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口袋版) [日]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 东方出版社 图书书籍](https://pic.tinynews.org/13444566780/5950d9f9N2e266ac5.jpg) 
			 
				基本信息
书名: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口袋版)
定价:35.0元
作者: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60800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稻盛和夫的“会计七原则”作为“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基础”,引导企业管理者从事物的本质出发、从会计的本质出发,而不是从传统所流行的会计常识出发,来展开对企业的会计学把握。文章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例,指出每一会计原则的必要性,从而引领企业经营者理解会计原则的有效性。
内容提要
本书中稻盛先生归纳了“会计七原则”,可谓条条精辟、字字珠玑,同时也是我们经营者正确经营企业的指针。同时,“会计七原则”也是引进“阿米巴经营”的前提。事实上凡是引进阿米巴并终取得成功的企业,无不贯彻执行了这七条原则。
目录
作者介绍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高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高顾问、日本航空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文摘
**序
企业持续发展的要诀
《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是稻盛先生的一本很重要、很有分量的著作。我在接受东方出版社委托、认真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于毕业于理工科大学、技术员出身、以发明新材料、开发新产品起家的稻盛先生,居然能够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独树一帜,创造出一整套精细而实用的会计原则,禁不住由衷的敬佩。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每一位想要认真经营企业的经营者而言,本书中稻盛先生归纳的“会计七原则”,可谓条条精辟、字字珠玑,同时也是我们经营者正确经营企业的指针。
同时,“会计七原则”也是引进“阿米巴经营”的前提。事实上凡是引进阿米巴并终取得成功的企业,无不贯彻执行了这七条原则。
应日本政府的邀请,2010年2月1日,78岁高龄的稻盛先生作为新任董事长来到日航。让他大为吃惊的是,日航这么一个巨型公司,虽然人才济济,但是经营层居然不懂,甚至也不重视会计。会计报表要迟三个月才统计出来,出来的也只是“盖浇饭”式的笼统数据。他们不晓得经营企业必须依据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真实状况的数字,正如飞行员驾驶飞机而不看仪表盘一样。稻盛先生认为,这样的经营者连一家“蔬菜铺”也经营不好。于是,在向日航注入灵魂——正确的经营哲学的同时,让日航的干部学习经营的实学——简明的会计原则,就成为重建日航的当务之急。哲学、实学双管齐下,见效之快令人惊叹不已。不到半年,日航就开始大幅度扭亏为盈。到2010年底,也就是稻盛先生进日航短短10个月内,就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580亿日元的巨额利润。从2011年4月起,日航还将全面推行基于“稻盛和夫的实学”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我相信日航将会更加健康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的航空公司。
重建日航是稻盛哲学和实学的一次历史性的实践,全世界万众瞩目。
破产企业要起死回生,成功企业要持续发展,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每位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长盛不衰。那么,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什么呢?
那就是企业经营者必须不断地做出正确的经营判断。因为只有基于正确的判断,才能釆取正确而坚决的行动,才能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企业一旦判断失误,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判断错误,企业就会遭遇严重挫折,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那么,企业经营者怎样才能不断做出正确判断,怎样才能避免重大的判断失误呢?
这里有两条基本原则。
条,经营者必须具备正确的判断事物的基准,并且这种判断基准要为全体员工所共有。
测量物体的长度,尺是基准;测量物体的重量,秤是基准。那么判断事物的基准是什么呢?用稻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违背良知的判断,即使一时得逞,终必将失败。这样的道理,知易行难,在《活法》、《干法》等著作中稻盛先生都有精彩的论述。
第二条,经营者必须通过具体的数字正确而及时地掌握企业各个部门以及企业整体的真实状况。
具体该怎么做呢?在本书第二章的“一一对应的原则”、第三章的“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第五章的“双重确认的原则”、第六章的“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和第七章的“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中都有而详尽的论述。
翻译这本书,我深切的感受是:稻盛先生不愧为“实事求是”的模范。从实际出发,以真实情况作为判断的基础,而这个“真实”是确凿的、即时的、明确的、细致的、全面的、整体性的、无懈可击的、无可挑剔的真实。从这样的“真实”中才能探究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住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稻盛先生是彻彻底底的唯物主义者,是科学精神的典范。
良知与科学的结合,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高度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稻盛和夫的哲学和实学,稻盛先生的成功是不可阻挡的。
序言
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稻盛和夫先生将经营和会计的结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不仅仅是将财务数据视为一种简单的统计工具,而是将其视为企业内在生命力的体现,是企业“心”的表达。他强调,一个健康的会计体系,应该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经营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他提出的“会计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经营”,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之前对会计的理解,可能更多地停留在合规性和记账层面,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会计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他关于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体系,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如何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经营绩效的论述,都非常有启发性。这本书的口袋版设计,更是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可以在通勤途中、午休时间,随时随地汲取智慧的养分。
评分读稻盛和夫的书,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本书虽然是口袋版,但我丝毫未感受到内容上的缩减,反而觉得它更便于随身携带,随时翻阅,那种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智慧启发的体验,实在是太棒了。我一直对经营管理和会计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稻盛和夫先生将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以他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融为一体,让我看到了经营的本质是如何与严谨的会计数字息息相关的。他没有过多地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朴实、最易于理解的语言,将复杂的经营理念和会计原则娓娓道来。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思考他提出的观点,并尝试将其与我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所见所闻联系起来。尤其是关于“利他”经营哲学,以及如何通过会计来真实反映企业价值、指导经营决策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经营和会计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它教会我如何以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如何追求事业的成功,同时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对“实学”这个词并没有太深刻的理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真正体会到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实学”,并非是那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理论,而是脚踏实地的、能够直接指导实践的学问。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将经营和会计这两个看似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充满了实践指导意义。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分享了他一生经营企业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他对于如何建立健全的会计体系、如何通过财务数据来分析经营状况、如何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等方面的阐述,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欣赏他强调的“诚实”和“透明”的会计原则,这不仅是对股东负责,更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负责。他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管理概念具体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良好的会计实践如何能够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会计不仅仅是记录收支的工具,更是洞察企业灵魂、指引发展方向的明灯。
评分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稻盛和夫先生的企业管理课堂。他并非是那种高谈阔论的学者,而是将自己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提炼成一套套简单而深刻的经营法则。书中关于经营与会计相结合的部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用一种非常平实但极具穿透力的方式,揭示了看似复杂的财务数字背后所蕴含的经营智慧。我一直认为,好的会计是企业健康运转的基石,而稻盛和夫先生更是将它提升到了“经营的哲学”的高度。他提出的“用会计来管理经营,用经营来指导会计”的理念,让我认识到,财务数据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未来的指南针。他对于如何通过精确的成本核算来控制费用、如何通过利润分析来驱动增长、如何用财务报表来评估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论述,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本书的简洁装帧,反而让我更能专注于其内容的精髓,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哲人的睿智,又不乏实践者的严谨。稻盛和夫先生以其一贯的温和而坚定的语调,将经营和会计的智慧融入字里行间。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涉商海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本“指路明灯”。我一直对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感到迷茫,也对财务报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感到有些畏惧。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好会计这个工具。稻盛和夫先生并没有直接教我们如何记账,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会计在经营中的战略性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构建完善的会计体系来驱动企业不断前进。他对“成本意识”、“利润意识”等基本概念的深入剖析,让我对企业的盈利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我的经营思维和财务素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