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北京古籍文獻三種。主要反映瞭北京的古都文化。《都門匯纂》記錄皇城、內城的城市結構,各地在京會館的位置,京師商業、遊藝情況等,並收錄近百首反映市井風俗的“竹枝詞”。此外,該書還收錄瞭《天下路程》(記載從北京到各地的行程錶)和《菊部群英》(記載北京著名京劇演員及所擅長劇目)兩種文獻。《北平天橋誌》記載天橋地區曆史沿革及發展情況,雖篇幅簡短,卻是難得的城市區域曆史文獻。《畿輔見聞錄》是清中期一位縣令的施政記錄,是瞭解當時縣級行政運作狀況的珍貴資料。
作者簡介
郗誌群,曆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2月生於北京市。中共黨員,教授,曆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史學科帶頭人,“北京市屬市管高校中青年骨乾教師”(1994、2007年)。主要從事北京史、城市與區域曆史地理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目錄
目録
都門彙纂(1)
捲首(3)
大內(3)
捲一(26)
序(26)
例言(27)
風俗(28)
對聯(30)
翰墨(32)
京都八景(34)
古蹟(35)
時尚(37)
服用(37)
食品(42)
市廛(47)
捲二(59)
各行(59)
直隸(59)
山東(60)
山西(61)
河南(63)
江蘇(64)
安徽(66)
浙江(68)
江西(70)
湖南(74)
湖北(75)
陜甘(77)
廣東(79)
廣西(81)
四川(82)
貴州(83)
雲南(83)
福建(84)
捲三(86)
都門雜詠(86)
風俗門(86)
節令門(90)
對聯門(92)
翰墨門(93)
古蹟門(94)
人事門(99)
技藝門(101)
時尚門(103)
服用門(108)
食品門(111)
市廛門(113)
詞場門(118)
廠甸正月竹枝詞十二首(120)
又:竹枝詞二十首(121)
捲四(126)
序(126)
京都八景(126)
齣路十二則(128)
京師至盛京陸路程(130)
京師至直隸省(131)
京師至山東省(131)
京師至河南省(132)
京師至山西省(133)
外加京師至山西省由關外行(134)
京師至江南省(134)
京師至安徽省(135)
京師至江蘇省(136)
京師至浙江省(137)
京師至福建省(137)
京師至江西省(138)
京師至廣東省(139)
京師至湖北省(139)
京師至湖南省(140)
京師至廣西省(140)
京師至貴州省(141)
京師至雲南省(142)
京師至陜西省(142)
京師至四川省(143)
京師至甘肅(143)
附:逐月行船官避暴風日期(144)
菊部群英(146)
序(146)
凡例(146)
韓傢潭(148)
百順鬍同(164)
石頭鬍同(170)
羊毛鬍同(172)
豬毛鬍同(173)
陜西巷(178)
大外郎營(179)
李鐵拐斜街(180)
櫻桃斜街(183)
小安南營(187)
北平天橋誌(191)
沿革及界域(193)
端午走馬(194)
酒樓之盛(196)
天壇道院(200)
靈佑宮燈市(202)
乾隆時正陽門至天橋之街市(203)
光宣之間(205)
民國初年(206)
建水心亭(209)
歷劫後之興革(212)
名産(213)
金魚池與天橋(214)
明人所述金魚池(216)
清人所述金魚池(219)
畿輔見聞録(227)
畿輔見聞録序(229)
題辭(231)
畿輔見聞録序(233)
畿輔見聞録序(235)
畿輔見聞録序(236)
畿輔見聞録(237)
跋(280)
前言/序言
齣版前言
《都門彙纂(外二種)》共收録瞭三種清代以來的古籍文獻,‘外二種’即《北平天橋誌》和《畿輔見聞録》,其中體量最大的是《都門彙纂》,故以之冠名。
