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里的世界史

酒杯里的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宫崎正胜 著,陈柏瑶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
  • 葡萄酒
  • 文化
  • 品酒
  • 社会
  • 欧洲
  • 饮酒史
  • 美食
  • 生活方式
  • 历史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326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5050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88
字数:105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日本人气作家、NHK“世界史”全职讲师、知名学者宫崎正胜力作,日本长销十年、年年加印的历史类通识读本。

★不可不知的酒文化知识,让酒桌上的你永远不缺火爆的话题。

★25种酒的深度解读,百万年人类历史的全景展示。既有关于酒的趣闻轶事,又有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索,为你打开观察日常生活的独特视角。


内容简介

令人陶醉的杯中物,竟然是扭转历史的关键!朗姆酒原来是“砂糖革命”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鸡尾酒世界化?美国之所以建立,*大功臣是啤酒?
世界史大致可区分为狩猎与采集时期、农耕开始与都市出现的时期、欧亚大陆诸文明的大交流期(公元7~14世纪)、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后的时期。而以上这些区分,也与酒文化的变迁重迭。
在狩猎与采集时期,采用的是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自然界且含糖量较高的素材,使其发酵产生“酿造酒”;农耕时期所种植出的谷物,开始运用于发酵,因拥有大量酿酒的技术,也让酒更为大众化;大交流期间盛行于公元9世纪伊斯兰圈的“蒸馏器”流传发扬至东西方,因而诞生中东亚力酒、烧酒、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多种蒸馏酒;大航海时代则随着航海交流,让香辛料、水果与酒文化产生密切的连结,促使“利口酒”更加多样化;工业革命后,公元19世纪出现“连续蒸馏器”,开启酒的大量生产,而后的商品化又加速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由此,随时代衍生的酒文化,就在时间的长流中不断交迭、组合、精进,建构出如今我们所见、所饮的酒世界。当然,人类的轨迹与酒的轨迹必然重复交迭,因为酒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宫崎正胜,一九四二年生,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曾担任都立三田高等学校、九段高等学校、筑波大学附属高等学校教师(教授世界史)、现为北海道教育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其十多年来一直在日本NHK电视台从事世界史讲座,其著作《图解世界近现代史》《快读世界史》《图解东亚史》《郑和的南海大远征》《日本传说》《中东与伊斯兰世界图解》等多本书已经在台湾出版,有的已经一版再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与酒的幸福相遇
1.历史最悠久的蜂蜜酒
2.水果酒之冠的葡萄酒
3.亚欧大陆草原所孕育的马乳酒
4.沿“海之路”蔓延的椰子酒

第二章 文明带动了酿酒
1.四大文明拥有各自的酒
2.由美索不达米亚流传到欧洲的啤酒
3.东亚的谷物酒——黄酒
4.稻作与森林文化孕育的日本酒
5.印加帝国的玉米酒——奇恰酒

第三章 自阿拉伯商圈传至东西方的蒸馏酒
1.中国炼金术与古希腊炼金术的结合
2.阿拉伯商圈促使俄罗斯诞生了伏特加
3.因恐惧黑死病而诞生的白兰地与威士忌
4.“液体宝石”利口酒
5.蒸馏器东传后才有的亚力酒与烧酎
6.称霸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与阿剌吉酒

第四章 随海洋与航海蔓延的饮酒文化
1.支撑“大航海时代”的葡萄酒
2.供应航海最前线的高酒精浓度葡萄酒
3.因大西洋航路而衍生的雪利酒
4.阿兹特克文明的伟大遗产——龙舌兰酒
5.以新大陆的马铃薯为原料的北欧酿造酒
6.因啤酒短缺而诞生的普利茅斯殖民地
7.砂糖革命与廉价的朗姆酒
8.捕鲸中继站夏威夷的烧酎

第五章 近代社会孕育衍生的酒
1.英国、荷兰推动的酒的商品化
2.晋升为高级酒的干邑白兰地
3.因严冬酷寒而奇迹诞生的发泡酒——香槟
4.诞生于荷兰却在英国壮大的金酒
5.独立战争与波本威士忌
6.为法国革命增添色彩的葡萄酒

第六章 酒填满了巨大的人工空间
1.为夜生活增添乐趣的“酒吧”
2.酒世界的“工业革命”
3.成为冠军的窖藏啤酒
4.因低温杀菌而成为世界商品的葡萄酒
5.让凡·高的人生走向毁灭的苦艾酒
6.黑帮分子艾尔·卡彭与禁酒令
7.全球化的社会与鸡尾酒文化

精彩书摘

东亚的谷物酒——黄酒


倾国美女与“酒池肉林”


