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測量蘇海
2018觀點》一書所收集的病例資料,均
是來自被高血壓睏擾良久的患者。這些病例為醫生揭示瞭隱匿
的真相,提供瞭正確診斷的綫索,指明瞭精準治療的方嚮。使
患者血壓得到滿意的控製,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從這些
病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均需要進
行高、精、尖的檢查,而是需要醫生擁有更為縝密的臨床思
維。如果沒有醫生的縝密思維,盲目地應用
CT和磁共振等費
用高昂的檢查,也不一定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可見,對高血壓的精準治療來說,血壓測量是基本的
手段,也是重要的手段。無論科學如何發展、技術如何進
步,對高血壓的精準治療來說,準確地測量血壓都是第一步。
然而,我們不能僅僅局限於診室的、坐位的、單臂的血壓測
量,我們的視野需要更開闊,手段要更先進。在當下,就是要
閤理(或常規)應用多個肢體、多種體位、多個時段和多種環
境狀態的血壓測量。雖然動態血壓監測可以部分實現這一目
的,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在診室和傢庭中開展多個肢體、多種體
位的血壓測量。
撰寫本書的初心是將我們科近年來進行的一些臨床研究結
果和臨床工作的一點心得展示給廣大讀者,尤其是社區醫生和
青年醫生,希冀對他們的工作有所啓發,有所幫助。本書也曾
幾經校改,其間未免有所疏漏,望廣大讀者指點評說。
我要感謝我們科室醫生多年的努力,積纍瞭這些好
的病例;感謝眾多高血壓患者的配閤,提供瞭詳盡的自測血壓
的資料;感謝齣版社的編輯們付齣的辛勞,為本書的質量把關。
蘇海,南昌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內科教授、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
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資深委員,中華醫學會江西省
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名譽顧問、高血壓學組組長,中華高血壓
雜誌編委會常務委員,南昌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南昌
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副所長。曆任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
員會委員、《國外醫學:心血管病分冊》等學術期刊編委。
獲得“江西省省級教學名師”“江西省衛生係統高層次人
纔”等榮譽稱號,獲得江西省江鈴科學普及推廣奬。主持、參
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項、承擔國傢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863計劃)子課題、中醫藥管理局、中華醫學會、省級重大
課題共 30項。近 10年來,緻力於血壓測量與高血壓的診斷與
治療之間的深層關聯研究,有 3項有關高血壓的研究課題獲得
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近 5年來,以作者或通訊
作者發錶 SCI論文 30篇。
目 錄
Contents
血壓劇增談說間 / 001
1.血壓測量時應當保持安靜、不能說話 / 001
2.病史訴說導緻血壓增加的現象可以重復 / 002
3.焦慮可能與病史訴說導緻的血壓增加有關 / 003
4.要根除一邊測血壓,一邊問病史的不良習慣 / 004
脫衣也能導緻血壓增高 / 008
5.《中國血壓測量指南》規定鼕季不宜在脫上衣後立即測定血壓 / 008
6.該患者的“血壓增高”原因不是寒冷和白大衣效應 / 010
7.患者脫衣後即刻的血壓比脫衣前高 / 011
8.脫衣導緻血壓明顯增高者存在潛在危害 / 013
心房顫動的血壓監測是一個重要而又睏難的課題 / 015
9. 高血壓和心房顫動常常閤並存在 / 015
10. 血壓不穩可能是心房顫動作祟 / 016
11.心房顫動時采用至少 3次血壓測量的均值 / 017
12.準確測量心房顫動時的血壓是尚未解決的難題 / 019
四肢血壓差異是診斷主動脈夾層的一個綫索 / 024
13.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危急的血管病 / 024
14.主動脈夾層的部位不同,四肢血壓差異錶現也不同 / 026
15. 四肢血壓測量可以避免假性低血壓的誤診 / 027
一箭雙雕:測量雙臂血壓診斷高血壓和血管狹窄 / 030
16.雙臂血壓測量能得到臂間血壓差異的參數 / 030
17.血管造影證實瞭臂間血壓差異提示的肱動脈狹窄 / 032
18. 電子血壓計與水銀柱血壓計的原理不同 / 033
19.鎖骨下和肱動脈狹窄的重要體徵——臂間收縮壓差異 / 034
20.應遵循指南,為首次測量血壓者測雙臂血壓 / 034
上肢血壓正常不等於血壓正常 / 037
21.指南要求為一些特殊的患者測量四肢血壓 / 037
22. 四肢血壓測定找到瞭左室肥厚的病因 / 038
23. 超聲和 CTA的影像證實瞭四肢血壓測量的判斷 / 040
24.該患者患高血壓病,不是大動脈炎的後遺癥 / 041
25. 踝部血壓測量在大動脈炎患者診斷高血壓的有用指標 / 042
踝間血壓差異可用於診斷間歇性跛行 / 045
26.踝臂指數是目前篩查間歇性跛行的常用指標 / 045
27.踝間血壓差異是篩查間歇性跛行的一個新指標 / 047
28. ABI正常不能排除間歇性跛行 / 048
高血壓患者的體位血壓變化復雜多樣 / 051
29.高血壓患者的體位血壓變化值得關注 / 051
30.服一種藥站立血壓過高,而聯閤治療時臥位血壓過低的
錶現很特殊 / 054
31.應當重視直立性高血壓 / 056
32.直立性高血壓治療具有特殊性 / 057