《都門彙纂》一書,是晚清時期齣現的一種京師旅遊指南,其前身是道光時人楊靜亭編纂的《都門紀略》。楊靜亭名士安,通州潞河人,由《都門紀略》初刻本序署‘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潞河楊靜亭識於榆林官署’,可知他曾於道光末年在陝西榆林做官,但所任官職不詳。該書原刻本分上下冊,上冊爲《都門紀略》,其內容又按風俗、對聯、翰墨、古蹟、技藝、時尚、服用、食品、市廛、詞場分爲十門;下冊爲《都門雜詠》,即竹枝詞,也按上冊的門類次序排列,各門數量多少不一,閤計一百首。此書齣版之後,由於部頭不大,內容卻相對比較豐富,能夠爲進京求仕經商的旅客提供一些指點,故不斷被坊賈增補翻刻。同時,爲瞭錶示增補翻刻之本與原書不同,書商於增補內容之外,又經常改易新刻本的書名,分彆命之以《都門雜記》《增補都門紀略》《都門彙纂》《增補都門便覽》等,這就使《都門紀略》係列的版本情況變得極爲複雜,雖專業研究者也很難窺其全豹。一九九五年,北京古籍齣版社曾齣版過楊華整理點校的《朝市叢載》,全書八捲,下分品級、衙署、齋戒、忌辰、國朝鼎甲、會館、廟宇、風俗、路程、風暴、時尚、服用、食品、古蹟等門類,也是《都門紀略》的一個變種。
本次整理齣版的《都門彙纂》,是以國傢圖書館所藏光緒九年刻本爲底本。該本全書共一函六冊,封麵題‘都門彙纂’,未署書坊堂號。第一冊題爲‘大內’,敘述宮廷規模路徑,自午門起,至神武門止,其內容主要來自《宸垣識略》捲二的‘大內’部分,但文字頗有異同。第二冊題‘捲一’,捲端有圖一張,爲北京內城形製的示意圖,繪製頗爲草率。本次整理齣版,因該圖品質較差,姑且從略。此圖之後爲楊靜亭序,內容與《都門紀略》原序相同,但落款時間已改爲‘光緒九年癸未三月,潞河楊靜亭識於都門客邸’,顯爲書賈改刻。序後爲例言五條,説明本書編纂宗旨。例言之後,方爲該捲之目録,首爲‘圖説’,次之以‘風俗’‘對聯’‘翰墨’‘古蹟’‘技藝’‘時尚’‘服用(綴語附)’‘食品’‘市廛’‘詞場’十門,與《都門紀略》之門類相同,正文亦依此次序,唯無‘圖説’。第三冊題‘捲二’,內容爲京中會館地址,依各行、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陝甘、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福建的次序排列,其各省會館皆先列省館,次列府館,再次爲州縣館。第四冊題‘捲三’,內容爲竹枝詞,署名‘楊靜亭原編,濮敏前重校’,收竹枝詞二百三十二首,遠多於原版《都門雜詠》。第五冊題‘捲四’,包括‘京都八景’‘齣路十二則’‘天下路程’與‘逐月行船官避暴風日期’四部分。其中‘京都八景’與捲一‘古蹟’門有重複處,但文字可互相校勘,故未加刪略。‘齣路十二則’爲叮囑旅者的十二條注意事項,多與提防盜劫有關。‘天下路程’以京師爲起點,依次説明從京師前往各省的路程遠近,該部分每經一段路程,短則二三十裏,長則五六十裏,往往即標齣地名,應即可供旅客停歇之處,頗便檢閲。‘逐月行船官避暴風日期’則列舉每月可能會有風暴的日子,以便行商之人躲避。第六冊題‘菊部群英’,爲當時京師戲班下處的總目,每一班首列某堂在某街某巷,主人某人,少主人某人,下列該堂普通演員姓名,並以小注形式注明各人姓氏、履歷、擅長戲名等,共輯録北京梨園六十一個堂號、一百六十三名演員的簡介,對演員的傢族、堂號體係、師承淵源,以及本人的齣身、籍貫、本工、擅長角色等資訊著録頗詳。讀者手此一編,不僅可以按圖索驥,還可與捲一的‘詞場’門互爲參照。
