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
:58.00元
作者:曲杰·南喀诺布 著,向红笳,才让太 译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802537088
字数:406000
页码:4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汉译本前言一
汉译本前言二
汉译本前言三
序言
序
转写指南
引言
章 “仲”(叙述故事)
节 藏文词汇“仲”
第二节 史诗《岭·格萨尔王》
第三节 格萨尔历史年代的确认
第四节 《诞生记花苑》节 选
第五节 古代的传说故事
第六节 大圆满阿赤教法中的两个故事
第七节 《诈尸变金的故事》
第八节 玛桑的传说
第九节 《麻雀的故事》
第十节 “起源神话”的叙述
第二章 “德乌”(象征语言)
节 藏文词汇“德乌”的含义
第二节 谜语
第三节 吐蕃赞普之名
第四节 象雄词汇“赤”
第五节 德乌占卜
第六节 “德乌”:传授深奥知识的手段
第七节 “德乌”:传递秘密信息的方法
第三章 十二智慧苯
节 神苯四门
第二节 苯教的“四门一库”
第三节 九乘
第四节 “笃苯”、“杰苯”和“觉苯”
第五节 四因苯
第六节 囊辛派四苯
第七节 十二智慧苯
第四章 苯教的众神与护法仪式
节 护法神的重要性
第二节 威猛图嘎尔众神
第三节 威猛扎拉战神与畏尔玛众神
第四节 兄弟姊妹护法神与喷焰神
第五节 独角战神及畏尔玛神的化身
第六节 藏文词汇“扎拉”的含义
第五章 苯教的“恰”与仪式
节 藏文词汇“恰”的含义
第二节 五大守舍神
第三节 藏文词汇“隆达”的含义
第四节 “隆达”众神
第五节 增福仪式
第六节 宅神
第七节 穆绳
第六章 苯教的替身俑与送替身仪式
节 送“堆”仪式
第二节 送替身仪式与送彩盘仪式
第三节 男俑、女俑和童俑
第四节 “堆”的种类及所需数量
第五节 替身俑的特征与祭品的重要性
第七章 斯辛派与荐仪式
节 临终时刻
第二节 斯辛苯
第三节 招魂仪式
第四节 降魔仪式
第八章 驱魔苯与净化仪式
节 十二种“塞”
第二节 “驱除”一词的含义及对仪式的描述
第三节 被消除的污秽之物
第四节 煨桑仪式
第五节 净水仪式
第六节 白灿(水祭净化仪式)
第七节 “红灿”(血祭净化仪式)
第八节 密教中的血和肉
第九节 各类血的**特点
第九章 除咒苯
节 各类咒语
第二节 净界神的供奉仪式
第三节 天界喷焰天女的满愿仪式
第四节 为世间护法神建立依处的仪式
第五节 抚慰土地神、鲁神和年神的仪式
第十章 苯教医学与**方法
节 恰辛派医学
第二节 诊断与解析主因和次因
第三节 切脉与尿诊
第四节 确定死亡的征兆
第五节 疾病的分类
第六节 膳食与行为的**方法
第七节
第八节 理疗和外治法
第九节 惑障
第十一章 星算苯与对界的控制
节 辛饶米沃且之前的吐蕃星算
第二节 藏文词汇“桂”的含义
第三节 噶孜
第四节 五行算的起源
第五节 苯教中的贡泽神变王
第六节 八卦
第七节 九宫的数字
第八节 辛饶米沃且生辰年代的确认
第九节 时轮续与绳结卦
第十节 藏族星算中的“祖拉”一词
第十一节 敦煌写卷中的“祖拉”与苯教
第十二章 苯教的创生神话与禳解仪式
节 藏文词汇“芒”的含义和人界仪轨
第二节 宇宙卵的神话与界的起源
第三节 人类的十八位祖先
第四节 “芒”的仪轨功能
第五节 九鬼十魔
第六节 各类禳解仪式
第十三章 苯教的敬鹿俑仪式与飞行法术
节 九大敬鹿俑仪式
第二节 敬雄鹿俑仪式
第三节 敬鹿俑仪式的起源神话
第四节 敬鹿俑仪式的功能
第五节 神奇的跨鼓飞行
第六节 牲祭
第七节 苯佛教派之争
第十四章 苯教的绳结卦与占卜术
节 绳结卦的起源与相关经文
第二节 卦绳的绳
第三节 绳结的形状和解释
第四节 卦师的道德规范
第五节 绳结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十五章 楚辛苯与摧灭仪式
节 楚辛苯的目的
第二节 修念神圣大师
第三节 获得力量
第四节 密宗的忿怒神变业
第五节 举行摧灭仪式
第六节 矛盾和统一的结合
第七节 喷焰摧灭法和吉邦教法派
第八节 喷焰神的起源神话
第九节 喷焰器皿
第十节 神奇摧灭弹的故事
第十一节 :囊谢洛波的教法传承
附录一(作者提供)
部分:藏文图书目录
第二部分:西方著作
第三部分:字典
第四部分:作者的著作与论文
附录二(译者提供)
部分:藏文书目
第二部分:外文书目
第三部分:汉藏词汇表
内容提要
《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仲德乌和苯》是意大利藏学家曲杰·南喀诺布的一本经典的藏学研究著作,书中作者独辟蹊径从苯教入手,研究了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概况以及西藏神话传说的起源关系问题。此次,中国藏学出版社将其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仲德乌和苯》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其广阔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整合能力。它似乎没有固守于单一的地理或文化范畴,而是以一种近乎于人类学家的细致,将看似不相关的文化现象和神话母题进行有效的连接和对比。