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充满温馨气息的暖心之作
18年的教子手记,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多彩的童年时光跃然纸上,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挫败,有喜悦,有烦恼,从中可以看到每个孩子成长的影子。
一部力透纸背的养育实战全书:
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自制力、阅读力,如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难题,如何带领孩子寻找幸福力,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广大父母提供了有效实用的经验与方法。
一本多角度观察和阐述的诚意之作:
有母亲、孩子、父亲多角度的阐述,为读者带来多重阅读体验,激发读者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给予他们太多的关注和爱,却常常忘了告诉他们,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支持,却常常忘了教给他们如何幸福。其实,幸福并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它就在你的手中、心中。作为一位老师和一位妈妈,作者用手中的笔,温暖细腻地呈现了孩子在学前和小学阶段的真实故事,冷静客观地对当下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反思。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多彩的童年时光跃然纸上,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挫败,有喜悦,有烦恼,从中可以看到每个孩子成长的影子。
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自制力、阅读力,如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难题,如何带领孩子寻找幸福力,如何带领孩子寻找幸福力,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以一家三口不同的视角,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具体的办法,帮助大家扫清心中的迷茫、照亮前行的路。
在被种种育儿焦虑裹挟的当下,我们不妨打开这本书,带领孩子叩开幸福之门,让每个孩子都活出幸福的模样。
付广娟
她是一位幸福的老师。在教育一线深耕细作二十余年,收获了累累硕果: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长春市“十佳教师”,八次获得长春市政府嘉奖,曾被评为长春市“巾帼十杰”。她用心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她是一个幸福的妈妈。在她的培养下,她的孩子健康、快乐,有责任、懂担当。18年来,她坚持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读她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幸福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是一名幸福的公益人。作为资深的家庭教育专家,她在各地做过上百场的讲座;到各大广播电台进行过几十次关于家庭教育节目的现场直播。她的分享影响着千万个家庭,让每个家庭都走向了幸福之路。
王晨宇,付广娟之子,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
王宏伟,付广娟丈夫,长春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学科中心组成员。
推 荐 序 幸福的教育收获幸福的人生 / 1
自 序 流淌在故事中的幸福 / 3
写在前面 通往幸福的路 / 5
第1章 在幸福中,拥有幸福力
唤醒幸福,从创建美好开始 / 12
幸福的诱惑 / 12
寂静的夜晚并不寂静 / 13
没有翅膀,我也能飞翔 / 15
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 16
生活进行时 / 17
群体发声,共话成长 / 19
民主可以让孩子更早独立 / 20
男孩哭吧不是罪 / 2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22
防止语言疲软,及时补钙 / 25
最贴心的朋友 / 26
卫生间里的书香 / 27
幸福无极限 / 28
经历是财富 / 29
暴风雨中的温情 / 31
理解万岁 / 32
暖心话语,浸润心灵:经常和儿子讲的20句话 / 33
拥抱幸福,对生命充满尊重和敬畏 / 35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35
爱在冬日 / 37
最难忘的战斗 / 38
爱在每个生命前 / 39
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 40
承载幸福,种下你的健康树 / 42
美有千种,各有不同 / 42
爱就大声哭出来 / 43
痛在心头 / 44
有一种累叫妈妈觉得你累 / 47
这种苗条我们不需要 / 52
第2章 八种品质,让孩子活出幸福的模样
感恩也是一种能力 / 56
童心无忌 / 56
宝贵的传承 / 57
心与心的交流 / 59
感谢生活 / 60
热爱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 / 62
让幸福洒满天空 / 62
面对生命总会有一丝感动 / 63
热爱缘于体验 / 65
每个生命都是完美的 / 66
爱在手心里 / 67
让孝顺在孩子心中生根 / 70
让孝道浸润心灵 / 70
即时行孝 / 71
男孩子的羞涩 / 72
让孩子在责任中成长 / 74
人非圣贤 / 74
把握每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 75
骨子里的家国 / 76
小的责任会成就大的担当 / 78
经历就是财富 / 79
学会坚持,遇见更好的自己 / 81
喜欢就去做 / 81
成功的基石 / 85
我有我的原则 / 86
学会节俭,从点滴做起 / 89
抠门好处论 / 89
原来我也有弱项 / 90
传统教育的盲区 / 92
节俭也要有度 / 93
体验自信,拥抱成长 / 95
我家钢琴很快乐 / 95
愉快地工作更容易成功 / 97
自己的人生自己书写 / 99
炫耀也可以带着妈妈 / 100
目标很重要 / 101
先定个小目标 / 103
习惯自制,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 10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105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 106
放纵一下未尝不可 / 108
领导的最高境界 / 109
疯狂有度 / 110
第3章 五种途径,带领孩子寻找幸福力
激发兴趣 / 114
带孩子走进书的世界 / 114
喜欢就是没办法 / 115
吹响战斗的号角 / 117
阅读是自己的人生 / 118
发现特长 / 120
原来电视是用来听的 / 120
小不点儿生存技能 / 121
心灵是多彩的 / 123
好大的王国 / 124
挚爱人生 / 125
引领思考 / 127
实践出真知:善读无字之书 / 127
上学没那么简单 / 128
不可回避,不如面对 / 130
赢在方寸之间 / 131
男孩子也可以心灵手巧 / 132
思辨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 134
认识自己 / 13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136
参与动手 / 138
不用担心孩子的手指 / 138
心在哪里 / 139
谁拨动了我幸福的心弦 / 141
淘气的孩子总是好的 / 142
打造思维 / 144
人生各有不同 / 144