中国人喝的是杂粮酿制的酒。在商朝(前1600—前1046),酒与宗教的渊源颇深。从商朝遗迹出土的许多祭祀用青铜器中,以“爵”等酒器最多。

推翻商的周朝,为贯彻统治天下的封建制度,派遣族人前往各地方执政。地方长官前往就任地赴职时,周王会赐予象征权力的“爵”之酒器。也因此,贵族的“侯爵”“伯爵”等称号,就是源于象征身份地位的酒器。

古代中国视饮酒过量为“恶”,予以抨击。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严厉批评了商王夜以继日地饮酒作乐一事。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酒是神的,“淫酒”必遭报应。《史记》也狠狠批判了为所欲为的商纣王。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最后的帝王纣王,原本是头脑清晰且

雄辩的君主,据说他武功高强可以徒手打倒猛兽。不过他在征服有苏氏后,溺爱有苏氏送来的美女妲己,镇日糜烂且暴虐,最后遭到灭国的命运。亡国之君纣王的荒淫无度,也留下了“酒池肉林”的典故。

据说纣王在鹿台的宫殿收藏了惊人的金银财宝,巨桥的仓库则装满谷物,并扩建名为沙丘的离宫,以放养来自各地的鸟兽,并在离宫掘池,池里装满了酒,树木皆悬挂干肉,宛若肉林,又令男女裸身奔跑其间,与妲己彻夜设宴狂欢作乐。

人的欲望一旦被彻底放纵,就再也难以约束,进而偏离常轨。后来,纣王甚至将涂满油的铜柱横放在燃烧的火焰上,命令忤逆者行走其上,以观看犯人滑落火中活活被烧死为乐,这就是所谓的“炮烙之刑”。此外,纣王的叔父比干因谏言而遭纣王剖腹杀害,并取出心脏。从此,天神舍弃了纣王与商朝,周武王率军歼灭了商。最后纣王身着缀满宝石的豪华衣装,登上鹿台的宝物宫殿,自焚而死,而妲己也被周武王杀死。


宫廷例行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酒


西汉时代(前206—25),在西方的麦类作物传来以前,黄河流域的主要谷物为粟米与黍米,其中的黍米就是酿酒的原料。如今,黍米也是酿造烧酎的原料。其实在古代的中国,黍米酿的酒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若黍米不能产生糖化,自然也难以变成酒,故必须寻找到促使其发酵的曲。

在中国与朝鲜,酿酒的曲是指将作为酿酒原料的谷物磨成粉后,加水捏成团状,约一个月后即能繁殖出根霉属菌,也称“饼曲”。

周朝的酿酒方法是在黄土大地上掘洞,然后放进黍米与水,使其发芽,最后再使用“曲”发酵,酿造出一种类似酒粕的浊酒。酒,用于祭祀赐予皇帝威权的天神,也是巩固王室与各地诸侯关系的仪式中必备的物品。统治各地的诸侯必须定期前往宫廷“朝见”皇帝,“朝见”后所举行的宴会也是重要的国家例行仪式之一。在如此严肃的国家仪礼宴会中,原本属于饮酒作乐的酒,又变成了繁文缛节的饮酒。

周朝依天地运行与四季循环,设置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个官府。以“天官”为首,统领其他的官府与官吏。因为宫廷的仪式需要大量的酒,“天官”底下还设有名为“酒正”的官吏,掌管酒的酿造与管理等。酒的酿造,由十位宦官与三百三十位女性组成的“酒人”负责。所以,无论是古代的中国或美索不达米亚,公开仪式所需的庞大用酒多是由女性酿造生产的。


秦始皇冀望的金色酒


商朝祭神仪式中使用的是一种气味芳香的药酒,据说是黍米酒混上咖喱用的金黄色郁金。此酒闪耀着太阳般的金黄色光芒,注入地面可召唤神灵。

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公元前219年在山东的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向诸神禀告自己已取得天下。海拔1524米的泰山,也是五岳之一的“东岳”,被视为圣山。直到今日,泰山仍是人们崇拜信仰的圣山,因而从山脚至山顶建造出7000级的石阶。

所谓“封禅”,是指皇帝向天地祈求国泰民安的祭典仪式。司马迁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封禅”时,父亲司马谈未受邀参加仪式,遗憾之余留下“身为太史令却未能亲眼见到重大国家祭典,实在令人懊悔”的话语,不久即病死。

秦始皇预备举行“封禅大典”时,由于商朝祭祀用的金黄色酒之酿造方法已为人们所淡忘,无可奈何之下,秦始皇只好使用过滤后的山东黍米酒。也就是说,从商朝到秦朝,已经800年之久,酒的酿造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如同日本的地酒,中国的酿造酒也有很多品种,不过整体说来酒的颜色都是黄色,故称“黄酒”。若以酒的颜色深浅区别,则色浓者为“老酒”,色浅者为“清酒”。 