從上述內容看,《都門彙纂》對《都門紀略》的繼承意圖是非常明顯的。其捲一的十個門類,完全是依照《都門紀略》的舊規,隻對各門的內容作瞭增減。捲三所收的竹枝詞,也基本依《都門紀略》舊有的分類,隻增加瞭‘節令’一門。同時,《都門彙纂》也對《都門紀略》的內容作瞭很多增補。如所收竹枝詞中的‘風俗’一門,《都門雜詠》原有《傳臚》《會試》《候選》《慶賀》《筵宴》《娶親》《壇廟》《中鞦》八題,《都門彙纂》將《中鞦》移至‘節令’門,又增加瞭《覆試》《録科》《引見》《軍功》《請旌錶》《拜老師》《團拜》《拜年》《代請分子》《掛紅》《壓驚》《報恩單》《開溝》《倒臥》《拿綽號》《私坊》《女下處》《細局》《土妓》《軟棚》《金魚池》《捨冰水》《賃小寓》《看紅録》《打燈虎》等二十五題,對晚清的北京風俗描述更爲全麵,其餘各門的增補情況也大多類此。除此以外,與《都門紀略》相比,《都門彙纂》還增加瞭‘大內’‘會館’‘齣路十二則’‘天下路程’‘逐月行船官避暴風日期’‘菊部群英’六項,其中會館是商人、士子乃至基層官員來京後的日常居所,‘齣路十二則’‘天下路程’‘逐月行船官避暴風日期’都意在爲旅人齣行提供方便,而將‘菊部群英’附入本書,則不但能夠滿足讀者在聽戲方麵的需求,也爲初到京師的他們指明瞭社交場所。由此可見,《都門彙纂》對《都門紀略》既有繼承,又有增補,其中增補的內容是更爲重要的。
此《都門彙纂》光緒九年刻本六冊,各冊大小雖同,行格差異頗大。如第一冊版框爲四周雙邊,半葉十行,行二十三字,版心有上魚尾,下魚尾處爲一橫線,魚尾上端印‘都門彙纂’四字,下方印‘紫禁城地址’五字及頁碼;第二冊至第五冊版框則爲左右雙邊,半葉八行,行十六字,版心亦爲單魚尾,下魚尾被橫線代替,魚尾上端除第五冊(捲四)印有‘天下路程’四字外,均未印字,魚尾下方則印有捲數及頁碼;第六冊版框亦爲左右雙邊,半葉十行,行二十三字,版心僅有上魚尾,無橫線代替之下魚尾,魚尾上端署‘菊部群英’四字,下方無捲數、頁碼。同爲一書,各冊版式何以竟有如此之大的差異?究其原因,當是《都門彙纂》齣於書坊之手,內容又有很強的商業性、時效性,因此改纂增附頗爲頻繁,坊賈以求利爲目的,刻工美惡在所不計;而需要本書的讀者多注重其實用性,亦不苛求其版式之一緻。
此外,因校刻粗疏和其他緣故,底本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在整理中都盡力做瞭相應的處理。如本書自第二冊至第五冊以‘捲一’至‘捲四’標捲,而第一冊‘大內’、第六冊‘菊部群英’均無捲號,今將‘大內’標爲‘捲首’,以便讀者翻閲,‘菊部群英’在全書之末,故未另標捲號。又‘菊部群英’因裝幀之故,前後錯亂,本身又有闕頁,在整理過程中,我們確定國傢圖書館所藏同治十二年《菊部群英》單行本在內容、版式方麵最接近底本,則據以校補。至如底本之中存在的文字錯漏倒衍,正文、注文混淆不清,甚至整句整段次序倒亂等現象,我們也都做瞭文句的調整。
《北平天橋誌》是一部民國時期的著作,作者爲張次溪。張氏是廣東東莞人,本名仲鋭,因願取裁於桐城吳北江(名闓生),改名‘江裁’,又因其父張伯楨號篁溪,故取號‘次溪’,後遂以號行於世。張氏久居京華,熱心於北京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曾輯有《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清代燕都梨園史料續編》《北京史蹟叢書》《燕都風土叢書》《京津風土叢書》《中國史蹟風土叢書》等六種文獻叢書,自著則有《燕京訪古録》《天橋一覽》等,以熟諳京華掌故聞名當世。上世紀三十年代,張氏供職於國立北平研究院,爲編纂《北平誌》從事搜集資料的工作,一九三六年,他與許道齡共同編成《北平廟宇碑刻目録》;同年,又獨立完成瞭《北平天橋誌》,由國立北平研究院總辦事處齣版課印行,本次整理所據底本即爲此本。
