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
德國媽媽這樣教孩子學會「自律」
教養不能複製,但不會只有一條道路,因為「教養」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透過各國媽媽教養觀,看見自己的盲點,也看見我們還能給孩子什麼!
秉持「放養教育」的德國父母認為:孩子是小花也是大樹,
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在風雨中歷練。
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如此強大的民族性,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
●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這是德式教養的鐵律,不可改變!●
此書以一個華人家庭在德國的生活與育子經驗做為主軸,以簡明的生活故事說明一個遠嫁德國的媽媽,因為受到了德國教養觀的衝擊,進而省思中國人的教養觀念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而我們又可以從德國的教養觀念中獲得什麼啟發。
★你最頭大的教養問題,德國媽媽這樣教: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德國媽媽教養三「不」曲:不提醒、不幫忙、不管他!
孩子花錢如流水?
→給孩子的耶誕禮物──對帳本!多花的錢,就扣回來!教會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德國媽媽的飢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小孩搶玩具,怎麼辦?
→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別玩!教會孩子,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
→說定時間,絕不妥協!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我的孩子戀愛了?
→德國媽媽尊重孩子的愛情,因為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德國媽媽這樣教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好孩子!
送孩子去磨難營三天?→社會的磨難更多,這樣教孩子堅強!
要放養,不要圈養→讓孩子自由發展、任意玩耍,這樣教孩子獨立!
沒有天生優秀的父母!父母犯錯,也要向孩子道歉→身體力行,這樣教孩子寬容!
兩歲孩子就有銀行帳戶?→從生活做起,培養儲蓄意識,這樣教孩子節約!
★62條德式教養鐵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鐵規則1: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鐵規則2: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
鐵規則3: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鐵規則4:告訴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鐵規則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鐵規則6:學習如何爭辯,是成長的第一步
鐵規則7: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鐵規則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鐵規則9: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鐵規則10: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我真心觉得,《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独立”的深刻解读,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认知。在我的印象里,“独立”就是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写作业,但这本书却将其上升到了思想和精神层面。书中举了许多例子,比如德国的孩子很小就被鼓励自己规划时间,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即使遇到挫折,父母也不会立刻介入,而是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学习。这和我们很多家庭“包办一切”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太爱孩子,反而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书中提到,德国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学习和成长,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方式,虽然在初期可能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引导,但长远来看,却能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和内驱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由与责任”的平衡的论述,德国妈妈会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去探索,但同时也会强调自由背后所伴随的责任。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让孩子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学会了克制和担当。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意识到,真正的独立,不是一个人孤立无援,而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承担起自己选择的后果。这种“独立”的力量,是孩子未来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中关于“节约”的篇章,简直是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的一些消费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一直觉得“节约”就是不乱花钱,但这本书却把它提升到了“珍惜资源”、“感恩生活”的高度。书中提到,德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爱惜物品,不浪费食物,并且会参与到家庭的日常开销中,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可能更关注孩子有没有“想要的”,而忽略了他们是否“需要”的。书中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物尽其用”的道理。比如,剩饭剩菜如何处理,旧衣物如何再利用,这些在德国妈妈看来,都是绝佳的教育机会。她们不会觉得这些小事不值一提,反而会利用这些机会,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一次的消费都应该有所思考,每一次的丢弃都应该有所惋惜。这种“惜物”的观念,我认为比单纯的金钱教育更重要,因为它关乎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读完这部分,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确实有些“心大”,总是想着给孩子最好的,但却忽略了教会他们如何去“珍惜”和“感恩”。这本书让我明白,节约不仅仅是省钱,更是一种对生活负责的态度,一种对资源的尊重,一种对幸福的深刻理解。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贯穿始终的“坚强”的教育理念,它并非强调让孩子变得“硬邦邦”,而是注重培养他们内在的韧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书中没有像很多教育书那样,直接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变得坚强”,而是通过描述德国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如何鼓励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挫折教育”的那部分,它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正视问题,并且将每一次的挫折都看作是孩子成长的契机。比如,孩子在玩耍中摔倒了,德国妈妈不会立刻冲过去抱起孩子,而是会先让孩子自己尝试站起来,如果孩子需要帮助,父母会给予支持,但不会代劳。这种“放手”的教育方式,让我意识到,我们总是太害怕孩子受伤,太害怕孩子失败,结果反而剥夺了他们锻炼“站起来”能力的机会。书中强调,坚强并非意味着没有眼泪,而是即使流泪,也能擦干眼泪,继续前行。这种内在的力量,我认为是比任何外在的成就都更重要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方向,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坚强,需要耐心,需要信任,更需要我们父母自己先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用我们的爱和智慧,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独立和勇敢。
评分这本《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读起来真像一场温和而坚定的思想洗礼,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做”,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叙事和案例,让我反复咀嚼,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规则的建立”那部分,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规定,而是强调了规则背后所蕴含的尊重和对孩子成长的益处。比如,书中提到,德国的父母在设立家庭规则时,会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即使是最年幼的孩子,也会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意识到,自律并非是外力强加的束缚,而是在尊重中内化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我以前总觉得,规则就是要“管住”孩子,让他们服从,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规则是帮助孩子理解界限,学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比如整理玩具、按时睡觉,在德国妈妈的眼中,都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自控力的绝佳机会。她们不会因为孩子一时的哭闹而妥协,也不会因为孩子表现好而过度表扬,而是用一种平和而持续的方式,让孩子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读完这部分,我脑海中闪过无数自己和孩子相处的场景,很多时候,我因为图省事或者被孩子情绪牵制,反而破坏了规则的严肃性,也错失了教育孩子自律的良机。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家庭教育中的“规矩”二字,它不再是惩罚的代名词,而是成长的基石。
评分说实话,读《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的过程中,我常常陷入一种“原来是这样”的顿悟之中,特别是关于“宽容”的部分,它让我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并没有强调一味地原谅孩子的小错误,而是引导父母如何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而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我过去可能更关注孩子是否“听话”,是否“表现好”,但书中却强调,孩子会犯错是正常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比如,书中提到,当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脾气时,德国妈妈不会立刻制止,而是会先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理解他们为何如此激动,然后再温和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可以如何更恰当地表达。这种“同理心”的培养,我觉得特别重要。它不是纵容,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引导,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控制。这本书让我明白,宽容并非简单的“算了”,而是包含着教育和引导的智慧,让孩子在被理解和接纳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理解他人,接纳自己。这对于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我以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方面。
评分? 送孩子去磨难营三天?→社会的磨难更多,这样教孩子坚强!
评分字的排版是一列列的
评分★ 你最头大的教养问题,德国妈妈这样教:
评分?小孩抢玩具,怎麼办?
评分德国人的严谨有目共睹,如此强大的民族性,从何而来?答案是:教育。
评分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孩子花钱如流水?
评分好。。。。。。。。。。
评分铁规则10:教育孩子:社会没有绝对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