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拓展自己人际交往的宽度,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圈子。一些成功人士说,在一些人生转折点上,给你带来机缘和帮助的常常是那些结识不久的新朋友。这是因为我们与熟人的交集早已确定,很难超过固有的生活轨道。而我们与陌生人来自两个不同的空间,交集越少,差别越大,这样就更容易碰撞出更多的机会与火花。因此,他们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本书《世界没有陌生人》主要从如何搭讪陌生人,如何快速地了解、认识陌生人,并与对方成为朋友,把陌生人变成自己人,刷新你的朋友圈,让你的人际关系网越来越大,工作、生活、事业越来越顺。
作者简介
洪洁,女,81年的天蝎。曾参与编辑出版过《狼道大全集》《别跟自己过不去》《18岁以前要懂点社交与礼仪》等畅销书。
目录
第一章 移动互联时代,世界没有陌生人
微信、微博、QQ,连接陌生人的世界 / 003
网络公益众筹,陌生人的温暖 / 008
从陌生人那儿借钱成为现实 / 013
共享经济,让陌生人不再陌生 / 017
第二章 三分钟,与陌生人实现零距离接触
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 / 023
见人三分笑,微笑常挂在脸上 / 027
从细节上观察陌生人 / 032
初次见面,要学会套近乎 / 037
用握手将热情传给对方 / 040
适时递上自己的名片 / 045
第三章 了解陌生人,辨别陌生人
细微处必善体察人心 / 053
谈话内容透露人心 / 056
通过交谈方式察人心 / 060
行为习惯察人心 / 062
通过眼神洞察人心 / 065
第四章 形象,接触陌生人的第一张名片
一秒定乾坤,第一印象不容忽视 / 071
六步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 075
打造良好外形的基本要求 / 078
良好的形象需要仪态来增色 / 082
良好的专业形象提高个人价值 / 094
想要当副总就要有副总的形象 / 097
第五章 与陌生人交往要有礼,礼多人不怪
“请”字当先好办事 / 103
与人见面有礼有节 / 105
仪表也是一种礼貌 / 108
“粗俗”不是“豪爽” / 111
小关心大温暖 / 115
记住对方的名字 / 118
以友善争取信任 / 122
第六章 套近乎,把陌生人变成自己人
没话找话,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 131
多说“我们”缩短彼此间距离 / 135
获得对方好感的说话技巧 / 137
场面话,会说更要会听 / 142
敢于张口,善于言辞 / 146
学会让眼睛来说话 / 149
投其所好,攻心为上 / 151
第七章 制造心动,瞬间打动陌生人的心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 / 157
背后说好话,远比当面恭维好 / 160
把握尺度,赞美如煲汤讲火候 / 162
多替对方着想,感动他的催泪剂 / 166
略施小惠能赢得对方好感 / 170
得到陌生人的肯定和认同 / 173
第八章 销售就是要不断搞定陌生人
要学会开发陌生人的市场 / 177
主动上前和陌生人说话 / 179
用肢体语言撞开陌生人的心门 / 182
找准共同点,和陌生人聊不停 / 187
让陌生人在你面前敞开心扉 / 192
为他人助上一臂之力 / 198
以情暖人,真诚打动对方 / 200
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 202
陌生人和你有共同利益 / 207
后记 / 211
精彩书摘
三分钟,与陌生人实现零距离接触
人第一次见到其他人,第一印象是在三分钟内决定的。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技能,在你见到他之后,就算是跟他握手你也会感到很温暖。那么怎么能像这些成功人士一样让人在三分钟内对你有好感,消除你们之间的距离感呢?那么这一章将告诉你答案。
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
结交陌生人时,做一些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耳听眼看,根据了解的情况决定可以接近的对象,同时要有相应的表情和行动,让对方感觉到你交友的愿望,从而相信你的诚意。
李小琳从学校毕业后找了个工作——推销保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手的缘故还是她还没有掌握推销的方法,反正一个月过去了,她一张单子也没签过。
看着李小琳整天无精打采的样子,她的好姐妹玲玲决定帮她一下。于是玲玲就叫上李小琳和自己的几个朋友一块去KTV唱歌,并顺便把这几个朋友介绍给李小琳。
到了KTV后,还没等玲玲说话,李小琳就说:“你明知道我五音不全唱歌会跑调,干嘛还拉我到这里啊?”“玩玩嘛,我看你这几天挺闷的,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
李小琳很不情愿,但碍于朋友的面子,就随便地跟那几个人打了招呼。
在别人唱歌的时候,李小琳一直坐在沙发上喝水。
从KTV出来后,玲玲还想再到别的地方玩一会,但是她那几个朋友却纷纷借口走开了。
人都是有感觉的,李小琳的行为态度已经把她的“不情愿”写在了脸上,谁还看不出来?而且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谁愿意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呢?