原来广告也精彩 / 145
背后的乐趣 / 147
演绎别人的人生 / 148
成长的别样方式 / 150
打开思维的门 / 151
形象思维很重要 / 152
社会是个大舞台 / 154
第4章 用“心”呵护孩子的幸福力
理解孩子成长的十个烦恼 / 158
父亲的教育 / 166
引领孩子行动的十件事 / 169
触及心灵的八条感悟 / 179
幸福后记 / 187
放纵一下未尝不可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在信息化的时代,不能不说一切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孩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家长适应了,孩子没出现太大的问题;有的家长没来得及适应,孩子的问题就特别严重。
电脑的问题是每家都要面对的。我一直和孩子理直气壮地说,不能多用电脑,他的眼睛不好,眼镜度数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但是,我知道,这只能用几次,不能作为永久的理由。
后来我们就探讨,游戏应该怎样玩,玩多长时间合适。注意,我们从来就不说玩不玩、为什么,因为没有这个可能。所有的孩子都玩,你让他当傻子,他肯吗?一定不肯,这件事不可能成立。既然连可能都没有,我们就不去讨论这个伤感情的问题。
我们只需要讨论怎么玩,玩多长时间合适。
儿子知道的游戏很多,因为同学玩得太多了。家里条件好的,玩得更早,在游戏刚刚有的时候,他们就玩上了。这样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显摆,所以一般的同学都会略知一二。但是他们不会借给别人玩。所以,其他孩子也只是知道而已,肯定没玩过。
儿子会说出很多游戏,我们会一起探讨哪个游戏有意思,哪个游戏玩过后不会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我们商量的结果是,游戏一定要玩,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玩,具体时间应该在两个小时左右。如果玩得差不多了,那就两个小时内结束;如果没有结束,也可以放宽政策,多玩一些时间。
看儿子的样子,商量出这样的结果他是很满意的。我想,他一定没想到我会给他这么多的时间。每次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都会提前提醒,免得他玩过头。最主要的还有一点,我家的电脑在我屋里,时间及玩什么都可以在我的掌控范围之内。这不是刻意的,但正因为如此,儿子才会在屋里玩得自然,玩得有节制。
其实大人也一样,如果我们生活的范围内,没有任何的控制,我们也很难做到慎独,很难按照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一旦有一定的约束,比如事先做好时间限制,又沟通了玩的内容,自然就不会有其他的想法。这样一切就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了。
前期的沟通特别重要。一切需要商量,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大度和包容,同时又让他不能随心所欲。这就看家长的工作艺术了。
暖心贴
作为父母,都不想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但方法不当,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如果做事讲规矩,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绝不能因为自己高兴与不高兴,或者因为孩子的成绩好与不好,就随意地改动规则。这样会失去信用,以后的规则就很难执行。
游戏不能堵死,但也不能放纵,总得让孩子们有一定的约束,要想好应对的办法,时间、内容等要有规定。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样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推荐序
幸福的教育收获幸福的人生
认识付老师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你在她的脸上看到的永远都是最灿烂的笑容,在她的身上感受到的永远都是最强大的磁场和满满的正能量,懂得她的人都能体会到她教育的落地生根。
她的人生很充实。她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情怀。她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也是一名幸福的妈妈。
作为教师,她坚守着自己良知教育的阵地,让上千个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她不但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还影响着上千个家庭,让每个家庭都幸福绵长,她让很多因为孩子教育走向破碎的家庭最后走向了幸福。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有人说,她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流,可以让孩子净化心灵,让家长在喧闹的都市生活中走向安静。她将家庭教育做到了骨子里,深入人心,沁人心脾。她一直在一线工作,但她的铁粉却有几万人,因为她做了最实用的家庭教育。
她还是一个幸福的妈妈。她的儿子很优秀,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一定源于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对优秀的父母。她的优秀的标准与别人不同,她只要孩子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她只要孩子有责任、懂得担当、有感恩之心、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她只要孩子幸福就足够了。
她的儿子于2017 年考入了心仪的清华大学。在新的人生舞台上,他尽情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和未来。舞台上、绿茵场上、自习室里……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这就是她心目中优秀的孩子。她只想让孩子幸福,她的孩子是幸福的。
《给孩子的幸福力1》这本书是她用自己的教育经历为大家解读什么是幸福的教育、怎么做幸福的教育、如何让一个孩子收获幸福的人生。
她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她会聚集教育的合力,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她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法,她的威信不是生硬的,而是让你感愧于心。
她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情怀,她会帮助任何一个人,不计得失。
她有自己独到的教育坚持,她会演讲、会写书、会做个人咨询。她把教育真正做到了落地。
还有人说,她是草根型家庭教育专家。她从教育一线的二十五年经验中提纯,她把家庭教育做到了家长和孩子的心中。她没有说教,她与孩子有着那么多感人的故事,都让你产生共鸣,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做最好的家长,可以让每个孩子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收获幸福的人生。这是每个家长的期待,也是这本书可以带给每个家长的。
教育要因材施教,整合付老师最好的教育经验,寻求最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方法,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长、成才,都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妈妈、作为老师,作者以双重身份创作的这部家庭教育专著,值得一读!
