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绘图全本玉匣记
定价:32元
作者:(东晋)许真君 著,郑同 点校
出版社:华龄出版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1788825
字数:322000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作者介绍
郑同,易学学者、编辑,周易工作室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的研究,著有《纳甲筮法新讲义》、《易学新识》等。现从事易学图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点校出版易学图书50余种,另点校《四库全书术数初集》(全四册)、《四库全书术数二集》(全三册)等术数类图书,广受国内外易学界的好评。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慕至道。真君幼而好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其喜好神仙修炼。晋太康元年,许逊举为孝廉,又辟旌阳令,治政廉俭,吏民悦服,时人感其德化,立生祠以供其像,因此后人称为许旌阳。后来见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遨游江湖,寻求至道。东晋宁康二年举家从豫章西山飞升成仙。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寿宫”。
编辑推荐
《玉匣记》一书为东晋道士许真君所著。许真君,又称许旌阳,名逊,字敬之,南昌人。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嗜神仙修炼之术,初即颇臻其妙。东晋宁康二年(374),许逊已一三十六岁。八月望日,举家四十二口,同日从豫章西山拔宅升天,鸡犬随之。著有《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灵剑子》、《石函记》、《玉匣记》等书。本书以清光绪刻本为底本,参校以现存世*早的明崇祯抄本及故宫所藏道光本、民国刊本等多种版本,相互校勘,查缺补漏,收入了见于各版本的所有内容,并请张登云先生精工绘制插图余幅,故称《绘图全本玉匣记》。从清代至民国以来,《玉匣记》就是家家、不可或缺的宝典,是人们“贵中求和,近利远害”理论依据和人生指南。《玉匣记》集各类占卜术之大成,其内容罗象,择吉、风水、占梦、五行、命理、耕种、眼跳、耳鸣、符咒等应有尽有,甚至是相猫纳犬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相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关资料,是研究中国民俗学的之书。
这本书的翻译或者说校注部分,做得非常到位,体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词汇或者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概念,注释得详尽而精准,绝非那种敷衍了事的简单释义。它不仅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解释了“为什么在那个时代是这个意思”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想要真正领会古代思维方式的读者来说,是无价的财富。我特别留意了几处关键的术语解析,发现其考据扎实,引用了多方面的佐证材料,显示出校注者深厚的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深度的解读,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读物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带有研究性质的工具书,为我们架起了一座通往古代智慧的坚实桥梁。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是超乎想象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更像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指南和思维模型。许多看似已经消逝的传统观念,通过这本书的阐述,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并且在今天的某些领域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我发现自己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选择和决策,那套古老的逻辑框架,在新的情境下依然能提供清晰的思路。这种跨越时空的指导性,是真正的好书所具备的特质。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让人忍不住想时常翻阅,从中汲取新的力量和智慧,去面对当代生活的种种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清晰度高到令人赞叹。可以看到编者在字体选择和行距、字距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考量,确保了古文在现代阅读环境下的易读性。我以前读过一些类似的古籍影印本或者再版本,常常因为排版混乱、注释拥挤而感到头疼,读起来非常费力,经常需要对照着电子版或者其他参考书才能勉强理解。但这一本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既保留了原著的古朴风貌,又通过现代的排版技术优化了阅读流畅度,可以说是完美地平衡了“信”与“达”。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图表或者段落结构,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献的人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真的没得说,拿到手就能感觉到是用心制作的。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翻阅起来特别舒服,不像现在很多书随便印印就糊弄事了。尤其是书页的边缘处理,非常精细,体现了印刷工艺的高水准。我个人对书籍的物理形态有种莫名的执着,好的纸张和装帧能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愉悦感,让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翻阅和品味。这本的封面设计也很有古韵,那种淡雅的色调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很符合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畅销书,而是真正沉淀下来的经典。拿在手里,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感觉非常踏实。而且,对于这种需要仔细研读的古籍类书籍来说,良好的阅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本绝对是做到了极致,让我从拿起它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敬意。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严谨性与逻辑性。虽然题材看似庞杂,涉及古代的方方面面,但作者(或者说整理者)似乎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在引导读者。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试图建立一种系统性的认知框架,而不是单纯罗列孤证。这种结构上的美感,比起内容本身,更能体现出整理者的深厚学养。每章节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不会让人产生“怎么突然跳到这里”的困惑感。这种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让复杂的古代知识也变得有章可循,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