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禦用填詞人劉卓輝,親曆者的視角,抒寫那一段光輝歲月與海闊天空
Beyond,一支成立於彈丸之地的樂隊,從一無所有,到紅遍整個華人社會,他們經曆瞭怎樣的風浪和離閤?
從大放異彩到傢駒遽然離世,再到三子各自發展,Beyond的音樂和他們周遭的音樂環境經曆瞭怎樣的變化?
Beyond風行三十年,讓一代又一代的樂迷與之共鳴、受其激勵,無畏闖進大世界,他們的音樂背後有著怎樣的密碼?
前 言 1
第一個十年 傢駒時期(1983—1993) 1
1983:一支傳奇樂隊的誕生 5
1984:Colony Rock 11
1985:樂隊潮流的起落 15
1986:再見理想和一無所有 23
1987:地下與流行的夾縫中 31
1988:大地—北京之行 38
1989:在主流大放異彩 48
1990:光輝歲月——作品放眼國際 55
1991:Amani——心懷大愛 66
1992:長城——音樂路上的革命徵程 70
1993:無淚的遺憾——痛失傢駒 82
第二個十年 三子時期(1994—2003) 91
1994:仍然是要闖 94
1995:不是每一種聲音都叫音樂 102
1996:Beyond 得精彩 105
1997:大時代——香港迴歸 110
1998:依然麵對現實不會低頭 116
1999:三子分頭發展 120
2000:新的裏程碑 124
2001:如果理想再可以重建 128
2002:掌聲終會歸於平靜 136
2003:抗戰二十年 141
第三個十年 個人發展(2004—2013) 149
2004:我在存在 152
2005:正式的告彆 156
2006:傳說繼續 159
2007:樂隊復興潮 164
2008:你遠去我卻繼續走 170
2009:無畏闖進大世界 179
2010:變化比計劃還快 183
2011:如果命運能選擇 188
2012:榮光依舊 192
2013:海闊天空——無聲光陰歲月永無盡頭 195
後 記 203
附一:Beyond 1988 北京日記 206
附二:圖片目錄 224Beyond 是來自香港的樂隊,雖然他們曾到過日本發展。但也正如傢駒所言:“無論去到多遠多遠,最後我們都會返迴到這裏的……最後最後,我們都是代錶香港的樂隊。”
黃傢駒曾經說過:“香港沒有樂壇,隻有娛樂圈。”
這句話傷瞭很多認認真真做音樂的香港音樂人,雖然很偏激,但也是一針見血,讓香港樂壇常常反省。
紅遍華人地區的Beyond,他們成長於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一個既造就瞭不少音樂人但又同時抹殺瞭很多音樂人的地方。我想,要談一個樂隊的來時路,他們所生所長的地方是無法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談Beyond 就不能不談談香港這個城市。談一個樂隊的際遇,也不能不談時代背景所賦予他們的意義,所以在本書中我希望能讓讀者看到香港樂壇的輪廓。
簽約大公司,隱含瞭告彆地下時期的意味。地下時期的他們做瞭很多,自費齣碟和辦演唱會,有理想的滿溢,也有對現實感到無奈的唏噓與嘆息。雖然他們創作的音樂很前衛,但得到的賞識隻來自地下音樂圈子,群眾基礎淺,叫好不叫座,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音樂,他們選擇走嚮主流樂壇,嘗試“走入建製”,發揮更大影響力。
一旦走進以市場利益為主要考慮的音樂工業,就有很多東西需要考慮,限製很多,創作音樂的自由度肯定比地下時期少,理想仿佛要懂得平衡與現實的差距。“再見理想”因此有瞭第二層的含意,他們不再是當初的無人賞識,而是,有人賞識,得到很多的機會,然後呢?
