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

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孟英 著
图书标签:
  • 上海历史
  • 近代史
  • 传记
  • 家族史
  • 社会生活
  • 文化史
  • 历史小说
  • 民国史
  • 历史人物
  • 女性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11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41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0
字数:1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主要叙述民国时期女性的婚恋状况,不过选取的人物比较独特,在婚恋关系中,这些女性都是作为妾的角色存在,地位卑微。民国是新旧交替的时代,这种新旧交替在该书聚焦的女性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她们是新时代的新女性,但另一方面,在婚恋生活中,各种因缘际会,家庭身份并不像她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的那么独立。独立女性与旧时妾的身份同时集中在一个女性身上,如此的反差也就造就了其人生跌宕起伏,具有故事性。

作者简介

  孙孟英,上海王开照相馆原总经理,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撰有《老上海理发师》《老上海华洋婚恋》《老上海的婚礼》《老上海的洋人》《老上海的明星》等多种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一个小夫人的曲折命运
大老板为什么要娶二房
混血少女遭家变
大老板要娶混血美女
丈夫猝死,她被大房赶出门
携儿女与洋父亲团聚

第二章 一个姨太太的失踪之谜
一身红装成为另类美女
她成了影坛宠儿
嫁入豪门生死成谜

第三章 第一位“电影皇后”的悲惨命运
初出茅庐,一举成名
鼎盛时期万人崇拜
“影后”在风流公子怀中流泪
一代“影后”死于街头

第四章 冷艳“影后”倒在富翁脚下
阮玲玉喜欢美发烫发
服装设计师眼里的阮玲玉
冷艳“电影皇后”被花花公子俘虏
深夜“悲情影后”留下遗书
社会各界为巨星哀悼
痴心影迷追随阮玲玉香魂而去
送美人最后一程

第五章 母女为生存出嫁当小老婆
大房不生娶二房
为生儿子娶三房
母亲嫁人成填房
为了生存做二房

第六章 姨太太红杏出墙引风波
姨太太红杏出墙
丈夫带兵到客房抓奸
为抓奸夫大搜查

第七章 为了报恩嫁老翁成二房
她是一个聪明善良的美女
为父治病,放弃去政府部门工作
为了一个“情”字,老板愿意送钱
为了博得美女好感,老板再破费
答应老板做二房
婚礼上激动的泪水
她为丈夫生下双胞胎儿子

第八章 大小姐为真爱甘心做二房
大小姐幸福的学生时代
大小姐爱上了同班男同学
她怎么也忘不了他
被父亲赶出门
亲人在她困难时伸出了援手

第九章 小妾的悲惨命运
小妾成了乞丐
嫁入富家却换来终生残疾
患病二房被赶出家门绝望跳江

第十章 “美人鱼”被逼做姨太太的悲惨命运
杨秀琼12岁名扬香港
杨秀琼声名鹊起
在远东运动会上大放光彩
“兵败”柏林奥运会
凄苦的恋爱
新婚不久又被逼成为他人姨太太
杨秀琼在上海
“美人鱼”客死异乡

前言/序言

  在中国的婚姻历史中,历代皇帝除了娶皇后外,还要娶许多漂亮的妃子,故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之说。而一些官宦和富豪之家也都是金屋藏娇,妻妾成群。沿袭数千年的一夫多妻(妾)制到了1949年之后被彻底禁止,男女在婚姻中才真正实现平等。
  妻与妾嫁给同一个男人,共同侍候一个丈夫,但她们的家庭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妻在家可以做主,可以安排妾做家务,妻是正室,俗称大老婆;而妾是侧室、偏房,俗称小老婆、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孩子只能被视为庶子,不能接父亲的班,只能继承父亲家产中的小部分遗产,故有“小娘养的”这句骂人的话。到了民国,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在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里,各种变相的一夫多妻(妾)制仍然存在。一些富裕家庭的男人会花钱把出身贫穷家庭的漂亮女孩买回家做妾,甚至有的有钱人到舞厅跳舞,见有漂亮的舞女、歌女,就花钱娶回家做小老婆。也有不少名嫒贪图虚荣,自愿放低身段当有钱人的小老婆。此外,一些佳丽抵挡不住有钱人的甜言蜜语和“糖衣炮弹”,成了他们的“俘虏”;还有些女人由于家庭变故为生存和活命只好委身于那些有钱人。然而,不少名媛佳丽进入豪门后就像是掉入了冰冷的地狱,过着没有尊严和人格的生活,有的被有钱人玩厌后连“小妾”的名分都没有获得就被赶出了豪门,白白牺牲了大好青春。
  民国期间,虽然提倡一夫一妻,但是,又有一条法律解释,就是“男人纳妾不属于婚姻”。按那时的婚姻习俗,娶妻要明媒正娶,要讲“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亲迎;同时还要订立文书,故正式结婚的叫作“婚书”,而纳妾也要订立文书,可不能叫“书”,而只能叫作“契”,这就是“娶妻”与“纳妾”的最大不同之处。妻与妾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身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就如同皇后与妃子之间的贵贱之别一样。不少富豪把多纳妾看成自己地位与财富的象征,以致不少美丽的女子成为他们的玩物和牺牲品,演绎出一则则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
《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是一部勾勒上海近代百年变迁的史诗巨作。它并非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历史洪流,而是聚焦于那个时代风云变幻下,无数个鲜活的“小夫人”们的人生浮沉。她们或许出身显赫,在洋行林立的租界里经营着家族的荣辱;或许来自寻常巷陌,在石库门弄堂里承载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又或许是新潮涌动下的先行者,在舞台、银幕或画室里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开埠之初的陌生与探索,到列强割据下的纸醉金迷,再到民族危机下的坚韧不拔,直至解放前夕的动荡不安。每一个历史节点,都通过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小夫人”们的视角,呈现出鲜活而具体的时代图景。她们的衣着、妆容、生活习惯、社交圈子、情感纠葛,以及在时代浪潮中的选择与挣扎,都如同老照片般,在文字中一一复原,触动人心。 作者深入挖掘了那个时期上海的社会肌理,从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到南京路的繁华商圈;从法租界的浪漫风情,到虹口的烟火气息;从贫民窟的疾苦,到摩天大楼的顶端。这些地理空间的变迁,与“小夫人”们命运的起伏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立体而深刻的时代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男性主导的时代,女性的地位、权利和生活空间是如何在社会变革中悄然改变,她们如何在既有的框架下寻求生存之道,抑或勇敢地打破束缚,追寻自我。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文化风貌的细致描摹。从那个时代流行的服饰、音乐、电影、戏剧,到文学艺术的兴盛,再到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独特海派风情,“小夫人”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她们是时尚的引领者,也是文化的接受者与创造者。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爱恨情仇,她们的理想与幻灭,都与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紧密相连。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到个体命运的细微之处,让读者在感受人物悲欢离合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及其历史演进的脉络。 “影记”二字,不仅寓意着本书以影像化的笔触记录历史,更暗示了其中可能蕴含的关于电影、摄影等早期视觉艺术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那些曾经的银幕明星,那些定格在黑白胶片中的美丽瞬间,那些影响着时代审美的影像,都可能成为本书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映照出“小夫人”们在镜头前后的生活百态。 《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史学著作,它以女性的视角切入,解构了上海近代史的复杂性。它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历史洪流掩盖的个体生命,感受她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坚韧、智慧与情感。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上海一个多世纪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刻致敬。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光,亲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上海,触摸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这个书名时,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像是一段流动的历史画卷,一曲深沉的时代挽歌。1843年,上海刚刚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到1949年,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这之间发生的故事,何其波澜壮阔!而“小夫人”这个角色,更是为这段宏大的历史注入了女性的视角和温情。我猜想,她或许是一位见证者,一位经历者,她的人生轨迹,必然与这座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我穿越时空的界限,亲历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上海的十里洋场,它的繁华与落寞,它的中西合璧,它的政治风云,它的社会变迁,我希望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生动的描绘。我想知道,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小夫人”的故事,究竟能承载多少历史的重量,又能在多少人的心中激起共鸣。