“饼曲”与北方传统原料的黍米、南方产的稻米所酿制的黄酒,是中国各地文化在漫长岁月下交流的产物,也成为足以代表中国的酒。说黄酒是“中国的啤酒”,其实也不为过。


拥有2000年历史的名酒——“绍兴酒”


堪称黄酒之冠的即被清朝美食家袁枚赞誉为“酒中名士”的绍兴酒。与日本一样,中国的酒也多以产地命名,绍兴酒,就是指距离浙江省杭州东南方约70千米处的运河之乡绍兴所酿造的酒。此外绍兴也多名人,例如中国近代文豪鲁迅、知名哲学家兼教育家蔡元培等皆出身此地。

在日本,绍兴酒也非常知名,常与中国菜搭配享用,一年约需进口700 万升。自2000 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前770—前476)以来,绍兴酒与“卧薪尝胆”“范蠡既雪会稽之耻”“吴越同舟”这一连串的故事脱离不了关系,堪称“世界名酒中的名酒”。当初败于吴国的越王勾践,为不忘耻辱,在会稽山日日尝苦胆,最后终于得以再次复国。而会稽山就位于绍兴以南。

来到被金(1115—1234)夺去中国北方、必须提供大量贡品以求余命的南宋(1127—1279)时代,为征收酒税以确保财源,官方奖励民间造酒,同时也是为了供应南宋首都临安的庞大需求量。由于时局弥漫着随时可能遭北方民族攻陷的不安情势,人们只得以酒消愁,名酒绍兴酒自然也掀起前所未有的需求热潮。

绍兴酒,是将糯米放进大瓮泡水后蒸煮,然后加入“饼曲”与酒药(水蓼与粳米)发酵,待过滤后再加热、杀菌,最后以莲叶与油纸覆盖瓮口,最外层盖上盘子作为“瓶盖”,再涂抹黏土固定,属于需要长时间等待熟成的酒。


前言/序言


《酒杯里的世界史》:一杯敬历史,一杯敬生活。 这本书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也非枯燥的年代梳理。它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畅饮,一次以酒为媒介的灵魂对话。我们将放下厚重的史书,褪去繁复的考证,推杯换盏间,让历史的醇香在舌尖弥漫,让那些被遗忘的传奇、被掩埋的真相、被误读的细节,在酒意的催化下,鲜活地浮现。 想象一下,在古罗马的宴会上,侍者端上盛满葡萄酒的银杯,杯中的液体映照着帝国的辉煌与衰败,也承载着凯撒的雄心与权臣的密谋。我们不妨一同举杯,品味那甘甜背后隐藏的权力斗争,体会那琥珀色泽中流淌的拉丁民族的野心与浪漫。从地中海的粼粼波光,到莱茵河的浑浊激流,酒,作为古老文明的饮品,早已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见证了王朝的更迭,也见证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当我们来到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们在城堡的宴厅里,用粗陶杯盛满麦芽酒,杯中的泡沫泛起,是战场的硝烟,是教堂的钟声,是十字军东征的狂热与失落。每一滴酒,都仿佛凝聚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恐惧与渴望。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藩篱,与那些身披铠甲的战士一同畅饮,倾听他们对荣耀的诉求,感受他们在黑暗年代里对光明的一丝期盼。 再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不仅仅是商旅的脚步,更是文化的交融。当美酒从波斯、从希腊传入中国,又或是中国的白酒在西方掀起波澜,这其中蕴含的,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贸易。一杯酒,可以连接起不同的地域,可以消弭陌生的隔阂,可以激荡起创新的火花。我们将在酒的香气中,领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也品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情。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酒也在不断演变,从原始的谷物发酵,到葡萄酒的精细酿造,再到蒸馏酒的出现,每一次酿造工艺的革新,都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我们端起一杯威士忌,感受那深邃的橡木桶香,那是工业革命的蒸汽,是苏格兰高地的风,是人们在变革时代里寻求慰藉与寄托的象征。当我们品尝一口中国白酒,那纯净而浓烈的口感,是中国千年传承的酿造智慧,是文人墨客杯中的诗意,是市井小民餐桌上的温情。 这本书将带你走进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许,你会惊叹于某个君王在醉酒后的荒唐决策,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许,你会看到一位艺术家在酒酣耳热之际,挥洒出传世的杰作;也许,你会发现,那些历史上伟大的变革,往往也与酒桌上的谈笑风生、或是酒后的灵感迸发息息相关。 我们不会拘泥于宏大的叙事,而是关注那些酒杯里折射出的个体命运。无论是古巴比伦的统治者,还是古希腊哲人的沉思,亦或是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放浪形骸,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在酒的陪伴下,留下了或浓或淡的痕迹。这本书将带领你,从一杯酒开始,去理解那些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去体会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去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 《酒杯里的世界史》,是将历史的厚重感,转化为一种轻松、有趣、能够触及心灵的体验。它不是教科书,也不是考据文章。它更像是一场与历史的“局”,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佳酿,在微醺的时刻,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是值得我们去感受、去思考、去回味的醇厚故事。 翻开这本书,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你或许会因为一杯酒,而重新认识一位历史人物;你或许会因为一杯酒,而对某个文明产生全新的理解;你或许会因为一杯酒,而发现历史与当下生活的微妙联系。 准备好你的酒杯,让我们一同启程,在这场以酒为引的奇妙旅程中,探索那些隐藏在杯盏之间,却又如此真切的世界史。从一杯麦芽酒,到一杯葡萄酒,再到一杯威士忌、一杯白酒,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时代,一段故事,一种文明。让我们举杯,敬历史,敬生活,敬那些在酒杯中闪耀的,永恒的智慧与情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我,一个精致的酒杯,里面却映照出世界各地标志性的建筑和历史场景,仿佛浓缩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一直对历史感兴趣,但传统史书常常充斥着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当我在书店翻开这本书时,就被它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插图深深吸引。作者似乎并不打算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讲述历史,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串联起宏大的历史画卷。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从一个看似微小的载体——酒杯,解读出波澜壮阔的世界史。它会从一杯酒的起源讲起,带我们穿越古希腊的神话时代,还是从某个王朝的宫廷宴饮,揭示权力斗争的秘密?我对书中提到的“酒杯里的世界史”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期待它能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那些熟悉的、又或是陌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酒”这一媒介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巧妙地联系起来的,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见解。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犹豫是否要购买,毕竟我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然而,它的副标题“一杯酒,品读千年风云”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历史的学习过程应该像品一杯醇酒,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甘甜与苦涩,复杂与韵味。这本书似乎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品鉴机会。我非常好奇作者会选择哪些与“酒”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来展开叙述。是古罗马人对葡萄酒的热爱,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格局?抑或是十八世纪的法国,那些文人墨客在酒馆里畅谈革命思想的场景?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历史的鲜活与生动,而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我想象着,也许书中会穿插一些与特定历史时期相关的酒类知识,或者描述某个重要历史人物与酒的渊源,从而让历史的脉络更加清晰易懂。这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令人期待。