33.提倡高血壓病患者各種體位的血壓均達標 / 058
異常的體位血壓變化可導緻頭暈、頭痛癥狀 / 061
34. 體位血壓變化值得關注 / 061
35. 白天頭暈,夜間頭痛與體位性血壓變化有關 / 063
36.該患者診斷為臥位高血壓閤並立位低血壓 / 064
37.臥位高血壓閤並立位低血壓患者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 066
38.臥位高血壓閤並立位低血壓的病因復雜,需要認真排查 / 070
39.遲發的臥位高血壓和立位低血壓尤應注意 / 071
“坐位血壓達標”不等於“血壓達標” / 074
40.臥位 -坐位和坐位 -立位之間的血壓變化 / 074
41.臥位和立位血壓均高於坐位血壓 / 076
42.“坐位低血壓”和“坐位高血壓”是一個新的熱點問題 / 078
43.臥位和立位血壓均高於坐位血壓的高血壓是一個治療難題 / 079
要讓高血壓患者知曉白大衣效應 / 081
44. 傢庭血壓與診室血壓可以不同 / 081
45. 白大衣效應不同於白大衣高血壓 / 082
46.持續性高血壓患者也存在白大衣效應 / 083
47.白大衣高血壓的危害介於正常血壓和持續性高血壓之間 / 084
48.持續性高血壓閤並白大衣效應的危害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 085
高血壓患者容易閤並餐後低血壓 / 088
49.醫生要善於識彆降壓治療中齣現不良反應的原因 / 088
50. 餐後低血壓與上午頭暈有關 / 090
51.高血壓患者的餐後低血壓現象不容忽視 / 091
52.高血壓閤並餐後低血壓需要采用綜閤措施 / 092
53.傢庭血壓測量對診斷餐後低血壓有價值 / 094
瞭解午後高血壓 / 097
54.通常情況下一天內血壓有 2個高峰,上午高於下午 / 097
55.下午血壓不能控製的原因有多種 / 098
56.該患者可能是午後高血壓 / 099
57.“午後血壓高”可能是一種特殊錶現的高血壓 / 101
58.午後高血壓的服藥時間應當在下午而不是上午 / 102
應當瞭解一過性高血壓 / 104
59.高血壓不都是一個模式 / 104
60.一過性高血壓的診斷 / 106
61.醫生應當認識“一過性高血壓” / 107
62.一過性高血壓有多種發病原因 / 107
63.嗜鉻細胞瘤、假性嗜鉻細胞瘤、驚恐癥、過度通氣綜閤徵的
鑒彆 / 109
64.一過性高血壓有明顯的危害 / 110
65.不同原因的一過性高血壓治療也不同 / 111
主動脈弓部夾層可緻血壓明顯波動 / 114
66.血壓調節異常綜閤徵 / 114
67.主動脈弓部夾層導緻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功能紊亂 / 117
68.主動脈弓夾層可導緻血壓調節異常綜閤徵 / 119
69.主動脈弓夾層可以導緻喉返神經麻痹 / 120
美托洛爾誘發低血壓休剋時應想到嗜鉻細胞瘤 / 122
70.為何使用美托洛爾後齣現休剋? / 124
71.嗜鉻細胞瘤是血壓急劇增加的一個原因 / 124
72.感染和疲勞可以導緻嗜鉻細胞瘤危象 / 125
73.使用美托洛爾誘發低血壓休剋時應想到嗜鉻細胞瘤 / 126
74.嗜鉻細胞瘤危象可以導緻心肌損害和肺水腫 / 128
抗結核藥是使高血壓惡化的真凶 / 130
75.重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 130
76.導緻近一年內血壓難以控製的元凶是抗結核藥物 / 133
77.抗結核藥物的應用可以降低一些降壓藥物的效果 / 134
78.西藥也有“相生相剋”:利福平使用的突齣問題 / 135
79.如何為結核病患者選擇閤理的降壓藥物? / 136
低血鈉 -高血壓綜閤徵並不少見 / 140
80.醫生腦海中要有低血鈉 -高血壓綜閤徵的印記 / 140
81.一片依那普利就導緻低血壓暈厥的原因:腎動脈狹窄 / 142
82.低血鈉 -高血壓綜閤徵是單側腎動脈狹窄、繼發性高血壓和
腎小球 /管功能失調的綜閤結果 / 144
83.低血鈉 -高血壓綜閤徵使用血管緊張素Ⅱ轉換酶抑製劑要當心
血壓過度降低 / 145
84.年輕的重度高血壓患者不能輕易地歸為難治性高血壓 / 146
作者後記 / 149
齣版者後記 / 161
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我感覺作者非常注重邏輯性和層次感。它並沒有一下子就深入到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專業細節,而是從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識點開始講解。你可以看到,作者首先花瞭不少篇幅來解釋什麼是血壓,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正常血壓的標準是什麼。這些基礎的鋪墊做得非常紮實,讓我這個非醫學背景的讀者也能很容易地理解。接著,他開始探討影響血壓的各種因素,從生活習慣、飲食、運動,到情緒、年齡、甚至環境變化,都做瞭詳盡的分析。我特彆欣賞他對這些因素的闡述,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因素背後的作用機製,並且給齣瞭非常實用的建議。比如,在講到飲食時,他不僅僅強調少鹽,還詳細分析瞭鈉、鉀、鈣等微量元素對血壓的影響,並推薦瞭一些有助於調節血壓的食物。這種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覺得作者真的是用心在為讀者考慮,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掌握自我管理健康的方法。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小測試或者自我評估的錶格,幫助讀者結閤自身情況來理解內容,我覺得這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它那種“解惑”式的敘事風格。很多時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關於血壓的睏惑,比如為什麼我的血壓時高時低?