在一些社交场合,我们常常可能看到两个人在亲切交谈的情景,双方脸上洋溢着笑容,俨然一对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但是一上去打听,才知道他们不过是刚刚认识才几分钟。为什么陌生人见面才几分钟就交上朋友了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在宽敞的大厅里,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仔细品味着杯中的美酒,有的在小声地跟同伴说话。这时,一位穿着得体服装的先生走了进来,他微微笑着,向每一个人点头致意。当他看到大厅的一角有个高个子的人正与同伴愉快地交谈时,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几个人,然后轻轻地走到那几个人的身边,当听到他们交谈的内容时,这位先生眼睛亮了一下,脸上显出很兴奋的样子,冲着几位礼貌地点头致意。而那个高个子的人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位先生,马上站直了身体,眼睛注视着这位先生。这位先生向高个子的人伸出了手,同时嘴里说着“您好……”随着两只大手握在一起,一段愉快的交谈开始了。
许多人在同老朋友交谈时感到自然协调,而面对陌生人时却显得很拘谨,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老朋友都相互了解,彼此之间没有距离。而对陌生人却一无所知,特别是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有些人甚至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因此,如果你想把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这种要求,你才能有这样的表情,才能有这样的行动。
上面那位先生开始时注意到了高个子的人,观察了一下之后心里有初步的判断,于是向他们走去。然后又倾听了他们的谈话,了解到他们的话题,这样脸上才有了兴奋的表情,才有结交那几个人的行动。显然,这位先生的表情和行动已经感染了那位高个子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因此,双方的交谈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那么,面对一个很想认识的陌生人,你需要怎么做呢?那就是:开放的肢体语言,你要微笑,打招乎,握手,眼神接触,点头示意。总之,要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想与他交谈的人;并且是一个很友好,善良的人。
结交陌生人一定要克服恐惧、腼腆等心理,抛弃思想包袱,做超脱的一代,做一个洒脱的人。
见人三分笑,微笑常挂在脸上
一位诗人说:“我最喜欢的一朵花是开在别人脸上的。”
微笑就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花朵,微笑是升起在人们心中的太阳,是一个人能够献给渴望爱的人们的高贵礼物。当你把这种礼物奉献给别人的时候,你就能赢得友谊,还可以赢得财富。
西班牙内战时,一军官被俘。在即将被处死的前夜,他掏出仅有的半截香烟,想吸上几口缓解临死前的恐惧,却没有火。在他再三请求之下,看守总算毫无表情地掏出火柴,划着火。当四目相对时,军官不由得向士兵送上了一丝微笑。令人惊奇的是,那士兵在几秒钟的发愣后,嘴角也不太自然地向上翘了,最后竟也露出了微笑。后来两人开始交谈,谈到了各自的故乡,各自的妻子……最后,那士兵竟然动了感情,并悄悄放了他。
西方一位心理学家做过微笑训练的实验,要求参加者每天坚持对人微笑。一个月后,有人感激地说:“我每天坚持这样做。刚开始时,大家感到惊讶,后来习惯了。这个月我在家庭中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还多。现在我已养成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对我微笑,以前对我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显得热情起来了。”
你瞧,多么奇妙的笑啊!它可以沟通心灵,融洽关系,能驱走阴冷,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小梅一家住了十几年的平房,今年夏天终于要搬到高楼里住了。“去看看新家!”尽管那是座旧楼,小梅仍然掩饰不住心中的美意。一脚踏进闷热的电梯间,小梅的高兴劲儿减少了一半:
一张伤痕累累的桌子将电梯间一分为二,桌子后的高椅子上坐着一位40多岁的冷面电梯员。看着那张冷脸,小梅另一半的高兴劲儿也消失无踪,顿时感到气温似乎在零下。
“几层?”电梯员冷冷地问。
“9层,”小梅想缓和一下气氛,赶紧利用平时人际关系的功底露出一个微笑,“阿姨,您的工作挺辛苦的,这么热的电梯间。”
“可不是吗?”电梯员冰冷的脸开始融化,“这么小的地儿,就这么个小电扇,一坐就是6小时……姑娘,9层已经到了。”电梯员竟然也微笑着提醒她。
小梅忽然发现自己的心情又好起来了,看来,一个微笑再加上一声问候就像一股暖流,瞬间就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陌生的心灵。
后来乘电梯时,小梅和开电梯的师傅聊得更多了,更亲切了。一天,小梅同几个装修工带着木料来到电梯前,一比划,木料放不进去。
“小梅,来,把我的桌子和椅子搬出去,你再把木料一斜,就能放进来了。”电梯阿姨看来很有经验,果然一切顺利。
木料运送如此之快,邻居禁不住问小梅:“你们是怎么把木料运上来的?”
