的建立与世界秩序
16战后世界的新变化、新挑战、新趋势
部分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
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这部世界简史献给读者。人类社会文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部约二十万字的书中,要把世界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致讲个明白,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们担心本书不能满足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渴望。在这本薄书中,我们努力尝试用简朴无华的文字,清晰地展现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相对孤立到紧密联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力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力图向读者汇报多年来我们作为专业历史工作者学习和研究世界史的心得体会。
我们非常希望这本书具备一些新特点。第一,我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客观实际地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不同社会形态的演进历程。第二,我们力图将中国史写进世界史,并作为世界史中的一条主线。这一点既符合世界史学科的含义,也符合中国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发展进程没有中断的伟大国度,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就是在几千年前祖先们发明创造的元初文字基础上不断进化形成的。第三,我们力图推出一部比较平衡的世界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特别要注意排除中外学术界世界史撰写中的积弊——以西方史为中心或深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第四,我们注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时期世界历史的“横断面”,以便读者了解同一时代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状态。同时,在叙述当中,我们也重视阐明不同地区和国度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同一地区或国度历史发展的前后脉络。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事件、人物浩如烟海,在撰写世界史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选择。我们力图用更多篇幅考察和阐述最赋有时代特征、最能代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本书用心避免“抽象”议论,努力撷取活生生的史实,以展现历史的真实场景。
我们坚信世界历史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今天的世界是由过去的世界发展演变而来的。真诚地希望此书能够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今世界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从文学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笔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它避免了那种教科书式的干涩和学术报告的刻板,而是充满了历史学家的洞察和哲学家的思辨。作者擅长使用富有张力的比喻来阐释复杂的历史概念。比如,当他描述中世纪教会权力的渗透性时,他用“幽灵般的精神枷锁”来形容,这个意象瞬间就捕捉到了那种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控制力。这种文字的画面感和力量感,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时间记录,而是一场充满戏剧冲突的活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近现代史时所保持的那种微妙的距离感——既不盲目赞颂进步,也不过度沉溺于批判,而是冷静地展示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交织的复杂局面。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不仅“知道”了历史,更“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和脉搏,这绝对是一次饱满而充实的阅读体验。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叙事逻辑要求极高的人,很多号称“极简”的历史书,最终读起来却是“极简的骨架,臃肿的血肉”,塞满了各种不必要的轶事,反而冲淡了核心思想。但《世界历史极简本》完全避开了这个陷阱。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权力结构演变”的解构。作者的逻辑清晰得如同精密仪器一般,从早期部落的血缘权力,过渡到城邦的契约权力,再到帝国对资源的垄断性权力,最后聚焦于近现代基于意识形态和金融资本的隐形权力。我特别欣赏他分析文艺复兴的视角——那不仅仅是艺术的复兴,更是“精英阶层对知识垄断权的悄然夺回”。这种对历史驱动力的深刻剖析,使得即便是对古代史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能被其内在的张力所吸引。全书的行文风格如同一个老练的棋手,每一步落子都精准地指向了历史的下一步走向,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读起来酣畅淋漓,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密度,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合上书本,去思考这些宏大叙事如何投射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之中。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觉得世界史浩瀚如烟海,想要把握主线脉络实在太难了,很多细节读起来冗长乏味,让人望而却步。然而,翻开这本书的瞬间,我就知道我找到了“对的那本”。作者的笔触极其精炼,他没有陷入那些千年不变的争论和无休止的国王名字堆砌中,而是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节奏,勾勒出了人类文明从蒙昧走向光明的宏大图景。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文明的断裂与连接”这一主题的处理。比如,关于罗马帝国衰亡的描绘,不是简单地罗列蛮族入侵的时间点,而是深入探讨了技术停滞、社会结构僵化如何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退潮”。这种洞察力,远超一般通史读物的表面描述。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站在历史的岸边观望,而是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在时间的河流中穿梭自如,对不同时代的文化碰撞和技术飞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一本用来考证的工具书,而是一部激发思考、重塑认知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对“非西方中心论”的彻底贯彻。长期以来,我们接触到的世界史叙事,总是不自觉地围绕着地中海或西欧展开,其他地区的历史往往被边缘化或作为陪衬出现。然而,翻阅此书,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给予了中亚草原文明、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复杂社会,以及早期东亚王朝的兴衰同等的、甚至更高的关注度。他对丝绸之路的描述,不再是简单的贸易路线,而是活生生的文化、宗教和瘟疫的传播网络,将欧亚大陆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分析。这种全球史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在谈到全球化进程时,作者的论述不再是简单的西方扩张史,而是复杂的多极互动,充满了张力和相互影响。它挑战了我们许多根深蒂固的历史偏见,迫使我们用一种更谦卑、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这在同类书籍中是极其罕见的品质。
评分我通常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对书籍的便携性和节奏感有很高的要求。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如果我假设它有的话)一定是轻巧且易于携带的,而其内容的排布节奏,完美契合了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它处理历史事件的密度极高,但奇怪的是,读起来却丝毫不累。这种“轻盈感”来源于作者高超的取舍艺术。例如,在描述两次世界大战时,它没有花大量篇幅去描述战壕里的细节或是具体的军事部署,而是聚焦于“技术进步对人类战争模式的颠覆性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秩序的重构”。这种“抓大放小”的叙事策略,确保了读者不会因为细节的迷雾而迷失方向。读完某一特定章节,我能立刻在脑海中搭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仿佛作者递给我一张世界历史的骨骼地图,所有零散的知识点都能被牢牢地挂在这个骨架上。对于希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扎实宏观历史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效率的极致体现。
评分不错。。。。。。。。。。
评分嗯,挺好的,挺便宜的,促销的时候买的价格挺合适的
评分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评分商品挺好的,物流也很快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差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不错不错,喜欢哦
评分书很好,有活动比书店便宜好多,屯了好多喜欢的书,京东小哥送货超级快,很满意
评分~~~~~~~~~
评分对学习中国历史帮助颇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