在1988—1991 年,Beyond 走紅得很迅速,一首接一首的《大地》《真的愛你》《歲月無聲》《不再猶豫》等成為大眾朗朗上口的麯目,更不時晉身每年歌麯頒奬禮。
在音樂變得愈來愈商業流行的時候,Beyond,特彆是傢駒的世界觀亦變得愈來愈廣闊,音樂題材再不局限於理想與迷失一類的個人情感睏惑中,而是走嚮更宏大的視野:和平與愛。
他把曼德拉寫進《光輝歲月》裏,把對戰爭的思考寫進瞭Amani。90 年代之後的Beyond 不論是在音樂技巧還是在思想方麵,都顯得愈來愈成熟,就像從大男孩成為男人的過程。在音樂變得更流行之際,雖然短暫地引來一些背叛搖滾樂的批評,但從Beyond 的態度及錶現看來,他們一直都沒有忘記初衷。
老生常談,搖滾永遠不隻是形式,而是一種精神,獨立的精神。Beyond 的音樂不獨是“商業”二字就可以解釋的,他們的音樂反映著他們的態度,訴說著很多對生活和對世界的感受,總是會有些深意在裏頭,影響巨大而深遠,這是很多流行歌手都做不到的。
《BEYOND正傳3.0:1983-2013》,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時間的縱深感。1983年到2013年,這三十年,是無數中國人經曆社會巨變、個人奮鬥的關鍵時期。而BEYOND樂隊,他們的名字在許多人心中,早已超越瞭音樂本身,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一種時代的烙印。我一直覺得,一部能夠將一個樂隊的成長曆程,與一個國傢、一個時代的變遷緊密聯係起來的作品,必然是極具深度和價值的。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在那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三十年裏,BEYOND樂隊是如何一步步成長,他們的音樂是如何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麵貌,他們的呐喊與思考是如何觸動瞭無數人的心靈。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那些觸及時代痛點的歌麯,那些鼓舞人心的鏇律,以及它們在不同社會背景下所引發的共鳴。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音樂人的傳記,更是一部關於時代變遷的社會史,我渴望從中找到屬於那個時代的獨特韻味和深刻記憶。
評分《BEYOND正傳3.0:1983-2013》這個書名,光是聽著就有一種莊重而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1983到2013,整整三十年的時間跨度,這是多少人的青春、事業、人生軌跡交織在一起的歲月啊。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刻記錄時代變遷、反映社會轉型進程的作品情有獨鍾,而這本書名恰恰暗示瞭它擁有這樣的潛力。BEYOND樂隊,他們不僅僅是歌手,更是那個時代無數人心中的精神符號。他們的音樂,充滿瞭力量、理想和反思,我無法想象在沒有他們陪伴的三十年裏,會有多少人的青春歲月顯得單調。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BEYOND樂隊的音樂創作、演齣曆程,與這三十年的中國社會變遷、文化思潮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的。書中是否會描繪那個年代的獨特氛圍?那些在改革開放初期湧現齣的新事物,那些思想解放的浪潮,以及人們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所經曆的喜悅與睏惑。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帶領我穿越時光,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去理解BEYOND樂隊音樂的生命力究竟源自何處。
評分讀到《BEYOND正傳3.0:1983-2013》這個書名,我立刻聯想到瞭那個充滿變革和激情的年代,尤其是BEYOND樂隊在那段時期留下的深刻印記。三十年,從1983年到2013年,這不僅僅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跨度,更是社會、文化、甚至我們個人心靈經曆巨變的時期。我一直覺得,能夠清晰梳理和呈現如此長遠曆史的書籍,必定有著極高的文獻價值和閱讀體驗。這本書名中的“正傳”二字,更是暗示瞭一種官方的、權威的敘述,讓我對書中內容的嚴謹性和深度充滿瞭期待。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構建這個敘事框架,是按照時間綫索,還是圍繞某個核心主題展開?1983年的中國,與2013年的中國,簡直是天壤之彆,而BEYOND樂隊的音樂,無疑是見證瞭這一切的獨特視角。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深入挖掘那些影響瞭不止一代人的經典作品背後的故事,那些創作的靈感來源,以及它們如何在時代浪潮中激蕩起不同的迴響。這不僅是對一段音樂曆史的迴顧,更是對一個時代集體記憶的重塑,我深信這本書能給我帶來深刻的思考和觸動。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BEYOND正傳3.0:1983-2013,一看就是一部跨越瞭三十年的史詩。我一直對那種能夠記錄時代變遷、反映群體記憶的作品充滿好奇,而這本書的標題恰恰勾勒齣瞭這樣一種宏大的敘事框架。1983年到2013年,這三十年,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簡直是人生最關鍵、最深刻的成長印記。我們從懵懂少年,到風華正茂,再到為人父母,這期間世界的變化,社會的轉型,科技的飛躍,無不烙印在我們的生命裏。我尤其期待書中如何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時代符號,比如那個年代特有的流行語,街頭巷尾的談資,影響一代人價值觀的電影、音樂、文學作品。我知道BEYOND樂隊在這個時期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音樂不僅僅是歌麯,更是那個時代的呐喊和共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他們的視角,帶領我重溫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那些充滿希望與迷茫的瞬間。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張泛黃的舊照片,一張承載著青春迴憶,記錄著時代變遷的珍貴影像。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讓那些塵封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
評分僅僅是《BEYOND正傳3.0:1983-2013》這個書名,就勾勒齣瞭一幅跨越三十年的宏大畫捲。1983年到2013年,這三十年,是中國大地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期,也是我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長階段。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捕捉並沉澱那個時代獨特氣質的作品,而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看到瞭希望。BEYOND樂隊,他們的音樂曾伴隨無數人走過青春,承載著夢想與力量。我很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呈現這三十年裏,BEYOND樂隊的音樂與時代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在那個劇烈變革的年代,他們的音樂是如何迴應社會議題,如何傳遞人文關懷,又如何在激蕩的潮流中保持獨立思考和藝術追求的。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創作幕後,那些影響樂隊成員思想的事件,以及他們如何從那個時代的土壤中汲取養分,最終創作齣影響深遠的作品。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時代、關於人生的敘事。
評分很不錯的書,喜歡
評分不錯的好書
評分不錯的好書
評分宏大敘事。 正如劉卓輝在後記裏所說:“希望讀者在瞭解 beyond 之餘,亦對於圍繞著他們三十年的環境是怎樣的一迴事,有多一些的瞭解。”
評分我一次買瞭六本。支持傢駒。支持BEYOND
評分不錯的好書
評分宏大敘事。 正如劉卓輝在後記裏所說:“希望讀者在瞭解 beyond 之餘,亦對於圍繞著他們三十年的環境是怎樣的一迴事,有多一些的瞭解。”
評分作為beyond鐵粉,必須捧場!
評分不錯,很喜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