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孙式太极拳四十九式(附光盘)
原价:15.00元
作者:孙庚辛,付永吉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31
ISBN:9787500934653
字数:
页码: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孙式太极拳四十九式》将原著中的重复武进行了删减,原风格、姿势、动作不变;充分地体现了孙武太极拳的风格。转换以开合手相接,体现转换式的圆活。进退相随,进必跟,退必撤,逆中求顺,以达中和。通过盘架,糅合八卦掌动静相济和形意拳整劲猛烈之内涵。
目录
一、浅谈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一)太极拳的起源
(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及演变与发展
二、孙式太极拳的创立与流传
(一)孙式太极拳的创立
(二)孙式太极拳的流传
三、孙式太极拳的修为机理及特点
(一)孙式太极拳的修为机理
(二)孙式太极拳的特点
四、怎样学练孙式太极拳四十九式
(一)掌法
(二)拳法
(三)步法
(四)呼吸
(五)基本功
(六)关键动作的练习
(七)内外配合
五、孙式太极拳四十九式动作名称
六、孙式太极拳四十九式动作图解
预备势
第一段
第一式 起势
第二式 懒扎衣
第三式 开合手
第四式 左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式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开合手
第八式 左搂膝拗步
第九式 左手挥琵琶式
第十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一式 如封似闭
第十二式 抱虎推山
第十三式 开合手
第十四式 右搂膝拗步
第十五式 活式懒扎衣
第十六式 开合手
第十七式 左单鞭
第十八式 肘下看捶
第二段
第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
第二十式 高探马
第二十一式 右左踢脚
第二十二式 践步打捶
第二十三式 翻身右拍脚
第二十四式 披身伏虎
第二十五式 左蹬脚
第二十六式 转身右蹬脚
第二十七式 上步搬拦捶
第二十八式 如封似闭
第二十九式 抱虎推山
第三段
第三十式 右转开合手
第三十一式 野马分鬓
第三十二式 开合手
第三十三式 右闪通背
第三十四式 玉女穿梭
第三十五式 活步懒扎衣
第三十六式 开合手
第三十七式 左单鞭
第三十八式 左云手
第三十九式 金鸡独立
第四段
第四十式 十字摆莲
第四十一式 进步指裆捶
第四十二式 开合手
第四十三式 左单鞭下式
第四十四式 上步七星
第四十五式 退步跨虎
第四十六式 转角摆莲
第四十七式 双撞捶
第四十八式 阴阳合
第四十九式 收势
七、孙式太极拳推手图解
(一)静步推手法
(二)推手换式法
(三)活步推手法
附录
孙禄堂生平
孙剑云生平
孙禄堂记事一二
拳谱影印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经典武术教材的典范。它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遵循了太极拳“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开篇对孙式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简明的介绍,为后续的套路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背景。随后,内容被划分得极其清晰,从基础的手型、步法开始,逐步过渡到串联成套的四十九式。每一式的讲解都遵循着“名称——图示——要领解析”的标准格式,逻辑链条非常完整。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容易混淆的动作之间的区别,做了专门的对比说明,这对于避免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串架”现象非常有帮助。这种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让学习者能够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而不是被庞杂的招式淹没,充分体现了编者对习武者心理和生理过程的深刻理解。
评分当我真正开始对照光盘和文字进行比对练习时,才体会到这种“图文声像”结合的力量。光盘的拍摄角度选择得非常专业,它不仅有全身的整体演示,还非常贴心地加入了局部特写,比如手部和脚部的接触点,以及身体重心的转移过程。这对于纠正我长期以来在某个特定动作上存在的细微偏差,简直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举个例子,在讲解“独立 প্রস্ত”这个动作时,书中文字强调了“以髋为轴,带动腿部提升”,而光盘中慢动作回放清晰地展示了从启动到完成,身体的重心是如何平稳地转移,几乎没有多余的晃动。这种同步学习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动作的准确性。相比我过去单凭图谱练习的经历,这次的学习体验是立体和多维的,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我身边实时指导一般,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是没得挑,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制作方的用心。封面的设计非常大气,既有传统武术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习的佳作。我特别喜欢它纸张的选择,那种微微泛着哑光的质感,不仅阅读起来眼睛舒服,而且翻页时发出的“沙沙”声,也让人在习练之余多了一份宁静的心境。光盘的包装也做得非常细致,和书本完美契合,看得出作者和出版社在整体呈现上是下足了功夫的。不过,光盘的内容播放效果倒是另一个层面的体验,希望它能清晰地展示出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毕竟对于太极拳这种要求形神合一的武术来说,视觉辅助是至关重要的。我期待着翻开内页,看看排版布局是否同样出色,是否能让我在练习过程中快速定位到想要查阅的招式,而不是被复杂的文字或拥挤的版面搞得晕头转向。总而言之,从一个读者的直观感受来说,这本书的“面子”绝对是上乘的,这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心理基础,让人有种“捧在手心里的宝物”的感觉。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不容置喙的权威感,反而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在与你促膝长谈。作者在讲解一些技术要点时,会使用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让那些抽象的武术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描述放松时,提到“像一根被水浸透的麻绳一样自然垂落”,这样的描述立刻就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触觉印象。这种“化繁为简”的文字功力,是区分一本普通教材和一本优秀教材的关键所在。此外,书中对习练中的常见错误和应对之策的探讨也十分到位,这种前瞻性的指导,避免了学习者在独自练习时陷入僵局和误区。总体来说,它在专业性与易懂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使得无论是初窥门径的新手,还是希望精进技艺的老手,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并非仅仅是动作的图文罗列,而是将孙式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劲路运用以及内外兼修的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架势转换时,不仅描绘了“形”的正确姿态,更深入剖析了背后的“意”是如何引导“气”的运行。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引进落空”和“掦长”的段落,那些描述性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和穿透力,让我这个习练多年的老拳友都感觉茅塞顿开。这种将深奥的武学理论以如此清晰、富有条理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实属不易。当然,理论的深度也意味着初学者可能需要反复研读,消化其中的精髓。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模拟这些劲力的走向,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精妙之处。这样的深度,无疑让这本书从众多太极拳教材中脱颖而出,成为案头常备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