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是首部将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作为解决首都人口相关“大城市病”问题和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之先导的学术专著。书中特别以雄安新区为样本对“双转移”框架模式进行了应用分析。
在当前语境下,《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可为相关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参考价值。
《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的研究发现和政策思路,不仅有助于破解首都北京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探索中国特色“大城市病”解决的路径;亦或有利于探索京津冀区域有效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路径;亦有助于探索未来完善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发展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王瑜,青年学者。媒体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中国残联特邀青联委员。现就职于工人日报社。
长期报道和研究人口调控、区域协同发展、健康老龄化、媒介与文化、残疾预防与康复,人工智能、媒体融合等课题。近年来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下首都人口调控问题有较为深入研究和专业见树。主编多部著作,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在中央级媒体发表作品上百万字。
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专业奖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文献分析
2.2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2.3 文献分析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
3.1 主要概念界定
3.2 研究框架和内容
3.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四章 北京人口问题与调控制度——“双转移”价值分析
4.1 北京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大城市病”问题分析
4.2 北京人口调控政策体系特征、演变与利弊分析
4.3 北京人口调控政策的制度均衡(冲突)分析
4.4 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优先推动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的必要性
4.5 小结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人口状况——“双转移”基础条件分析
5.1 京津冀产业发展与转移条件分析
5.2 京津冀人口发展与迁移特征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京津冀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作用机制与障碍分析
6.1 “双转移”现状和主要障碍分析
6.2 “双转移”规律和作用机理分析
6.3 “双转移”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6.4 非首都功能疏解导向下“双转移”亟待解决核心问题
6.5 小结
第七章 京津冀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情景模拟分析
7.1 三地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人口承载力分析
7.2 北京产业带动人口迁出模拟预测分析
7.3 天津河北承接北京迁出产业模拟分析
7.4 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承接模拟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雄安新区标本意义——“双转移”应用分析
8.1 新区设立背景和发展概况
8.2 新区基本定位与核心功能
8.3 新区设立的意义与价值
8.4 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应用分析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与讨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A 京津冀人口总体规模预测方法和数据说明
附录B 京津冀协同发展大事记
后记
精彩书摘
《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
(1)初期侧重限制与控制。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开始逐渐感受到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在农村;另一方面,国家放松农民进入城镇的户籍严控政策。于是,来京流动人口大幅增长,为城市管理和运行带来诸多挑战,引发一些城市管理者和学者担忧。不少研究者从政策和制度管理视角人手探讨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建议严格控制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据北京市政府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市平均每天暂住和流动人口约50万至60万人,比1965年增加近四倍,比1977年增加近两倍。北京市政府曾于1985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区流动人口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标准时间为1985年4月20日零时至24时。结果发现,在调查时点内进出和停宿于市区,但不具有市区常住户口的外来人口为87万人。随着北京城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策落地,流动人口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其时来京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居首位,共32.6万人,占流动人口总量近一半。其中,从事建筑的有13.8万人,相当于北京当时建筑工总量的四分之一。有研究者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提出对流动人口实施以“限制”和“控制”理念为主导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暂住证和提高居留工作经济成本等强制手段以严控流动人口。杜午禄(1986)认为,应严控来京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和人口,建议建立必要的“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和收取“城市设施维护费”:“在京居住三天以上应申报登记;凡较长时期在京从事经济活动的除按工商部门规定征收有关税款外,还要交纳一定的城市设施维护费,用以改善和增加服务设施。”这种严格限制流动人口的思维一度延续到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这一时期,有研究者建议从立法角度加强流动人口法律控制,通过完善收费政策和加大处罚力度等举措限制流动人口进京。王举等(1993)建议加强立法工作,补充、修改、完善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体系;改变现行规定处罚无力状况,对违法从事经济活动者进行严惩;加快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收费管理和有偿服务政策。还有研究者倾向从行政管理思维出发,要求严控外来人口,轻视对外来人口基本权益和诉求的考虑。甚至有人提出除了实行证照管理之外,还应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的政策建议。
(2)中期侧重管理,辅以必要服务。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不久,北京市计委、市统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计生委进行了一次全市范围流动人口调查。这次调查以1994年11月10日为标准时间。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已升至329.5万人。彼时流动人口增长态势被学界和业界不约而同地认为“形势非常严峻”,政策和研究中“严控”总量的思想开始显著,也有部分对流动人口基本权益维护的建议。1995年7月,国家层面召开了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五大工作重点。随后,北京市政府认为,当时北京流动人口规模过于庞大,“已超过首都容纳限度”,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加强管理、积极服务”16字方针,开始加大对外地来京人员的管理力度,建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并相继出台11项严格管控制度政策,从劳动用工、工商管理、房屋管理和计划生育等各方面强化对外地流动人口管理和规模控制。这些政策取得了短期效果。有统计显示,1997年与1994年相比,北京流动人口总量下降13.2%,在京居住的外来人口数量下降15.7%。此间,不少研究者将视角放在落实16字方针和严格管控流动人口政策研究方面.并适当强调保障“已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基本权益。有研究者建议加快流动人口立法,对流动人口调控实施依法管理。北京市计委课题组(1995)根据上述流动人口调查结果研究提出“加快立法,依法调控”的指导思想,建议“逐步建立外来劳动力动态调控机制,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政策法规”;并注意保护外来人口的正当权益。研究者还建议加快制定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政策规划,把外来人口纳入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规划,以方便实施“差别化”政策。这些政策建议的主体思路是提高外来人口在京的生活就业成本,严控所谓低端人才流人,统一收取“外来人员管理服务费”,优先保证本市户籍劳动力就业等。这种以管控为主的学界理念一定程度在实践层面助推了一些政策对流动人口逐渐形成深层“制度”歧视,并延续至今。直到新世纪以后,仍有研究者强调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不到位,虽也提及管理与服务并重,但管控思维仍是基础。这一时期里,一些政策研究视角仍延续严控流动人口规模为基点,侧重行政管理和强制手段,欠缺服务意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2011)曾重点研究并提倡有效控制流动人口过快增长的“顺义模式”。
……
前言/序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作为新首都圈主体、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京津冀地区业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新的重要发展引擎。这一区域涵盖全国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的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区位优势,区域的绿色协同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然而,北京作为京津冀首都圈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核心及特大城市代表,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因人口集聚引发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滞后等一系列城市病的问题日益加剧,亟待通过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战略下的科学人口调控,来促进本地及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