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棋圣妙局--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
原价:45.00元
作者:马诤著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0943136
字数:488000
页码:6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6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五千年围棋史,技艺最高超,创新能力最强,成就最大的人,就是被举世尊为“棋圣”的人。
何谓“棋圣”,葛洪《抱朴子》日: “棋之无敌着,即谓之棋圣。”
我们这里所说的棋圣是指那些举世认可的“棋之无敌者”,官封的“棋圣”不在此列。
《棋圣妙局(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由马诤所著,围棋史五千年,综观古今中外,可荣膺“棋圣”的人只有七人,列举如下:
道策(1645—1702)、黄龙士(1651—?)范西屏(1708—?)、施襄夏(1709—1770)、丈和(1787—1847)、秀策(1929—1862)、吴清源(1914一)。
目录
一、棋圣道策名局选萃
二、棋圣黄龙士名局选萃
三、棋圣范西屏名局选萃
四、棋圣施襄夏名局选萃
五、棋圣丈和名局选萃
六、棋圣秀策名局选萃
七、棋圣吴清源名局选萃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棋圣妙局——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光是书名就让人心潮澎湃,它似乎在向我们许诺一场穿越时空的围棋盛宴,带领我们去探寻那些在黑白世界里留下不朽印记的传奇人物。我一直对围棋的历史和那些站在巅峰的棋手们充满了好奇,想象着他们是如何在方寸之间布下乾坤,如何在激烈的对抗中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气度。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深入了解这些“最厉害的七个人”的人生轨迹、棋风演变以及他们对围棋艺术的贡献。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作者是如何挑选这七位巨匠的,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是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巅峰,还是某种风格的极致体现?读完之后,我希望不仅仅是记住了一些经典对局的名字,更能理解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的,那种对围棋哲学的体悟,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的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和专注力的赞歌。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关注的是叙事的节奏感。围棋的对局往往是漫长而沉闷的,如何将这些历史上的经典对决讲述得引人入胜,而不至于让非专业读者感到晦涩难懂,是对作者功力的巨大考验。我希望作者能像一位高明的棋手一样,懂得何时提调、何时深入,何时点到为止。例如,在描述一场惊心动魄的“天元之战”时,叙述是否能够营造出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在揭示某位棋圣的“秘密武器”时,文字的笔触是否足够细腻和充满敬意?如果这本书能将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更生活化、更具画面感的语言进行解释,那就太棒了。这样一来,即便是对围棋了解不深的爱好者,也能领略到顶尖对决中的那种智力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震撼,真正体会到围棋“道”的魅力所在。
评分更深层次的期待在于,这本书是否能触及到棋手们在面对“败北”时的心境。在围棋的竞技场上,没有人能永远不败,那些被称为“最厉害”的人,同样经历过挫折、低谷和自我怀疑。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攀登高峰?我关注的不是他们赢棋时的豪言壮语,而是那些在夜深人静时,复盘自己失着后的沉思与不甘。真正的伟大,往往是从对自身的深刻反省中淬炼出来的。如果作者能够挖掘出这七位棋圣性格中脆弱而又坚韧的一面,将他们的“人”性置于“棋圣”的光环之下,这本书的深度和可读性无疑会大大提升。这种对人类精神困境和超越的探讨,是任何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都不可或缺的灵魂。
评分从我对围棋历史的粗浅了解来看,那些真正达到“圣”的境界的棋手,他们的厉害之处绝不仅仅在于赢了多少盘棋,而在于他们对围棋理论的革新,对局势判断的独到见解,以及那种近乎艺术家的审美情趣。我猜想,这七位棋圣必然是各自时代的引领者,他们的出现推动了围棋的发展,定义了新的时代主题。比如,有人可能以其无懈可击的布局闻名,有人可能在官子阶段展现出鬼神莫测的精准度,还有人则或许以其大胆奔放的战斗风格著称。我期待作者能细致描摹出这些风格的差异,不仅仅是描述“他赢了”,而是深入剖析“他是如何赢的”,以及他的下法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涟漪效应。好的棋书评述,应该像一部传记文学,将棋局的逻辑与棋手的性情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能透过黑白子,看到那些伟岸的背影和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荣耀。
评分我非常好奇作者选择这“七个”人背后的逻辑和取舍。围棋史上群星璀璨,高手如云,做出“最厉害的七个”这样的断言,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观点倾向。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这份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依据他们留下的胜率数据,还是基于他们对围棋理论的开创性贡献?这种带着明确主观判断的书,恰恰是最能引发读者思考和讨论的。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围棋历史,不如说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关于“伟大”定义的辩论。我期待看到他们是如何被推上历史的祭坛的,以及他们各自的局限性又在哪里。只有全面地、带有批判性地去审视这些传奇,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围棋的“道”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被塑造和完善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