这种宏大的格局处理,让人在阅读时不断地进行联想和拓展,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巨大的知识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模糊不清的文化交叉点时的谨慎态度,他既不妄加臆断,也不回避难题,而是用扎实的基础材料去描摹出那片灰色地带的轮廓,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这种处理方式,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学术勇气和谦逊,它构建了一个可以让人在其中自由探索的知识架构,而不是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探索式的阅读体验,是许多内容丰富但结构僵硬的书籍所不具备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成功地激活了我对古老世界的好奇心。它不像某些严肃的学术著作那样让人望而生畏,反而激发了一种探秘的热情,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查阅更多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地理资料,去验证书中所描述的那些令人神往的图景。作者对于特定仪式和象征符号的描绘,具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仿佛能够透过文字看到古代祭司的祷告,感受到那种古老信仰的庄严与神秘。这种唤醒求知欲的能力,才是优秀书籍的真正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连接不同文明思想的古老之门,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震撼和回味无穷的文化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中透着神秘的气息,拿在手里就仿佛触摸到了某种久远的回响。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布局考究,即便是大段的文字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封面色彩的运用,深沉的底色与点缀其间的某种象征性图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暗示着内容必然深邃而引人入胜。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虽然低调,却彰显了一种对学术严肃性的尊重,让人立刻感受到这不是一本轻佻的读物,而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这种对物料和工艺的重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的仪式感,让翻开每一页都变成了一种期待,仿佛在逐步揭开一个精心包裹的秘密。可以说,光是拿到它放在书架上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成功地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了,充满了吸引力,让人迫不及待想要探究其内核的奥秘。
评分从阅读的舒适度来说,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行距、字号的选择都恰到好处,确保了长时间阅读的视觉友好性。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关键概念的引入和解释上,运用了非常巧妙的留白和强调技巧。他知道何时应该密集铺陈细节,何时又该用一个简洁有力的短句来概括核心思想,使读者的注意力能够始终聚焦在最重要的地方。书中的注释系统也做得非常完善,不仅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来源,而且有些注释本身就提供了额外的背景信息,它们不是简单地拖累阅读节奏的附注,反而是辅助理解的有力工具,为那些想要深入钻研的读者铺设了便捷的路径。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这对于一本信息密度如此之高的著作来说,实属难得。
评分我对作者的叙事逻辑和论证方式感到非常折服。整本书的行文流畅得像是山间的溪流,看似随意,实则暗含了精确的流向和最终的目的地。他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堆砌史料的传统学术写法,而是将复杂的概念和繁杂的传说编织成一个连续的故事网,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跟上思路。特别是他对某些关键转折点的阐述,总能提出一个极具洞察力的解释,让人拍案叫绝,觉得自己对某些既有认知的盲点被温柔而有力地指正了。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同时又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是一种高明的平衡艺术。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回味刚才读到的那一段,思考其更深层的含义,这表明作者的文字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启发性,远超一般的知识传递,更像是一种思维的引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