评分

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酒杯里的世界史》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关于历史的画面。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和想象力,它暗示着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即将宏大的世界历史浓缩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酒杯”之中。我非常期待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是会从古代文明中的酒神崇拜,来解读宗教与权力的关系?还是会通过那些流传下来的古代酒谱,来展现不同时期人们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通过讲述一些与酒相关的历史人物的故事,例如那些在酒后豪情万丈,挥斥方遒的帝王将相,或是那些在酒馆里激昂陈词,推动时代变革的文人志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突破传统的历史叙述模式,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世界历史的魅力。

评分

“酒杯里的世界史”这个名字,一开始让我以为是关于酒具的历史,或者是关于某个国家与酒相关的风俗习惯。但当我看清楚封面上的插图,那密密麻麻、却又栩栩如生的历史画面,我就知道它绝非如此简单。这本书似乎是要从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去解读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不确定它会如何安排章节,是按地域划分,还是按时间顺序,亦或是以某种主题性来串联?我猜想,它可能会从某种“共饮”的行为,比如古老的祭祀仪式,引申到人类早期社会的形成;也可能从某个历史性的“酒会”,比如某个重要的条约签订仪式,来讲述国际关系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历史认知,让我看到一些之前从未被关注过的细节,或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我对作者如何将“酒”这一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如此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感到非常好奇。

评分

我一直对那种能够跳脱出传统框架,以新颖视角解读历史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书名——“酒杯里的世界史”,就成功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没有直接陈述某段历史,而是用一个充满诗意和象征意义的意象来概括其内容。我很好奇,作者究竟会如何通过“酒杯”这一载体,来折射出世界历史的广阔与深邃。是会讲述那些在酒桌上达成的政治联盟,还是那些因为一杯酒而引发的文化交流?也许,它会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饮酒的习俗差异,来展现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那么“官方”的历史叙述,挖掘出那些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人性故事,以及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却又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的细节。对于历史的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充满探索乐趣的书籍。

评分

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评分

有趣的小书 消遣可读。

评分

货品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

货品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货品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

好薄

评分

东西已经收到了,不错,给公司买的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