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分离与良心自由

政教分离与良心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拿大] 若瑟兰·麦克罗尔,查尔斯·泰勒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157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583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20
字数:87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政教分离是当代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得益于政治学、法学、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在理解政教分离作为治理方式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是对政教分离的构成原则仍然缺少恰当的概念分析。本书弥补了这一空白。

在本书中,麦克卢尔和泰勒对政教分离的一些根本原则及其在公共机构、习俗或公民伦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并以此为促进加拿大社会和谐的多元文化政策、反对国家分裂(解决魁北克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这一理论因此成为加拿大政府公共政策制订的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若瑟兰·麦克卢尔(Jocelyn Maclure),加拿大拉瓦尔大学(Université Laval)哲学院教授,2017年1月起任加拿大魁北克省科学技术伦理委员会(Commission de l'éthique en science et en technologie du Québec)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政治哲学史、法哲学、英美政治哲学等。代表作有《认同叙述:多元主义考验下的魁北克》(Récits identitaires: Le Québec à l’épreuve du pluralisme,2000)。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当代著名哲学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Université McGill)荣休教授。因对推动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贡献,2007年获得坦普尔顿奖(Templeton Prize),2008年获得京都奖(Kyoto Prize),2016年获得首届博古睿奖(Berggruen Prize)。其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涉及政治哲学、人工智能、语言、社会行为、道德及文化多元主义等不同领域。代表作有《行为的解释》(The Explanation of Behaviour,1964)、《自我的根源》(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Modern Identity,1989)、《世俗时代》(A Secular Age,2007)等。

精彩书评

泰勒和麦克卢尔通力合力,对当代政治中的宗教与国家这一棘手议题进行了清晰的、充满说服力的常识性分析。他们推荐了一种自由多元的文化差异研究取向。

——丹尼斯·奥布莱恩(Dennis O’Brien),《美国》杂志(America)

在这部简短的结构清晰、论证谨慎的哲学分析作品中,泰勒和麦克卢尔阐明了政教分离的“宪法原则”……他们进行了缜密的概念分析。人们未必同意他们所有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著述毫无疑问地加深了人们对于政教分离的意义和本质的理解。

——格雷姆·沃耶(Graeme Voyer),《温尼伯自由报》(The Winnipeg Free Press)

这本小书*的优点在于,实际上它可供宗教思想者和学院哲学家——互动不多的两类读者——阅读,甚至可能引发他们之间的长久对话。

——菲利普·S. 戈尔斯基(Philip S. Gorski),耶鲁大学

目录

前 言

导 论

*部分 思考政教分离

*章 道德多元主义、中立和政教分离

第二章 政教分离的原则

第三章 政教分离的制度

第四章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第五章 公共空间里的宗教标识和宗教仪式

第六章 自由多元的政教分离:以魁北克为例

第二部分 思考良心自由

前言

第七章 合理妥协的法律义务

第八章 宗教信仰是“昂贵的爱好”吗?——选择、环境和个体责任

第九章 宗教自由的主观观念和信仰的个体化

第十章 妥协的法律义务是对宗教的优待?——宗教和世俗的良心信念

第十一章 良心自由的合理限制

结论:政教分离的未来——从远离宗教到管理多样性

前言/序言

在法国留学时,我曾经为一个为外国人和移民服务的非盈利性组织做兼职翻译。这个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外国人和移民接待署[ANAEM,现更名为法国移民与融入局(Office Français de l’Immigration et de l’Intégration,简写为 OFII)]提供各种语言的翻译。按照当时的规定,所有新到法国的移民都必须和法国政府签署一份接待融入合同(Contrat d'accueil et d'intégration)。这份合同旨在帮助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法国社会,它规定了新移民必须接受两个整天的培训:“公民培训”(formation civique)和“生活在法国培训”(formation vivre en France),那些法语水平达不到标准的还可以接受*多为400小时的免费法语培训。我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参加这两项培训的中国同胞做翻译。公民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对法国历史、文化、法律、法兰西共和国价值观等的介绍,其中,作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政教分离”自然是介绍的一个重点,而2004年通过的禁止在公立中小学校里佩戴明显宗教标识的法令则是重中之重。从2007年开始,这一融入政策已经实行将近十年了,效果如何我无从知晓,不过,这十年间,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法国政府在移民融合、宗教激进思想的应对上似乎不能说是很成功的。

不单是法国,在公民道德多元、信仰与宗教多样化的今天,政教分离究竟意味着什么,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着政治权力与宗教信仰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带来的严峻挑战。与以法国为代表的共和主义的政教分离观点不同的是,本书的两位作者若瑟兰·麦克卢尔和查尔斯·泰勒主张的是一种自由而多元的政教分离。他们指出,在共和主义的政教分离模式下,国家或公共机构的任务“还包括促进个体的解放和共同公民认同的飞跃发展,而这要求和宗教归属保持距离,并将其限制在私人领域”,自由而多元的政教分离则“将政教分离视为一种治理方式”,“目标是尊重的平等和良心的自由这二者之间的*妥协”。他们认为,今天,必须“从公民所采纳的信仰和价值的多样性”这样一个更大的框架来理解政教分离。如果说尊重个体的道德平等与良心自由是政教分离的两大目标或两大道德原则的话,那么“中立、分离和妥协”则是“制度性原则”,国家必须与教会相分离,相对于宗教保持中立,这是政教分离目的实现的手段。也就是说,国家承认个体在良心、信仰与宗教自由上的*权力,只要他能够证明其信仰是真诚的,那么为了重建社会公正,公共或私人机构具有屈从于其特殊信仰的合理妥协义务。

没有人希望再次发生《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恐怖袭击那样的事件,然而法国媒体在强调政教分离、保护言论自由的同时,对于某些宗教信徒视为至高神圣的事物为何不能多一点尊重,这是困惑我很久的问题。本书的*后,两位作者提出的“伦理同情心”让我看到这种困惑即便是在西方也并非政治不正确的:“某种程度的政治稳定性和凝聚力当然能够通过公正而有效的集体规则的制度化而达到,但是这些规则的效果只有通过一种伦理才可能得到强化,人们将这种伦理称为他者关怀伦理,它激发同情心和去中心化。”也许,对我们来说,试图以伦理同情心和真诚性标准(即便已有判例支持)来规范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温情脉脉却并不现实,不过作为一种理论构想仍然能给我们以不少启发。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