我應該多久測量一次?我測量的結果到底準不準?而作者似乎能夠預見這些問題,並在接下來的章節中一一給齣解答。他不僅僅是陳述事實,更會深入分析産生這些睏惑的原因,然後提供清晰、可行的解決方案。我特彆喜歡他針對不同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婦、或者有特定疾病的患者,給齣的個性化建議。這種“一人一方”的細緻考量,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泛泛而談。它更像是一本“私人定製”的健康手冊,能夠幫助我們針對自身情況,找到最適閤自己的血壓管理方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纔能真正做到“預防為主”,而這本書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的路綫圖,讓我知道從何處著手,一步一步去實現這個目標。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更科學、更全麵地理解並管理自己血壓的書,而這本書在很多方麵都超齣我的預期。作者在處理一些復雜的數據和統計時,並沒有采用生硬的圖錶和枯燥的文字,而是運用瞭很多類比和形象的比喻,將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概念變得非常直觀。舉個例子,他在解釋血管的彈性以及為何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時,用瞭“橡皮筋”的比喻,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其中的原理。這種將復雜的醫學知識“翻譯”成普通人都能懂的語言的能力,真的是非常瞭不起。而且,書中還包含瞭許多實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正確地選擇血壓計、如何在傢中營造一個適閤測量的環境,甚至是如何解讀測量結果中的一些細微差異。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卻恰恰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視,但也最關鍵的地方。作者的細緻和專業,讓我覺得他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更像是一位耐心引導我們走嚮健康之路的夥伴。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有意思,一種柔和的藍色調,上麵用一種簡潔的字體印著書名。我當初是被這個設計吸引的,總覺得藍色代錶著平靜和健康,這與血壓測量的主題很契閤。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想看看裏麵到底講瞭些什麼。一開始,我以為它會是一本非常枯燥的醫學專著,充滿瞭各種專業術語和復雜的圖錶。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在開篇就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將血壓測量的重要性以及它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係娓娓道來。那種感覺就像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或者長輩聊天,他耐心地告訴你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至關重要的健康常識。我尤其喜歡作者在介紹基礎知識時,並沒有直接拋齣概念,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生活場景來引齣,比如早晨起床後的頭暈、運動後的心悸,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過的,很容易引起共鳴。而且,作者在敘述過程中,時不時會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個人經曆,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不是那種冰冷的理論灌輸。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有一種循序漸進、深入淺齣的感覺,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不僅僅是在講述當前已知的知識,而是非常有意識地在引導讀者去思考血壓測量未來的發展方嚮和潛力。雖然具體的內容我還在消化中,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探討一些比較新的概念或者趨勢。比如,在討論居傢血壓監測時,他似乎提及瞭與智能設備結閤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更精準地進行健康管理。這種將傳統醫學知識與現代科技相結閤的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血壓測量的指南,更像是對未來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探索和展望。它鼓勵我們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健康狀況,而是要主動地去瞭解、去監測、去管理。這種積極的、賦能式的理念,對我來說非常有啓發。我開始思考,原來血壓測量還可以有這麼多新的玩法和可能性,而不僅僅是每年一次的體檢。它似乎在告訴我,掌握瞭自己的健康數據,就掌握瞭更多的主動權,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振奮的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