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者:李翰祥 字 数:1100千
书 号:978-7-5502-9010-5 页 数:1136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印 张:35.5
尺 寸:148毫米×210毫米 开 本:1/32
版 次:2017年2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17年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18.00元(上下册)
正文用纸:75g银河书纸
编辑推荐
纪念李翰祥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
大导演回忆录一字未删完整出版!
幽默讽刺,辛辣俏皮,包袱花样翻新
说人解事,辛酸叹惋,细究竟是荒诞
李氏巨献,八卦无边,风趣无限
------------------------------------------------------------------------------------------------
师从徐悲鸿,后转投电影界大展拳脚
开创黄梅调电影热潮,席卷港台
如痴如狂收购古籍善本、古玩珍品
首位获批在故宫实地取景、拍出海外华人追忆向往的古中国
------------------------------------------------------------------------------------------------
从影心得杂感,影坛掌故见闻,老北京三教九流,无所不谈,无所不包
口语鲜活,叙事生动,乱炖方言黑话洋文于一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追加收录李翰祥罕见文章、影评,增补大量首次公开的私藏照
电影学者看见口述史,流亡者看见征途,影迷看见幕后,影评人看见秘史,八卦群众看段子
平装版、限量典藏精装版同时推出
推荐语
李翰祥一生的作品汪洋恣肆,虽也有庞杂之嫌,但若以电影去闪烁千年中华文化之火花,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这些作品竟多在背井离乡之地完成。
——皮埃尔·里斯安(Pierre Rissient)/亚洲电影专家
(曾在1960年代将李翰祥作品《倩女幽魂》《杨贵妃》推荐至戛纳电影节)
简 目
代序:由揭幕到内幕——剖介李翰祥的大作
三十年细说从头
附录
出版后记
老一辈电影人的故事,总是有股子魔力,能把人一下子拽回到那个纯粹的年代。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原生态”,没有经过现代修饰的棱角分明,直击人心。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技术革新和市场变迁的描述,作者用亲身经历阐述了技术如何在塑造艺术的同时,也反过来被艺术所驾驭。每一次行业风暴的来临,他都是站在浪尖上的人,他的应对策略和最终选择,对于今天仍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的年轻一代,无疑是宝贵的教科书。读到某些艰难的抉择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当时那种左右为难的煎熬,那份为了艺术理想而不得不进行的妥协与抗争,读来令人动容。这本书的价值,已然超越了简单的回忆,它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艺术”的深刻探讨。
评分捧起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那份沉甸甸的“老派”情怀。他笔下的世界,没有如今的喧嚣浮躁,只有对艺术本真的坚守。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人物刻画的细腻,那些他合作过的演员、编剧,甚至是剧组里的普通工作人员,在他笔下都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性格、脾气、乃至生活中的小插曲,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回忆录,更像是一部浓缩了香港乃至华语电影黄金时代的面貌的社会切片。书中的细节丰富到让人咂舌,比如为了还原某个历史场景所做的考据,那种对真实性的不懈追求,体现了那个时代电影人对职业的敬畏。读罢掩卷,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怀旧感,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这份艺术传承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老实说,带着一股子老派文人的那股子讲究劲儿,绝非现在流行的快餐式叙事可以比拟。作者的遣词造句,常常能从平实的叙述中一下子跃升到充满哲思的感悟,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个人命运的交织,让人不得不慢下来,细细咀嚼每一个段落的深意。他对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观察尤其敏锐,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和思考都具有了更广阔的格局。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灵感”如何捕捉的章节,他并没有给出公式化的答案,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片段,展示了创作是如何从生活的细微之处萌芽、生长,最终开花结果的。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壁炉旁,娓娓道来他一生的精彩故事。
评分气势磅礴,却又不失人情味,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作者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他总能从宏大的历史背景切入,迅速聚焦到具体某部电影的拍摄细节,这种叙事上的“远近景”切换极其自然流畅,让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阅读兴趣。我尤其对其中提到的一些关于传统戏曲艺术如何被融入现代电影语言的探讨很感兴趣,那种跨媒介的转化,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书中不乏对同行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描写,也有对某些艺术分歧的坦诚剖析,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信。全书读下来,感觉像是被邀请参加了一场深度私人导览,带领我们领略了电影制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辉煌。
评分这部电影导演的回忆录,读起来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让人不禁沉浸在他光影交错的峥嵘岁月里。作者以一种极其坦诚的笔触,细致描绘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那些幕后的故事和台前的大腕儿,都仿佛昨日重现。尤其是他对于电影制作工艺的描述,那种对每一个镜头、每一盏灯光的执着,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都感受到了艺术家的匠心。文字中流淌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幽默,即便谈及坎坷与挫折,也总能找到一丝自嘲的智慧,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为他那份对电影事业的纯粹热爱而动容。全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引人入胜,读完后,仿佛自己也参与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拍摄现场,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又增进了一层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