“电梯呀。”“啊?我们同样的木料,电梯员说:‘这个太长了,电梯里放不下,你们走楼梯!’9层啊,我们一层层地扛上来的!”
小梅心里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张冰冷的脸需要用微笑和温暖的问候来融化。
从此以后,小梅在单位见人就微笑,打招呼、问候,小梅的人缘也就越来越好,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人气急升”,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微笑。
现在的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只顾着忙乎自己的事,已经很少关心别人了。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内心深处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怀,此时,给他们一声问候和一点关心,满足了他们情感上的需求,他们就会用热情来回报你。
为什么小小的微笑在人际交往中有如此大的威力?原因就在于这微笑背后传达的信息是:“你很受欢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请问,谁不喜欢这样的信息?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轻而易举,却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让我们微笑吧,微笑着面对生活,面对周围的人。
每天早晨上班前对你的家人微笑,她们就会在幸福中盼着你的归来;上班时向门卫微笑着点个头,他会友善地还你一个欣赏和尊敬的微笑。
每天遇到同事主动微笑,打个招呼,你也会人气急升。
开车并线时,摇下车窗,向后面司机点个头,微笑一下,还有人会不让你吗?
餐厅里吃饭时,服务小姐倒完茶后,微笑着对她说声:“谢谢你,茶倒得真好。”尽管那是她应该做的工作,可是,她会觉得你的微笑和问候是额外的奖赏。
当你每一次奉献出微笑的时候,你就在人类幸福的总量中增加了一分,而这微笑的光芒也会回照到你的脸上,给你带来方便、快乐和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呢?
……
《世界没有陌生人:认识比自己优秀的人并与他们成为朋友》 导论:心智的疆界与连接的可能 我们常在人群中感受到一种微妙的疏离,一种看不见的墙壁将我们与他人隔开。这种隔阂,有时源于我们的恐惧——对被拒绝的恐惧,对暴露自身不足的恐惧,或是对未知境地的天然警惕。有时,它又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优秀”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品质,是一种我们注定无法企及的彼岸。我们习惯于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区里打转,与那些与我们相似、与我们旗鼓相当的人建立联系。然而,这种固步自封的生活,往往让我们错失了更广阔的天地,错失了那些能够点亮我们人生旅程、激发我们内在潜能的宝贵机会。 《世界没有陌生人》并非一本简单的社交指南,它更是一次关于心智解放的旅程。它挑战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鼓励我们打破自我设定的壁垒,去拥抱那些在我们看来“比自己优秀”的人。这里的“优秀”,并非狭隘地指代财富、地位或名望,而是指那些在某个领域拥有卓越见解、丰富经验、深厚学识,或是拥有独特生活智慧的人。他们或许是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许是某个领域的探索者,又或许是仅仅在生活中以其态度和行为传递着积极力量的个体。 本书的核心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却被无数人忽视的真相:世界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充满了无法逾越的鸿沟。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优秀”个体,并非生活在我们想象的另一个维度,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有着自己的挣扎、困惑与成长。而我们,也并非如自己常常认为的那般渺小或不足。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迈出那一步,去打开那扇被心墙紧锁的门。 “陌生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距离感和不确定性。但本书却试图消弭这种距离,将“陌生人”转化为“潜在的连接者”。它并非教导我们如何去“利用”他人,而是倡导一种基于真诚、尊重和共同成长的关系建立方式。它引导我们认识到,每一次深入的交流,每一次真诚的请教,每一次平等的对话,都是一次心智的拓展,一次自我价值的重塑。 第一章:打破“优秀”的迷思——看见平凡中的不凡 我们对“优秀”的定义往往过于刻板和片面。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被灌输了许多关于成功的模板,这些模板常常带有鲜明的标签,让我们觉得只有达到这些标签上的要求,才配得上“优秀”二字。然而,这恰恰限制了我们对人才的认知,也筑起了我们与他人连接的障碍。 本书将首先挑战这种狭隘的定义。它会带领读者审视自己对“优秀”的理解,并鼓励大家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不凡”。这种不凡,可能体现在一个人对待工作的专注与热情,体现在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体现在一个人分享知识时的慷慨与无私,甚至体现在一个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体察。这些品质,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 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本书会展示,那些我们认为是“优秀”的人,他们的起点也并非总是显赫,他们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他们同样经历过迷茫、挫折,甚至失败。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们独特的视野和坚定的意志。当我们能够看到他们身上的“人”的特质,看到他们与我们共通的脆弱与努力时,我们与他们的距离感便会自然消弭。 我们会被鼓励去练习一种“看见”的能力。看见那些默默付出、持续精进的人;看见那些在特定领域拥有独特建树但未必声名显赫的人;看见那些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贡献力量的人。当我们不再被表面的光环所迷惑,而是能够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品质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优秀”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散落在我们身边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光点。 第二章:心态的重塑——从敬畏到好奇,从自卑到自信 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产生心理距离,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不自觉的敬畏,甚至是一种自卑。