评分

初读《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的时光之门,被一股浓郁的海派风情深深吸引。书名本身就极富诗意与故事感,“小夫人”的称谓,似乎暗藏着一段细腻的情感纠葛,抑或是那个时代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特生存姿态。而“影记沪上”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上海,这座东方巴黎,在1843年开埠至1949年解放的百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本书,我相信定能带我领略那段纷繁复杂、充满魅力的历史。我期待着,它能通过“小夫人”的视角,展现上海从一个普通的港口城市蝶变为国际大都会的恢弘历程。那些曾经繁华的街区、鳞次栉比的洋行、纸醉金迷的舞厅,还有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活跃或隐匿的人物,是否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印记?我对书中可能描绘到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生活习俗,以及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与抉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那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社会思潮涌动的年代,上海的独特魅力究竟是如何孕育而生的?“小夫人”这个身份,又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承载怎样的故事与情感?这都是我迫不及待想要探索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无疑是一枚引人入胜的钥匙,开启了通往历史深处的一扇扇神秘之门。我之所以会被它深深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描绘的时间跨度和地点——1843年至1949年的上海。这是一段何等波澜壮阔的岁月!上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步步崛起为举世瞩目的国际都市,经历了列强的侵蚀、民族的抗争、社会的变迁,以及文化的融合与碰撞。而“小夫人”这个称谓,则像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这历史的锦缎之上,赋予了这本书独特的视角和人文关怀。我猜测,她并非一个简单的叙事者,而是那个时代无数女性命运的缩影,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挣扎与成长,都将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光影。我渴望通过她的眼睛,去感受上海的呼吸,去触摸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去理解那个时代女性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本书,我相信定能让我沉浸在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品味海派文化的独特韵味,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复杂。

评分

《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这书名犹如一曲悠扬的旧上海老歌,瞬间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无限的遐想。1843到1949,整整一百多年的时光,上海这座城市仿佛一颗璀璨的钻石,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打磨,闪耀出独特的光芒。我尤其对“影记”二字情有独钟,它似乎暗示着这本书并非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影像”,将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小夫人”这个角色,又将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是时代的弄潮儿,还是时代的旁观者?是身处风暴中心,还是在某个角落默默记录?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以一种细腻入微、充满情感的方式,带我走进那段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历史。我希望看到,在这百年巨变的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展开,那些曾经的洋房、马车、旗袍、爵士乐,以及那些发生在街头巷尾、寻常百姓家的故事,是否都能在这本书中栩栩如生地再现。

评分

《小夫人:影记沪上1843-1949》这个书名,就像一枚精心雕琢的古董,散发着历史的醇厚与故事的芬芳,让我一眼便心生向往。1843年至1949年,这漫长的一个多世纪,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也最富魅力的一个时期。上海,这座东方明珠,在这段岁月中经历了从开埠初期的租界林立,到最终迎来解放的巨变。而“小夫人”这个称谓,则赋予了本书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它似乎预示着,我们即将跟随一位女性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记录那段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历史。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非宏大叙事的方式,聚焦于个体命运的细腻刻画。那些曾经活跃在上海滩的各色人等,那些发生在弄堂深处、洋房庭院里的故事,那些时代的印记,那些海派文化的独特风貌,是否都能在这“小夫人”的“影记”中得以呈现?我渴望在书中找到历史的温度,人性的深度,以及那个时代女性坚韧而又多舛的生命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