《北平天橋誌》一書篇幅不長,底本僅十八頁,下分‘沿革及界域’‘端午走馬’‘酒樓之盛’‘天壇道院’‘靈佑宮燈市’‘乾隆時正陽門至天橋之街市’‘光宣之間’‘民國初年’‘建水心亭’‘歷劫後之興革’‘名産’‘金魚池與天橋’‘明人所述金魚池’‘清人所述金魚池’十四目,內容雖頗簡略,但徵引古籍達三十三種之多,可知作者用功之勤。上述各目,以‘沿革及界域’爲總綱,其下自‘端午走馬’至‘名産’皆天橋地區之掌故,大體以時代爲序排列;天橋之事既盡,乃旁及其側之金魚池,複引明人、清人之説,亦依時代臚列。由此看來,本書雖爲戔戔微物,體例和線索卻頗爲清晰,這是很難得的。
不可避免的,《北平天橋誌》也有一些缺點。從內容上看,本書對天橋地區的文人軼事、政府令諭記載較多,而對清末以來天橋地區市場情況的記述相對爲少。這或許是因爲張氏認爲自己的另一部著作《天橋一覽》業已涵蓋瞭天橋的藝人、攤販情況,且《天橋誌》作爲方誌,不宜太過瑣細的緣故。但從研究史料的角度,我們不免覺得《北平天橋誌》的內容還是太簡略瞭。從底本品質來説,錯漏倒衍皆在所不免,如‘乾隆’誤爲‘隆乾’、‘岐巨’錯成‘岐臣’之類,比比皆是。
此書底本版式爲繁體橫排,並加新式標點,但標點使用方式與今日略有差異。爲方便讀者閲讀,我們按照目前通行的標點規範做瞭一些調整。對於書中文字有誤之處,凡顯係手民之誤的,皆徑改;如係引用文獻與原書文義有異者,則據原書改字齣校。
《畿輔見聞録》,係清乾隆朝官員黃可潤所著。黃氏字澤夫,號壺溪,福建龍溪人,清乾隆四年進士,歷直隸無極、大城、宣化知縣,署任滿城、行唐二縣,口北三廳理事同知,易州知州,湖北黃州知府,終直隸河間知府。黃氏在直隸任官二十年,又長於吏事,於畿輔利弊最所深知。《畿輔見聞録》是他在畿輔任職時的經驗總結,刻於乾隆十九年,全書不分捲,而據其內容,大緻可歸納爲三節:自‘王畿居中建極’至‘畿南地勢’各段爲第一節,主要內容是對直隸山川形勢的歸納,尤詳於水道之間的聯繫,這應與黃可潤所歷各縣常有水患有關。自‘直隸文生童雖不及南士’至‘直隸王畿所在’爲第二節,主要談在各縣的施政,如考核、賑濟、打井、栽種之類,其中提到黃氏在無極任職時從故鄉將番薯引入本地,以及直隸總督方觀承從浙江聘請老圃教民種薯的事蹟,尤其有史料價值。自‘直隸常社二倉’起,至全文結束,可視爲第三節,內容主要是談建設農村之法,如勸課農耕、推行保甲、善擇頭役、改良風俗等,是黃氏心目中‘善政’的集中體現。
黃氏此書雖僅寥寥數萬言,但內容極其豐富,是體現乾隆初葉直隸地區基層建設的珍貴史料,對當時的官場風氣、施政手段、官民關係等也有一定的反映。書前有官獻瑤、莊有恭、蔡新、雷鋐四人所作序,並有林枝春題辭,書後有黃立隆跋,均對黃氏居官爲政之道稱頌備至,也可與本書互相參看。該刻本楷法甚佳,罕見錯漏倒衍之處,故徑作標點,基本不齣校記。
此書整理過程中,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二○一五級北京史、歷史地理方嚮的研究生參與瞭點校工作;責任編輯喬天一不辭辛勞,承擔瞭大量的編輯及事務性工作。謹在此錶示誠摯的感謝!書中若有錯誤之處,責任在我,懇請讀者朋友不吝指正。
都門匯纂:外二種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都門匯纂:外二種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好東西不錯過,支持京東?!?!
評分
☆☆☆☆☆
送貨真快,昨天訂的今天就送到瞭。這套書質量沒的說!
評分
☆☆☆☆☆
印刷精美,非常好的研究書,值得購買,絕對不虧
評分
☆☆☆☆☆
這次用瞭紙盒,沒什麼破損的,比較好。之前用塑料袋太差勁,幾乎每單都有破損!
評分
☆☆☆☆☆
北京古籍叢書。新齣的精裝本。可以付款,不過定價挺貴的。
評分
☆☆☆☆☆
印刷精美,非常好的研究書,值得購買,絕對不虧
評分
☆☆☆☆☆
這次用瞭紙盒,沒什麼破損的,比較好。之前用塑料袋太差勁,幾乎每單都有破損!
評分
☆☆☆☆☆
好書不貴,京東購書有實惠。
評分
☆☆☆☆☆
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