我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对方拥有我们所缺乏的一切,而我们则在这场无形的比较中处于劣势。这种心态,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阻碍了我们主动伸出手。 本书将聚焦于心态的重塑。它会引导读者认识到,这种“敬畏”往往是建立在想象之上,而非事实。真正的连接,始于平等的姿态。它并非要求我们摒弃对他人成就的认可,而是要用一种更为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好奇心”将是解锁新连接的关键。当我们不再将对方视为需要仰望的神坛,而是带着一颗纯粹的好奇心去探索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去体会他们的经历时,整个关系便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好奇心让我们放下评判,专注于理解;它让我们从被动的接纳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同时,本书会强调自信的建立。这种自信并非来自盲目的自我膨胀,而是源于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即使在看似“优秀”的他人面前,我们也有自己可以分享的见解和经验。自信让我们能够以更从容和开放的心态去与人交往,不再因为害怕显得“不够好”而退缩。 我们会学习如何识别和转化那些阻碍我们连接的负面情绪,例如对自身不足的过度关注,对被拒绝的恐惧,以及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通过具体的练习和反思,读者将被引导去建立一种更加积极和包容的自我认知,从而以更开放和勇敢的心态去迎接与他人的连接。 第三章:策略的实践——开启对话,建立桥梁 认识到连接的可能并重塑了心态,下一步便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如何才能有效地与那些在我们看来“比自己优秀”的人建立联系呢?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策略,帮助读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 首先,它会强调“主动性”的重要性。等待别人来发现你、接近你,尤其是在你渴望学习和成长的阶段,往往是效率最低的方式。主动去创造机会,去发起对话,是打开局面的关键。 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初次接触”。这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引起对方的注意,以及如何用简洁而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自己。这并非是教导如何“套近乎”,而是鼓励一种真诚的、有目的性的互动。 “提问的艺术”将是本书浓墨重彩的部分。向“优秀”的人学习,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提问。但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提问,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回应,并留下积极的印象?本书将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能够激发深度思考、展现你对某个领域热忱的问题,而不是那些流于表面的、容易得到标准答案的问题。 “价值交换”的理念也会贯穿其中。每一次的连接,都应该是双向的。你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对方,但在其他方面,你也可能拥有对方所需要的,或者仅仅是你独特的视角和热情。本书会鼓励读者去思考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什么,即使只是一份真诚的倾听,一份积极的反馈,或是一次偶然的启发。 此外,本书还会探讨如何“持续维护关系”。初次的连接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友谊和有益的联系需要长期的经营。这包括如何保持适度的联系,如何适时地提供帮助,以及如何在对方需要时给予支持。这些都并非刻意的讨好,而是基于尊重和真诚的良性互动。 第四章:拓展人脉的深度与广度——不止于“优秀”的圈子 “世界没有陌生人”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认识比自己优秀的人”。它更是一种对人际连接的全面解读。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到,人脉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而多元的过程。 它会鼓励读者去打破“同质化”的社交圈。与我们相似的人容易让我们产生归属感,但如果我们一直只与相似的人交往,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与那些思想、背景、经历都与我们不同的人的碰撞。 本书会倡导一种“广度与深度并存”的社交策略。在拓展人脉的广度时,我们也要注重挖掘关系的深度。那些仅仅停留在点头之交的关系,很难在关键时刻提供真正的支持。而那些真正深入交流、彼此信任的朋友,则能为我们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 “跨界连接”的价值会被反复提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迥异,与他们的交流,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甚至催生全新的创意。 同时,本书也会强调“回馈与分享”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络,并非是为了索取,更是为了贡献。当我们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和经验时,我们的人脉网络就会变得更加稳固和有生命力。 结语:生命的无限可能,始于每一次真诚的遇见 《世界没有陌生人》最终指向的是一种更积极、更开放、更充实的人生。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社交,更是关于如何看见和创造人生的无限可能。 当我们不再将他人视为高不可攀的存在,而是视作潜在的伙伴、导师和朋友时,我们内心的恐惧和限制便会随之瓦解。每一次主动的伸出手,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都是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一次对自我边界的拓展。 本书鼓励我们拥抱这个充满连接可能的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陌生”面纱后的智慧和温暖。它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敞开心扉,用真诚去打动,用智慧去交流,用行动去连接,我们就能发现,我们身处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善意与机遇的大家庭,而我们,也终将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认识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更会发现,那个一直以来被我们低估的自己,其实也拥有着无限的光芒和潜力。每一次真诚的遇见,都可能成为生命中一道新的风景,一次新的启程。世界,因为连接而不再陌生,人生,也因此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