潘炜 博士
自 序
流淌在故事中的幸福
幸福的人生有很多种,每家的幸福都是不同的。
本书是我们一家三口共同写的一本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书的核心词就是幸福,我喜欢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努力实现了;我喜欢分享幸福,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于是写了这本书与大家共勉。
我做了20 年的班主任、24 年的学校教育、18 年的家庭教育,有着那么多与我息息相关而又可爱的家长们,我想把这本书献给那些喜欢我和喜欢我的孩子们的人,如果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的启示,抑或可以改变一个家长的教育理念,我也就知足了。
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讲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和孩子的故事。这里有关于学习的故事,有关于玩的故事,有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经历而又困惑的事,我只想抛砖引玉,让更多的父母豁然开朗,让更多的家长更幸福!
反思自己对学生和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我发现,好的教育应该是由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都是值得珍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想要教育出一个身心健康而又优秀的孩子吗?讲一讲你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吧。如果没有,我们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了问题。真正做教育的人应该是有故事的人。每个父母都应该是教育的参与者。大大小小的故事就构成了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这就是所说的家风吧!每个家庭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个孩子都可以享有最好的家庭教育。分享儿子成长的故事,做点有益于大家的事,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全家的幸福!教育不难,我们只要努力,没有克服不了的事,一定有一种教育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与家风息息相关。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它似一棵大树,一面成长,一面吐露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台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环境中每个人的言行品格,都会融入成长过程,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还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成员的性格爱好等构成了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长久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道德素养、为人处世、生活习惯等,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留下家风的痕迹。
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谅解。有人谈及家风,有人甚至谈及家训,但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主动接受,让孩子感受得到,否则一切的文字都形同虚设。家风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我把自己家的家风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小故事中,让家风有了灵魂,让家风有了味道,让家风有了落地的载体。如果想了解一个清华学子是如何在一种综合、潜在的力量下成长的,那就看一看我家的故事,感受一下在家事中蕴含着的家风、在家风中藏着的幸福感吧!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甚至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但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全然不同的体验。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自然,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更像是家长之间在分享育儿心得,充满了共情和理解。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正是我在育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困惑,比如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发脾气?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社交关系?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深入浅出的解答。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看见孩子的努力”这个部分,以前我总是更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在过程中付出的汗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努力,比单纯赞美他们的结果更重要,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书中提供的案例都很贴近生活,我读的时候常常觉得“这不就是我家孩子吗?”,然后就会对照着书中的方法去尝试,发现真的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的育儿路上点亮了一盏灯。我一直觉得,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这本书恰恰就聚焦在“幸福力”这个核心上,它没有教我们如何让孩子成为学霸,也没有教我们如何让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教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平和、积极的心态,如何培养他们的韧性、同理心和创造力。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允许孩子不完美”的论述,这让我意识到,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书中提供的许多小练习和小方法,都非常接地气,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着用书中的理念去引导孩子,比如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找到乐趣。这本书就像一本温暖的指南,指引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得孩子、更懂得如何去爱的父母。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是我近期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育儿读物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作者并没有试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秘籍,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孩子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我们的引导,帮助孩子发展出强大的心理素质。书中关于“接纳孩子的情绪”的部分,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希望孩子能“听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希望他们能“坚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允许孩子哭泣,允许他们表达负面情绪,才是真正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情绪的开始。而且,书中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意识到,给予孩子适度的挑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远比事事代劳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关注了“行为”,更深层次地触及了“心”。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太惊喜了!我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因为平时也给孩子买了不少课外书,但这本书的包装和封面就特别吸引人,色彩明亮,图案又很有童趣,感觉很用心。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排版设计也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文字大小适中,间距舒服,图片也生动有趣,完全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形式。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非常实用,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能真正落地的建议。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一直觉得这是个难题,但这本书里给出的方法很简单易学,我尝试了一下,效果真的很不错,孩子现在愿意跟我分享更多内心的感受了。还有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书中也有很多巧妙的互动方式,让孩子在玩耍中就能学会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用最温和、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个朋友了,大家都觉得非常有价值。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育儿书。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术语,而是回归到最本真的亲子关系上。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和温暖的笔触,探讨了如何才能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建议,比如如何倾听,如何回应,如何提问,这些看似简单,却往往是我们家长容易忽略的细节。我记得有一段讲的是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犯错的问题,书中强调的不是惩罚,而是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承担责任,并从中学习。这与我之前的一些传统观念有所不同,但仔细想想,确实更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让我们从根源上改变育儿方式。每次读完,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打开了通往更和谐亲子关系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